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騰訊投資的海外游戲公司有話語權嗎(李迅雷:存量博弈下的結構性機會 大消費與高科技)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28 03:34:00【】0人已围观

简介不到的東西》,意思了目前市場上錢太多了,但好項目、好標的少,過去是錢少,好標的多,那時應該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資本市場發展至今,智商稅征了太多,別再被征了,炒地圖、炒題材、炒概念,都是低智商游戲的表現

不到的東西》, 意思了目前市場上錢太多了,但好項目、好標的少,過去是錢少,好標的多,那時應該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資本市場發展至今,智商稅征了太多,別再被征了,炒地圖、炒題材、炒概念,都是低智商游戲的表現。

從就業的角度看,IT行業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畢竟是科技引領時代進步。金融業的發展空間不大了,目前金融業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在7.5%以上,超前發展了,今后金融業可能不是存量博弈,而是減量博弈。

問: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Q2,移動互聯網用戶凈減200萬,11.38億就是大頂;寒意更濃的是用戶時長,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用戶時長增速從22.6%降至11.8%,到了2019年6月,增速已經滑到了6%,人均單日時長358.2分鐘,可能也離大頂不遠了。過去的5年多的時間里,在4G帶動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增長創造了很多高薪的程序員崗位,計算機相關的專業近幾年也大熱,伴隨著O2O的出清、互聯網金融去產能、互聯網相關PE/VC行業寒冬接踵而至,我們看到的是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天花板將至,市場正在進行殘酷的存量廝殺,用戶下沉和出海也快成了最后的故事。互聯網行業是否拐點已至?未來還有新的機會嗎?

李迅雷: 去年中泰研究所TMT分析師已經做出了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紅利見頂的判斷,但目前來看海外第三世界包括印尼、印度、非洲地區等仍然處于用戶紅利階段,從今年這些地區4G基站發貨較快的情況也可以判斷,這些地區的移動互聯網還在快速發展中。

從國內來看,可以說移動互聯網已經走出用戶紅利階段,受益于國內良好的無線網絡基礎設施覆蓋,中高低端各個層次的用戶都已經發掘的較為充分,進入需要依托產品內容進行用戶價值深度挖掘的階段,對企業競爭實力的要求很高。這可以視作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拐點,但仍然有很多的機會,比如騰訊音樂、美團點評都是以有競爭力的產品服務用戶實現用戶價值深度挖掘的典型。4G帶來了移動互聯網創新的大機會,驅動了過去多年產業的大發展,而未來的機會有望聚焦在5G帶來的物聯網領域。5G是第一次從技術上滿足物聯網發展的需求,將開啟從人聯網時代走向物聯網時代的新創新周期,現在正是在起點,需要從戰略上重視。

問:在股票市場上,我們經常聽到“風格切換”“結構性行情”“板塊輪動”的概念,這是不是就是存量博弈的直接表現?去年年中,你提到“存量博弈時代,市場正在給確定性溢價”“2017年是抓大放小的元年”,我們也看到,今年以來以大消費為代表的股票大幅上漲,市場給了這些股票一個名字,叫做“核心資產”。“漂亮50”和“核心資產”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上半年“核心資產”漲幅較大,下半年風格切換是否已經再次轉向成長股?從估值看“核心資產”目前貴不貴,是否仍然具有長期持有價值?

李迅雷: 在2017年以前,股市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散戶市場,如小市值股票的估值水平非常高,大市值股票被相對低估。我們將A股各行業中,每年ROE最差的10%的公司挑選出來,滾動構成績差組合,代表市場中業績最差的公司的股價表現。結果是,績差公司股價的平均漲幅遠遠超過萬得全A指數。2005年至2016年末,績差組合總漲幅約13.5倍,而同期全A指數漲幅只有6倍,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績差組合股價走勢一路領先于萬得全A指數。2016年之后,績差組合股價走勢才與全A指數反向變化,趨于回歸合理的估值水平。

