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中藥材出口貿易國外研究狀況(我國中藥材出口貿易的背景和意義)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0 08:47:45【】6人已围观

简介飲片、中成藥。中國現有35大類、43種劑型、共5000余種中成藥,其中有些產品經過長期臨床觀察,諸多方面優于西藥。但是,中國作為中藥大國緣何沒有成為中藥強國呢?由于中國傳統中醫藥理論與西方現代醫學體系

飲片、中成藥。中國現有35大類、43種劑型、共5000余種中成藥,其中有些產品經過長期臨床觀察,諸多方面優于西藥。但是,中國作為中藥大國緣何沒有成為中藥強國呢?由于中國傳統中醫藥理論與西方現代醫學體系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中國中醫藥長期游離于國際主流醫藥市場之外,大部分中藥產品與國際醫藥市場的標準和要求存有差距,

中國的中藥以復方藥為主,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用身體試驗出來的藥方。據了解,復方中藥藥物多達十幾味,添加某種藥物有時是為了消除另一種藥物的副作用,組合起來治理某種疾病效果更好。具體哪味藥起什么作用,很難說得清楚,在許多方面還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

比如阿膠,其補血的作用已經得到多種中醫著作的論證,為國內人士承認,但是國外醫藥界希望能指出阿膠中哪些成分幫助提高鈣吸收,哪些成分幫助補血。對于這種要求,目前中國還沒有研究機構能夠確認。而恰恰是這種問題,擋住了中藥在國外申請藥準字的道路,于是人參、銀杏、黃芪這些非常有名的中藥制成品在外國得不到認同,美國FDA(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也不認同其為藥品,銷售只能在食品柜臺上,而進不了藥店。

可是,當中國的很多復方藥因為一時“說不清楚”而在國際市場門外徘徊時,日本等國的“洋中藥”卻大行其道。日本等國所生產的中藥以單方為主,比較能說清楚每種藥物的作用。被日本稱為漢方制劑的中藥,大多數有明確的標準、藥理研究及臨床功效的數據,在生產過程中融入了現代新科技,從品質到外觀均優于中國。

據了解,只有210個漢方藥制劑的日本,處方主要來自中國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等,原料的75%又由中國輸入,但在國際市場的覆蓋率卻已達到80%左右。泰國在2000年加入到承認中醫、中藥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的行列后,也迅速占領了一部分國際市場。

國產中藥一直占中國中藥市場銷售額的90%以上,但近年來,“洋中藥”返銷中國也已不是新鮮事。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一些相當于中國藿香正氣丸之類的藥品,就開始進軍中國市場。資料表明,1998年中國進口日本、韓國生產的中藥超過1億美元,遠遠大于中國中藥同期出口到兩國的金額。

如今,中國每年進口的“洋中藥”已經超過6億美元。專家指出,2001年,中國原藥材產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中藥材凈順差達到2.38億美元,但是中成藥逆差達到了3.9億美元,兩者相抵,相差1.52億美元。

專家認為,中藥大國沒能成為中藥強國,固然與國際上的不認可有關,與“洋中藥”的不斷發展壯大有關,同樣也與中國中藥產業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

2019年,中藥材進出口貿易實現大幅增長,最“火”的中藥材都是啥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藥材市場規模為1018億元,2018年達到近1246億元,預計2022年有望達到1708億元,中藥材市場規模增長強勁,中藥材行業將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藥材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一方面,國家各項產業扶持、行業規范政策相繼出臺,《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為中藥材發展提供有效引導與支持;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長、居民消費水平提升以及 健康 保健意識的增強,大大刺激了中藥消費需求的增長,帶動了中藥材行業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藥材市場規模為1018億元,2018年達到近1246億元,預計2022年有望達到1708億元,中藥材市場規模增長強勁,中藥材行業將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在整個產業強力帶動下,2019年,中國中藥材及飲片貿易也走出“底部區間”,取得不錯成績,全年中藥材及飲片進出口雙雙大幅增長。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中藥材及飲片出口總量20.1萬噸,同比增長1.7%,出口總額1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3%;中藥材及飲片進口總量19.5萬噸,同比增長62.7%,進口總額3.5億美元,同比增長25.8%。

中藥材出口市場

2019年中藥材進口和出口均實現較快增速

2019年,中藥材出口創出了兩位數的增速,達10.3%,出口額 11.3億美元。其中,亞洲是中藥材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占中藥材出口總額的85.7%,市場集中度非常高。

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美國、德國、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為中藥材貿易的大市場。

排名第一的日本,全年出口額為2.4億美元,受出口價格影響,出口額同比小幅下滑2.9%;韓國市場較為“搶眼”,全年量價額齊升,表現活躍,2019年對韓國中藥材出口量為2.6萬噸,同比增長13.3%,出口額為1.3億美元,同比上漲18.6%。

除此之外,排名前十的市場中,對越南和新加坡的出口也實現了大幅增長,越南由于強化了非法邊貿管控,正規渠道需求攀升至1.1億美元,中藥材對越出口額同比上漲90.7%;對新加坡的出口也同比上漲24.3%,出口額達2743萬美元。

