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現狀分析(請比較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在基礎資源、經濟實力、對外貿易、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異同?并分析其產生原因。)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1:40:28【】1人已围观

简介出口企業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等綜合優勢。應當看到,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貨物貿易發展最快的十年,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2011年出口額占全球比重10.4%,連續三年居

出口企業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等綜合優勢。

應當看到,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貨物貿易發展最快的十年,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2011年出口額占全球比重10.4%,連續三年居全球之首;進口額占9.5%,連續三年全球第二。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國外貿可能難以再現前些年的持續高速增長。

澳大利亞發展毛紡織發不發達?

澳大利亞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以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主。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

澳大利亞是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2002財政年度,澳外貿總額為2403.93億澳元,占GDP的34.5%,貿易順差額為14.95億澳元,占進口總值的1.2%。2002財政年度澳出口總額達到1226.11億澳元,比上年下降2.55%;進口總額為1177.82億澳元,比上年提高了8.37%。澳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主要貿易伙伴是日本、美國、中國大陸、韓國、英國、新西蘭、新加坡、中國臺灣省、德國和馬來西亞等。

澳大利亞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一、紡織生產及投資管理機構

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是澳管理工業生產和貿易的政府部門,包括對紡織服裝行業的生產和貿易管理、政策制定和行業協調。

澳大利亞羊毛局、澳大利亞紡織纖維加工企業協會和澳大利亞羊毛標志公司負責對有關含羊毛原料的生產、銷售、產品的品牌和技術推廣的管理、指導和各種買粉絲服務。

澳大利亞農業經濟資源部和澳大利亞羊毛交易所(AWEX)負責對澳大利亞的交易和拍賣的管理、價格政策制定、統計等事宜。

澳大利亞羊毛創新組織(AWI),協助業者開展研究開發和推廣項目。羊毛標志公司(WoolMark)是羊毛的促銷機構,總部設在墨爾本,是對澳產羊毛的市場機制管理和協調組織。

此外,澳大利亞也有一些紡織服裝的生產、技術研發和信息買粉絲的民間機構,如澳大利亞紡織企業協會、地毯協會等。

澳大利亞國際商會(AITA)是一個國際組織,在國際商業、工業、對外貿易業等領域向澳的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法律、財經、市場方面的指導和服務。

澳大利亞投資局是澳大利亞政府的國家投資機構,主要致力于推廣澳大利亞投資環境,積極促成大型投資項目,并為有意在澳投資及開展業務的公司提供廣泛的專項投資服務。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Austrade)是澳大利亞政府的官方貿易及投資促進機構,幫助澳大利亞出口商將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帶入國外市場,并促進雙向投資。其在中國各地的辦事處可為中國商務機構提供戰略方向建議,幫助對投資機會及項目進行分析,促進投資活動。

二、紡織生產及消費市場概況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著名的適宜養羊并生產優質美利奴羊毛的國家。羊毛產量一般年度為60萬噸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羊毛生產和出口國。據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部統計,目前澳大利亞羊群數量為1.01億只,預計,2003/2004年度澳大利亞羊毛平均價格可能下滑13%,羊毛出口額減少13.2%,約為32億美元。

自1990年以來,澳大利亞紡織和服裝工業從事直接制造工作的工人數量由9.1萬人降到2002年度的約6萬人,現該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占制造業從業人數的6.4%,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0.8%。

澳大利亞全國紡織工業年產值和產品附加值的80%都來自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兩州,紡織工業的年人均產值為13.1萬美元,占全澳制造工業的39%。

化學纖維工業是澳大利亞紡織工業的最大部門,年生產總值約6.5億~7.0億澳元,目前從事化纖和相關紡織品生產的企業約有70家。

澳大利亞的紡織服裝產品包括紡織面料、服裝、皮革、鞋襪等。目前,紡織制成品生產廠家4000余家,年生產總值約6.3億~6.5億澳元。主要加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適應特殊氣候環境和較高安全性的特種服裝,特別是沖浪服裝、泳裝、沙灘裝、登山服、防水外套、防曬服等。紡織機械制造產業不發達,其紡織機械和配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主要的供應來源以德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為主。

澳大利亞紡織品的年消費總量在45億美元以上。消費品種主要集中于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特種紡織品和服裝。悉尼、墨爾本、堪培拉、佩斯、布里斯班等幾個大城市是澳大利亞紡織服裝市場的主要集中地。

三、紡織進出口貿易現狀

目前澳大利亞紡織品的出口已經達到行業產值的29%,每年大約進口26億澳元的紡織品和服裝。2000年紡織品出口額達到近30億澳元。近年來澳大利亞將低附加值產品在海外生產,半成品在國內組裝,形成高附加值產品,然后再貼上澳大利亞商標,銷往國內外市場。

澳大利亞的羊毛出口占有重要地位。2001/2002年度澳羊毛產量為55萬噸,澳東部羊毛市場提供羊毛約300萬包,成交率87.38%,年平均綜合指數為988.38澳分/公斤。

由于2003年澳大利亞棉花播種面積減少5%,2002/2003年度棉花產量預測減至59.2萬噸,棉花出口額為15億澳元。預計2003/2004年度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創匯相對較少,為13億澳元,2006/2007年度又將恢復至15億澳元。

澳大利亞市場上約有50%的服裝依靠進口,而且進口比例逐步提高。2001年澳大利亞進口服裝16.2億美元,2002年進口服裝約18.3億美元。

2000年澳大利亞60%左右的化纖產品、58%的棉織品和30%羊毛制品需要從中國大陸、韓國、中國臺灣進口。大部分的棉織品和混紡棉織品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進口。高檔纖維,特別是羊毛織品從歐洲,主要是意大利進口,裝飾性紡織品則大部分來自東歐。

