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外貿的增值稅怎么算(外貿出口價格應該怎么計算)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5 02:51:15【】9人已围观

简介(1)計算公式: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率-當期全部進項稅額當期應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稅率(2)以上計算公式的有關說明:

(1)計算公式: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率-當期全部進項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稅率

(2)以上計算公式的有關說明:

①當期進項稅額包括當期全部國內購料、水電費、允許抵扣的運輸費、當期海關代征增值稅等稅法規定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②外匯人民幣牌價應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兩種辦法確定,即國家公布的當日牌價或月初、月末牌價的平均價。計算方法一旦確定,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更改。

③企業實際銷售收入與出口貨物報送但、外匯核銷單上記載的金額不一致時,稅務機關按金額大的征稅,按出口貨物報關單上記載的金額退稅。

④應納稅額小于零的,結轉下期抵減應交稅額。

問題八:外貿企業如何計算出口退稅的,最好能舉例說明? 呵呵!這個人應該 問你的 稅務 及 海關!

一般應該是 出口的 總價(給對方開發票的總價)乘以 退稅率……與國內增值稅計算方法不一樣哦……

問題九:外貿-出口退稅如何計算 假設 計稅金額是a,征稅率為b

如果你的發票金額是稅后金額,即100000,那么

計稅金額+征稅額=稅后金額

a+ab=100000

a=100000/(1+b)

退稅額=15%a

=15%x【100000/(1+b)】

如果你的計稅金額就是100000,那么退稅額就是100000x15%=15000

問題十:如何算退稅金額 退稅額=(增值稅發票金額)/(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例如:貨值100萬人民幣,增值稅率為17%,退稅率為13%,則:

1000000/1.17*0.13=111111.11元人民幣

外貿出口價格應該怎么計算

外貿出口報價計算:

CIF價=出口成本+國內費用(+傭金)+國外運費+國外保費+出口利潤;

CFR價=出口成本+國內費用(+傭金)+國外運費+出口利潤;

FOB價=出口成本+國內費用(+傭金)+出口利潤。

出口成本=采購成本–出口退稅額 =采購成本(含稅價)–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買粉絲s://b.pingan.買粉絲.買粉絲/paim/iknow/index.買粉絲

誰能舉例說明一下,增值稅是怎么計算的?

誰能舉例說明一下,增值稅是怎么計算的?

舉例說明如下:

B企業從A企業購進一批貨物,貨物價值為100元(不含稅),則B企業應該支付給A企業117元(含稅)(貨物價值100元及增值稅100X17%=17),此時A實得100元,另17元交給了稅務局。

然后B企業經過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稅)賣給C企業,此時C企業應付給B企業234元(含稅)(貨物價值200加上增值稅200X17%=34)。

此時套用公式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200X17%=34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34-17(A企業已交)=17(B企業在將貨物賣給C后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退稅計算方法 繼續套用例子,假如C企業為國家規定實行先征后退原則的出口企業,他把這批貨物加工后出口,出口FOB價為300(已折成人民幣)(不含稅),此時他要交納的增值稅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300X17%=51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51-34(B企業已交)=17(C企業在將貨物出口后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出口后可以獲得退稅額為(假設退稅率為17%) 應退稅額=FOB價X退稅率=300X17%=51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所交增值稅=234+17=251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51=351 利潤=收入-成本=351-251=100 如果退稅率為15%則

應退稅額=FOB價X退稅率=300X15%=45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所交增值稅=234+17=251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45=345

利潤=收入-成本=345-251=94 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潤。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額,應用公式也可得出這個結果。

當期不可抵扣額=FOB價X外匯牌價X(增值稅稅率-退稅率)=300X(17%-15%)=6

假設C為則根據國家規定,實行“免,抵,退”原則出口企業,加工后自己出口,出口FOB價300(已折成人民幣)(不含稅)。本來要向上述那樣先交納增值稅如下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300X17%=51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51-34(B企業已交)=17(C企業在將貨物出口后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但根據“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業的最后一道增值環節免征增值稅,所以不用交納

這17元增值稅。

貨物出口后,C企業依法向稅務機關退稅,根據“免,抵,退”中的“抵”, 假如退稅稅率為17%,C企業可以抵扣的稅額為34(前面環節所交的增值稅),而不是51,因為最后一道環節的17元沒有交,根據“不交不退”原則,這17不給予退。這34元就是C企業實得的退稅額,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234(此時沒有交17元的增值稅)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34=334 利潤=收入-成本=334-234=100

