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3 班主任培訓買粉絲結尾(如何剪輯視頻?)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4-28 00:18:29【】5人已围观

简介/p>同時備考6門,戰線過長。備考期間,一度是這樣的狀態↓可是,考完兩個月后看到成績,感覺是這樣的↓這個轉變,我歸功于自己,也歸功于BT!01初識BT源于知乎對,對BT學院褒貶不一、正面負面評價泛濫的

/p>

同時備考 6 門,戰線過長。備考期間,一度是這樣的狀態↓

可是,考完兩個月后看到成績,感覺是這樣的↓

這個轉變,我歸功于自己,也歸功于 BT!

01 初識BT源于知乎

對,對 BT 學院褒貶不一、正面負面評價泛濫的知乎。 2018 年 3 月初,我瀏覽完畢知乎上所有關于 BT 的內容,給了自己2 天時間,思考完畢,決定報班!

為什么? 因為:

(1)我清楚地知道,9 個月時間在職備考6門,我是不可能用其他網校那樣動輒上千的課時,我需要的,是精心梳理過的重點、是高效率的課程;

(2)BT 作為培訓業一個 “新生兒”,與行業“老僵尸”們相比,它確實做到了更好的“陪伴”,而對于跨度近 1 年的復習,心態和心理的支持,特別重要。(PS:媒體對于新事物總是很活躍,面對泛濫的信息,能客觀、獨立做出自己的判斷,才是考 CPA 的第一個能力。) 事實證明,考完之后,我很慶幸當初的決定。

當然,客觀而言,成績的決定因素中,自己的因素自然是大過培訓機構的因素,對一般人來說,前后占比可能是 80%與 20%,比如自身基礎和毅力都不錯的;而對部分人來說,卻能達到50%與 50%,比如底層學習方法就有問題,需要培訓機構糾正的。

02 BT學院和我

報班以后,我的復習進度完全按照 BT 學院彬哥的課表來排,大概是這樣↓:

課件方面,BT 會提供講義、給學員們郵寄教材、近 5 年真題集以及配合三遍法的改錯本,長這樣↓:

備考過程中,彬哥會建親自管理的群,在一模后還會進行分班。我所在的 A 班,學員們都特別努力。每天打卡,畫面一般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是否有感受到森森的壓力? 那就對了,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逼著你,讓你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的同儕壓力!

當然,每個班還有班主任和助教,有班長和組長,解答學員平時的疑問,也提供心理輔導。 整個備考過程中,我在群里沒有提過一次問題,沒有發過一次言,甚至沒有打過一次卡(不習慣而已)。

即使參與度如此之低,我還是能感到,以“陪伴奮斗年華”為使命的BT學院,在“陪伴”方面,確實是做得很棒的!

03 備考心得:明確目的+好習慣

關于考試目的

這個特別重要,放在第一順位說。 就我所了解到的考友們,備考目的五花八門,有的為了 Qpay、有的為了升職/換工作、 還有的是賭氣要氣前男/女友……

Anyway,無論何總目的,投資自己總是對的。

這里我為何要強調目的的重要性? 因為這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場為期長達半年以上的長跑中,起跑靠興奮、跑中靠堅持,你按時間進度表跑過一個又一個截點,總會遇上體力和精力的一個又一個臨界點,那種感覺到無法堅持、腦袋再也塞不進任何內容的臨界點。

而這種時刻,能支撐你繼續的,往往是起跑時的那顆初心。 所以我建議大家,先用一張紙,列出你所有的報考目的(肯定不止一個),然后按你認為的重要性,篩掉一半,再篩掉一半,直到只留下最后一個,然后,死咬住這個目的,再出發。

智商 VS 好習慣

CPA 靠什么,智商?毅力? NONONO,我認為,僅僅需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并堅持而已。借彬哥的話說:

其實,任何一個領域的技能訓練,都可以用 practice makes perfect(孰能生巧)來定義。

所謂刻意練習,也是在多次反復重復練習中得到才能的提升而已。 我從來不認為 CPA 一次過 6 門靠智商,相反,我比較厭惡考得好但對外均宣稱自己沒復習的“虛偽學霸”們。

于我而言,CPA,就是時間和汗水堆出來的。所有備考過 CPA 的考友們,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這條路有多苦,那些我們熬過的深夜,那些我們感到無比疲憊時抬頭望向的天空,那盞掛在我們堆滿各種資料和寫得密密麻麻的材料的書桌上方的燈,都是我們一路辛苦的見證! 所以但凡再有人拿天賦,拿智商說事,請你關閉耳朵,給他一個高貴的白眼,哼!