四、紡織行業的發展政策

為推動紡織品服裝和鞋類(TCF)產業的發展,澳大利亞政府出臺了戰略投資計劃,決定從2001年至2005年向該行業撥款7.5億澳元,以鼓勵企業更新設備,設立新廠,加大研發力度。根據TCF戰略投資計劃,企業可以申請政府按其投入的相應比例給予資助。

2003年5月初,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發表報告,全面分析了澳大利亞的紡織品、服裝、鞋類行業。該報告建議,到2010年,紡織品、服裝、鞋類產品的進口關稅保持在5%。根據澳大利亞現行的計劃,到2005年,服裝的進口關稅將從現在的25%降至17.5%,鞋類和地毯從15%降至10%,臺布等家紡產品從10%降至5%。

2003年初,澳大利亞生產力委員會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今后十年內,澳紡織行業將無力面對中國等亞洲國家強有力的競爭,一些紡織企業被迫轉產海外發展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因此,在紡織產品大幅度降低關稅前,澳政府對紡織企業的財政補貼每年達到1.4億澳元,平均每個工人的補貼達到13000澳元。澳企業希望這一補貼能持續到2009年,然后在4年間逐步減少。

五、紡織外貿政策及投資環境

2000年7月1日,澳大利亞將紡織品平均關稅下調5%左右,除服裝、毛巾、床上用品和面料、輔料等原材料外,其它大部分紡織品關稅都低于5%。澳政府還計劃在2005年后再次調低紡織品進口關稅。2003年7月1日,澳大利亞貿易部宣布,即日起正式向全球49個最不發達國家和東帝汶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特殊市場準入待遇。到2005年,澳大利亞進口服裝關稅將由25%降至17.5%,進口鞋類產品和地毯關稅將由15%降至10%,睡袋和亞麻桌布的關稅將由10%降至5%。

凡是有關羊毛產業的外國投資,政府一般比較謹慎對待。凡涉及紡織品服裝后整理的項目能夠得到政府的鼓勵,但是,對企業的生產環境、環保措施,特別是廢水處理要求的標準較高。

澳大利亞在北領地及南澳大利亞州均建有自由貿易區,在貿易區中有關政策同樣適用于海外投資者,聯邦政府希望海外投資者參與邊遠地區的開發和建設,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澳大利亞的商業環境優勢主要表現為擁有技術熟練、多元文化的勞動力隊伍。澳大利亞每1萬名勞動人員中,從事研發人員的數量為64人,低于美國和日本,高于德國。電腦的普及率為每千人492臺,居世界第6位。電話的普及率為每千人610門,居亞洲地區首位。在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澳逐步放開了銀行、電信、航空、運輸和水電經營,引入競爭機制,降低商業成本。

澳大利亞全職成人周平均工資為867.6澳元(約1350美元),年增長率為5.2%。水電氣費、運輸收費等方面,在亞太地區也頗具競爭力。與周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比,澳大利亞勞動力成本昂貴,勞動力工資居高不下。

六、中澳雙邊貿易及投資現狀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經貿合作關系建立在兩國經濟具有互補性和在亞太地區享有共同地位的基礎上。近年來澳大利亞經濟日趨多樣化的特點,使得其高科技制成品和優質服務在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是澳大利亞進口商品的第四大進口資源國。

2002年,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中澳雙邊貿易總額為104.36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中國對澳出口45.86億美元,同比增長28.5%;自澳進口58.5億美元,同比增長7.8%。中方逆差為12.64億美元。2003年1~8月,中澳雙邊貿易又比2002年同期增長了28%。

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紡織品進口國。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進口沒有任何數量和非數量限制,但中國對進口澳大利亞羊毛實行配額管理制度。中國目前是澳毛的最大買主。2002年中國的羊毛進口配額總量為31萬噸,占澳毛常年產量50萬噸的62%,實際從澳進口13.38萬噸,同比減少24.7%。

目前我國對澳紡織品出口基本以低檔成衣及成品鞋襪為主,其中85%為服裝及制成品,紡織品僅占15%。2002年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服裝達23.29億澳元,中國服裝占澳大利亞服裝進口市場70%的份額。2002年自中國進口紗線和布匹6.32億澳元,占澳紗線和布匹進口總值的23%。

近年來,中澳兩國的相互投資也發展得很快。據中國原外經貿部統計,截至2002年底,澳商累計在華直接投資項目5288個,合同金額80.78億美元,實際投入超過28.29億美元。澳大利亞是中國吸收外資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截至2002年底,經原外經貿部批準或備案的中國在澳非金融類投資項目已有215家,雙方協議投資額15.75億美元,中方協議投資總額4.31億美元。

七、貿易及投資的分析與建議

目前我國出口澳大利亞的紡織品服裝數量不大。在澳大利亞,高檔品牌的服裝基本是歐洲產品一統天下,建議我國企業把國內一些自產優秀品牌服裝推向澳洲,或在澳大利亞市場代理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結合我國自己的品牌和定牌產品進行多方位推廣。

和澳大利亞商人開展紡織品服裝貿易,中國企業應該做到價格有競爭力;產品的質量要穩定;交貨時間要合理;所有貨物本身都要求附有識別標簽,標簽上標有價格。在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之前,要做好小批量訂單的準備。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澳大型零售企業與主要供應商之間現在廣泛采用電子數據交換以及網絡技術等先進科技手段,采購成本大為降低。我國企業必須要適應現代科技的要求,逐步推廣網絡信息技術,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入澳大利亞全球采購體系,這樣才能建立穩定的出口渠道,不斷擴大我國紡織品對澳出口。

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投資設廠可以密切與本地零售商的聯系,便于融入澳大利亞銷售主渠

很赞哦!(76325)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桂林资源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