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美國單邊貿易是什么(什么是單邊貿易?)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17 15:10:37【】4人已围观

简介冷戰時代,正是美國人的大力扶持,才使德國最終以一個歐洲大國的身份重返世界舞臺。今天德國國內的主要政治、社會制度也大多來源于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占領軍對德國的國家重建。數十年過去了,很多德國人仍然對美國當初

冷戰時代,正是美國人的大力扶持,才使德國最終以一個歐洲大國的身份重返世界舞臺。今天德國國內的主要政治、社會制度也大多來源于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占領軍對德國的國家重建。數十年過去了,很多德國人仍然對美國當初的無私幫助感激涕淋,德國學者是這樣記述那段經歷的:“首先,美國為西德帶去了民主,并大力支持德國建立了一個保障德國公眾人權和自由的憲法。盡管德國有反民主的傳統,但這些政治上的創新很快為德國人民所欣然接受,并由此使德國人對美利堅心存敬意。其次,通過馬歇爾計劃和其他一些經濟步驟,美利堅承擔了支撐德國經濟復興的大部分成本。正是由此而來的經濟復興才將德國人從極度貧窮的絕境中拯救出來。如果沒有美國,德國將重新陷入那種曾經導致納粹主義的可怕經濟危機之中。最后(在冷戰的關頭),美利堅毫無畏懼地站在德國身旁,并在1948年和1958年兩次幫助德國度過了可怕的柏林危機……”【注釋】Harald Muller and Thomas Risse�Kappen, “Origin of Enstrangement:the Peace Movement and the Changed Image of America in the West German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1987(Vol.12, No.1), p.74.【注尾】

但另一方面,德國人民對美國布什政府所奉行的單邊主義政策深惡痛絕,認為這是一種沒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做法。許多德國人認為,隨著冷戰的結束及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經濟、文化、社會事務開始在國際關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軍事手段已不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主張各國應該加強合作,通過多邊主義的途徑解決問題。許多德國人認為,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有很多深層次的經濟、社會因素,盲目崇尚武力不解決問題。對于美國政府現在所表現出來的日益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一些德國人將其稱為“帝國心態”。【注釋】德國中文網相關文章《德美關系:破鏡雖重圓,恩愛難如初》,買粉絲://買粉絲.csuchen.de/買粉絲/01/02/131.買粉絲.【注尾】德國總理施羅德公開表示,布什政府犯了“嚴重的錯誤”。【注釋】BBC中文網,“施羅德就伊戰爭向全國講話”,2003年3月20日,買粉絲://news.bbc.買粉絲.uk/chinese/simp/hi/newsid_2870000/newsid_2870800/2870863.stm【注尾】相比于日漸升溫的日美同盟,德美同盟確實在今天遇到了一時難以找到解決方法的棘手問題。

日德兩國政府都是美國政府的長期盟友,也都是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前法西斯政權進行重建的產物。從文化和種族的角度來看,德國甚至與美國更加接近。為什么日本政府幾乎是毫無保留地支持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而德國政府卻對布什的單邊主義政策諸多微詞?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了日美、德美同盟關系的不同變化?本文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了日美、日德同盟關系的不同走向,即:德、日兩國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美國戰后對德、日兩國所進行的不同的國家改造和重建;德、日兩國所處的不同的國際和國內環境。

二、德、日兩國在國家重建中的不同遭遇及其對德美、日美同盟的影響

作為兩個在冷戰時期一同被美國占領軍進行大規模國家重建的政權,德日兩國雖然都以美國為藍本,卻最終形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政治生態背景。在日本,權威主義及對權威的崇拜不僅沒有隨著法西斯的戰敗退出歷史舞臺,反而變本加厲。而在德國,人們徹底打破了舊有的對權威的崇拜,和平主義與民主主義成為德國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德日兩國之所以出現如此之大的差別,與美國在對二者進行國家重建時所采取的不同政策息息相關。

而對于日本來說,情況卻大為不同。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本土始終沒有遭到類似于納粹德國所遭受的那種大規模進攻。一直到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降,日本本土的封建軍國主義體制始終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日本天皇作為發動侵略戰爭的主要策劃人和日本帝國的國家元首,不僅沒有淪于希特勒那樣的下場,而且在美軍進駐日本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于是在國際關系史上出現了這樣一件怪事,作為日本侵略戰爭主要精神支柱和主要策劃人的天皇搖身一變又成了維持美國占領軍統治的工具,以至于許多人都驚訝于日本政府在美軍進駐日本時所表現出的極度順從。有歷史學家認為:“麥克阿瑟將軍帝王般的舉止和傲慢的語言(反而)正好切中日本人的性格,因為他們一直以來都對帝王充滿崇拜之情。這個島國的民眾對麥克阿瑟的統治表現出令人吃驚的順從。至少在表面上,日本人接受了改造他們生活方式的改革措施。” 【注釋】Julius W.Pratt, Vincent P. De Santis, Joseph M.Siracusa, A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N.J.:Prentice�Hall, Inc,Englewood, 1980), p.426.【注尾】

