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2 韓國6月進出口貿易數據(年錫供需形勢分析)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08 02:34:55【】1人已围观

简介8年同期大幅增長109%。從進口國別來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和新加坡是我國進口精煉錫主要的來源國。其中,從印度尼西亞進口12163噸,馬來西亞進口2369噸,玻利維亞進口2317噸,新加坡

8年同期大幅增長109%。從進口國別來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玻利維亞和新加坡是我國進口精煉錫主要的來源國。其中,從印度尼西亞進口12163噸,馬來西亞進口2369噸,玻利維亞進口2317噸,新加坡進口1847噸。未來我國限制初級原料出口的政策不會發生變化,我國精煉錫凈進口國的地位也將保持不變(表11;圖6,圖7)。

表11 我國錫礦產品進出口一覽表

資料來源:有色金屬統計,2007~2010;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色金屬工業統計資料匯編,2006

注:①包括未鍛軋的非合金錫與其他未鍛軋的錫;②包括錫條、桿、型材及異型材或絲、板、帶、箔、片、錫粉及管子和管子附件;③包括錫工業及非工業制品。

圖6 1998~2009年我國精煉錫出口量值

圖7 1998~2009年我國焊錫出口量值

五、錫價格走勢

(一)國際市場價格走勢

2009年以來美元的弱勢表現,歐美各國宏觀經濟數據的不斷向好,過剩的流動性共同促成了錫價的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錫現貨年均價為13574美元/噸,同比下降26.7%(圖8)。但是,基本面的狀況無法支撐錫價回到2008年的高位。2009年1~2月,LME錫價格仍維持在2008年四季度的低價位。3月中下旬,錫價開始一路飆升,6月初時回到15000美元/噸以上的水平。接下來,消費淡季的到來以及基金關注度不高,使得錫價沒能有更為搶眼的表現,在13000~15000美元/噸的價位持續震蕩了5個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再次跟隨其他基本金屬一起開始加速上漲,并且在最后幾個交易日接連刷新年內高價,最終以16950美元/噸的價格結束年度交易,較2008年12月31日的10700美元/噸,上漲了58%。2009年LME庫存自3月開始連續10個月增加,累計增加近2萬噸,年底收盤時,LME錫市共有錫庫存26765噸,較2008年底增加256.4%。

圖8 國際市場錫價格走勢

(二)國內市場價格走勢

2009年,國內現貨市場上錫價走勢與國際市場基本一致,錫價年均108692元/噸,同比下降24%。年初國內錫價也依然是低迷狀態,但由于國內礦山大幅減產,造成短時供應短缺,使得國內錫價遠高于國際價格;3月底至4月初,國內陸續出臺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使得國內消費開始回暖,帶動需求增加,價格開始攀升;8月國內價格重回11.8萬元/噸;之后,由于下游行業消費缺乏進一步的改觀,錫價喪失推動力,在11萬~12萬元/噸之間踟躕,且11月時出現小幅下跌;直到12月,國內錫價再次上漲到11.8萬元/噸(圖9)。

圖9 2009年國內市場錫金屬價格

六、結論

(一)世界錫市場供需趨勢

2009年全球錫市場供應過剩。從錫精礦供應方面看,2009年,全球大多數錫礦山自第二季度才開始陸續復產,第三季度達到高峰。2009年全球錫精礦產量下降,主要生產國,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秘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制約了全球錫精礦產量的增加。其中減產幅度最大的是馬來西亞,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由于中國已經成為錫精礦的進口國,所以印度尼西亞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錫精礦出口國家。

2009年全球精煉錫產量33.3萬噸,同比下降2.94%。馬來西亞產量增加絕對數值最大,主要是由于其采購印度尼西亞粗錫進行二次精煉,增加了原料來源。當中國對精煉錫產品征收出口關稅之后,印度尼西亞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國際精煉錫供應大部分依賴于印度尼西亞。2009年9月和10月印度尼西亞的精煉錫出口一度下降到較低水平,但是11月和12月又重新回升至平均水平以上,10月出口精煉錫7060噸,11月8166噸,12月8508噸。印度尼西亞在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出口仍然夠維持正常水平,估計出口產品多為庫存。自2008年開始,美國和土耳其等國家的用錫企業也開始從印度尼西亞采買精煉錫,因此除因金融風暴引起出口急劇下降的個別月份外,印度尼西亞出口普遍較為穩定。

從需求方面看,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打擊余威仍存,錫消費量繼續下滑。2009年錫消費為32.19萬噸,同比下降約9.2%。根據國際錫研究協會(ITRI)對全球錫消費市場的調研顯示,除中國外,全球其他地區錫在焊料、馬口鐵和化工方面的消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國除化工領域外,其他領域的錫消費也有所下降。盡管全年錫消費量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下半年,全球大多數地區的錫消費量都有明顯反彈。除中國外,日本的消費量恢復尤為明顯,2009年前幾個月,日本經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尤其是制造業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走強之后,錫價相對于日本買家來說,較之前更為低廉,同時,日本的平板電視等其他電子產品對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也反彈強勁,馬口鐵對東南亞地區的出口也表現良好。這些企業的產品銷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一部分企業的訂單已經排至2010年一季度。但是日本用于PVC穩定劑的錫化工品由于受到韓國產品的沖擊,錫消費量有所下降。歐洲現貨市場從11月份開始表現活躍,但是該地區馬口鐵和化工方面的消費量有放緩的趨勢。2009年下半年開始,消費量的恢復加上印度尼西亞出口量的減少,使得四季度全球錫市場已經從供應過剩轉為供應短缺。盡管LME庫存、各地供應商和貿易商手中的庫存仍然維持在高位,但是從全年來看,全球錫市場仍為供應過剩狀態,過剩量約2.6萬噸。

