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youtube下載器4k 144hz mini led micro led(自發光屏幕的“新皇之爭”—OLED與Micro/Mini LED分析-)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2 17:29:39【】5人已围观

简介問題,量子效率Droop效應(有效發光面有限、紅光LED效率低)、驅動能力匹配問題(需要高電流、低功耗的驅動材料)、巨量轉移問題(工藝要求高、精度要求高、成本高)。而最重要的問題就出現在巨量轉移問題上

問題,量子效率Droop效應(有效發光面有限、紅光LED效率低)、驅動能力匹配問題(需要高電流、低功耗的驅動材料)、巨量轉移問題(工藝要求高、精度要求高、成本高)。而最重要的問題就出現在巨量轉移問題上。

巨量轉移示意圖

巨量移植技術是目前MicroLED的主流、理想制造技術,由于MicroLED是以微米級為單位的二極管,需要在硅晶圓上來制造,而非直接在屏幕基板上制造。所以這就需要讓在硅晶圓上生產出來的微米LED移植到屏幕的基板上。這其中的轉移技術就叫做巨量移植。由于待轉移的微米LED晶片,大約為頭發絲的1/10,需要精度很高的精細化操作;一次轉移需要移動幾萬乃至幾十萬顆以上的LED,數量十分巨大,要求有極高的轉移速率,這就讓該技術的實現難度有了較高的挑戰。

巨量轉移示意圖,來自eeNews

同時,制造海量的微米LED的成本也比較昂貴,以一塊2K分辨率的MicroLED屏幕舉例,其就需要1105萬顆微米LED才能實現,在當前的制造難度下,其就決定了MicroLED的成本與售價肯定是不菲的。目前在民用領域中,MicroLED還沒有正式的量產產品,上一個離我們比較近的產品是三星的TheWall商用屏幕,三星的TheWall電視采用了806.4 453.6mm的MicroLED面板模組構成,每個模組具有960 540分辨率,無邊框設計,可完美拼接。每個模組都有250-2000nits亮度,約10,000:1的對比度,16bit顏色深度,高達100/120Hz刷新率。可以通過模組的拼接來自由組合屏幕大小,最高可以選裝292英寸的產品。售價也超過了驚人的10萬美金。

雖然,MicroLED在技術和成本、制造上仍然有著不小的難點,但也不阻止各大屏廠以及大品牌對它的渴望。世界最成功的 科技 品牌之一的蘋果就在2020年開始布局MicroLED,蘋果與臺灣省LED生產商晶元光電和臺灣省液晶面板制造商友達光電合作建造新工廠,該工廠將位于新竹科學園區龍潭分廠,蘋果的總投資估計為新臺幣100億美元(3.34億美元)。蘋果在一份公開報告中表示:“與OLED一樣,Micro-LED也是自發光的。然而,與OLED相比,Micro-LED可以支持更高的亮度、更高的動態范圍和更廣的色域,同時實現更快的更新速率、更廣的視角和更低的功耗,這些都是蘋果青睞的品質。”

在MicroLED普及后,相信其一定會成為未來屏幕材質的首要選擇,而且其模塊化的組裝方式,可以讓屏幕根據用戶的心意來進行定制,讓屏幕也可以進入“DIY時代”。

來自三星Display官網對于MicroLED的介紹

總結:本期的《硬件編年史》,我們分析總結了目前自發光屏幕陣營(OLED、MiniLED、MIcroLED)三大產品線的實現技術與優缺點。目前的自發光屏幕做得比較成熟、市場接受度高的產品為OLED,但OLED并不會制霸自發光屏幕陣營榜首很久,因為MiniLED會在這幾年實現彎道超車,待分區背光技術與控制芯片成熟后,其壽命長、無衰減、不燒屏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而Micro-LED則是未來20年屏幕發展的大趨勢,模塊化、微型化的產品形態,高亮、廣色域、高對比、省電、反應快的特點都讓它可以笑到最后。

Mini LED和Micro LED是怎樣的顯示技術?與當前主流的OLED顯示有何區別?

