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紫金礦業海外并購(專欄三:礦業境外并購風險防范建議)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10 03:20:51【】2人已围观

简介2019年持平。“隨著公司現有黃金增量項目產能釋放,預計公司未來黃金產量仍可以保持良好增長。”紫金礦業稱,同時公司將繼續關注市場機會,適時開展對在產黃金礦山的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黃金產量。7月9日,B

2019年持平。

“隨著公司現有黃金增量項目產能釋放,預計公司未來黃金產量仍可以保持良好增長。”紫金礦業稱,同時公司將繼續關注市場機會,適時開展對在產黃金礦山的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黃金產量。

7月9日,BNL向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就巴新政府拒絕波格拉金礦特別采礦權延期申請事宜,提請啟動調解程序。BNL希望通過本次調解程序,與巴新的利益相關方達成公平合理的延期協議。

2020年一季度,紫金礦業營業收入同比增24.52%至36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18.93%至10億元。

“在金價上漲和銅產量增加的支撐下,預計紫金礦業上半年業績將表現強勁。”惠譽稱,波格拉金礦生產中斷沒有對公司黃金產量產生很大影響,其他項目在二季度黃金產量的增加,將抵消波格拉金礦的潛在損失。

紫金礦業告訴《 財經 》記者,公司正在實施隴南紫金、諾頓金田、山西紫金等金礦項目技改擴建,在目前金價較高的背景下,本身有不錯的利潤和現金流,建設項目所需資金主要通過所在企業自籌(包括自有資金和部分貸款)。“除上述項目外,公司還加大對其他黃金項目的挖潛增效力度,力爭2020年的礦產金產量與2019年持平,基本能彌補波格拉金礦短期產能的缺口。”

紫金礦業污染事件的事故調查

當紫金礦業的重污染讓汀江流域百姓痛不欲生之時,有人卻因紫金礦業活得極為滋潤。10年前,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三人一起玩轉紫金礦業;10年間,他們從中瘋狂吸金65億元,搖身一變成富豪:陳景河已是中國第一金礦的董事長、柯希平成了廈門首富、陳發樹則登上了“福建首富”的寶座。紫金礦業直接催生了閩商系的三條巨鱷。

因紫金礦業結緣

“他們三人很像,又非常不像。”紫金礦業廈門總部的一位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是多年的黃金拍檔,“他們因紫金礦業結識,雖各具特色,但做事都很果敢。”

現年50歲的陳發樹靠新華都(18.50,0.00,0.00%)百貨起家,是福建省零售業的大佬;柯希平則是廈門恒興實業的董事長,主要從事建材生意。

1997年,陳發樹和柯希平共同出資成立了新華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華都工程”),其中陳發樹占股51%,柯希平占股49%。

那年,陳發樹花6000多萬元購買了一批水電站設備。“對于當時資金并不雄厚的陳發樹而言,這批6000多萬元的設備更像是一種賭博。”陳發樹的一位朋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果做好了收益會很高,做不好陳發樹就可能即刻面臨破產。”陳發樹的豪賭氣質可見一斑。

然而,正是這批設備,讓陳發樹結識了陳景河。

設備到位后,陳發樹和柯希平的新華都工程公司先后承接了浙江和江西開采土石方的工程。當陳發樹得知紫金礦業也有土方工程的需求時,便主動與對方接觸,隨后陳發樹結識了陳景河,并開始承接紫金礦業的業務。

1992年,科班出身的陳景河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上杭縣開發紫金礦山,委以上杭縣礦產公司經理的重任。“陳景河是一個工作狂,”上述紫金礦業的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經常加班,十分敬業。”

“1992年,紫金礦業的利潤只有5萬元,但1993年實現了55.4萬元的利潤之后,就開始逐年迅速增長,1996年達到了1000萬元。”在陳景河看來,紫金礦業的壯大與發展在情理之中,“人們把技術神秘化了。其實,有些看似很復雜的東西,把它弄明白了,與生產一結合,就顯得很簡單。”

隨著紫金礦業資產規模不斷膨脹,2000年,紫金礦業開始實行股份制改革,陳景河任董事長。而正是在這個千禧年,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三人第一次真正匯聚于紫金礦業。

