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東南亞的貿易時代讀書筆記(《破繭》讀書筆記)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1:31:11【】8人已围观

简介場之大量砂石需求,被迫面臨完全滅種的危機1-32建筑是高污染產業根據筆者的研究,在臺灣中層住宅大樓所使用的建材之CO2排放量約為300kg/m2,以每戶35坪(116m2)來計算的話,每戶CO2排放量

場之大量砂石需求,被迫面臨完全滅種的危機

1-3

2 建筑是高污染產業 根據筆者的研究,在臺灣中層住宅大樓所使用的建材之 CO2 排放量約為 300kg/m2,以每戶 35 坪(116m2)來計算的話,每戶 CO2 排放量約為 34000kg,這些 CO2 排放量相當于一棵 喬木在 40 年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完畢

也就是說, 地球上每戶人家必須持續種植一棵喬木, 才能平衡住宅建設對地球氣候的沖擊, 但以目前都市綠化不足的現況而言, 簡直是難以完成 的任務

假如建筑產業本身無法致力于 CO2 減量對策,則根本無法奢言可持續建筑政策

1-3

3 建筑物也是鳥類殺手 2003 年,Aubon 協會在美國芝加哥市發起“熄燈計劃”,要求在春秋五個月間,由晚上 11 點起至黎明關閉高樓的夜間燈, 以保護遷徙鳥類的安全, 并宣布成立全球第一個對鳥類友善 的城市

此行動預計一年可以拯救上萬只的鳥類

如鶯鳥、畫眉鳥等遷徙鳥類,約可減少 80%的撞死率

由于辦公大樓外泄的夜間照明光線,很容易混淆了鳥類的巡航系統,使得芝 加哥每年數以萬計的鳥類重復環繞大樓而飛, 然后撞樓而死; 有些則沿著窗燈旁飛行直到筋 疲力盡而死

根據報道,單一棟大樓在一個晚上可能死傷成百上千只鳥,著名的漢考克中心 關掉它裝飾性的大樓照明之后,每晚可以拯救 1500 只鳥的性命

根據 1979 年科學家、鳥類學家的估計,北美大陸每年大約有 10 億只鳥類撞死在建筑物上, 尤其在午夜的陰雨濃霧日死傷特多

尤其在鳥類大量遷移的河川或大湖邊上的大都市, 高樓 林立的建筑夜間照明,更屠殺了不計其數的鳥類

玻璃帷幕 玻璃帷幕建筑常常是鳥類生態的殺手,尤 玻璃帷幕 其是高反射玻璃設計的玻璃大樓立面會反射周圍景觀,很容易讓鳥兒沖撞致死

1-4 1-5 1-6 綠色建筑的胎動 世界綠色建筑評估的熱潮 綠色建筑宣言(小結) 第二章 綠色建筑的風土美學 2-1 玻璃大樓混淆建筑風土 2-1

1 玻璃大樓起源于溫室建筑 由上述近代建筑發展史可知, 玻璃建筑原本是起源于歐美寒冷氣候的溫室, 在寒冷氣候中創 造“熱帶雨林”,本來就是一種反氣候、反生態的行為,但在今天玻璃建筑卻成為全世界爭相 效法的對象,簡直是對地球環保的一大傷害