中藥出口主要品種

中藥材出口前十大品種為肉桂、人參、枸杞、紅棗、西洋參、當歸、鹿茸、半夏、黃芪、茯苓。

2019年中藥材及飲片出口前10大品種

肉桂是中藥材出口第一大品種,由于其既可以用作藥材,降低“三高”和改善人體胰島素,又可以作為食品調料、香料,所以受到廣泛歡迎。2019年肉桂出口量達5.4萬噸,同比增長5.0%;出口額為1.5億美元,同比增長31.6%。肉桂出口的第一大市場為越南,其占肉桂出口總額的25.6%。此外,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也是肉桂的主要出口市場。

人參全年出口量為2290噸,同比增長9.8%,但是受出口價格大幅下滑影響,全年出口額同比微降3.4個百分點,為1億美元。人參出口的最大市場為日本,2019年中國對日本的人參出口量為1090噸,占中國人參出口總量的近50%。中國人參出口目前存在價格低、附加值低、缺乏品牌等問題,人參產業未來發展需要做好規劃和創新。

枸杞“藥食兩用”,近年來廣受人們喜愛和追捧,隨著對枸杞研究的日益深入,枸杞多糖、枸杞色素提升免疫、抗衰老、抗腫瘤、清除自由基、抗輻射等作用得到廣泛關注,國際市場對枸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2019年,中國枸杞出口額為9446萬美元,同比小幅增長2.9%。其中,德國、越南、新加坡對枸杞的需求量大幅增長,中國對德國枸杞出口量同比上漲67.3%,達1012噸;對越南和新加坡出口量分別增長682%和43.2%,分別達315噸和582噸。作為傳統的主要目的地,對美國的出口量出現下滑。

當歸是中醫最常用的藥材之一,也是中藥材貿易中的一個大品種。2019年,當歸出口顯著增長,出口量同比增長22.6%,為3895噸;出口額同比增長19.7%,達3179萬美元。當歸主要出口至越南、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在2019年,越南對當歸的需求量同比增長213%,中國對越南的當歸出口額占中國當歸總出口額的近20%。

茯苓可以食用,如煲湯、熬粥、泡茶、泡酒,制作茯苓餅、茯苓膏、茯苓酥等。茯苓也是一味中藥材,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等功效。2019年,茯苓出口大幅增長,出口量為4198噸,同比增長6.4%;出口額高達2148萬美元,同比增長20.4%。日本使用茯苓 歷史 悠久,食用和藥用市場需求都比較大。2019年,日本對茯苓的需求出現猛烈增長,全年對日出口茯苓達1618噸,同比增長29.6%。此外,越南、新加坡對茯苓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長,同比增長分別達89.2%、65.8%。

中藥材進口情況

2019年中藥材進口迎來“爆發式”增長,全年進口量同比增長62.7%,進口額同比增長25.8%,達3.5億美元。中國進口的中藥材以國內稀缺產品為主,西洋參、乳香、沒藥、血竭、鹿茸、甘草、加納籽、姜黃、番紅花及小茴香等。

乳香、沒藥主要分布于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及阿拉伯半島南部等地,具有散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效,中國沒有相關資源,長期依賴進口。含有乳香、沒藥的中成藥品種達幾十種,如血痹片、接骨七厘片等。2019年中國乳香、沒藥進口量同比增長320.8%,達4631噸,進口額為3554萬美元,同比增長102.8%,主要進口國為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蘇丹。

進口的另外一大藥材品種為西洋參,雖然中國也出產西洋參,但原產地美國和加拿大的西洋參更受歡迎。中國每年進口的西洋參以美國威斯康星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姆康地區的西洋參為主,2019年中國進口西洋參1496噸,同比增長102.5%,自加拿大進口量為1306噸,占比為87.3%,加拿大是西洋參進口的最主要國家。

中國還有一種重要的進口中藥材——甘草。隨著對甘草研究的不斷深入,甘草的使用已擴展到藥品、食品、飲料、飼料、化妝品等多個領域。中國是甘草及其制品的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但生長在西北地區的甘草具有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作用,不可能無限制采挖,進口甘草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尤為必要。2019年,中國甘草的進口量為1.8萬噸,同比增長32.1%,進口額為1455萬美元,同比增長30.3%。中國甘草的主要進口地為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中亞國家。2019年,中國自土庫曼斯坦進口的甘草量同比增長103.3%。

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未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全球,中醫藥在疫情防治防控中表現亮眼,一定程度也牽引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隨著疫情發展,世界各國中醫診所問診人數增加,中藥飲片銷售增長。抗流感和瘟疫類中藥材需求將持續旺盛,此類中藥材的出口表現或將強勁。

未來,飼料添加劑類和藥食同源類中藥材也將迎來發展商機。自今年1月1日起,中國將全面停止除中藥以外的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進口,作為世界第一大飼料生產國,中國對飼用中草藥、植物提取物等所需中藥材需求量巨大,必將為相關中藥材(如黃芪、黃芩、金銀花、甘草、山楂)生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藥食同源類中藥材2008~2019年整體需求量增長42.9%,艾葉、三七、阿膠、決明子、桔梗、茯苓、火麻仁、廣藿香、人參和枸杞子需求增長速度居前十。隨著公眾保健意識的增強,藥食同源類中藥材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進入大眾視野,消費量也將劇增。

盡管商機遍布,但從近兩年來看,中藥材的質量問題也值得關注。不合格的藥材主要有淡豆豉、山藥、蒼術等,中藥材質量安全問題還需解決。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對中藥材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對于假冒偽劣藥材有更嚴厲的處罰措施,行業整頓的大幕將拉開。

很赞哦!(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梅州蕉岭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