假如退稅稅率為15%,此時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額

當期不可抵扣額=FOB價X外匯牌價X(增值稅稅率-退稅率)=300X(17%-15%)=6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234(此時沒有交17元的增值稅)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34=334

利潤=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額=334-234-6=94

大家可以看出,其實不予抵扣額就是當退稅稅率小于增值稅稅率時產生的差額。

根據MAX的提醒補充:

外貿公司退稅使用這個公式:應退稅額=購迸貨物的進項金額×退稅率,而不是前述的“先征后退”或“免,抵,退”那么復雜的公式。

出口工廠和外貿企業最終的退稅額有可能不同,也有可能不同,舉例說明如下 C是外貿公司,它購進是234,出口也是234(不加價),則套用這個公式的結果是 應退稅額=購迸貨物的進項金額×退稅率=200X17%=34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計算如下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200X17%=34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34-34(B企業已交)=0(C企業在將貨物出口后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出口后可以獲得退稅額為(假設退稅率為17%)

應退稅額=FOB價X退稅率=200X17%=34(與上述方法結果相同)

但此時如果加價且退稅率為15%的話,結果就不同, C是外貿公司,它以234購進,以300出口,套用公式為 應退稅額=購迸貨物的進項金額×退稅率=200X15%=30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計算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300X17%=51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51-34(B企業已交)=17(C企業在將貨物出口后應交給稅局的額)

出口后可以獲得退稅額為(假設退稅率為15%) 應退稅額=FOB價X退稅率=300X15%=45

實際得到45-17=28(<30),結果不同了,少收入2元,這兩元其實就是最后一道環節產生增值(300-200=100)后的不予抵扣額=100X(17%-15%)=2。 所以無論實行“先征后退”還是“免,抵,退”,所得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先征后退”的缺點在于企業要先交納增值稅,而且要等到下一年度才能把所有的增值稅退回,而“免,抵,退”則可以每個月從內銷應繳稅額中扣除,不存在退不回來和擠占流動資金的問題。

增值稅是銷項減進項稅額計算繳納的,所得稅是根據你企業月(季、年)末的利潤額計算繳納的,你現在所說的資料只能計算增值稅,計算不了所得稅。

應繳納的增值稅=15000/1.17*17%-14000/1.17*17%=2179.45-2034.19=145.62元

假設:利用你提供的資料,反推利潤額,同樣可以計算企業所得稅。 進貨成本:14000/1.17=11965.81 銷售收入:15000/1.17=12820.51

當期實現的利潤額=12820.51-11965.81=854.70 應繳納的所得稅=854.70*25%=213.68

“銷售稅金及附加按增值稅的14%計”是怎么計算的?請舉例說明!

城建稅7-11%;教育費附加3%;好象地方教育附加1%,其他的是你當地地稅要求交的。

什么是增值稅誰能舉例說明,我搞不懂

增值稅是一種流轉稅金,就是銷項稅金減去進項稅金。 比如說你購進一項物品單價是10元(不含稅)那么進項稅金就是10*0.17=1.7元 你賣出去的時候是15元(不含稅) 那么銷售的稅金就是15*0.17=2.55元 這個時候你的物品增值賣出就需要繳稅了,交的稅金就是2.55-17=0.85元

滿意請采納

增值稅稅款怎么算?請舉例說明

舉例:你是一家商貿企業,你購進了一種水杯,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金額為100元,稅額為17元,該水杯的進價為117元,你銷售這種水杯,售價為200元,增值稅分為進項稅和銷項稅,進項稅就是你購進水杯的時候,你所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金額。而銷項稅則是你銷售水杯后通過計算得出的稅額,你銷售水杯200元,計算稅額=200除以1.17(除以1.17是因為你的銷售價是含稅價,現要還原成不含稅價)乘以0.17=29.05元,增值稅的計算是以銷項稅減進項稅,那么你銷售這個水杯所需要繳納的稅款為29.05--17=12.05元。

什么是增值稅?舉例說明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或修配業務時,根據開具的增值稅發票金額,小規模納稅人交納3%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交納17%增值稅.如銷售各類商品,和修理修配業務等等.

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舉例說明下

個稅計算7級標準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

很赞哦!(4)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四川成都蒲江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