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公司團建買粉絲推文(我不想再做HR了!)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2 07:38:20【】0人已围观

简介到團隊迎來了第幾次團建,出去唱歌的時候制片組窩在沙發角落里談工作....“這群人還越做越熱鬧了啊!”你可能逐漸習慣下意識地看看我們在做什么,看看這個網劇究竟是怎樣萬丈高樓平地起,看看我們一家人的夢想到

到團隊迎來了第幾次團建,出去唱歌的時候制片組窩在沙發角落里談工作....

“這群人還越做越熱鬧了啊!”

你可能逐漸習慣下意識地看看我們在做什么,看看這個網劇究竟是怎樣萬丈高樓平地起,看看我們一家人的夢想到最后能不能實現——我們,互相鼓勵。

“這群人今天和哪個哪個明星談成了啊!”

......

我用文字記錄著團隊的點點滴滴,記錄我們在思想上的不斷進步和在創意上的不斷突破,我也是在鼓勵著自己,處于一個如此可愛的大家庭里,是多么好玩又有盼頭的事情。

你看,不放棄夢想的何止是你一人,至少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我們都是一樣倔強的,在這篇資源肥沃的土地上野蠻生長著的人啊!

你看,深圳每次晚霞涌動的時候,打開手機的微黃色濾鏡,拍一張自拍,你年輕的樣子就這樣被銘記了——沒人會記得現在的你,但一定有一天,所有人都會記得以后的你。

你看,我們同樣分擔風雷暴雨霹靂,雖然我們在現實中可能毫無交集,但是讓我們彼此關注著吧,如此或能感到世間逐夢者非君一人。

世間逐夢者,非君一人。

- END -

我們期待著在某一個燦爛的清晨

你攜酒而來

說想交換一個故事

很久以后你想起這個清晨

還能清楚的記得

那故事使你熱淚盈眶

古南弘——更專注于故事

我不想再做HR了!

01

是的,我要改行了。畢業第一份工作就是HR,現在要徹底改行了。

先來科普下,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是什么?人力資源( HR)即人事,主要包含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勞動關系。

不知道你對HR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我并不是學這個專業出身的,快畢業了我都不知道我想做什么。那個時候,我最迷茫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知道自己要選哪份工作。在我的印象里,和“找工作”最接近的應該就是HR了。

所以,我入行主要是因為迷茫,想通過這份工作,找到未來的終生職業。

另外,這份工作正巧也符合我的個人期待,每天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流,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可以很光鮮亮麗,可以受候選人的尊敬。(我想很多想入行的朋友也是這么想的吧?)

那時候面試官(HR)在我眼里是一份很高大上的職業(從一個學生視角來看),當時的我,對這行一無所知,覺得入行HR應該很難吧!

為了通過面試,我學著做HR喜歡看的簡歷,還買了幾本書來學習人力資源的知識。嗯,確實很難,各種專業名詞我都沒什么了解(對于一個理工科學生來說),看一些HR總監寫的工作實踐類書籍,沒有切身體會,更沒有辦法理解。

我甚至連正式的職場都沒怎么經歷過。大學四年,我要么賺錢要么考研學習和戀愛。在校期間沒有多去社會歷練、試錯,是我的一大遺憾。

大四最后一個學期,大家都在忙著畢業設計,忙著搞定三方協議。學校連開幾次講座為畢業生解說“三方”和勞動法,我愣是沒聽懂。

對,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一點社會經驗、沒有一點專業基礎、缺乏勞動法知識的小白,最后應聘上了HR。

果真驗證了那句話“什么人都能做HR”。入職后,發現十幾個HR組成的招聘團隊里,沒有幾個是專業出身的。

02

不過,我跨行找工作的過程并不太順利。當時面試了很多人力資源專員崗位,才知道很多公司都不叫HR,直接叫人事,或者叫招聘專員。

當然,也有很多做招聘的兼做績效和薪酬。小公司的人事基本全包,然后剩下的一些簡單活兒就交給助理做,比如考勤、社保公積金、電話邀約等等。

我在面試中還碰到了兩種不同的招聘HR。一種是靠招人賺提成的HR,另一種是沒有提成的HR。有提成的HR一般是2500~3500底薪,招到一個人50~100塊不等。

我前期的面試走了很多坑,好在最后還是有一家不錯的公司錄用了我,而且沒有這種提成壓力。

面試我的都是人力資源部門的領導,她們主要考察我的動機、興趣和一些基本的溝通表達能力、協調能力、抗壓能力,當然還有一點點專業知識。比如

“人力資源六大模塊是什么?為什么想做招聘?你怎么看待這個工作?你怎么邀約候選人來面試?你怎么判斷這個人合不合適?”

在這之前我積累了大概十來家公司的面試經驗,所以面試過程還算輕松順利的。

我想,她們應該是看到我對HR的熱情才錄用我了吧!

