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中國程序員為海外公司(美歐的程序員不常加班嗎?為什么?)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0 00:22:11【】2人已围观

简介了。雖然看起來名為高工資,可實際上算下來單位時間的工資并不一定比早九晚五的企業高多少。每天10幾個小時,有時周六周日都在加班,這種還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確說明,我們給的工資較高,沒有加班費

了。雖然看起來名為高工資,可實際上算下來單位時間的工資并不一定比早九晚五的企業高多少。每天10幾個小時,有時周六周日都在加班,這種還是常有的事不稀奇。甚至有些公司明確說明,我們給的工資較高,沒有加班費甚至也沒有換休,干就干不干拉倒。

而這一切也源于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造成,還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是否執行到位,是否有人來監督,是否有地方去申訴。另外整體收入較低的情況下,大部分程序員為了那份收入與那個職位,也就默認被壓榨而不出聲。你出聲可以,那就另謀高就吧。特別是現在程序員供過于求,更是很多企業毫無顧忌這樣搞。企業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加班是一種很常用的手段,而且還不用付出什么成本。

在歐美,市場及管理相對較成熟,程序員與其它行業一樣就是個普通的職位。在整體大環境下不提倡加班,有人監督有投訴地方,自己不愿意加班那就不能被逼加班,否則可能被投訴被訴訟,企業會吃虧。所以在做項目計劃時,一般會按照正常工作時間進行詳細預算計劃工作量,如果真正完不成還有可能進行協商,重新預算工作量。不像我們很多企業,有時連周六周日都有可能給你計劃上工作量,完不成?要么說你能力不行走人,要么自己往死里加班都要完成工作量,美其名曰為了達到客戶期望一定要保證交貨期。

企業說,不愿加班?那就到歐美去吧。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的,如果了解國內一線外企的工作狀態,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一方面,外企的工作是以效率為導向的,形式化的東西非常少,硬性的規定非常少,從教育上,歐美國家就主張創造性和自主性,更加主張思維獨立和創造性思維。所以在一些硅谷的大企業中,一個普通員工也可以提出一個想法,而一旦被采納,這個項目就可以推進執行。你會發現他們的溝通效率很高,工作效率很高,信息流通性很好,而且員工所在的環境十分自由,可以以自己最舒適的狀態工作。這其實就是 以做事為目的,以效率為導向。

而中國的本土企業習慣了所謂的“管理”,從教育上培養的是應試教育,從小教導要聽大人話,要聽老師話,要聽領導話。卻很少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質疑,限制了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等進入了企業以后,官僚氣息嚴重,形式主義嚴重,基層員工完全沒有話語權,埋頭苦干受累背鍋,領導一句話沒活兒也得加班。

然后就是找一群留學海外,有想法的人,帶著一群本土畢業沒想法的人做事,其實大家都很難受。

第二方面,即便有些時候工作真的做不完,你想加班,在外企也不一定加的成。加班需要申請,因為超過上班時間公司需要嚴格按照加班標準支付薪酬,而一般在國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費非常高。

所以除非十萬火急,國外大部分企業是不可能讓員工加班的,各種法律條文保護勞動者不是開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鐘告到你哭。

第三方面,有很多西方人,即便你給他高額的加班費他也不想加班。很多人說中國是最勤勞的民族不是開玩笑的,我們接受著勤勞致富的教育,也確實做著勤勞致富的事情。國內互聯網行業所謂的高工資都是以瘋狂加班為代價的,就這還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入這個行業,估計在西方人眼中很難理解。

外國人大部分沒那么勤勞,喜歡享受時光,這跟發達國家本身富裕是分不開的,他們的生存壓力沒那么大,不太用擔心沒飯吃,所以窮人很多都不愿意為了錢而賣命,更別提有知識有學歷的高級人才了。