因此,2017年之前,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是嚴重扭曲的,2017年進入所謂新價值投資時代,其機會正是來自于估值體系的修復,而非宏觀基本面的逆轉。所謂存量博弈,與存量經濟特征相對應。博弈的結果,就是有一大批過去被稱為“殼資源”的股票,不斷縮水,而過去被當成大白馬的股票,估值水平不斷提升。

核心資產和漂亮50,實際涵義都差不多——藍籌股,但用在A股市場上,還不是太精準。但是, A股市場的再回到從前炒概念為主導的所謂風格切換已經不太可能了, A股市場已經走上了朝成熟市場邁進的不歸路。至于成長還是價值,兩者之間不屬于風格切換。有價值的公司,一定具有很好的或很穩定的成長性,否則就沒有價值可言。所謂轉向成長之說,說穿了,就是一部分人希望重炒概念。我認為,個別熱門板塊有可能被炒作,但偽成長的股票,要想再度提升估值水平已經很難了。

至于目前核心資產貴不貴,應該說,從靜態看,大部分核心資產都已經實現了價值回歸,處在估值洼地的已經很少了。從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的表現看,回報率很驚人,可見一斑。但從動態看,不少成長型企業在若干年后,可能又會出現估值洼地。

因此,最終還是要看這些核心資產的成長性如何,如果成長性很好,市場份額在提升,則股價仍有上升空間。所以,投資選股就得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去做基本面分析。

投資機會,從邏輯上講,看好兩方面: 一方面是存量經濟下的結構性機會,企業分化帶來頭部企業的投資機會, 產業分化帶來新舊動能轉換的投資機會,包括大家講的大消費、高科技等,這也是一個新舊轉化過程;區域分化帶來熱點大城市的房地產投資機會依然存在,但大部分中小城市的房地產投資風險增大,等等。

另一方面,從散戶時代步入到機構時代的估值體系重整機會。 整體而言,過去是大企業被低估,小企業被高估,確定性的增長被低估,不確定的增長被高估。今后,就是要讓價值投資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經常聽到這么一個說法:核心資產已經不便宜了,接下來應該會發生風格切換,成長股行情會起來——這樣的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也不排除判斷準確的可能性。但是,它存在一個邏輯缺陷。

因為 走勢是圍繞著均值上下波動,離均值遠了,便會出現回歸,但不意味著回到均值就不動。 有個成語叫矯枉過正, 也就是說,從下往上回到均值附近后,有可能繼續往上,反之亦然。低估的時候叫價值發現,回歸的時候叫價值實現,再度偏離均值的時候叫過熱或過冷。投資,如果有邏輯依據,就會踏實些,包括資產價格理性階段邏輯,也包括非理性階段邏輯。

問:李老師提到過行業的分化和集聚,從行業比較的角度看,分散和集聚的兩個行業,哪個更好?比如說,一個行業正在百花齊放,大量新的小公司不斷誕生;而另一個行業則是小公司不斷倒閉、大公司不斷變強,頭部效應明顯。你會選擇投資百花齊放中有潛力的小公司,還是行業集中度上升過程中的大公司(或者對應的行業)?

李迅雷: 應該說,市場份額較為分散的行業大部分屬于新興行業,處在春秋戰國時代,機會很多,同時風險也很大。例如,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熱潮中,互聯網企業大量產生,“觸網”的上市公司也非常多,估值從市盈率變成了“市夢率”,當時如果能夠選對BAT,那就可以獲得驚人的回報率,但如果選錯,可能血本無歸。因此,投資應該要相信二八定律,即選對的概率總是很低的,即便你做再多的研究,對于新興行業未來存在諸多風險,恐怕很難回避。

因此,我在過去為什么反復強調確定性溢價呢?是因為很多投資者抱有僥幸心理,喜歡投資不確定性高的標的,希望一夜暴富,烏雞變鳳凰,由此導致不確定的股票估值過高,而確定性的股票被冷落而導致估值偏低。所以,我的建議,還是 去投資相對成熟行業中的頭部企業,風險收益比會相對高。 因為A股市場正在經歷從散戶市場轉向機構主導的市場過程,即理性的投資者數量會越來越多,資金實力決定了話語權,投機股將來會缺乏接盤者。

問:如果我們A股市場要迎來一場大牛市,增量資金應該是必不可少的,未來增量資金都有哪些來源?我們如何判斷增量資金已經開始進場?

