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中國與東盟水果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東盟為什么要對付中國?)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16 10:40:28【】6人已围观

简介p>29,2006年進一步降到019與中國情況相反,越南的RCA值卻呈上升趨勢,2005年增加到348,2006年增加到3027因此,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鮮荔枝等熱帶水果具有顯著比較優勢同樣,表2是對

p>

29,2006年進一步降到0

19

與中國情況相反,越南的RCA值卻呈上升趨勢,2005年增加到34

8,2006年增加到30

27

因此,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鮮荔枝等熱帶水果具有顯著比較優勢

同樣,表2是對荔枝干等果干的RCA值的測算結果

馬來西亞荔枝干等果干的RCA值小于1,這類產品不具備比較優勢

中國的這一RCA值在2002—2005年大于1,但是在2006年減少到了0

77,呈現比較劣勢

而泰國這一RCA值即使在比較低的2006年也達到17

22,遠遠高于中國,具有顯著比較優勢

因此,綜合表1和表2的結果,在鮮荔枝等熱帶水果和荔枝干等果干方面,泰國和越南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大比較優勢的國家

2

與廣西相比,泰國、越南鮮荔枝、荔枝干生產成本低、鮮荔枝上市早 泰國、越南勞動力價格低,所以荔枝產品生產成本低

泰國還對荔枝干加工給予補貼,即每加工1kg荔枝干政府就提供約1

2元的補貼,因此,荔枝干進入中國市場價格低達4元/kg,這一價格大大低于廣西的荔枝干生產成本價

廣西的荔枝干生產,一般來說加工1kg干果需7

4kg鮮果,按照鮮果2元/kg計算,加上加工費2元,荔枝干的最低成本也需9

4元/kg

泰國的荔枝采收期從3月下旬到5月中旬,越南荔枝上市時期也在5月份

兩國鮮荔枝的上市期甚至早于中國最早荔枝上市的海南省

因此,得以早早進入中國,擠壓包括廣西在內的國內鮮荔枝上市

2004年兩國荔枝的涌入,搶走了廣西大批傳統客戶,當廣西荔枝大量上市時,大批加工客戶需求已基本飽和,導致廣西荔枝價格下降

3

廣西鮮荔枝在品種上優于越南 越南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較高,荔枝產季短

但荔枝具有需要低溫促使其開花的特性,因此越南的氣候條件,使得荔枝品質較差,汁水多,不耐儲存,口感不如廣西的荔枝好

廣西多年來形成了大量優質荔枝品種,如桂味、雞嘴荔、欽州紅荔、靈山香荔等,這些荔枝品種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4

中國又有以食鮮荔枝為主的消費習慣,目前北方還有相當多地區的市場難以見到鮮荔枝,中國荔枝市場還有廣大的發展空間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雖然泰國、越南的荔枝產品在與中國廣西荔枝產品競爭中占有一定的有利地位,但廣西荔枝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廣西荔枝產業受到如此大的沖擊,還有其更深刻的原因,即廣西荔枝產業存在一些問題

二、中國廣西荔枝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荔枝品種結構不夠合理,成熟期集中,鮮銷壓力大 2004年廣西荔枝早、中、晚熟品種比率為10∶80∶10

廣西荔枝最早熟的品種三月紅的成熟期在5月中旬,最遲熟的品種在7月中下旬,采收期只有2個多月

其中80%是比較豐產穩產的黑葉荔枝,成熟期集中,大量采收期只有近1個月

這給采收、運輸和銷售帶來困難,售價也低

目前,廣西正在適當降低這些大路品種比例,增加早熟和晚熟荔枝優質品種的比例,盡早使荔枝上市,并延長荔枝采收期,但達到合理的荔枝品種結構還需較長時間

例如,欽州市是廣西乃至全國有名的荔枝之鄉,2007年欽州市的傳統中熟荔枝品種黑葉荔枝種植面積達5

25萬hm2,占欽州市荔枝總面積的55

49%,產量占欽州市荔枝總產量的60%以上

其中,欽州市欽北區的黑葉比例達75%以上,而浦北縣黑葉比例則高達82%

2

荔枝營銷相對滯后 廣西荔枝以千家萬戶果農分散經營為主,許多荔枝果農都在本地銷售,多年來習慣于等客上門,不但缺乏銷售渠道,而且在荔枝價格確定上缺乏交涉能力,處于被動銷售的局面

雖然近幾年在受到泰國、越南荔枝產品擠壓后,當地政府開始注重荔枝流通工作,利用全國性果品展銷洽談會、新聞媒體報道、網絡宣傳等形式宣傳廣西的優質荔枝;主動出擊尋找客商和加工企業,積極為果農的荔枝找銷路;舉辦荔枝節,宣傳、推銷荔枝,并已初見成效

但除了政府行為外,在荔枝銷售上還是缺乏荔枝農民合作組織或實力雄厚的果品經營企業作為載體的引領

因此,大多數果農難于形成強大合力主動走出去開拓占領市場

中國農產品出口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農業具備出口優勢嗎?