 小間距LED封裝技術分析

      SMD是表面貼裝器件的簡稱,將裸芯片固定在支架上,通過金屬線在正負極之間進行電氣連接,用環氧樹脂進行保護,制作成SMD LED燈珠,通過回流焊將LED燈珠與PCB進行焊接,形成顯示單元模組后,再將模組安裝在固定箱體上,配以電源、控制卡及線材等形成LED顯示屏成品。

      SMD封裝的產品相對其他封裝形勢、利大于弊,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特點(決策、采購、使用),也是目前行業主流產品,能快速得到服務響應。

 

      COB工藝是直接將LED芯片用導電或非導電膠粘附在PCB基本上,進行引線鍵合實現電氣連接(正裝工藝)或采用芯片倒裝技術(無需金屬線)使燈珠正負極直接與PCB連接(倒裝工藝),最后形成顯示單元模組,再將模組安裝在固定箱體上,配以電源、控制卡及線材等形成LED顯示屏成品。COB技術其優點在于簡化了生產流程,降低了產品成本,功耗降低因此顯示表面溫度降低,對比度大幅提升,其缺點在于可靠性面臨更大挑戰,修燈困難,亮度、顏色、墨色還難做到一致性。

 

      IMD是將N組RGB燈珠集成封裝在一個小單元中,形成一個燈珠。主要技術路線:共陽4合1、共陰2合1、共陰4合1、共陰6合1等。其優點在于集成封裝的優勢燈珠尺寸更大,表貼更容易,可實現更小點間距,降低維護難度,其缺點在于目前產業鏈還不完善,價格較高、可靠性面臨更大挑戰,維護不方便,亮度、顏色、墨色一致性還未解決,還需進一步提升。

 

      Micro LED是將傳統LED陣列化、微縮化后定址巨量轉移到電路基板上,形成超小間距LED,將毫米級別的LED長度進一步微縮到微米級,以達到超高像素、超高解析率,理論上能夠適應各種尺寸屏幕的技術。目前,Micro LED瓶頸中,關鍵技術在于突破微縮制程技術和巨量轉移技術,其次,薄膜轉移技術能夠突破尺寸限制完成批量轉移,有望降低成本。

 

      GOB是表貼模組整體表面覆膠技術,是在傳統SMD小間距模組表面封裝一層透明膠體,解決強狀性及防護性,本質上還是SMD小間距產品,其優勢在于降低了死燈率,增加了燈珠的防磕碰強度和表面防護性,其缺點在于難以修燈,膠體應力導致的模組變形,反光,局部脫膠、膠體變色,虛焊難以修復等特點。

 網頁鏈接

micro led和mini led的區別

micro比mini更小,micro led直接用于顯示,mini則是用于背光

自發光屏幕的“新皇之爭”—OLED與Micro/Mini LED分析-

在上期《硬件編年史—顯示器常見背光種類盤點,藍光最強的它竟然應用最廣?》中,我們淺析了LCD(非自發光特性)屏幕的一些常見種類以及各個變種產品的優劣之處。而如今在個人消費市場中,隨著高端智能手機的普及,OLED屏幕正在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這種以高亮度、高對比度以及濃郁色彩顯示效果著稱的屏幕越發成為人們心中“好屏幕”的代名詞。那么什么是OLED?這種屏幕的優缺點是什么?它是我們屏幕的最終材料形態嗎?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來自LGDisplay官網對OLED的介紹

OLED對比傳統LCD屏幕的優劣

來自LGDisplay官網

做“薄”,做“彎”。由于OLED不需要大面積的背光層以及液晶層,故其在厚度上就較LCD有著天然優勢,可以做到極薄的形態,這也是符合當下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超級電視、顯示器的需求。此外,由于OLED不一定需要“玻璃基板”作為底層、上層材料,故其可以變得彎折,近年來的折疊手機就是用的這項技術,用軟性PI塑料作為基板來實現大角度地彎折。

