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中歐貿易用什么貨幣結算(歐元的使用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么好處)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3 15:10:57【】1人已围观

简介額的35%;其次是機電、音像設備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率低的產品,占26%;化工產品占8.9%。而在歐元區內,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勞動力便宜、擁有一定價格競爭優勢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出口結構與我

額的35%;其次是機電、音像設備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率低的產品,占26%;化工產品占 8.9%。而在歐元區內,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勞動力便宜、擁有一定價格競爭優勢的葡萄牙、西班牙的出口結構與我國出口歐盟的產品不存在太大的替代關系。它們對歐盟其它國家的出口主要以金屬制品和農副產品為主,如在西班牙的出口產品中,金屬制品占48%,農產品和食品、煙草、飲料等占17%,化學制品占13%。盡管葡萄牙是紡織品主要出口國(紡織品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31%),但是,其出口規模小,且出口的細類結構與我國有所差異。因此,總體上歐元啟用對我國出口歐洲產品的影響較小。

2.我國對歐洲的貿易可以從幾個主要國家擴大至整個歐元區。1997年我國對歐盟的出口為238億美元,相當于對美國出口的72%,對日本出口的75%。但貿易對象主要集中在德國、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隨著歐元的啟用,歐元區各國之間的貿易界線逐步消除,這有利于我國利用原有的貿易伙伴,把貿易范圍擴大到整個歐盟。

3.我國對歐盟的進出口貿易中由匯率波動帶來的交易風險可能會下降。歐元啟用后,我國對歐盟各國的貿易從采用不同的貨幣結算,轉為單一貨幣結算,這不但簡化了手續,而且由于歐元單一貨幣更穩定,從而可以減少匯率波動的風險。

二、 對我國吸引外資和融資的影響

1997年,我國來自歐盟的投資總額為54億美元,居第三位,僅次于香港和日本,但只占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8%。歐元的實施,將有利于擴大我國對歐洲吸引投資的規模。

三、 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從目前美元、歐元(指歐元區主要貨幣總計)、日元世界三大主要貨幣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份額看,美元占主宰地位。1996年各國央行的官方外匯儲備幾乎有 2/3是美元;全球有50%的貿易以美元結算;在國際銀行的存款、國際上發行的債券以及資本市場上美元所占的份額在40%—50%之間。歐元居世界第二位,它在各國官方外匯儲備中占21%,在其它金融市場中占30%左右。日元所占的份額相對較小,僅占外匯儲備的6%,在世界貿易結算中只占5%。

當歐元走穩后,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將擴大原有貨幣,如德國馬克等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各國對歐元的需求增加,在全球中國際貨幣地位增強。表現在:

1.國際貿易方面,歐元將成為歐洲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1997年歐元區11國進出口貿易(不包括歐盟內部的貿易)占世界的21%,其規模超過美國。這決定了歐元在國際貿易方面將成為重要的國際貨幣。預計歐元啟動后,其它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對歐元的需求量將增加。如古巴央行計劃從1999年7月1日起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歐元。

2.在外匯交易方面,歐元的作用不斷加大。未加入歐洲貨幣聯盟的其它4個歐盟國家將把自己的貨幣與歐元連接起來;中歐和東歐國家為了加強與歐盟國家的經濟聯系,也需要將自己的貨幣與歐元連接起來;一些主要與歐洲進行貿易的中東和北非國家也將建立這種非正式貨幣聯系。亞洲和北美地區為了擺脫金融危機、減少以美元交易為主的匯率風險以及對歐貿易的需要,也會適當增加與歐元的交易需求。

3.在資本市場上,歐元需求量可能增加。如果歐元成為一種穩定的貨幣,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因此而上升。歐元作為美元與日元之外的另一種重要投資選擇,會引起世界其它國家越來越大的興趣。估計將有1萬億美元的國際投資可能逐步轉向歐元,從而使歐元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提高10%,市場占有率可達40%。

隨著歐元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中影響的擴大,將使美元等其它主要國際貨幣面臨貶值的壓力,匯率出現波動,特別是美元。由于人民幣是與美元掛鉤的,如果美元貶值的話,那么人民幣與其它貨幣的匯率也會被動地相應貶值,這樣將有利于擴大我國出口。另一方面,預計美國為了防止美元崩潰,將采取措施減少貿易逆差,繼續實行黑字財政預算,經濟發展因此減緩,進而影響各國進出口和經濟發展,也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但從長遠講,這對于防止美國經濟氣泡過大,是有積極作用的。而且,由于歐元被接納的漸進性,使得美元這一氣泡的釋放過程也是漸進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歐元的引入將降低和減緩美元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有利于穩定世界金融市場,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有利的。

四、 總體判斷及應對措施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歐元平穩運行并逐步趨強的可能性較大。在這一大前提下,歐元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除了對外貿易方面有利有弊外,從總體上看是積極的。當然,歐元運行中也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歐洲失業率居高不下,成員國之間可能出現政策分歧,一些國家在轉向歐元、拋售美元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的混亂,等等。因此,我們應密切關注歐元的運行,并適時采取一些應對措施,充分利用歐元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擴大與歐洲的經貿往來,盡可能減少或者避免其可能引起的負面影響。

