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聯想海外市場占有率分析圖(跨國并購的如何衡量)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3 15:46:48【】4人已围观

简介加上償還收購融資貸款本息的資金,使這一本應有盈余的項目在之后十年里都難以盈利。因此,拋開“海外并購第一單”的歷史光環和當年即拋出1.2億美元的“氣魄”,從投資角度分析,這次投資應屬一項極其失敗的并購案

加上償還收購融資貸款本息的資金,使這一本應有盈余的項目在之后十年里都難以盈利。因此,拋開“海外并購第一單”的歷史光環和當年即拋出1.2億美元的“氣魄”,從投資角度分析,這次投資應屬一項極其失敗的并購案例。

對于中國投資者而言,成功海外并購的概念不應僅僅局限于被并購目標是否實現資產升值和達到特定財務運營指標,更應在整個動態過程中滿足投資者進行并購的初衷和遠景戰略目的。比如,2004年聯想集團[7.22-0.28%]收購IBM的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及收購后展開的一系列整合攻勢,不僅在世界范圍內提升了聯想品牌的知名度,更被專業人士認為通過并購實現了“無形資源的轉移”。正如聯想總裁柳傳志所說,聯想用17.5億美元(包括承擔5億美元債務)買到了“能解決自己問題的業務”,用更短的時間滿足了其實現國際化在人力資源、企業文化、品牌資源、研發能力、客戶關系、完整渠道及供應鏈等多方面的所需的提升。雖然聯想在此次海外并購后經歷了海外市場銷量下滑、國內市場競爭愈烈的動蕩,但這些都不能構成否定該海外并購行為的理由。又以被溢美之詞頻頻堆砌的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對于吉利而言,這個之前貌似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本土民營企業通過對擁有82年歷史、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沃爾沃的收購而一時名聲大噪,但是,正如冷靜人士分析的,“蛇吞象”的難點實際在于“吞下后如何消化”。特別是在當時沃爾沃正面臨虧損、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面臨下滑態勢的背景下,并購完成后怎樣使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并確保高端品牌地位、并購后雙方如何逾越國別、品牌、技術、管理水平等諸多方面的鴻溝,實現真正的融合與共贏,都是吉利需要考慮的問題。從上述方面看,在完成收購后還不到兩年的當下就把這宗交易評論為成功經典,為時尚早。

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成敗論”相比,能更明顯判斷某海外并購項目是否合算的方法,就是對并購各項成本(包括風險因素)與所得進行比較。需注意的是,這種方法不能絕對用來判斷某個海外并購項目是否“成功”,因為如上所述,中國投資者從海外并購中得到的未必都是可以折合成貨幣符號的“真金白銀”,還有許多買不來的無形資源。但進行比較的作用在于能夠有效識別某些投入和產出明顯失衡的案例及其幕后的非理性成因。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許多民營企業家出于“貪便宜”的心態以低價去抄底境外企業或資產,但卻因為缺乏明確的并購動機和整合、營運能力,或者對東道國政治、法律、環保、勞工等各方面風險預計不足,從而深陷投資陷阱。一樁樁貌似“便宜”的交易導致了無窮的后患和投入,最終投資者不僅未占到便宜,反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即使對于具有并購目標及知識的投資者,并購后所采取的具體整合策略及整合成本也是因具體并購項目而存在差異的。比如,有國外學者提出,較之傳統跨國并購后對被收購公司隨即采取的整合策略,新型的跨國并購應采取“伙伴策略”,即保留被收購企業的獨立性并允許其自主經營,以漸進的方式實現融合與共贏。與著眼于盡快降低成本,實現資源一體化的整合策略相比,伙伴策略更適合與收購方資源互補、擁有更優或者獨特資源(如品牌和技術)的被收購方。另外,許多收購案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選擇的收購對象與交易的戰略目的不符。具體而言是買方沒有搞清其想要買的是究竟什么。被諸多紛繁因素包裝的跨國并購更加容易使不明就里的投資者迷失。比如,同樣是進行海外并購,出于提升公司業績或重塑商業模式兩個不同戰略目的而進行并購的投資者應在交易對象的選擇、目標公司整合、運營等方面采取不同的具體措施,才有可能達到預計的效果。而如果收購方沒有明確收購目的及厘清收購對象的價值所在,十有八九導致整合不當甚至并購失敗。

我國近幾年來所取得的巨大科研成果

李國杰

一、 中國信息化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已確定為中國發展經濟的基本戰略之一。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已確定12項重點信息化工程,稱為“金字工程”,包括辦公業務資源、宏觀政策管理、稅收、海關、財政、金融監管、社會保障等信息系統,我國的信息化工程已取得明顯成效。近幾年來中國的信息化程度明顯提高。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03年全球信息技術報告”統計,中國信息化綜合指標在全球被統計的83個國家中排名43位,比上一年上升21位,中國的信息基礎設施在全球排名35位。就信息基礎設施的規模而言,中國已居世界前列。2002年中國固定與移動電話用戶均超過2億戶,總用戶數達4.2億戶,居世界第一;聯網計算機達到2083萬臺,上網用戶超過5910萬戶,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的信息化起點較低,但發展速度很快。五年來全國電話普及率從1997年的8.1%提高到33.7%,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從1997年的18.6Mbps擴大到9.4Gbps。人民群眾從信息化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多得實惠。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地廣人多,按人均指標衡量,中國的信息化程度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中國是在工業化尚未完成的條件下實施信息化建設,所走的信息化道路不同于發達國家,我們特別重視信息化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與提升。為了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化指標體系,2002年成立了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并且公布了“中國企業信息化指標體系構成方案”,包括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蓋率、網絡營銷應用率、財務決算速度等21個基本指標以及若干評議指標和效能指標。這些指標都是從中國實際出發制定的,是一個面向直接效益與長遠效益的信息化指標,對指導我國信息化建設有重要意義。