動輒好幾周去海島度個假的國家人民,怎么能理解我過有年假都沒法放的痛苦。

美歐不光程序員不經常加班,從管理到基層員工也都不經常加班,因為第一,人工昂貴;第二,勞動法嚴格,加班要付昂貴的加班工資,不付被舉報的話企業要被巨額罰款,所以企業方方面面都高效做事。一個產品,從設計方案開始就講究個環節的完善,實際開始制作的時候各部門要高度同步與協調。各項工作的計劃都是提前一年來安排時間表(這也是生產環節外發海外逼出來的傳統),很少有像我們這里8月開的大會7月才開始各類訂制與協調,各項制度不完善,高管大會摔話筒的事發生。領導也不會今天臨時腦袋一拍在產品里加個功能,明天再取消另一個功能,然后讓員工日趕夜趕。西方的工作看起來節奏很慢,但是實際效率很高;我們的生活工作看起來節奏快,從領導到員工都很勤奮,但是實際效率很低,一個環節可能重復做五六次。其實西方各大公司的操作才是“計劃經濟”,我們的是“野蠻的橫沖直撞經濟”。這跟整個民族的文化氣氛與勞動力訓練方式有關,也就是教育有關。東西方教育的差距,不僅僅是 科技 成果的差距,還是教育的另一個成果,勞動力素質的差距。

能不能告訴我中國java程序員有可能去到國外做開發嗎?怎么一個途徑?

外派

外企

第一個就是國內軟件公司,需要為外國客戶服務 ,有時候需要到場地了解需求開發,實施就有機會

外企,你有意向,或則你足夠優秀,都有機會可以去

沒問題就采納了唄 樓主

程序員真的好么?(程序員有什么不好)

別整天看華為兩百萬招聘英才什么的,實際上其他行業的頂尖人才也差不多這個數。其他大多數程序員工資確實高一點,遵循的規則也講究一個物依稀為貴,比如程序員可以做流水線工人,只是不愿意去做。流水線工人能不能做程序員,就不好說了。但是,也僅此而已了,程序員本質上還是無產階級勞動者,一種比流水線工人稀少些的勞動者而已。

看一個崗位好不好,看看崗位上的人愿不愿意讓他們的孩子干就知道了。比如戲子們,孩子還沒幾歲呢,就想著出道了,說明門檻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很低,而且利益極大。煙草電力都希望子承父業,公務員也希望自己孩子考公。再看看,反面典型,工人農民,有希望子承父業的嗎?以這個標準看大多數都普通程序員,問問他們愿意自己孩子長大做什么職業就知道了。

首先,很多東西不能用簡單的好與不好來區分。只要你邏輯思維能力強點,就適合學編程,能入門。但是入門后發展如何,看機遇,看努力程度。其中學歷,是否是計算機專業,或者是否熟悉計算機理論,越到后面越重要,影響機遇和提高的上限。

其次,程序員工資相對來說比較高。如果你在35歲之撈一把就轉行,那沒問題。

最后,要重點說的是,35歲,對每個行業的人都是一道坎。過了這個年齡,如果你還在基層崗位上,都不會過得太好。對于程序員,如果在35歲時能獨立承擔項目,帶團隊,那就不用擔心。但是如果沒學歷,可能機會還是會少一些。

我是小猿哥,十年程序員老兵,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程序員的困惑,一起打怪升級!

感謝頭條的邀請,感覺我跟程序員杠上了,一直在給我分享程序員相關的問題。那么今天我就寫一寫我的看法。先說結論,程序員好不好,答案是算挺好的。

首先介紹下我個人情況:本人2011年本科畢業,武漢某普通大學,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2014年研究生畢業,在重慶郵電大學,專業是電子與通信工程,目前在華為子公司工作。崗位是海外解決方案銷售,或者叫做產品經理。研究生期間在導師的公司實行了16個月,其中剛去的4個月做的是研發,用的是C#,做了一段時候發現自己真的興趣不大,能力也不太行,后來轉去做了運維。畢業時候沒有留在這個公司,去的是華為子公司,崗位是解決方案銷售。不過旁邊的同事還是以研發和測試為主,也就是大家普遍說的程序員,總體上我覺得程序員挺好的,待遇拉齊所有畢業專業來看,算是比較高的,高的原因也很簡單,需求多,產出好。具體原因如下:

1

待遇方面,為什么要高一些,是需求量大。大概可以幻想一下,20年前最火的或者從事最多的是什么行業?是工廠的工人,具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在工廠生產線上生產產品。現在最火的是什么,是互聯網,是應用,是智能手機。任何方面都離不開軟件應用,那么軟件應用就需要有人來開發,不管是傳統的銀行,工廠,制造企業,還是新型的互聯網,通信等等,那個行業不需要應用,不需要開發軟件。現在你去銀行辦業務,是不是一個APP就基本上搞定。現在你去政府辦手續,是不是一個APP就能搞定。需求量是真大啊。

2

待遇方面,為什么要高一些,是產出收益高。比如現在手機游戲,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原聲,比如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購物網站,這些公司的收益比是非常高的,你一定聽說過騰訊人均80萬工資的說法。產出高,那么待遇必然高。比如我現在在的華為子公司,做整體就業環境中待遇肯定是屬于頭部的這批次。

3

程序員為什么這么神秘,其實跟20年前工廠里邊的技術工人沒區別。20年前是每人前邊一個加工車床,現在是每個程序員面前一臺電腦,都是那么1-2平米的空間,都是手藝活吃飯,只是時代變了,其實性質沒有那么大區別。現在很多說法是編程都要從小學開始了,他的必要性和他的有效性是逐年提升的,普通民眾會越來越普及以及適應對程序員的理解。

時代在變,要持續學習,不能落伍。就從對程序員的印象一樣,不需要以好奇或者特殊的眼光來對待,未來,每個家庭,只有有一個親戚或者朋友是做著程序員的基本工作,不需要大驚小怪。

程序員有個有意思的特點,就是從事的事情有非常高的規模效益——規模越大,成本越低。

舉個例子:微軟開發Office,需要1000萬美元成本,賣一份Office是100美元,則賣10萬份時,收支平衡。但是下面是關鍵:后面每一賣一份,可以認為是凈賺100美元,因為成本不隨著規模而上升。當然這是理想情況。

類似,你開一個網站,1000個人訪問,成本為1000,則一萬個人訪問時,成本大概在1250,而不是10倍。

反過來,假設你開實體的書店,雇傭20個人,成本為1000,則你再開一家書店,那么成本必然為2000,就是近乎成倍增長的。其擴張的邊際效應不是很高。

這是因為,絕大多數實體行業,硬件都是支出的大頭,無法避免;唯獨軟件行業,硬件相對便宜,而人力非常貴,所以擴張容易。

所以,開公司的資本家更關心擴張:如何從1000萬用戶增加到1萬用戶,因為用戶越多,成本越低,這也是startup“燒錢”的原理。換句話說,用戶數跟利潤成線性的正比,但用戶數跟支出只成類似對數的關系。一個startup現在有100萬用戶,收入100萬,但開發和維護需要300萬,每年虧200萬——但不要緊,如果用戶能擴大到500萬,收入就是500萬,開發和維護可能也只需要400萬,每年就凈賺了,用戶擴大到5000萬——恭喜你,公司上市了,里面很多人財務自由了。這種夢想驅動下,資本家有必要省那300萬的人力錢么?

用戶數自然由產品質量決定,產品質量則由程序員以及其他職位決定。這就決定了資本家更注重用戶和產品質量,而不是程序員拿多少錢,他們愿意多開點錢,以換取程序員的忠誠和賣力。

程序員這個職業的確是普通技工,是工人階級。但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是:這可能是人類文明中第一個出現的技工中需要熱情和士氣的工種。換句話說,從前的工人,士氣高低、技能熟練與否、創新精神如何,對整個工業層面影響不大,因為每個人的工作比較固定而且簡單,比如銀行收銀員,掃大街的;但是程序員不一樣,一流的程序員如果士氣高能力強,有精力,一個頂5個10個二流程序員太正常。至于第九流的程序員,更是只有危害,沒有貢獻,是屬于破壞者,完全否定了人海戰術。

所以這就顛覆了傳統的“換誰都能干,不干你滾蛋”的對工人的蔑視。就美國而言,資深的程序員找工作容易程度遠勝于底層的經歷,收入往往也勝過。

當然肯定有人說搞科研的、政府官員不是這樣啊,問題人也不是工人對吧?我說的是普通產業工人。

這是其一。

比如說工作累、繁忙也就罷了,對智力技能和知識結構要求也比較高。你以為美帝招一堆說英語南腔

很赞哦!(4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云南昆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