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中資企業海外并購成功要考慮的因素(跨國并購的如何衡量)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20 10:44:19【】7人已围观

简介獨特的海外營銷策略。中國企業目前在國際競爭中的最主要優勢是成本優勢和產品優勢,最差的是品牌優勢,通過海外投資并購一些國外知名品牌,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實現三個優勢的結合,有利于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

獨特的海外營銷策略。

中國企業目前在國際競爭中的最主要優勢是成本優勢和產品優勢,最差的是品牌優勢,通過海外投資并購一些國外知名品牌,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實現三個優勢的結合,有利于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五、海外品牌輸出投資模式

海外品牌輸出投資模式指的是我國那些具有得天獨厚品牌優勢的企業,開展海外投資時不投入太多的資金,而多以品牌入股的合資形式或采取特許加盟與連鎖經營等其他方式進行拓展。采用該模式開展海外投資的我國企業目前為數不多比較典型的是北京同仁堂。

中華老字號同仁堂已有330多年的悠久歷史,如今已成為一家現代化的大型中藥企業。同仁堂的品牌譽滿海內外,作為中國第一個馳名商標,其品牌優勢得天獨厚。目前,同仁堂商標已受到國際組織的保護,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注冊登記于續,并在臺灣進行了第一個大陸商標的注冊;同時同仁堂的產品已經暢銷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仁堂在中國擁有300多家零售和專營藥店,在海外也成立了l0多家公司或藥店,是2002年全國出口創匯最多的中藥企業。顯而易見,同仁堂的知名品牌已成為同仁堂集團開展跨國經營的特有優勢。同仁堂的海外投資,無論是品牌入股的合資形式還是采取獨資、特許加盟、連鎖等其他方式,都注意把“同仁堂”這個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向海外輸出,拓展海外市場。同仁堂的海外品牌輸出投資模式與前面分析的以海爾集團為代表的海外創立自主品牌投資模式不同,后者是一邊“走出去”一邊進行創牌活動,而前者則是在往外“走”時已經成為海內外知名的比較成熟的品牌。

采用這一模式的前提條件是企業需擁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而這正是當前中國大多數企業的“軟肋”。因此,目前中國大多數企業還不具備采用這一模式的條件。但是,伴隨著中國企業爭創名牌進程的加速,相信在一定時期以后這種模式將會逐步流行開,因為來華投資的許多外國跨國公司都采用這種模式進入中國市場。雖然從總體上看中國的確缺少世界名牌,但是在中藥和中式餐飲等行業,中國的一些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商標,在國際上擁有核心競爭力。這些行業的企業進行跨國經營和海外投資,一定要注意發揮自身品牌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爭取早日將企業做大做強,早日成為獨具中國產業特色的跨國公司。

六、海外資產并購模式

所謂海外資產并購模式是指中方企業作為收購方購買海外目標企業的全部或主要的運營資產,或收購其一定數量的股份,以實現對其進行控制或參股的投資行為。中方企業并購目標企業后一般不承擔目標企業原有的債權債務及可能發生的賠償,只承接目標企業原有的資產和業務。2000年4月,萬向集團整體收購美國舍勒公司即屬于海外資產并購模式,另外,像海爾集團收購意大利電冰箱制造廠、北京東方電子集團收購韓國現代電子、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購并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權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兩億多美元收購印尼油氣田資產、中國網通(香港)公司牽頭收購亞洲環球電信網絡資產、華立集團收購飛利浦在美國圣何塞的CDMA移動通信部門、上海制皂集團有限公司收購美國SPS公司和Polystor公司可充電電池生產資產項目等也屬于這類投資模式。