二、 中國信息產業現狀

近五年,包括全球信息產業不景氣的近兩年內,中國信息產業保持了銷售收入每年增長25%以上的高速度蓬勃發展。2002年電子信息產品銷售收入達1.4萬億元,居全國工業部門之首,已成為我國第一支柱產業,其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三,其中彩電、程控交換機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2.3%提高到5.7%。目前營業額超過100億元的電子信息企業有11家,其中突破600億元的企業有兩家。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聚集帶。中國正在成為全球電子信息產品的重要加工基地。

中國的通信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HDJ-04型大中容量程控電話交換機打破國外壟斷開始,被譽為“巨大中華”的多個通信企業實現了群體性突破。局用交換機的國產比重已達到85%以上。移動通信產品制造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突破,國產移動交換機、基站和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50%、70%和30%。華為公司已成為在全球有重要影響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亞太地區最大的光網絡設備供應商,其產品已占領一定的海外市場。中國的計算機產業以聯想公司位代表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漸進式創新的道路,即“貿、工、技”發展道路。目前國產微機已經占據國內年銷1000萬臺以上市場的絕大部分。國產服務器與筆記本的市場占有率也有明顯提高。

2000年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件產業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即18號文),有力地促進了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近兩年軟件營業額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2年軟件產業收入達1100億元。國家認定的軟件產業基地有11家,全國經認定的軟件企業超過6000家。中國的軟件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強的主要是財務、教育、殺病毒、中文處理等軟件,在稅務、鐵道、海關等許多應用領域也開發了大量應用軟件。2002年公布的“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領”確定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目標為:2005年軟件市場銷售額達到2500億元,國產軟件和服務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軟件出口額達到50億元,形成若干家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軟件企業,軟件專業人才達到80萬人。

近兩年國內已建成若干條0.18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已從兩年前的100多家增加到400多家。2002年集成電路產量已從1997年的13億塊增加到85億塊。在北京、上海、深圳、無錫、西安、成都、杭州七個城市建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化基地,即集成電路產業的孵化器,我國集成電路的產業鏈已基本形成。美國、韓國及臺灣地區的生產、封裝、測試和設計企業紛紛在中國建立獨資和合資企業,中國將逐步成為世界IC產業的設計加工中心。到200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將達到200億塊。預計201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為500億塊,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占國內市場50%,國際市場5%左右。

三、 中國信息高技術研究的主要成果

(1)863計劃在信息領域的布局

國家支持的高技術研究主要體現為1986年開始的863計劃。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2001年―2005年),863計劃在信息領域投入40多億元,設立計算機軟硬件、通信、信息獲取和信息安全技術四個主題。計算機主題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下一代互聯網、計算機軟件、智能化中文信息處理和多模式人機接口以及重大示范應用等。通信主題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一代信息網、光通信和個人通信技術等。信息獲取主題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學對地觀測、微波對地觀測、先進地對空觀測、衛星導航定位、對地觀測數據處理分析與空間信息應用等。信息安全主題主要研究方向是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安全監管、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和信息安全新技術等。各個主題主要從事具有前瞻性的關鍵技術研究。

除以上四個主題外,863計劃信息領域一半以上的經費投入集成電路、高性能計算機和高性能寬帶信息網等幾個重大專項。集成電路專項包括光刻機等關鍵設備研制、新型半導體材料和CPU及系統芯片(SoC)設計。軟件專項重點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統、桌面辦公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各種中間件。高性能計算機專項主要研制面向網格的超級服務器、網格軟件,建立示范性的國家網格系統。高性能寬帶信息網專項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適應Inter買粉絲 TV等流媒體實時傳輸的高性能、廣域寬帶演示驗證網絡,稱為3T買粉絲,重點攻克T比特級智能光網絡、T比特級WDM光傳輸,和T比特級路由器等系統設備的關鍵技術。目前,上述主題和專項研究正在順利進行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2)近幾年來通信高技術研究幾項主要成果

2.1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TD-SCDMA

1998年6月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代表中國向ITU(國際電信聯盟)提出了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2000年5月被ITU批準為國際標準。2001年3月該標準又被3GPP(第三代移動通信伙伴計劃)接納,真正成為全球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選擇方案之一。 為配合TD-SCDMA標準技術規范的提交,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及大唐集團做了大量的系統級與鏈路級仿真工作。

TD-SCDMA標準的成功,為世界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關鍵技術智能天線、軟件無線電等,已被ITU確定為超3G需要使用的技術。同時,TD-SCDMA作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方案,也將為我國移動通信產業扭轉專利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到目前為止,大唐集團等單位已就TD-SCDMA標準在二十多個國家申請了三十多項專利。與其它移動通信技術相比,TD-SCDMA具有頻譜利用率高,頻譜使用靈活、支持不對稱業務能力強、系統成本低、前瞻性強等突出優勢。預計大唐公司將于2003年底推出TD-SCDMA全套系統設備和終端產品。

2.2 高速互聯試驗網與3G系統

為了發展下一代互聯網技術,中國科技工作者已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科研攻關,其中最有影響的是863計劃支持的中國高速信息示范網(CAINONET)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支持的中國高速互聯研

很赞哦!(94112)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江苏泰州靖江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