由于玻璃上述優良的保溫材料,因此玻璃建筑 在寒冷北方之危害尚小,但它具有“溫室效應”之特性二特別不適于溫熱氣候

所謂“溫室效 應”是指玻璃這種建材可讓短波的日光穿透入室內,但穿入室內后的熱量就變成一般常溫的 長波輻射,而不易消散至室外,使得熱氣積累在室內而越來越熱

假如你體驗過暴曬于夏日 下的汽車內氣溫,就可了解玻璃溫室效應的可怕

2-1

2 大玻璃建筑是能源殺手 2-2 人類生活圈與建筑環境技術的發展史 2-2

1 建筑風土的氣候分區 2-2

2 人類發源于熱帶 2-2

3 人類以“穴居”與“火塘”征服寒帶 2-2

4 人類以“干欄”與“吊床”征服雨林 2-2

5 人類以“帳篷”與“泥土”前進沙漠 2-2

6 熱濕氣候是最難控制的氣候 2-3 建筑氣候風土論 2-3

1 由 Bergmann 法則談起 古代的北歐農家為了在寒冷氣候中抗寒, 常把牲畜集中豢養于室內, 利用牲畜體溫之散熱來 采暖,同時把糧草倉庫置于屋頂閣樓以保溫

而人類擇居住于最溫暖的中間層

此外,越寒 冷地區的住家規模通常越大,其住家外形通常做成方正、渾圓、平整的造型,以減少散熱表 面積,其家人常集中而住,以防熱能浪費

相反地,熱濕氣候的民居通常規模較小,以利通 風散熱, 有時甚至做成干欄型的高腳屋, 以增加通風面積

其外形常附有凹凸的遮蔽或屋檐, 以利導風散熱

這北方渾圓巨大、南方小巧玲瓏的風土建筑形態,完全符合 Bergmann 的保 溫法則

2-3

2 由建筑能源見證“建筑氣候風土論” 2-4 “建筑氣候風土論”的建筑美學 2-4

1 寒冷氣候的“保溫文化”就是“墻面文化” C

E

Brooks 曾在 1940 年代對歐洲民居的外墻厚度做過調查,發現外墻厚度在蘇聯境內為 50-70cm,波蘭為 50cm,德國東部為 38cm,德國西部、比利時、英格蘭為 23cm,其厚度約 于當地最寒冷月份的平均氣溫成正比, 顯然古代民宅對墻面保溫的投資, 與當地的寒冷程度 約成正比

基本上,在寒冷氣候采取保溫對策,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

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庫頁島 上, 日本人住在氣密性不良的低保溫木構造住宅, 其平均采暖費用比住在高保溫的土石構造 住宅的俄羅斯人高出 35 倍(市川健夫,p8),顯示在寒帶實施保溫措施的節能效益有 35 倍以上的效益

2-4

2 干燥氣候的“保溫文化”是另一種“墻面文化” 在干熱氣候的民居都采用小窗與厚重的泥墻, 以保溫的手法來抗拒溫差與日射所帶來的熱浪 侵襲

例西班牙的南部高原、土耳其的 cappadocia 高原、中國的黃土高原

2-4

3 熱帶的“遮陽建筑美學” 深深的遮陽、美麗的陰影,無疑才是真正的“熱帶建筑美學”

2-4

4 泛亞熱帶的“保溫遮陽并重文化”建筑美學 最具體的建筑特征: “適中的開口” 開窗只要滿足基本的采光、通風、眺望需求即可,不必要開太大窗而引進太多的熱流

以一 般的 RC 構造而言, 通常辦公建筑在 40%、 住宅在 20%的平均開窗綠就已具備十分良好的采 光眺望開口

“豐富的陰影” 在開口部上裝設遮陽板、雨披、陽臺,以遮蔽日射輻射

“充分的通風” 大略而言,在住宅、宿舍、療養院、學校等非空調性建筑中,建筑平面應以長條淺短之平面 為主

居室空間深度不應該大于 10m,要留有中庭、回廊以供雙面通風之用

2-5 建筑氣候風土美學(小結) 第三章 建筑的通風文化 3-1 臺風建筑文化 臺風威脅下的“防風型建筑”,不得不以堅固、保守、內斂的造型為取向,而無臺風威脅的熱 帶則可利用簡單的自然材料, 發揮出如萬花筒般燦爛美麗的建筑文化

臺風對建筑造型的限 制條件, 乃是識別東亞民居文化的一種建筑生態指標, 也是東亞民居研究者必須銘記在心的 建筑風土觀

3-2 形塑建筑通風文化 3-2

1 Sind 的通風塔 通風塔建筑文化在干熱氣候的中東地區非常普遍, 它利用水蒸發原理來創造浮力對流, 同時 利用中庭與噴泉水池作為導引氣流之出路

3-2

2 干欄民居的通風除濕智慧 3-3 必要換氣量的需求 3-4 “封閉型通風文化”與“開放型通風文化” 3-5 通風潛力 3-5

1 通風的定義 3-5

2 通風潛力 3-6 浮力通風設計 3-6

1 利用中庭煙囪效應的通風設計 3-6

2 通風塔建筑設計 3-6

3 浮力通風與空調的矛盾 3-7 風力通風設計 3-7

1 善用季節風與地形風 3-7

2 “深度低于 14m”的平面配置 3-7

3 熱濕氣候的多孔隙導風建筑文化 3-8 建筑通風文化(小結) 第四章 生物多樣性環境設計 4-1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1

