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六種常用貿易術語總結表(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總結)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3:36:56【】5人已围观

简介,一筆交易的貨款結算,可以只使用一種結算方式(通常如此),也可根據需要,例如不同的交易商品,不同的交易物件,不同的交易做法,將兩種以上的結算方式結合使用,或有利于促成交易,或有利于安全及時收匯,或有利

,一筆交易的貨款結算,可以只使用一種結算方式(通常如此),也可根據需要,例如不同的交易商品,不同的交易物件,不同的交易做法,將兩種以上的結算方式結合使用,或有利于促成交易,或有利于安全及時收匯,或有利于妥善處理付匯。常見的不同結算使用的形式有:信用證與匯付結合、信用證與托收結合、匯付與銀行保函或信用證結合a、信用證與匯付結合

這是指一筆交易的貨款,部分用信用證方式支付,余額用匯付方式結算。這種結算方式的結合形式常用于允許其交貨數量有一定機動幅度的某些初級產品的交易。對此,經雙方同意,信用證規定憑裝運單據先付發票金額或在貨物發運前預付金額若干成,余額待貨到目的地(港)后或經再檢驗的實際數量用匯付方式支付。使用這種結合形式,必須首先訂明采用的是何種信用證和何種匯付方式以及按信用證支付金額的比例。 b、信用證與托收結合

這是指一筆交易的貨款,部分用信用證方式支付,余額用托收方式結算。這種結合形式的具體做法通常是:信用證規定受益人(出口人)開立兩張匯票,屬于信用證項下的部分貨款憑光票支付,而其余額則將貨運單據附在托收的匯票項下,按即期或遠期付款交單方式托收。這種做法,對出口人收匯較為安全,對進口人可減少墊金,易為雙方接受。但信用證必須訂明信用證的種類和支付金額以及托收方式的種類,也必須訂明"在全部付清發票金額后方可交單"的條款。c、匯付與銀行保函或信用證結合

匯付與銀行保函或信用證結合使用的形式常用于成套裝置、大型機械和大型交通運輸工具(飛機、船舶等)等貨款的結算。這類產品,交易金額大,生產周期大,往往要求買方以匯付方式預付部分貨款或定金,其余大部分貨款則由買方按信用證規定或開加保函分期付款或遲期付款。

此外,還有匯付與托收結合、托收與備用信用證或銀行保函結和等形式。我們在開展對外經濟貿易業務時,究竟選擇那一種結合形式,可酌情而定。

T/T,L/C的付款方式的詳細程式,十來個海運貿易術語以及運費的計算方法??

L/C 信用證

流程:1、進、出口雙方簽訂合同,并在合同中規定支付方式為信用證

2、進口商向當地銀行(開證行)申請開證并填寫開證申請書

3、開證行開立信用證并寄交通知行,即開證行對受益人有付款承諾

4、通知行核對印鑒后交給出口人

5、受益人按信用證規定備貨、裝運、制單、并將以提單為首的一系列單據交議付行

6、議付行將單據寄給開證行索匯

7、付款行償付款項給議付行

8、開證申請人向付款行付款贖單

T/T 是電匯

T/R是什么貿易術語

信托收據。

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總結

《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簡介

為了避免貿易雙方在訂立貿易合同時因對相關貿易規則的理解不同而可能產生的風險,并使國際貨運更為安全、便利和規范,國際商會于2010年9月對《2000通則》作了第六次修訂,形成《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與《2000通則》相比,《2010通則》進一步明確了各方承擔貨物風險和費用的責任條款,所有規則的表述也更加簡潔明了。

《2010通則》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慣例生效實施以后,原來的《2000通則》并非自動作廢。買賣雙方既可以自愿采用《2010通則》中的相關內容,也可仍然沿用《2000通則》甚至更早版本中的條款。當然,作為貿易雙方以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則必須了解《2010通則》中新規定的內容。

《2010通則》中新的內容如下:

1.貿易術語數量由原來的13種減少為11種。

刪除了D組術語中的DDU、DAF、DES和DEQ,只保留了DDP;新增加了兩個術語,分別是DAT和DAP。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終點站交貨---指定目的地。

DAP(Delivered at Place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指定地點交貨---指定目的地。

這兩個術語都規定了在指定地點交貨。在DAT的情況下,賣方從運輸工具上卸下貨物交由買方處理)(此同《2000通則》中的DEQ);在DAP的情況下,貨物同樣交由買方處理(此同《2000通則》中的DDU、DAF、DES),但需作好卸貨準備而無需卸貨。

2.貿易術語由原來的E、F、C、D四組分為兩大類。

一類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另一類僅適用于水運。

(1)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共7種:

EXW(工廠交貨)

FCA(貨交承運人)

CPT(運費付至目的地)

CIP(運費、保費付至目的地)

DAP(指定地點交貨)

DAT(終點站交貨)

DDP(完稅后交貨)

(2)僅適用于海運、內河運輸共4種:

FAS(裝運港船邊交貨)

FOB(裝運港船上交貨)

CFR(成本加運費)

