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空轉貿易案例(「深度」廣州浪奇黑洞越來越大,貿易業務系統性造假?)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02 20:03:08【】5人已围观

简介回,綠大地難逃"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嫌疑。因此,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對綠大地2008年、2009年的銷售退回出具了保留意見。綠大地2010年在接受監管層調查中承認,2008年苗木

回,綠大地難逃"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嫌疑。

因此,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對綠大地2008年、2009年的銷售退回出具了保留意見。綠大地2010年在接受監管層調查中承認,2008年苗木銷售退回2348萬元,并由此追溯調減2008年2348萬元營業收入和1153萬元凈利潤;而2009年苗木銷售退回金額更高達1.58億元凈利潤。

由此可以看出綠大地通過虛構經濟業務虛增收入。 

此外,綠大地還通過購買土地的方式虛增資產,并把"60塊樹苗估成300塊"的手段高估存貨,與中介機構串通,隱瞞企業問題,使得綠大地通過財務造假手段順利上市。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1、誠信缺失 

對企業以及大股東來說,上市與不上市有著天壤之別。一旦上市成功,不僅可以通過高價發行股票獲得大量募資,控股股東和大股東也可以實現個人資本的擴張。

綠大地財務造假是專業人士所為,可以說有著很高的知識素養,但是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誠信不守,知識成了犯罪的幫兇,再加之上市公司違規成本與懲罰力度低,促使他們鋌而走險,為了一己私利給廣大股民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2、內部治理機構混亂 

原則上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理應分別履行其權力機構職能、決策職能、監督職能和執行董事會決策的經營職能,形成權責分明、協調運轉、有效遏制的治理機構。而綠大地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董事會成員人數不夠,過半董事均已辭職無法進行決策;監事會成員頻繁調動,成員職務的變動幾乎涉及到了各類職務。

2009年之前綠大地公司一直沒有實現董事長與總經理職務的分離,自己監督自己,其監督效果可想而知了;從2010年4月起,董事會秘書由董事長擔任,這樣董事長在董事會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其權利無法得到有效制衡。

3、中介機構瀆職 

雖然綠大地公司涉嫌虛增資產、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但是其所采用的欺詐手法并非高深莫測,何學葵只是簡單地篡改了一些數據促成了公司上市和實現個人資本增富。但是這些手段卻接連"瞞過"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保薦機構、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等道道關卡。只是由于方方面面的瀆職和縱容,綠大地最終達到欺詐上市的目的。

4、地方保護主義縱容造假 

證監會對綠大地案調查之后,為了保護支持當地企業發展,分管這個工作的云南省副省長兩次赴京,省副秘書長至少10次赴京,從中斡旋。證券犯罪中,一般涉及的上市公司,在當地都是明星企業、就業大戶、利稅大戶,所涉及的企業高管都是"經濟能人",因此當地政府往往授意當地司法機關將外地行政執法機關拒之門外。

四、啟示 

綠大地會計信息失真案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從中可以看到我國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方面的監管存在很多問題:

(1)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手段主要表現在操縱利潤上,如虛構業績,通過關聯方轉移利潤,偽造合同虛構經濟業務等。

(2)內部治理結構混亂、人力資源制度不完善、誠信缺失、中介機構瀆職、地方保護主義等是導致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案例二:

基于遼寧等地經濟數據造假案例的分析

2017年1月17日,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對外承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這次報告無疑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巨石,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事實上,中央早已注意到遼寧財政收入的造假行為,《國務院關于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揭示: 在2011年到2013年間,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將財政借款以稅費名義繳入國庫,虛增財政收入8.47億元、占其公共財政收入的22.6%;

一、2014年:

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遼寧時指出“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2014年審計署發現2013年莊河市塔嶺鎮公布財政收入比實際財政收入高出2534萬元,虛增16.24倍;而相鄰的普蘭店市將全市2014年公共財政收入,由年初預算53.35億元下調為33.85億元,降幅近20億元。

二、2016年:

1、中央巡視組“回頭看”指出遼寧省普遍存在數據造假問題,且存在第一次巡視后對中央決策部署敷衍了事,甚至唱反調的情況。隨后遼寧省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巡視工作。本文梳理了遼寧省委在之后出具的巡視報告以及各市、鎮公布的巡視整改情況公告發現:

本溪市某些單位和部門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指標虛假捏造經濟數據;開原市、調兵山市為了成為百強縣虛增各項經濟指標;阜新經濟數據存在較大水分;鐵嶺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摻雜水分等。

2、遼寧省數據造假的具體情況目前暫無披露,但從經濟數據的變化中我們可以掌握大概的情況。2014年開始,遼寧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出現了負增長,財政收入也不斷下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縮水60%-70%。

尤其是在中央巡視組“回頭看”期間即2016年,遼寧各市GDP出現了暴跌,其中鞍山和遼陽跌幅最大,分別下跌了38.3%和36.4%。這些數據表明,遼寧省的數據造假是比較普遍的,且虛增比例較大。

3、據報道,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虛增的收入約占同期財政收入的20%,虛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比例達到23%。

