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四川雅安貿易學校照片(劉湘的后代有哪些)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0 06:07:18【】4人已围观

简介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親在家庭里極

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和睦。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她自己是很節省的。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不久就離開母親,因為我讀書了。我是一個佃農家庭的子弟,本來是沒有錢讀書的。那時鄉間豪紳地主的欺壓,衙門差役的橫蠻,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衣縮食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我念過私塾,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舉,以后又到更遠的順慶和成都去讀書。這個時候的學費都是東挪西借來的,總共用了二百多塊錢,直到我后來當護國軍旅長時才還清。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我從成都回來,在儀隴縣辦高等小學,一年回家兩三次去看母親。那時新舊思想沖突得很厲害。我們抱了科學民主的思想,想在家鄉做點事情,守舊的豪紳們便出來反對我們。我決心瞞著母親離開家鄉,遠走云南,參加新軍和同盟會。我到云南后,從家信中知道,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

從宣統元年(一九○九)到現在,我再沒有回過一次家,只在民國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經把父親和母親接出來。但是他倆勞動慣了,離開土地就不舒服,所以還是回了家。父親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親回家繼續勞動,一直到最后。

中國革命繼續向前發展,我的思想也繼續向前發展。當我發現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時,我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絕了。母親就靠那三十畝地獨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戰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她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們黨的困難,依然在家里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七年中間,我曾寄回幾百元錢和幾張自己的照片給母親。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去年收到侄兒的來信說:“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歲,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飲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見你一面,聊敘別后情景。”但我獻身于民族抗戰事業,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母親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雖到老年,仍然熱愛生產。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說:“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親在地下安息!

李鵬:紀念我的母親趙君陶

2003年1月17日,是我的母親趙君陶誕辰100周年之日。同年2月23日,又逢我的父親李碩勛誕辰100周年。我聽說重慶市委、市政府要為這一對志同道合、相親相愛的革命伴侶召開紀念座談會。我和朱琳同志并我們的子孫全家為此感到十分的欣慰。

有鑒于李碩勛烈士的事跡早已流傳于世,廣為人知,在建黨80周年之際,北京舉辦了規模宏大的中國共產黨黨史展覽會,李碩勛已被列入我黨80名著名烈士之中,他臨終前親筆寫的致妻子“陶”的那封遺書,也陳列于大廳,供后人瞻仰。所以我現在寫的這一篇短文,將著重介紹我的母親趙君陶,以表達我和朱琳對她深切的懷念。

據我所知,對我母親一生影響最大的有三個人。第一位就是她的五哥趙世炎烈士。趙世炎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者,是工人運動的領袖。她和趙世炎自幼在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兄妹感情至深。趙世炎天賦聰慧,勤奮好學,品行端正,為同學所敬仰。趙世炎教她識文斷句,背誦詩詞,是她的啟蒙老師。1919年,趙君陶隨家遷居北京,趙世炎向她灌輸了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愛科學的思想,帶領她參加愛國學生運動,引導她信仰共產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的征途。趙世炎和周恩來一起領導了震驚世界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并取得勝利。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趙世炎因叛徒出賣被捕,而英勇犧牲。當我的母親從南昌歸來,在她的三哥趙世炯那里,得知五哥趙世炎犧牲的消息后,萬分震驚,悲痛欲絕,昏厥過去。她沒有因為五哥犧牲而挫傷革命意志,她也沒有被敵人的屠刀所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她實現烈士理想的決心。

第二位對我母親一生影響最大的人是我的父親李碩勛烈士。1925年,他們相識于杭州西子湖畔,互相萌發了愛慕之心。以后他們又同時就讀于上海大學社會系,這是一座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培養干部的學校。李碩勛是學生領袖,全國學生聯合會的會長。趙君陶認真攻讀革命理論,是品學兼優、思想進步的學生,并于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兩人情投意合,在上海大學結成良緣。從他們的結婚照片可以看到,母親相貌端莊,溫柔文雅,坐在一個大椅子上,父親身材修長,剛強堅毅,坐在母親之旁。這張照片我母親一直珍藏在身邊,留下了這幸福而永恒的紀念。從此以后,在艱難的歲月里,他們倆戰斗在各自的革命崗位上。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開始了。1926年冬,他們由上海轉戰到當時革命的中心武漢。李碩勛投筆從戎,在號稱“北伐先鋒鐵軍”的葉挺部隊擔任師政治部主任,而趙君陶則擔任湖北婦女協會宣傳部長,動員婦女支援北伐鐵軍。1927年,李碩勛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趙君陶也緊隨其后。起義失敗后,兩人在南昌分別,不久又在上海會合,此后長期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李碩勛擔任中央軍委委員、江南省軍委書記,趙君陶則是中央婦委的秘書。當時我黨處于白色恐怖之下,黨的工作者隨時都有喪失性命的危險。李碩勛、趙君陶多次遇到險情,但總能沉著應對,機智勇敢,配合默契,化險為夷,既保護了自己,又保護了同志們和地下黨機關的安全。1931年5月,李碩勛奉黨中央命令去南方,擔任兩廣軍委書記,機關設在香港。同年7月,趙君陶攜帶著她三歲的男孩——自然就是我,由上海到香港。我們在香港的團聚是短暫的。7月,李碩勛到海南島召開軍事會議,不幸被捕入獄,遭受嚴刑拷打,英勇不屈,于1931年9月16日在海口從容就義。李碩勛臨刑前寫了致我母親“陶”的遺書。這封遺書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正如郭沫若所書:“這是中國人民革命成功的左券,是訓育革命后進的不朽教材。”

