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保護我國海外利益之研究論文摘要(澳大利亞的文化特色論文)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6 04:31:08【】7人已围观

简介部分,在旅游業發展的早期,旅游業素有“無煙工業”之稱。伴隨著旅游業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發展,很多地方的旅游資源被無節制、無規劃地開發,給環境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循環經濟倡導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實現

部分,在旅游業發展的

早期,旅游業素有“無煙工業”之稱。伴隨著旅游業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

發展,很多地方的旅游資源被無節制、無規劃地開發,給環境造成了重大

的影響。循環經濟倡導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經濟活動的

生態化,改變旅游發展“重開發、輕保護、重經營、輕管理”的傳統模式,這

種要求與以旅游資源為依托的旅游業發展是一致的。對于旅游資源豐

富、環境脆弱的山西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循環經濟理論

1.1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

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經

濟發展模式,它應用生態學原理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在經濟活

動中把資源看成是一個不斷循環利用的系統,從而使經濟活動對自然環

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極限。它是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流程對物資

和能源進行利用的,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能源利用方式,是一

種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模式。

循環經濟在實施過程中遵循3R原則:一是減量化(Rece),這一原

則針對的是系統輸入端,目的在于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流

量,遏制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從源頭上節約資源使用量和減少污染物

排放。二是再利用(Reuse),這一原則針對的是系統的過程性,旨在提高

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量;三是再循環

(Recycle),這一原則針對的是系統的輸出端,它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

后重新變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入到新的生產循環中。通過發展循環

經濟貫徹3R原則,必將使以更小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達到預期

的目標,逐步建立起社會福利水平的節約型社會,并由此保證經濟與環

境的和諧,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最終生態環境也將與社會實現

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的具體實現體現在經濟活動的3個重要層面上,分別通過

運用3R原則實現3個層面的物質閉環流動。這3個層面分別是企業層

面(小循環),即通過推行清潔生產,減少生產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使用

量,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區域層面(中循環),通過企業間的物質、

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代謝共生關系,建立生態園區;社會層面

(大循環),即通過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實現消費過程后物質與能量的循

環。

1.2循環經濟對旅游業的意義

當今世界各國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

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而循環經濟的理論思想非常切合旅游

的實踐屬性和發展要求,因此,在旅游業內積極有效地發展循環經濟意

義重大。

旅游資源屬于人類共用的自然、社會資源,其開發利用應該在可持

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融入循環經濟的原則對旅游資源進行系統地、綜

合地開發與保護,并將其與旅游的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發展旅游循環

經濟,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倡導綠色旅游、綠色消費,增

強了產品的科技含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效益最大化和代內、代際、區際的公平發展,最終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見圖1)。

山西省旅游業的發展也應在循環經濟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旅游資源

的開發與保護,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三贏”。

2山西省旅游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山西省旅游概述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國旅游資

源最為富集的省份。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給這片黃土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

積淀和歷史遺存,山西省現存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1處,占全

國的11.5%,位居第一。自然風光也很秀美,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

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8處。

“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是對山西旅游的高度概括,旅游資源深厚

豐富。但是,山西旅游業落后于全國。20世紀90年代以后,與全國各省、

市、自治區、直轄市相比,無論從海外游客接待人數還是從旅游外匯收入

看,我省旅游業均在第25位~27位之間徘徊,而且呈下滑趨勢。1999年

山西旅游業收入66.4億元,全國排名第23位;全省接待海外游客

137785人次,排名第28位;全省創匯4256.83萬美元,排名第21位。從

表1也看出,在中部六省的國際旅游收入中我省也是靠后的。因此,在旅

游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山西應結合自身情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在

發展的同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2山西旅游存在的問題

2.2.1旅游循環經濟意識不強

在旅游發展中,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依然占主導地位。在傳統經濟

中,人們高強度地開發資源和能源,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

物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如,一部分

熱點旅游區,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游資源

受到損害。

2.2.2旅游開發及發展過程不合理

旅游開發、發展過程中由于其資源導向性比較強,人們只注重對現

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毀林建賓館、旅店、寺廟及人為景觀。缺乏生態意

識,在破壞環境的同時,破壞了旅游環境的整體美和文物景觀的原始文

化內涵。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只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規劃不合理,盲目建

設,使得一些人文景觀重復建設,既破壞了環境又造成了資源浪費。如對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籍貫考察不詳,使得山西省內在清徐等地建了