李迅雷: 首先,我不覺得在經濟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會有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牛市,但指數的緩慢上漲是必然的,因為 指數走勢主要是由大市值股票走勢決定的。 今年的增量資金多來自北上資金,這是在A股被納入MSCI之后,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規模大幅上升。

其次,今后外資的A股市場的投資比重還將進一步上升,如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的外資的投資市值比重都在20%以上,我國目前的外資占比在5%以下吧,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資不能不增加投資比重。

第三,從長期看,國內的保險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的基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入市規模還將持續上升,一是增量部分入市規模可觀,二是存量部分會逐步提高權益資產投資的比重,如 目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的上限是30%,而行業實際運用比例為22.64%,還有一定空間。

股市從來都不缺資金,缺的是信心。只要信心提升了,各路資金將會紛紛入市。現階段只是外資的被動入市居多,為的是MSCI的配置需要。因此,我國要觀察的是基本面是否改善,如果基本面改善了,則股市馬上會有漲勢,因為A股市場的效率一直比較高。

問:近幾年,隨著P2P行業的出清、地產市場調控、資管新規等,高收益率的資產越來越少,過多的資金追逐過少的優質資產,市場似乎迎來了一輪新的“資產荒”。想必很多讀者都非常關心,從現在往后看3年5年甚至10年,普通居民還能配置什么資產?

李迅雷: 從發達市場的居民資產配置結構看,金融資產配置比重遠高于房地產,存款類資產配置比重比較少,個人投資者買的基金類產品比較多。我想,未來中國也會像成熟市場的居民一樣, 增加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重,或把錢交給機構投資者去理財,即購買基金產品。 此外,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國內投資者應該增加對海外資產的配置比重,如目前港股通、滬倫通都已經開通,投資一定要有全球化配置資產意識。

在全球經濟增速下行,甚至有可能出現衰退的大背景下,投資者還應該有防范風險意識,其中,對家庭資產的流動性管理顯得很重要。如果專業一點的話,可以選擇外匯、貴金屬或商品期貨、股指或國債期貨等對沖工具,以防范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此外,由于今后全球經濟進入低增長、高震蕩模式,各國之間的沖突會多于合作,導致全球風險加大,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避險意識提高,因此, 如果業余一點的話,像黃金這類貴金屬作為避險性品種,值得長期增持。

問:房地產市場一直是老百姓最關注的財經話題,單聊這一個話題,都能撐起來很多場訪談了。早先有經濟學家預判“2019年是樓市大底”,似乎是在暗示我們抄底;去年年底你做出過判斷,認為“2019年房地產將進入減持窗口”。從整個行業來看,今年有200多家房企破產,行業集中度似乎正在上升。大家目前擔心的問題是,美聯儲降息可能引起全球的寬松大潮,國內可能也會慢慢寬松起來,“資產荒”之下,我們的樓市未來會不會再次步入上漲通道?或者說,未來有可能形成“一二線城市房價繼續上漲、三四線城市慢慢下跌”的格局嗎?整個房企未來將會是怎樣的格局?

李迅雷: 我在今年年初的宏觀經濟與投資策略報告中曾提出,房地產作為國內居民最主要的大類資產,已經進入減持窗口。我的邏輯是,長達20余年的房地產牛市已經步入尾聲,即便利率再降,美聯儲再推量化寬松政策,它們能改變的只是經濟下行的斜率,不能改變趨勢。我認為,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是結構性問題日益嚴峻, 這是由于全球性長期和平所引發的難以避免的結構性問題。 此外,長期和平帶來的人口老齡化,對房地產的價格也會帶來抑制。

從古今中外看, 資產價格總是波動的,長期高位走平的案例幾乎沒有。 而且不少投資者是貸款買房,即便房價走平,各種持有成本加起來比較,也將導致實際投資虧損。此外,還要關注房地產的流動性,一旦流動性極度萎縮,則投資性購房的持有風險會大幅上升。

很赞哦!(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四川德阳罗江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