說到熱情,前三個月里,我都是“我愛工作、工作愛我”的狀態,主動加班、主動攬活,同事的請求從不拒絕。終于,在正式畢業時,我直接從實習生轉正了。

03

那三個月里,我每天都能學到很多新東西,溝通需求、邀約面試、篩選簡歷、運營招聘網站、面試、背調,入職流程、發買粉絲推文、寫內刊,還有熟悉公司架構、公司各種規章制度,另外還要熟悉勞動法、社保公積金。期間還打算去考幾個證書,給自己鍍金。

可慢慢的,這份工作的煩惱就顯露出來,而且越熟悉工作以后,到達瓶頸的速度越快。如果沒有人拉一把,很容易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最后徹底轉行。

在入行前,我一個親戚的朋友也做人力資源工作。他名校畢業,在國企做了五年HR,最后還是轉行賣保險了。他聽到我要去做HR,極力勸退。

我倔強地要去賭一把,不撞南墻不回頭,最后用實踐證明,他是對的。

在我短暫的HR生涯里,我已經有過無數次轉行的念頭,要不是那次裁員,我現在都還沒有勇氣跨出這一步 。

比如,公司肯定要壓候選人的薪資,每次談薪我都不好意思給人家這么低的工資。清晰記得一個畢業三年的本科生,領導說她現在工資也才4500,那就按這個數給她吧。我的心在掙扎,最后我幫她跟領導多談了300塊。

顯然,我不可能幫到所有人,我也知道企業的用意。但我并不能發自內心認同和理解。很多時候,我都在扮演著一個“壞人”、“統治者工具”的角色。

我還見識了很多領導,看不順眼(比如行為舉止不規范)就直接開除員工,不帶任何賠償的。當然,是叫我們HR去動手。

(就連當初我被裁員時,公司都是以惡意方式對待我。盡管結果是雙方各讓一步,但依然讓我內心想要痛斥。有興趣可看我主頁的文章)

(2)做HR,我說的是初級HR,招聘的HR,應該跟一個客服沒有什么差別 。

比起查收件箱的簡歷,查看Boss要麻煩得多。每天打開,99+消息,我要一條條回復,看簡介,要簡歷,忙起來時邊吃飯邊拿手機回復。打字在線溝通也比電話溝通的效率低。如果我不回復、甚至冷淡一點,都會被候選人暗地里唾罵、投訴。于是,親和力從此成為了我的標配。

(3)做了HR以后,才知道,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原來那么困難。 對外招聘還好,無非就是電話邀約、面試溝通、薪資談判、公司介紹,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套標準的模式了。而對內的溝通,有的時候就意味著 背鍋和徒勞無功 。

背什么鍋呢? 如果員工有什么問題,當即不是怪自己沒問,而是怪HR沒有說。團建不好玩,培訓學不到東西,領導員工全都怪你,離職率高,也怪你。

除了招聘,我還要兼顧企業文化、勞動關系的工作,比如辦入離職、寫推文、做海報、寫內刊。推文和內刊,我們經常要反復改幾十遍,最后因為上邊領導一句話,被 全盤否定或不用了 。所有的工作全白做了的感覺,心特別累,付出沒有回報、努力得不到肯定。

(4)沒有話語權 ,個人存在感弱,沒啥影響力,你所有的方案都徒勞無功,最終還是領導說了算(按照她的喜好來);說什么做什么都要經過批準,對內對外時刻都要謹言慎行,維護好公司的形象。簡單來說,就是個沒有感情的工具人。

(6)這份工作,讓我越來越沒有價值感。 基本入職四五個月后,我就感覺我成長停滯了。一開始還感恩自己做了喜歡的工作,很是驕傲開心。后來,我越來越不敢和別人說我是HR。

HR在別人眼里意味著什么?工資低、打雜、閑人、晉升難,不懂業務,不懂技術。越了解這個行業,我就越有危機感。

要說面試,用人部門的領導比我還懂業務,看人比我還準呢。要說面試技巧,我是不信有人能在短暫的十幾分鐘里看透另一個人的,我也不信面試官沒看漏過一個人?哪怕是專業HR經理招進來的人,也有不合適、幾天就離職的,他們的離職率和我們小白一樣高,但他們招人的速度確實快一點。

(7)我時常在想,我要是不做HR了,我還能做什么工作? 恐怕除了客服,其他都做不了。什么都做,意味著沒有一項精通的技能,也沒能深入業務。萬金油的職業隨時有人搶著來做,技術含量也很低。

我也在擔心,若是再從業幾年,我的薪資估計也就在4~6k之間徘徊了吧!成長速度極慢,給到的發展空間小,內部轉崗難上加難。

這種疲倦感,已讓我厭倦不想再深入學習行業知識,不愿再繼續從事這樣的工作。萌生了這種想法后,我就已經悄悄在準備轉行的事情了。

不過, 做HR也不是一無是處的。 比如,熟知勞動法,不怕被坑;比如知道怎么算工資,了解社保公積金、懂培訓、能搞團建,快速了解職場、適應職場,了解很多公司管理人才的內幕,了解人才市場的情況等等。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還有什么吸引我繼續做下去的理由了。總之,這是一份讓我越做越迷茫的工作,好在已經轉行了。

踏出來的那一刻,我不知道下一站會怎樣,但應該不會更糟糕了。

很赞哦!(88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来宾金秀瑶族自治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