多個“三國城”等旅游觀光建筑,資源浪費可見一斑。

2.2.3忽視旅游環境容量的有限性

現代旅游濃烈的商業氣息和擁擠的客流,對山川、森林、民俗等造成

了破壞,每年的幾個“黃金周”使主要旅游景點不堪重負,大部分景區為增

加經濟收入都沒有嚴格控制游客的數量,造成資源過度利用。

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近幾年來游客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增

長,每次黃金周旅游預報中,平遙幾乎都處于一種超飽和的狀態。2004年

9月下旬第四屆平遙國際攝影節剛結束,又迎來“十一”黃金周,在經濟利

益驅動下,有關部門不僅沒有對古城墻加以維護,也沒有對游客數量有

所限制,純屬粗放式、掠奪性經營。

2.2.4旅游業發展水平低

旅游業內部以“食、住、行、游、購、娛”6個產業為核心,而山西省每逢

黃金周,往往出現游客多而服務、設施跟不上。食、住這兩大產品直接影

響著旅游業的發展。

2002年末,全國有星級酒店8880家,五星級酒店175家,四星級酒

店635家,三星級以下8070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北京、上海、江蘇

等地。而山西的星級酒店共有220家,僅占全國的2%;五星級為空白;四

星級16家,占全國的3%;三星級以下204家,占全國的3%。相比廣東省

東莞市每個鎮都有一家五星級酒店。由此可看出,山西旅游業的發展水

平之低。2002年末山西省與部分省份星級酒店數量見表2。

山西省旅游業發展水平低,還存在“景點留不住客,游客花不出錢”的

狀況。2002年山西國內旅游人次在全國排第16位,而國內旅游收入卻排

第22位。游客在山西的平均天數和人增多消費額不僅低于北京、上海等

旅游發達省市,而且與周邊省份也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山西旅

游業發展大多局限于旅游資源本身的初級開發,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價值、

商業價值挖掘不夠;旅游產品單一,大多為依托人文景點的傳統觀光旅游,

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旅游、會展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種開發滯后,旅游業的

帶動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3循環經濟理念在山西旅游發展中的應用

3.1社會層面

社會層面(大循環),即通過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完成消費過程后物

質與能量的循環。

要求政府引導,經營者和公眾共同參與,促進旅游循環經濟理念的實

現。加強法制建設,促進旅游資源開發有序進行,是發展旅游業循環經濟

的重要前提。目前,急需在部門規章的基礎上,加快制訂必要的循環經濟

法規,通過法規對循環經濟加以引導和規范,堅決杜絕短期行為和急功近

利的現象出現。全國人大已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清潔生產促進法》

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從法律上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

良好開端,但還不夠,還應加快步伐,形成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框架

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將循環經濟落到實處,而不至于僅停留在概念

之上。

3.2區域層面

區域層面(中循環),即通過企業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代謝共生關系。

區域層面發展循環型旅游業,是通過建立相對完整的生產和消費的

循環體系,以3R原則為指導,在一定區域范圍同相關產業的各個領域形

成產業鏈,實現共享資源,以提高利用率。

一個地方的旅游業是與其所處區域的旅游業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

榮俱榮,一損俱損。山西旅游業要打破地域界線,淡化行政界限,加強縣與

縣之間、市與市之間、省與省之間旅游線路的連接與貫通,加強區域合作,

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客源互送。并且各市、縣旅游局要從發展大旅游角

度著想,防止近距離重復建設,確實做到資源共享和客源共享。

同時,還要發揮各區域的資源優勢,通過區域聯合的方式把區域內的

生產、消費、廢氣物處理和區域管理統一組織為循環利用網絡系統。以預

防污染和提高利用率為出發點,以物質循環流動為特征,實現山西旅游

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

3.3企業層面

企業層面(小循環),即通過推行清潔生產,減少生產和服務中物料

和能源使用量,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

要求飯店經營者、游客以循環經濟的理論來規范自己。如,在旅游企

業推行保護性開發,生態旅游、物質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綠色消費,減少

對資源的破壞,減少產品和服務物質和能源的消耗,將單位旅游產品和旅

游服務的各項消耗和污染排放限定在標準許可的范圍之內,使旅游企業

內部的資源綜合、循環利用。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旅游業內部以“食、住、行、游、購、娛”6個產

業為核心,將彼此關聯的生態產業鏈組合在一起,形成產業集群,通過對

旅游產品提升、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鏈延伸和耦合來體現循環經濟的

“3R”原則(見圖2)。

4結語

旅游在發展初期被譽為“無煙工業”,但并非無污染。山西這樣一個

很赞哦!(52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西藏山南琼结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