CIF(成本加保費、運費)

3.取消了“船舷”的概念。

對FOB、CFR、CIF這三個術語的運用,刪除了以往以越過船舷作為風險劃分界限的規定,取消了“船舷”的概念,即賣方必須承擔貨物自裝運港裝上船之前的一切風險,買方則必須承擔貨物自裝運港裝上船之后的一切風險。應該說,這一變化更準確地反映了現代貿易實務。

自考中英合作“國貿實務”復習總結

專題1 國際貿易背景知識

第一章 國際貿易導論

一、具體分為9類 統計時一般把0—4類商品稱為初級產品,5—8類稱為工業制成品。初級產品指那些為經過機器加工或只經過簡單機器加工的農林牧漁產品

二、對外貿易貨物結構——指一國各類進口貨物的構成狀況 它反映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分工的深化,工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逐漸上升,初級產品的比重日趨減少

三、地理分布——它表明該國同世界各國和地區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

四、服務貿易界定為4類:1、跨境提供 2、境外消費 3、商業存在 4、自然人流動

第二章 二戰以前的國際貿易

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沿岸的各奴隸制國家就開展了彼此間的對外貿易。我國在夏商時代已進入奴隸社會,貿易集中在黃河流域。

國際貿易規模有限,主要局限與鄰近國家之間。商品主要有兩類:一是奴隸,二是奢侈品,如寶石、裝飾品、各種織物、香料

二、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就開辟了從新疆經中亞同望中東和歐洲的陸路——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茶葉開始輸往歐洲 歐洲的寶石、珊瑚和玻璃制品輸往中國

三、地理大發現的直接結果是擴大了歐洲國家對外貿易的地理范圍 地理大發現引起了西歐商業性的革命,進入世界貿易的商品種類和商品總量急劇增加。(貨物結構)

第三章 二戰以后的國際貿易

一、發達國家服務占其國生產總值比重達2/3,其中美國已達3/4,發展中國家服務業所占比重也達1/2

二、發達國家在工業制成品的貿易方面,出口大于進口,是工業制成品的凈出口國。發展中國家在初級產品的貿易方面,出口大于進口,是初級產品的凈出口國 出口國:美、德、日、中四國

三、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有絕對優勢

第四章 中國對外貿易

一、中國進口商品通常以工業制成品為主,主要集中在進口技術含量高的機電產品,如汽車、飛機等,急電產品占進口商品總額的一半

二、在中國服務貿易中,最主要的項目是旅游

專題2 國際貿易基礎理論與環境

一、絕對優勢——亞當。斯密提出的 每個國家都應只生產它擅長的產品,然后用來交換別國所擅長的產品,這比各國各自生產自己所需一切東西更為有利

二、比較優勢理論——李嘉圖提出 各國應按照“兩利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原則分工和交換,即每個國家都集中生產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

三、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國際貿易不僅會使各國生產要素的價格均等化。收入分配會使部分人變富,一部分人變窮

四、要素稟賦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出口的應是密集使用本國豐富的生產要素生產的商品,進口的應是密集使用本國稀缺要素生產的商品

五、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釋

(一)勞動力的不同 (二)存在人力資本 (三)存在關稅及貿易壁壘 (四)自然資源稀缺 (五)要素密集度逆轉

六、新產品的生命周期經歷三個階段:

(一)產品創新階段 (二)產品成熟階段 (三)產品標準化階段

七、波特認為國內4種變量影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的能力:1、要素稟賦 2、需求狀況 3、相關產業和輔助產業 4、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 5、機會和政府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即附加變量

八、波特把要素區分為基礎要素和高級要素 (選擇)

基礎要素: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人口等

高級要素:通訊設施、瘦果高等教育人才、科研設施和技術訣竅

第六章 國際貿易的環境因素

PEST

(一)政治環境包括——當事國或地區的社會性質和政治體制、政治穩定性、有關法律制度、主要外貿政策與措施、公眾利益集團的發展、

(二)經濟環境包括——經濟體制、經濟結構、市場規模和經濟基礎結構等

(三)社會文化環境——語言、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

(四)技術環境

第七章 經濟全球化 重點30分 案例

一、經濟全球化——指各國的貨物、服務、資本、技術和人員跨越國界大規模、高速度的流動,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經濟上相互聯系與依存、相互滲透和擴張、相互競爭和制約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斷向縱深發展的態勢、進程和趨勢

二、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十分廣泛,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經濟全球化的范疇

三、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前三個是正面

(一)經濟全球化的好處是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各國加強經濟合作

(三)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

(四)經濟全球化增加了各國國內經濟波動的可能性——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不僅取決于國內因素,而且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

一般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金融危機就證明了

經濟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對發達國家而言是的受益者,但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利大于弊,是機會。

專題3 國際貿易中的政策

第八章 國際收支與匯率 20分

一、國際收支——指一國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由于貨物與服務的交換以及資本的往來而引起國際資金流動,從而發生一種國際間資金收支行為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分

很赞哦!(3)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湖南长沙宁乡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