繼遼寧自曝之后,2018年1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也公開承認:“重新核算后,內蒙古需要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占2016年總量的26.3%;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核減2900億元,占2016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

4、2018年1月11日:

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也公開承認:“濱海新區2016年的萬億地區生產總值核減3348億,占總量的50.32%”,這個備受矚目的國家級新區一夜之間變得灰頭土臉。

根據政府公開的文件與相關的報道,這些地方經濟數據造假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虛構應稅事項和納稅依據,虛假增加稅收收入。如2012年遼寧省某縣將縣委和縣政府機關用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劃撥給縣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進行對外轉讓,轉讓行為并沒有實際發生,該縣卻在賬面上征收得到了5671萬的土地增值稅等稅收收入;

2、虛假拆遷或轉讓土地、使用財政資金繳納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如2012年,遼寧省某縣重復轉讓4家糧庫土地,虛增國有資本經營收入6965萬元;

3、財政收入虛增空轉,即財政部門向企業進行撥款(以財政借款等名義),再由企業將資金繳回財政,以此實現財政收入的增加。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就公開承認主要通過虛增空轉、工業增加值謊報等方式完成收入增長目標;

4、稅收收入先增后返,虛增稅收收入。2011-2013年間,遼寧省某縣對33家企業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實行先征后返,虛增稅收2224萬元;

5、更改統計口徑,將統計范圍擴大。天津濱海新區的生產總值在調整統計口徑后縮水超過50%;

6、直接的數據編造。根據公開報道,遼寧省某些市縣還通過違規編造、隨意調整財政月報的方式虛增財政收入。

案例三:

證監會湖北監管局在三峽新材現場檢查中,發現公司在成本核算中存在少計原材料成本情況。  2013年10月15日,三峽新材收到證監會武漢稽查局《立案稽查通知書》,因三峽新材涉嫌違反相關法規,決定對其立案稽查。

一、三峽新材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

公司營業收入為5.97億元,同比增加31.81%;但是凈利潤為216.4萬元,同比下滑66.19%。  身陷稽查漩渦中的三線新材,其短期借款規模有所收縮。  三峽新材的短期借款中,2013下半年期末短期借款為7.2億元,比期初的15.3億元減少8.1億元。

其中抵押借款由期初的6億元,下降到期末的5.8998億元;信用貸款由6344萬元,下降到2240萬元。  今年上半年,三峽新材的短期借款,期末金額為6.2億元,比期初的7.2億元減少1億元。其中質押借款由期初的7690萬元,下降到期末的3500萬元。

抵押借款由5.8998億元,下降到5.65億元;保證借款由3000萬元,下降到2000萬元;信用貸款由2240萬元,下降到0元。  可見,三峽新材的短期信用貸款,一年間由6344萬元驟減為0。

二、三峽新材公告顯示:

其曾獲得中國銀行三峽獲得最高為3000萬元的授信額度。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三峽新材賬面在該行借款余額2240萬元。而截至2014年6月30日,三峽新材已無信用借款。  8月14日,三峽新材董秘張光春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峽新材貸款的具體情況,不是因財務造假造成貸款收緊,但并未說明具體情況。

中國新聞網-遼寧內蒙古等多地自曝GDP“注水”:弄虛作假歪招

人民網-三峽新材財務造假曝光 風險重估或波及未來銀行貸款

「深度」廣州浪奇黑洞越來越大,貿易業務系統性造假?

廣州浪奇(000523.SZ)真實的情況遠超想象。

這家近期爆出5.72億元存貨失蹤的老牌日化公司在第三季度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12.09億元,涉及應收款項、其他應收款、存貨等。巨額計提下,廣州浪奇前三季度虧損擴大至11.70億元。

-11.70億元對廣州浪奇意味著什么?自1993年上市至2019年,廣州浪奇累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才5.34億元。

“應收、預付、存貨,貿易里的三項資產全部出了問題,說明這家公司貿易業務本身很有問題。有系統性造假嫌疑。” 一位大宗商品從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9月底,廣州浪奇自曝5.72億元存貨不翼而飛,自此揭開冰山一角。

目前,廣州浪奇發現的問題主要涉及兩方面,均直指貿易業務。

第一部分,與貿易業務倉庫存貨相關。

廣州浪奇表示,已掌握證據表明貿易業務第三方倉庫部分存貨存在賬實不符的情形。(具體參看《【深度】廣州浪奇“羅生門”:消失的庫存背后還有多少“虛假倉”?》)

貿易業務中,賬實不符的第三方倉庫存貨金額及其他賬實不符已發出商品金額合計8.67億元。其中包括5.72億元失蹤的瑞麗倉與輝豐倉,還有2個四川倉庫,2個廣東倉庫,和其他賬實不符已發出商品。

自此,公開信息顯示的廣州浪奇及子公司貿易倉庫共10家,其中問題倉庫升至6家。

基于審慎性原則,廣州浪奇對相關第三方倉庫相關存貨金額轉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并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第二部分,涉及貿易業務的應收和預付賬。

截至2020年9月30日,廣州浪奇貿易業務應收賬款賬面余額

很赞哦!(5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惠州博罗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