“當時的紫金山礦是貧礦且開采難度大,也因陳景河的技術攻關需要不斷試錯,所以欠下陳發樹很多工程款。改制時,紫金礦業就將欠下陳發樹的工程款折合為股份入股。”紫金礦業的老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陳發樹入股紫金礦業的原因。

隨后,在陳景河和陳發樹的牽線搭橋下,柯希平也成功入股紫金礦業,與陳發樹一起成為紫金礦業第一、第二大自然人。

超低價入股

這10年間,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持股紫金礦業共計7.1億多股,如按當時9.15元的股價計算,這些股票已讓這三大閩商的身家暴漲至65億元。然而,令人咋舌的是,當時他們都是以0.1元的超低價入手,總投入不足7000萬元。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陳發樹和柯希平個人擁有的6.1億股紫金礦業都來自于新華都工程公司。當時,新華都工程以0.1元的面值無償轉讓給陳發樹3.5億股紫金礦業,同樣以0.1元的面值轉讓給柯希平2.6億股。這就意味著,陳發樹和柯希平的投入成本只有6100萬元。

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成功登陸港交所,陳發樹旗下的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紫金礦業已發行股份的13.16%,陳個人直接控制紫金礦業已發行股份的3.41%。 據此陳發樹直接和間接持有紫金礦業的股份近18.5億股,占比14.05%。

作為引領陳發樹和柯希平進入紫金礦業的帶路者,陳景河也同樣以低價收購入主紫金礦業。

2004年,陳景河以0.1元/股低價收購了金山貿易持有的紫金礦業600萬股,又以0.65元/股的價格從新華都百貨處收購了400萬股。2006年,類似的轉讓兩次出現,陳景河以同樣的低價再次拿下4167.52萬股。陳景河僅僅花了735.28萬元就成功獲得了紫金礦業總計1.14594億股。

至此,三大閩商花了不足7000萬元就躋身紫金礦業十大股東,成為三大自然人,坐擁65億資產,已然成為福建三大巨鱷。而紫金礦業和陳景河顯然是陳發樹和柯希平的貴人,雖然陳和柯在入股紫金礦業前已有自己的企業,但紫金礦業的暴漲才使得他們的企業從池塘進入海洋,開始真正的“飛躍”,兩人從紫金礦業所獲的利潤比他們此前20年的收入都要多。

“與陳景河不同,陳發樹和柯希平入股紫金礦業有很明顯的投資痕跡。”廈門一位從事零售業的閩商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這位閩商所指的投資痕跡,其實就是陳發樹和柯希平通過“新華都工程”來避稅。陳發樹和柯希平的6.1億股通過新華都工程劃撥到自己名下,由企業股轉為個人股,按當時股價來計算,這些股票的價值達到55.815億元,如按25%的企業所得稅計算,陳發樹和柯希平則將應繳納的13.75億元稅款直接當做“利潤”收入囊中。

瘋狂減持套現

去年4月底紫金礦業大小非解禁后,陳發樹和柯希平開始瘋狂套現。

解禁之時,柯希平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紫金礦業2110萬股,通過上證所競價交易系統累計減持紫金礦業5367萬股。以紫金礦業此間的加權均價8.88元計算,柯希平此次套現約6.64億元,而陳發樹套現達42億元之多。

數十億元的大手筆投資,陳發樹和柯希平已淡然面對,紫金礦業給陳和柯帶去的,也許遠不止金錢。陳發樹早已不是那個擔心6000萬元的設備會讓其破產的青年;柯希平也將自己的企業安在了廈門最具小資氣息的高檔區域。

就在陳發樹和柯希平瘋狂套現的同時,陳景河也按捺不住,開始減持了。陳景河轉讓了紫金礦業近2760萬股,套現2.5億元,其中近8成轉讓給了公司部分董事、監事及高管。

三大個人股東集體減持套現,引起市場一片恐慌,人們紛紛猜測紫金礦業將進入“夕陽”。“事實上,陳發樹、柯希平或是陳景河的減持未必就是對紫金礦業前景的擔憂。減持后他們仍是紫金礦業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前述紫金礦業廈門總部的老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當時代周報記者走訪柯希平的廈門恒興公司時,公司的內部人員向記者證實了紫金礦業老員工的話:“我們對外界炒作套現之事也很反感,至少現在紫金礦業仍是我們業務的一部分。”而陳發樹旗下的上市公司新華都的董秘龔嚴冰此前也向時代周報記者承認紫金礦業的重要性:“紫金一直給我們帶來豐厚的利潤。”