美國舍勒公司始建于1923年,是美國汽車市場上的三大零部件生產供應商之一。早在1984年,舍勒公司給了萬向一筆3萬套的萬向節訂單,萬向由此開始了汽車零部件生產之路。萬向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都冠以“舍勒”商標。從1994年開始,由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再加上內部決策的失誤,舍勒公司的經營開始下滑。后來,舍勒主動提出請萬向并購的要求。結果,萬向花了42萬美元收購了舍勒公司的品牌、技術專利、專用設備及市場網絡等主要資產,而廠房、設備等由另一家公司買走。并購“舍勒”的最直接效果是,萬向在美國市場每年至少增加500萬美元的銷售額。更深遠的意義則是,由于并購了“舍勒”,萬向產品有了當地品牌、技術和生產基地的支持。

采用資產并購方式進行海外投資,可以避免目標公司向我方企業轉嫁原有債務及“或有債務”。因此,以并購方式進行海外投資時,若我方企業考慮到海外目標企業可能存在債務不清、可能因對他人提供擔保而在交易完成后引起賠償等問題時,可采取資產收購方式。另外,在資產并購方式下,只要目標公司贊成資產出售的股東達到法定人數即可進行收購,即使目標公司有少數股東想阻撓也不影響我方企業的實際收購。

這種方式的制約條件一是由于多以現金方式進行收購,故需我方投入較多運營資本。二是由于中方并購企業在完成并購后要對目標企業進行整合,以實現海外并購的目的,因而應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和整合人才。三是對目標企業債務、稅收和法律訴訟等情況掌握方面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形成并購陷阱,制約并購目標的實現。

跨國公司并購 跨國公司在華并購的特點

三、外資在華并購的特點

1.中國在全球企業并購格局的重要影響地位

在世界上主要國家外資規模都在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則成為吸引國際投資的“熱土”。到2002年11月,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已達到486億美元。盡管中國的外資流入仍以新建投資為主,但并購所占比重提高的趨勢則是明顯的。外資愈加傾向于采取收購的方式,從與中方合資轉向獨資經營,外資在華并購在今后幾年將呈現不斷升溫的趨勢外資在華并購以及受此影響的中國本土企業之間的并購活動,部將對全球投資格局產生重要影響。中國加入WTO后,經濟的全面國際化推動著本土企業的外向聯合,這恰與跨國公司海外投資中的理想投資方式相契臺。從而,中國的外資并購以及本土企業之間的并購,在全球企業并購格局中的地位都將顯著提高。同時,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并購活動,將改變它們自身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地位。對它們如何掀起下一輪的全球企業并購浪潮,以及在新的浪潮中充當重要角色,都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2.在華并購是跨國公司全球競爭戰略的重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對于任何一家跨國公司來說,中國在其全球資源配置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義。跨國公司之間在中國的頻頻發起的并購活動,就是針對其他國際競爭對手的 一種反應。據調查,有近八成的外商企業認為,目前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于同一行業或相關行業的國外競爭對手,而非來自中國國內的企業。對中國企業實施戰略并購,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與其他外國公司競爭的必然選擇。例如,世界汽車巨頭經過一年來在中國的加速擴張,與它們對世界市場的控制相同,9家外國汽車企業在中國轎車市場的份額已高達95%。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實質上已演變成西方汽車列強的競爭。

3.中國企業在外資并購活動中的弱勢地位

就中國企業而言,在外資并購活動中,總體上處于弱勢地位,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納入跨國公司經營系統之中。不少跨國公司的高層主管人員都認為,在進行行業分析或者外部基準化時,根本不必考慮中國的國內企業,而是重點分析行業內具有競爭力的外資企業。事實證明,對于中國企業,外商企業從整體上在早巳取得了巨大的優勢。在跨國公司在中國正在掀起并購浪潮形勢下,眾多國內企業面臨著是否能與跨國公司合作的嚴峻選擇。盡管受到種種因素的制衡,但在強大的競爭壓力和可能帶來的利益誘惑,本土企業不能不紛紛期待著與外資的合作,甚至被收購。在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面前,國內企業大多將處于合作中的從屬地位。從近年來國內的外資并購形勢中,可以看到,許多并購事件我方部是處于被動地位,跨國公司很輕易地將合資企業納入其經營系統,并通過收購剩余股權,從臺資走向獨資。