我父親就義時,年僅28歲,正當英年。我母親與之同年,也算得才貌雙全,風華正茂。但是多少年過去了,母親終身沒有再婚。難道這是因為她受封建道德束縛,信守“一女不二嫁”的舊禮教嗎?不是的,絕不是!她從青年時代起就是反對封建婚姻、謀求婦女解放的先驅。對一些再婚的戰友和同事,她也絕無輕視和反感。惟一能解釋的原因是,她對我父親愛得太深了。父親的遺像始終擺在她的床頭或書房,她經常面對遺像,靜坐沉思,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一本載有詳細介紹李碩勛的書《紅旗飄飄》總是放在她的枕下,經常取出反復閱讀。在任何險惡的環境下,她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父親的遺書,所以遺書才能完好保存至今。直到她去世后,我和朱琳將遺書的原件送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保管陳列。

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的母親趙君陶已病魔纏身,她希望有生之年再到西湖一次,那里畢竟是她和父親初識之地。她終于如愿以償,在療養院度過了一個夏天。在我的母親彌留之際,我和她所疼愛的兒媳朱琳均不在她的身旁,這是我們引為終身的憾事。當時我的妹妹李瓊和我的子女們、親友們守候在她的身旁。她在臨終的昏迷中偶爾蘇醒過來就問“兒子怎么還沒有來?”她最后的話是:“是我把他們拉扯大的”,“不容易啊”,又以微弱的聲音說,“要防‘狗’,要防‘狗’啊”,就溘然去世了。我明白她的意思,“狗”就是指特務和叛徒。她是在告誡我,不要忘記過去“狗”的危害,也要警惕可能產生的新“狗”。1960年,吳玉章同志,我父親的這位老師和戰友在悼念李碩勛烈士的詩中寫道:“遺骨瓊州何處覓,喜看紅日照天涯。”母親多次囑咐我和朱琳,身后把她的骨灰撒在瓊州海峽。我們完成了她的夙愿,她的骨灰終于被安放在海口李碩勛烈士紀念亭內。

我始終感謝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她是一位不尋常的母親,首先,她是黨的忠誠戰士;其次,她又是一位慈祥而嚴格要求子女的母親。她為了撫養我們兄妹,真可謂含辛茹苦,飽經磨難。父親犧牲以后,她帶著才三歲的我和遺腹妹妹從上海回到成都。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她既要隨時防止特務的迫害,又要攜兒帶女自謀生計。我幼年時代是在成都二舅趙世雙家度過的。我們的經濟條件并不寬裕,有時還相當困難,但我的母親仍把我送到當時成都最好的成都實驗小學讀書,使我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受環境所迫,母親經常更換執教的地方和學校。我的童年與母親時而在一起,時而分離,不斷承受母子分離的痛苦,但我也因此得到鍛煉。從小學四年級起就在學校住讀,自幼養成獨立生活、應付各種環境的能力。

我要感謝母親在幾個關鍵時刻對我的幫助。1941年,在我13歲的時候,她就毅然決定把我送到革命圣地延安去學習,使我受到黨的教育,像父母一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我要感謝母親讓我受到高等教育。在建國前夕,黨中央決定派遣一批青年到蘇聯學習經濟建設的專業知識。我原來不想去,而她極力主張我去。為此,我們母子之間發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沖突。她批評我目光短淺,有自滿情緒。最后,我聽從她的勸告,服從組織決定,到蘇聯學習了水力發電專業。

我和母親生活在兩地,平常只有書信來往,偶爾我到北京出差,才有見面敘談的機會。1960年初冬,我突然接到母親的電報,要我速到青島某療養所去見她。這是很不尋常的事,因為母親從來沒有要求我專門去看望她、陪伴她。我和朱琳甚至想到她的身體遇到什么不測。當時朱琳已懷上我們的第二個孩子,行動不方便,我就獨自一人乘火車從吉林市趕赴青島。我找到她的住所,母子再次相逢。經過一番長談我才知道,在1959年后黨內反右傾的斗爭中她受到了批評,指責她不支持在化工學院大辦鋼鐵,搞“興無滅資”和“拔白旗”。運動過去了,她只受到批評,沒有給什么處分。我們母子可謂“同病相憐”,我也在反右傾斗爭中受了批判。也許母親聽到了什么風聲,才急忙找我來了解情況,以她豐富的黨內斗爭經驗,告誡我要以寬廣的胸懷來正確對待同志們的批評,勉勵我既要堅持真理,又要接受教訓。她的談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勇氣,使我滿懷信心地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我的母親是學教育的,她熱愛教育事業,矢志不渝。在大革命時代,她從事婦女工作,也曾在工人夜校教過書。父親犧牲后,她回到四川,就選擇以教育為職業,既謀生計,又繼續為黨工作。從1933年至1938年,在短短的六年中,她換了幾所學校執教。就我所能記憶起的,她先后在成都、金堂、簡陽、五通橋教過書。最近又查到,她還在合川、雅安教過書。她到哪里,就給哪里帶來一股清風。學生們都為趙老師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德,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而折服。她

很赞哦!(845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辽宁抚顺新抚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