瞄準海外并購

十年的磨合,竟然使得三人的氣場如出一轍,低調、寡言。當時代周報記者向這三大閩商詢問對彼此的看法時,三人都宛若不認識對方般,“不予置評”。與陳發樹和柯希平不同,帶領紫金礦業馳騁國內外多年的陳景河雖不愿談及商業伙伴和商業秘密,但在與時代周報記者的交流中卻始終保持禮貌,彬彬有禮。

早在幾年前,陳景河就已將紫金礦業陸續推出國門,“我們要利用海外資源供應國內市場。”陳景河一直堅持走國際路線,“這是中國政府積極鼓勵的,也是紫金未來發展應該認真實踐的課題。”陳景河這幾年的國際化轉型之路走得略有成效,2009年,紫金礦業榮登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第243位。

也許受到了陳景河的影響,陳發樹和柯希平也開始走海外并購之路,只不過他們選擇隱身于一家叫天然乳品的公司之后。

這家只有11名員工、注冊地在開曼群島的神秘香港上市公司,日前已完成了對新西蘭最大私營農場Crafar Dairy20%股份的收購。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家公司多年虧損、市值只有11億港元的公司是如何“吞下”比自己公司規模大7倍的公司的?

答案也許正是陳發樹和柯希平。如今的陳發樹和柯希平已是福建富豪,作為天然乳品的股東,兩大巨鱷在背后力挺,此番海外并購進軍乳業的成功實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陳發樹、柯希平和陳景河的海外拼圖正在醞釀升級中,也許下一次三人再聯手時,已與礦業無關了。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今天下午致電中國青年報記者,對本報披露的紫金礦業“封口費”事件表示關注。

報刊司的李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受領導委托,他特地打電話了解紫金礦業“封口費”事件的相關情況。本報記者在電話里詳細介紹了采訪經過,并一一告知7家媒體記者自述遭遇紫金礦業公關的情況。李先生表示,會向有關媒體做進一步的核實了解,并關注事態的發展。

而在今天早些時候,福建新聞出版局的官員也打來電話了解相關情況,本報記者同樣做了詳細介紹。

自從7月26日本報報道紫金礦業“封口費”事件之后,該公司一直沒有對此做出正式回應。這兩天,本報記者多次打該公司宣傳部部長鄒永明的手機和辦公室電話,均無人接聽。

據《東方早報》報道,鄒永明對有關媒體表示,“封口費是他們(記者)在亂說”。而據經濟觀察網報道,鄒曾經發誓:“如果有拿錢堵記者嘴的事,我的腿將被人砍掉”。

“這是鄒永明個人的說法,不能代表公司,他要對自己的說法負責。”紫金礦業董事會秘書鄭于強今天上午對本報記者表示,關于“封口費”的真偽,現在還不清楚。“我們問過公司宣傳部,他們說沒有這回事。公司會對此事進行調查,給公眾一個說法。”

該公司監事會主席林水清告訴記者,關于“封口費”的事,他只是聽說,事實真相還有待調查。他認為,作為公司層面,不應該有這樣的行為。

記者打電話給上杭縣紀委,接電話的一位女士稱領導不在。她說,在網上看到過有關紫金礦業“封口費”的新聞,但由于不是“正規渠道”得來的消息,當地紀檢部門還沒有就此進行調查。

另外,總部在北京的《新財經》雜志昨天否認在外地設有記者站。該雜志一位李姓總編助理對本報記者說,所謂的“福建記者站站長”鄭某,只是該雜志發行代理公司的人員。此前,被此間媒體圈認為是《新財經》“福建記者站站長”的鄭某對本報記者聲稱,紫金礦業給他們的6萬元匯到了福州中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通過網上搜索,記者找到了《新財經》雜志在福建分支機構的地址。但上門一看,辦公場所除了懸掛“《新財經》雜志社華東南站”的牌子外,還有“《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福建聯絡處”以及“福州中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招牌

很赞哦!(1473)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汕尾陆河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