正是日、德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的不同遭遇,為日、德兩國在國家重建中的不同命運埋下了伏筆。在德國,舊有的納粹殘余被徹底掃除,一套模仿美國聯邦體制的政治制度被建立起來,美國式的民主完全取代了第三帝國的中央集權。與此相應,原納粹德國所宣揚的威權主義和種族主義被徹底拋棄,和平主義與民主主義開始成為德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而在日本,天皇被保留下來,繼續在日本的政治體制中發揮作用。同時,在對日本的國家重建中,美國還必須時常依靠日本舊有的公務員隊伍,文化和種族上的巨大差異使美國人很難徹底拋開舊有體制單獨進行國家重建。有歷史學家談到美國占領當局在占領初期對日本改造的局限性:改造日本“在于破壞日本舊的統治結構,使日本各勢力集團按照美國的意愿重新組合,……在懲辦戰犯和整肅的過程中有些界限也混亂不清,……真正受到清洗的人數只占應該受到清洗人總數的1%還不到。”【注釋】宋成有、李寒梅等著:《戰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6頁。【注尾】對日本改造后期,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和朝鮮半島局勢的緊張,將歐洲穩定作為國家戰略核心利益的美國政府開始越來越倚重日本舊有的一些政治軍事力量,而對日本所進行的從一開始就很不徹底的國家重建和改造就更難以進行下去。1947年底以后,“美國對日政策的變化迅即反映在日美關系的一切方面。在政治上,盟軍總部釋放了大量戰犯,陸續解除了對右翼分子和政客的整肅,并默認他們重返政界,大力支持以吉田茂為首的保守政權,限制各種進步的群眾活動……”【注釋】方連慶、劉金質、王炳元主編:《戰后國際關系史,1945-1995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上冊,第39頁。【注尾】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許多舊有的政治機制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鞏固日美軍事同盟的重要紐帶。

三、德、日兩國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對德美、日美同盟的影響

一般來講,每一個作為完整政治體系的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政治文化。美國比較政治學家阿爾蒙德認為:“政治文化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態度、信仰和情感。”【注釋】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小G.賓厄姆·鮑威爾:《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頁。【注尾】政治文化一般包括一整套的政治認同(political identity)、政治價值(political value)和政治準則(political norms)。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一個政治體系的政治文化能夠對該體系中的成員進行一定程度的社會化,也就是使該體系的成員認同一個較為一致的價值觀和目標,對整個體系所處的政治環境做出較為一致的判斷,并在此基礎上使整個體系的成員能夠形成具有某些共通性的政治性格。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完整政治體系的國家的全體成員或大多數國民在面臨特定的外部環境時,往往會做出具有本民族政治文化特征的政治抉擇。

長期以來,日本民族特殊的歷史文化氛圍養成了日本民族崇拜強者的政治性格。在古代,日本民族通過向中國的學習來發展自己,并且利用古代東亞國際格局中特殊的朝貢體系來實現自己的國家利益。在近現代,日本先是向英國學習先進的海軍知識,并通過與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結成英日同盟擊敗了其在東北亞的競爭對手沙皇俄國,一度成為遠東的頭號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半個多世紀里,日本基本上選擇了一條緊隨美國戰車的道路。美國無疑是當今世界的最強者。日本民族對權威者的崇拜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德國國內普遍而牢固樹立起的民主主義、和平主義理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本政府今天對美國單邊主義霸權的亦步亦趨是與其政治文化傳統緊密相關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德國,納粹的種族滅絕的罪行被系統地揭露出來。面對著希特勒在歐洲制造的慘劇,整個德國民族進行了深刻地反省。美國占領當局通過對第三帝國的批判,逐漸在普通德國民眾的心目中樹立起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的理念。這種對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理念的珍視是與德國人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及其所造成的戰爭罪行的深惡痛絕息息相關的。有德國學者這樣記述那段經歷,“戰爭結束后,對德國人舊有的道德自豪感的摧毀具有最重要的意義。納粹政府令人發指的罪行使得許多人從內心深處不愿意再堅持以前(所固有)的民族的和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德國人對往昔的自豪感被摧毀了。對于德國年輕人來說,他們本民族的神話在納粹謊言的糾纏下和集中營的陣陣臭氣中破產了……對這些罪行的記憶摧毀了通常用來構成民族自豪感的那些基礎……” 【注釋】Harald Muller and Thomas Risse�Kappen, “Origin of Enstrangement:the Peace Movement and the Changed Image of America in the West German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ummer 1987(Vol.12, No.1), p.73.【注尾】為了與納粹政府劃清界限,同時也是出于對本民族所犯罪責的巨大羞恥感,德國人民很快就接受了美國占領當局所宣揚的民主、人權理念,并對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深惡痛絕。正是對納粹德國一系列罪行的深刻反省,才使和平主義、民主主義這兩個理念成為當代德國政治文化的重要特色。也許可以說,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重負罪感及對強權戰爭的深惡痛絕是導致當今許多德國人強烈反對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有德國學者認為,“為了恢復(在納粹統治中受到損毀的)道德基點,和平主義運動為德國分配了一個獨特的任務:發起和促進和平。而這個任務恰恰是對德國在最近一百年里所扮演的國際角色的徹底變更。……不道德的過去促使德國采取了全新的政策,并使德國努力扮演一個特殊的角色:和平的堅定維護者……”【注釋】Harald Muller and Thomas Risse�Kappen, “Origin of Enstrangement,” p.86.【注尾】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天德國人所崇尚的、用以反對美國單邊主義的和平主義與人權主義理念,正是美國占領軍在改造納粹德國時所竭力向德國人民灌輸的東西。德國人今天所崇尚的人權、民主與和平理念既源于德國社會對納粹罪責的深深反省,也源于美國對德國社會的成功重建。在冷戰時期,前蘇聯被視為對和平、人權、民主的主要威脅,從而在德國社會形成反對蘇聯的廣泛共識,而這種共識也最終成為冷戰時期德美同盟的堅實基礎。但當現在的美國政府采取一種近乎蠻橫、以軍事力量為主要支柱的單邊主義政策時,德國社會中那種早已

很赞哦!(87)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百色德保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