“黑”得純粹,相比于LCD使用的背光技術,在顯示黑色時只能盡力遮蓋相比,OLED如果顯示黑色,即直接切斷電壓傳輸即可,讓光子不再產生也就沒有了一絲絲的光亮,讓黑色更加純粹。同時由于黑得純粹,也讓其對比度與LCD屏幕有了質的差距,OLED桌面顯示器的對比度動輒10萬比1,而LCD屏幕的桌面顯示器往往平均也就只有1000比1。

來自LGDisplay官網

“色得妖艷”,OLED的有機材料在發光時往往可以發出很純正的三原色光線來組合成不同的顏色,而LCD屏幕受制于背光技術和被動色彩顯示,在色域方面是不如OLED來得那么豐富的。

來自LGDisplay官網

“亮得均勻”,由于LCD的顯示時需要背光作為支撐的,而背光多數又是采用“側入式”,因此在照射均勻性上比較一般。OLED在這方面要表現好得多,由于每個像素都能自己發光,在亮度均勻性上就很容易做到統一可控,讓屏幕看起來更加的完整統一。

來自LGDisplay官網

“動作快”,區別與LCD屏幕的顯示必備的液晶分子偏轉需要時間,故在灰階時間(響應時間)上,OLED這種用電壓來控制像素點的方式要快上很多倍,理論上OLED屏幕是可以做到0.1ms級別的響應延遲,而LCD屏幕最快的電競快速IPS屏幕的響應時間都要在5ms左右。

來自LGDisplay官網

那么難道說OLED就是無敵的嗎?OLED一點缺點也沒有嗎?當然不是。

“燒屏”由于OLED的發色原理來自于有機物,就不得不考慮有機物損耗、壽命短的問題,同時因為同樣面積大小的紅綠藍三色子像素的使用壽命并不相同,這就導致了一旦其中一種顏色(藍色壽命最短)發生加速損耗,就會使得正常的顯示內容發生嚴重色偏,甚至由損耗區域組成某種圖形,這就是燒屏,這樣也是為什么一些OLED手機、電視在長時間使用后會出現發黃現象的原因。

“同樣分辨率下精細度低”,為了解決上述的燒屏問題,OLED廠家一般都會采用通過調整紅綠藍三個子像素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數量來控制其壽命差不多相等。早期階段OLED市場上會使用Pentile排列,而Pentile排列與標準RGB排列相比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像素點,精細程度是同樣分辨率LCD屏幕的2/3。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讓OLED的子像素排列有了新的變化,比如說三星的鉆石排列,華星光電的珍珠排列,這樣排列都讓OLED像素的密度和有所上升,但最高也不過83%左右,與標準的RGB垂直排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高頻閃”這幾年PMW調光因為一些手機圈的新聞被大家所熟知,尤其是去年發布的新iPhone,因為其搭載了高頻次的PMW調光技術而被許多用戶吐槽說看久了眼睛受不了。那么PMW調光是什么呢?PMW調光是一種脈沖調光技術,原理比較繁瑣,簡單拿開燈來比喻,正常的調節臺燈亮度為轉動旋鈕來調整電壓、電阻的大小來實現(DC調光);而PMW調光則是通過在極短的時間內開關燈,利用人眼對于光的暫留現象來控制亮度。這一點是由于OLED屏幕在低亮度下屏幕顯示不均勻所迫不得已采用的。

OLED發光原理

OLED(英文名: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中文直譯: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有機材料發光技術,最早于1950年代由法國人研制,其后由美國柯達及英國劍橋大學加以演進,日本SONY及韓國三星和LG等公司于21世紀開始量產。

來自LGDisplay官網

OLED最典型的結構就是“類三明治”型,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

很赞哦!(33665)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河南郑州上街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