1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4-1

2 認識“生態金字塔” 4-2 綠化量設計:生物多樣性環境設計的第一步 4-2

1 綠化量的 CO2 固定量指標 4-2

2 綠化的 CO2 固定效果評估 4-3 綠地生態質量設計 4-3

1 串聯綠地生態的項鏈:生態綠網設計 4-3

2 建造綠地的生態驛站:小生物棲地設計 4-3

3 亂中有序的生命力:植物多樣性設計 4-3

4 生態基盤設計:土壤生態設計 4-4 生物共生建筑設計 4-4

1 生物光害防治 4-4

2 對鳥類友善建筑設計 4-4

3 對生物友善的建筑設計 4-5 小結 第五章 建筑水循環設計 5-1 基地保水的課題 5-1

1 生態保水的都市防洪政策 5-1

2 不透水化環境加速都市熱島效應 5-1

3 宛如塑料布包起來的都市環境 5-2 基地保水設計 5-2

1 直接滲透設計 5-2

2 貯集滲透設計 5-3 建立節水型社會 5-3

1 全球水資源危機 5-3

2 杜絕耗水型文化 5-4 綠色建筑節水設計 5-4

1 采用節水器材 5-4

2 設置雨水貯集利用系統 5-4

3 設置中水系統 5-5 綠色污水處理 5-5

1 不用水的堆肥馬桶 5-5

2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5-5

3 把水還給河川 5-6 小結:永續建筑水循環設計 第六章 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6-1 建筑節能的意義 6-1

1 建筑是人類的第三層皮膚 6-1

2 建筑節能設計是建筑風格的雕刻師 6-2 都市節能規劃 6-3 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對策重點分析 6-4 開窗節能設計 6-5 選用好的節能玻璃 6-6 外遮陽節能設計 6-7 絕緣保溫設計 6-8 雙層外皮(Double Skin)在溫熱氣候得不償失 6-9 屋頂節能設計 6-10 小結 第七章 建筑 CO2 減量設計 7-1 建筑產業的 CO2 減量問題 7-2 建筑物 CO2 排放量評估 7-2

1 建筑軀體 CO2 排放量 7-2

2 建筑規模與 CO2 排放量 7-3 建筑物生命周期 CO2 排放量評估 7-4 建筑 LC CO2 評估的國際比較 7-5 水泥建筑物是環境殺手 7-6 建筑 CO2 減量對策 7-6

1 “結構合理化”是 CO2 減量的第一步 7-6

2 “建筑輕量化”是 CO2 減量的第二步 7-6

3 “使用再生建材”是 CO2 減量的第三步 7-7 小結 第八章 綠色營建 8-1 建筑環境污染 8-1

1 建筑廢棄物的環境污染 8-1

2 室內環境污染 8-2 綠色構造 8-2

1 推廣鋼構造建筑 8-2

2 推廣木構造建筑 8-2

3 高性能混凝土 8-2

4 建筑耐久化設計 8-2

5 舊建筑物再利用的省思 8-3 綠色施工 8-4 綠色室內裝修 8-4

1 簡樸裝潢 8-4

2 綠色建材 8-4

3 本土建材 8-4

4 “綠色建材”設計實例 8-5 小結 第九章 綠色建筑的隱憂 9-1 “不建設”是最好的綠色建筑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

相同道理,我們必須認知:“建筑專業墮落,才有綠色建筑之說”

綠色建筑雖然標榜地球環保設計,然而假如是不當的需求,不必要的建設,再好的綠色建筑 也是枉然

例如中國大陸最近的經濟起飛,帶動各地方政府的建設競爭,但由于缺乏整體規劃

很赞哦!(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湖北荆州荆州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