1.繼續盯住歐洲市場。為了抵消歐元實施對我國進出口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我們需要采取出口多元化戰略,開辟新的出口市場。但是,我們也要利用我國出口商品的特點,進一步開拓歐洲市場,改善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減少在貿易結構上與歐元區國家的替代關系,從增加與歐洲貿易的互補性和降低出口成本著手,提高我國對歐洲產品出口競爭力,繼續開拓歐洲市場。

3.適當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在我國1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約占2/3。為了避免因匯率變動造成外匯儲備的損失,使外匯資產保值增值,我國應根據國際金融形勢、歐元匯價走勢和我國對歐洲貿易的需要,適時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可適當增加歐元比例,減少美元的比例。

4.密切監視歐元走勢,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盡管歐元只是作為德國馬克等強勢貨幣的替代物出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程度在近期內是有限的和漸進的。但是,畢竟其涵蓋國家的經濟貿易實力大大增強了,其影響力擴大了。盡管我們認為歐元走穩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作為一種貨幣,其穩定性還與人們的預期、投機家的炒作和其它一些隨機因素有關。因此,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和研究歐元的變化趨勢,及早發現問題,采取措施,趨利避害,使歐元實施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契機。

歐元是怎樣形成的?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買粉絲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圣馬力諾、梵蒂岡、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

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摩納哥、圣馬力諾和梵蒂岡并不是歐盟國家,但是由于他們以前使用法國法郎或者意大利里拉作為貨幣,也使用歐元并授權鑄造少量的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也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1]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于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并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1957年《羅馬條約(Treaty of Rome)》,1969年12月提出建立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計劃。

1969年3月,歐共體海牙會議提出建立歐洲貨幣聯盟的構想,并委托時任盧森堡首相的皮埃爾·維爾納就此提出具體建議。

1971年3月,“維爾納計劃”通過,歐洲單一貨幣建設邁出了第一步。“計劃”主張在10年內分三個階段建成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但是,隨后發生的石油危機和金融風暴,致使“維爾納計劃”擱淺。

1979年3月,在法國、德國的倡導和努力下,歐洲貨幣體系宣告建立,同時歐洲貨幣單位“埃居”誕生。歐洲貨幣體系EMS(E買粉絲nomic Mo買粉絲ary System)開始運作。

1986年2月,歐共體簽署《單一歐洲文件》,提出最遲在1993年初建立統一大市場。

1989年6月,“德洛爾報告”通過,報告主張分三個階段創建歐洲經貨聯盟:第一步,完全實現資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歐洲貨幣局(即歐洲中央銀行的前身);第三步,建立和實施經貨聯盟,以單一貨幣取代成員國貨幣。

第一階段在1990年正式啟動后,

需要就有關的貨幣政策進行協調和統一,央行行長委員會開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后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中最后確立了歐洲中央銀行的地位。

歐洲貨幣局于1994年1月1日在經濟與貨幣聯盟的第二階段開始時建立,其任務是在貨幣政策上進行協調,加強成員國中央銀行間的合作和籌建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制訂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權力仍由各成員國政府保留。

1991年12月10日,歐共體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決定將歐共體改稱為歐洲聯盟。《馬約》規定,最遲在1999年1月1日,經歐洲理事會確認,如達到“趨同標準”的成員國超過7個,即可開始實施單一貨幣。

1993年11月《歐洲聯盟條約》生效。

1994年12月15日,馬德里首腦會議決定將歐洲單一貨幣定名為歐元,取代埃居。

1995年12月確定統一貨幣為歐元。

1998年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成立。同年5月,布魯塞爾首腦會議正式排定歐元11個創始國名單。

1999年1月1日,歐元在歐盟各成員國范圍內正式發行,它是一種具有獨立性和法定貨幣地位的超國家性質的貨幣,歐盟根據《馬斯特里赫條約》規定,歐元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同年1月4日,歐元在國際金融市場正式登場。

2002年1月1日,經過3年的過渡,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進入流通。同年7月原有貨幣停止流通。歐元紙幣和貨幣正式進入市面成為流通貨幣。同年2月28日,成員國本國貨幣全面退出流通領域,歐元與成員國貨幣并存期結束。

投入使用費用高達1600億元但收益更大

歐元啟動工程浩大,據經濟學家計算,僅從歐元發行到投入使用的費用就高達1600億~1800億歐元之巨。但是,歐元啟動給歐盟帶來的利益將是難以估量的。

首先,由12國組成的歐元區,是個蘊藏著無限商機的巨大市場,其每年內部貿易額就高達1.4萬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總量的15%。實行統一貨幣后,不光節省了巨額交易成本,還使人才、資金、技術和資源等得到最佳配制,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據初步估算,單一貨幣會使歐洲內部貿易量很快翻番,甚至翻到原來的3倍。

時下,歐元區的居民很快直接感受到的實惠是,歐元便利了消費者選擇來自12國的商品,消費者將因此平均節約12%的費用。比如,西班牙的鮭魚只有平均價格的61%,而丹麥卻高達平均價的133%;奶酪在荷蘭比在意大利便宜2倍;愛爾蘭的土豆比丹麥便宜3.5倍。

上圖

很赞哦!(147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安徽滁州来安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