中國農業不僅關系到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而且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是8億多農民增收和就業的基本來源。但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數的43%,人口增加、耕地減少,耕地資源緊張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不僅如此,中國還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短缺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嚴酷的資源條件,將始終約束著中國農業的發展,在根本上使中國農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研究表明,中國糧、棉、油料等大宗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從90年代中期以來開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如從資源成本角度看,1997年中國每生產1公斤小麥虧損0.15元,到2001年,進一步虧損0.39元,資源配置缺乏效率。而與此相反,大米、畜產品、園藝產品等具有比較優勢(表1和2以及附表1、附表2)。

研究進一步顯示,90年代以來農產品生產國內資源機會成本的上升,是導致比較優勢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中國農業資源稟賦條件下,土地密集型的小麥、棉花、大豆等產品明顯缺乏比較優勢,不具備參與國際商業競爭的基本條件。與此相反,由于中國具有豐富勞動力資源,勞動力價格低廉,因此畜產品、園藝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具有較強的出口潛力(程國強等,1999年,2003年)。

按照經典的國際貿易理論解釋,一國如果對生產要素進行最佳組合,在某種商品中密集使用資源稟賦相對豐裕、價格相對低廉的生產要素,就能夠在該種商品上具有較低的比較成本,從而具有出口優勢。顯然,從理論上觀察,中國的蔬菜、水果、水產品、肉類產品和加工食品等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具有能夠參與國際市場分工和競爭的比較優勢。

資料來源:程國強、彭廷軍,2000年。

資料來源:程國強、陳俊紅,2003年。

二、中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優勢的源泉

中國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實績印證了這一理論判斷。表3顯示,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出口在中國農產品出口占76%以上的份額,而且呈進一步擴大的趨勢,表明中國農產品出口優勢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農產品。

注:a. 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水產品、畜產品、園藝產品、農產品加工品。

b. 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糧食、油料、棉花等大宗農產品。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整理。

表3也表明,中國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出口最近5年才得以快速增長。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階段與結構特征,中國以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為特征的出口優勢還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

第一,中國農業勞動力嚴重過剩,為出口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服務能夠在較長的時期內提供低成本、充裕的勞動力供給。研究表明,目前中國農業部門需要勞動力的合理數量為1.96億人,但2002年農業部門的就業人口達3.25億,剩余勞動力1.29億人,農業部測算到“十五計劃”期末,農業剩余勞動力將進一步增加到1.8億人(農業部課題組,2000年)。

第二,中國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進程,目前城市化速度緩慢,鄉鎮企業發展受阻,城市和非農產業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有限。即使今后20年內中國城市化率到達50%(按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總人口15億估計),農村人口依然還有7.5億,農村勞動力3.75-4.5億(按50-60%的比率估計),考慮技術進步因素,農村剩余勞動力至少為2億。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將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第三,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制約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中國農村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比較少,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達89.04%,其中,文盲比重為9.56%。小學文化程度比重為34.4%(蘭徐民等,2002),難以適應城市工商業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農村勞動力具有無限供給的特征,這決定中國農產品出口必須實施充分發揮中國勞動力密集型農產品比較優勢的戰略。不僅如此,中國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還有下述三個有利條件:

第一,農業資源多樣性優勢。中國跨越亞熱帶和溫帶,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多種多樣,能夠生產各類農產品,滿足世界市場多樣化的食品需求。中國正在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施扶優扶強的非均衡發展戰略,重點培育優勢農產品和優勢產區,建設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如目前已經或正在形成長江上中游、贛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閩南粵東柑橘主產區;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蘋果生產優勢區;中原和東北肉牛優勢區;中原、內蒙古、河北、西北、西南肉羊優勢區;東北、華北及京津滬牛奶優勢區;東南沿海、黃渤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中國大部分地區飼養畜禽、種植蔬菜均具有比較優勢。

第二,市場區位優勢。如亞洲地區是世界農產品貿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長潛力的市場,2002年亞洲市場進口的農產品占世界的22.7%(1323.4億美元),其中,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印度尼西亞、泰國的農產品進口位居世界前十五名。這些地區也是中國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其中,中國農產品占日本農產品進口的10%,韓國占16%,香港占20%,印尼占11%,且中國對這些地區農產品的出口呈擴大趨勢。中國對亞洲市場出口農產品,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由于運距短、運銷便捷,適宜蔬菜、水果、水產品、肉類等高價值農產品出口,有利于充分發揮中國農產品的比較優勢。

第三,大國效應與后發優勢。規模巨大且富有增長潛力、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既為中國農產品提供巨大的消費需求和市場空間,推動中國農業逐步提高競爭力,加快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也將促進世界農產品貿易發展和貿易格局的調整。中國作為WTO成員,正在對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產生重要影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農業貿易競爭環境。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推動與東盟等地區的經濟一體化以及貿易自由化進程,將進一步改善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環境。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由于堅持實施改革開放戰略,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正在形成技術、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后發優勢”,將逐步縮小中國農產品與世界市場的差距,促進出口競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擴大優勢農產品的出口。

綜合而言,現階段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潛力,但主要體現為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低成本競爭優勢。相對而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農產品出口國,既有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又有加工、技術、管理和營銷等方面持續投資和創新的高端競爭優勢,中國和這些國家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既有合作分工和優勢互補,也有明顯的競爭和利益沖突。但是,中國如果不盡快調整目前的這種低成本競爭戰略,一旦農產品的比較優勢結構出現弱化趨勢,就很有可能在國際分工中失去自身的位置。

三、影響中國擴大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問題

盡管從長期看,中國農產品出口需要逐步調整低成本競爭優勢戰略,但近期仍然是中國發揮農業比較優勢、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關鍵時期。但是,目前還有一系列問題影響到中國農產品出口優勢的發揮,使中國農產品的資源優勢、比較優勢還不能有效的轉化為競爭優勢和出口現實。

很赞哦!(7)

相关文章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云浮罗定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