(二)我國錫市場供需趨勢

2009年我國錫產量減少。從長期來看,我國錫礦資源減少,錫礦開采難度不斷加大,錫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20世紀80年代,我國錫礦品位達1.5%~2.0%,90年代品位下降為1.5%,近年下降為0.5%左右。目前錫資源品位下降、成本上漲、建設條件更趨惡劣等因素使得“供給約束”將長期存在,并且有可能更加突出。因此,錫供應長期緊張的局面使錫價長期看漲。

但短期內,由于我國近幾年加大對錫礦生產秩序的整治力度,并嚴格出口管理(我國從2008年1月1日起對精煉錫加征10%的出口關稅;商務部公布了2009年的出口配額,錫的出口配額繼續減少),使2009年中國的出口量進一步減少,使國內的供應量相對充裕,對市場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

2009年以來,原料緊張仍然是錫冶煉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上半年的問題是錫精礦貨源緊張;下半年的困難在于錫精礦報價過高,金屬價格沒有預想的那樣有所突破,甚至還有所下跌,冶煉企業利潤空間十分有限,從國外進口錫精礦或是粗錫進行加工,成本更高。年底國內庫存處于較高水平,估計在1.2萬噸以上。

隨著下游消費行業的改善。2010年錫價的基本面情況得到比較大的改觀,市場將消耗掉大量過剩量,甚至有可能轉為短缺。2010年,在流動性過剩、通脹預期、市場信心和基本面改善的共同作用下,錫價有望較2009年均價進一步上漲,但是受到政策、美元走勢、經濟復蘇強度等因素制約,錫價在2010年的波動幅度也會較大,下半年較上半年略顯弱勢。

(殷俐娟)

韓國1000紙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1000韓元=5.2802人民幣元,由于外匯匯率是實時變動的,此數據僅供參考,具體匯率以您交易時實際交割的成交價為準,以上貨幣換算更新時間:2022-01-27 07:22。

應答時間:2022-0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貿易順差的中國狀況

促使中國貿易順差迅猛增長的原因

一是經濟全球化為這一結果提供了基本條件。在全球化的推動下,當今各國的經濟比以往聯系得更加緊密,商品和服務越來越更自由地在國與國之間流動,這必然為推動剛剛加入世貿體系的中國貿易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可能和條件。

二是我們的供給能力比較強。近三十年來的快速增長,國內投資的較快增長,以及國際分工帶來的外國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中國的生產能力已經是大大增強,而且形成了較強的產業鏈,更重要的是,形成這一生產能力的,正是國際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經營的加工貿易,占中國出口比重已達60%,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三是國際市場對中國生產的商品需求比較大。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勞動密集型仍是中國21世紀生產的基本特征,而與中國貿易量最大的歐盟、美國、日本等都是以技術含量較高的經濟結構為特征,與中國經濟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同時這三個地區和國家經濟總量占世界大約75%左右,自然決定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生產的商品和服務需求也比較大。

四是中國生產成本比較低,決定了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根據國際組織數據測算,中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20%-30%,亞洲四小龍的50%-60%,亞洲四小虎的50%左右。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近幾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快,由于經濟增長比較快,相應來說盤子就比較大,本來貿易順差可能沒有這么多,但是由于世界經濟總量很大,相應也放大了貿易順差的量。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影響,未來中國保持貿易順差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中國貿易差額的發展概況

原本經濟落后的國家,采取了符合其國情的經濟發展方針策略,隨著經濟發展,其對外貿易往往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逆差后轉為順差。日本、韓國等國家都曾如此。中國也不例外:上個世紀80年代,進出口貿易1年平衡,兩年順差,其余7年逆差。合計為42.9億美元逆差。而從1990年起,情況就完全改變了,除1993年外,中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億美元,1990-2005年,累計順差達3977.5億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計順差額為2291.7億美元,2005年為1018.8億美元,創歷史記錄。國際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順差仍達到615億美元,超過2005年同期水平。

中國貿易順差劇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連續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并形成了以外資企業為主的加工貿易基地。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2004年,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加工貿易總順差中所占比重分別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資企業在進出口總順差中所占比重依次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資企業加工貿易順差持續增加的推動下,2004年中國大陸的加工貿易順差達1063億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億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更達58.47%;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進口,如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向國會提交的對華貿易報告就指出:2003年美國公司在華分支機構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340億美元,而同期美國對中國出口僅290億美元;

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大量地從中國進口勞力密集型產品的同時,嚴格限制其具有先進技術的產品向中國出口,人為地擴大了貿易差額;

2005年順差突然擴大主要是由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進口(主要是設備進口)增速(17%)放慢,與出口增速(28%)拉開缺口;

外商投資企業偽報進出口額以轉移資金。有學者運用比較法(即比較貿易伙伴貿易統計數據估算轉移定價規模)對進出口偽報的研究結果認為,“僅2001年一年,中國大陸通過進出口偽報方式進行的變相資本流動,就高達662.27億美元,相當于當年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3.0%。當

很赞哦!(2845)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河南三门峡灵宝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