首先,由于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面I臨著全球性競爭,也亟需不斷尋找中國的合作伙伴,這會加大中國企業向外方討價還價的余地,提高我方在并購中的談判地位。有利于保證自身的 短期和長期利益。其次,我方依托本土文化優勢,通過采取跟進和學習策略,可與跨國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戰略格局。從長遠發展的觀點看,中國企業不僅將決定跨國公司在華發展空間,而且通過與跨國公司的合作,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將大大提高,并最終以更強的實力參與到國內外的企業并購活動中。

5.母公司主導的對華并購現象突出

入世后中國外資流入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以跨國公司母公司為主的系統化投資顯著增加。母公司在中國追求的目標.是建立主導性的 全國范圍的市場地位和開展世界級的業務為落實總體競爭戰略。在這種雄偉目標的指導下,母公司直接出面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并購活動,重組它們在華投資集團體系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華不斷增加的狀況中,外企母公司對中國投資重視程度也略見一斑。 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說明母公司開始著眼于在中國市場的整體投資和戰略投資.并對在中國分散的單個投資項目進行重新優化組臺.以新的重組

集團體系產生整體效應。

三、跨國公司在華并購的主要特征

1.發展較迅速.規模呈擴大趨勢

無論從總體規模和單筆交易量來看,跨國公司在華并購的態勢逐漸擴大(見表1、表2)。尤其難得是,2001—2003年,全球的跨國并購步伐放緩減弱之際,中國還能取得較高的并購增長,可見國內巨大的市場前景與持續的經濟發展,著實令世人矚目。

2.并購對象以實力較好的銀行和龍頭企業為主

從上述十大并購案例可見,以銀行為對象的并購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尤其是剛剛過去的2004年,銀行首當其沖。其它領域的龍頭企業,也成為外資眷顧的重點,如格林科爾對科龍、美菱的并購,法國達能收購樂百氏、娃哈哈等飲料企業,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和羽西等化妝品企業。

3.并購者以港、美、日、歐的跨國公司為主

無論是吸收的外資,還是并購的主導者,香港企業都是一枝獨秀,尤其在中港CEPA協定(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簽署之后,華南9省與港澳推動泛珠江三角洲(9+2)區域合作,將創造出一個經濟規模與歐盟相當的經濟區塊。而中國不斷增強的購買力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令美日歐的跨國公司垂涎三尺。紛紛加大在華投資及并購的力度。很多跨國公司已把地區總部從臺北遷往上海和香港。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發展中國家也開始關注中國市場,如印度、韓國等。

4.并購的行業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

據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近年來服務業一直是吸引國際直接投資最多的部門。服務業的出售占到67%,而制造業的比重則降至29%。尤其在電訊,電力服務以及零售貿易部門。國際上金融服務業的并購多發生在上世紀的最后十年。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并購也順應了這一潮流,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宏觀政策的調整,放開了曾經的管制行業,如銀行的并購狂潮,另一方面是由于服務業回報高的誘人前景。

(二)跨國并購在我國的并購特征

1.從并購規模上看,跨國公司并購金額穩中有升。據不完全統計,2000-2005年,跨國公司在中國企業并購活動中,半數以上并購案例涉及金額都超過1億美元,其中更有并購案值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跨國并購案。如在通訊服務 頂域,中國移動(香港)并購內地8省移動公司100%的股權;在消費品制造領域,美國寶潔公司并購和記黃埔(中國1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金融服務領域,香港匯豐銀行并購中國交通銀行19.9%的股權。這些案例涉及金額均超過10億美元。

2.從并購行業上看,跨國公司并購主要集中在能源生產和供應領域、基礎材料工業領域以及具有巨大市場規模和長期增長潛力的消費品生產領域的行業。具體來說有電力燃氣、鋼鐵、化工原料、酒類、藥品、化妝品等行業。隨著我國吸引外資產業政策的逐步放寬和調整,跨國公司對批發零售商業、金融服務、保險、旅游等服務業的并購也逐漸增多。諸如美國新橋收購深圳發展銀行股

很赞哦!(23147)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陕西西安周至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