關于在職備考

羨慕全職備考的考友,是和我一樣在職考生一直以來的心聲。 在職意味著留給你的“整塊時間”只剩下晚上和周末,刨去很多日常的雜事瑣事,相信大家的感覺都是↓

但是,據彬哥介紹,18 年 BT 學院過6門的學員中,大部分均為在職。

作為在職考生中的一員,我并未專門做過“時間課程表”,我的方式是頭一天晚上大概計劃好第二天要準備看的科目和內容即可,留出必要的空間。 其實我并不建議大家做下圖這種非常細化的時間表:

我的方法是,可以記,但事后記。 一來可以讓你通過回憶,知道自己的時間大概花到了哪里,一來也可以通過即時反饋, 調整下一步學習計劃。

我回憶了自己復習階段的時間安排,大致如下,供大家參考:

工作日 早 6:30 起床——7:00

整理+早餐 7:00——8:00

學習 8:00——8:30 上班,路上聽微課

上午專心工作

11:40——12:00 午飯

12:00——13:30 公司會議室學習

下午安心上班

19:00——21:00 公司會議室晚自習

21:00——21:45 回家,路上聽微課

23:00——00:00 聽錄播課程

周末休息日 8:00——11:00 聽錄播課程

13:00——16:00 學習/音樂/發呆

19:00——21:00 能學就學,不能就算

關于周末,其實是有遺憾的,因為沒能充分利用。但備考的過程也讓我知道,我并不是那種1天可以看書10小時以上的人。或許發現自己的極限和邊界在哪,也算是一種收獲吧。

當然,比較有定力的考友,如果能利用好這塊優勢,是相當讓我羨慕的。 BT 的課程在7月底就陸續結束了,后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真題模擬考試和消化,8月和9月,基本都按自己的節奏進行復習,9月中下旬中秋節過后,開始6門的沖刺,主要是做題和消化。

04 各科復習方法

審計

審計學科,特點是:大多數人可能沒接觸過,首先對行業陌生;其次專業術語多,因為教材是外文直譯過來的,長句較多有時甚至需要手動斷句;最后,知識點多,容易混淆。往往是 看了半天,結果是: 我的建議是:拉框架! (也是彬哥在第一課強調的)從首次接收委托、制定審計計劃、到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再到完成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一條線整個穿下來,配上教材后面幾章的四大循環和特殊事項,做到框架先了然心中,再去填肉(記憶細節)。

財管

財管,主要包括1至12章的財務管理、13至21章的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 提到財管,考友們大多反應是: 哈哈,其實,財管真的不用大面積背公式! 拋開近幾年客觀題逐漸趨向于基礎概念的考核不說,即使是主觀計算大題,能用上的公式也屈指可數。只要理解好“折現”、“現金流”、“資本成本”這幾個核心概念,無論是計算股票債券價值、還是公司價值、項目預算、資本結構,都是套路滿滿。 當然,對財管來說,大量做題是特別需要的。 很多考友在財管考試時做不完,就是因為熟練度還需要提升,這個可以通過做題來鞏固。

經濟法

對于經濟法,個人沒花太多時間,總體感覺是考得越來越細,合同法開始考細則、公司法和證券法常結合到一起、破產法和票據法時不時露個面,而最后3章的國有資產制度、反壟斷和涉外經濟缺依然是客觀題的常客,不容忽視。 對于法律條文,不用背,記住意思,然后模仿著用“法言法語”去表述即可。

會計

會計科目,耗時最多。看著目錄的章節表,內心往往是: 對于會計,我的建議是:按資產負債表的主要科目,跟著教材一章一章過,遇到不懂的先放下,通過后面幾輪的復習來補漏洞,切忌鉆牛角尖,扣細節,因為那會讓本來耗時就很多的 會計戰線拉得更長。

另外新增考點要額外留意,比如今年的政府會計10分大題,原本按照2分的選擇題來準備 然后選擇戰略性放棄此章的我,確實surprise了一下。 So,以后“老重點”們,比如非同一 /同一控制合并、差錯更正、權益結算股份支付等等,要看! 但時間分配上,需要再次與“非重點”章節平衡。

戰略

對于戰略,我的態度一直是: 戰略雖然有技巧,但也真的不只是傳說中的復制粘貼就行。 學習方法上,背框架是第一步, 但只背框架是不夠的,拿到大段文字材料后,若分析不出適用框架里的哪一個點,背也是白背。 所以建議還是通過真題來訓練材料的分析能力,另外,答題速度要注意提上來。

稅法

稅法的考點非常瑣碎,這也確實是一個入門簡單,越學越難的科目,但按今年趨勢看,考點趨向于基礎。 大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恒重點;小稅種如印花稅、車輛購置稅、資源稅,考點基本恒定,平時多看一下即可。

最后總結一下,6 個科目,備考方式不同,但技巧基本相通:經常總結、經常復盤、用好錯題本、定期回顧,利用好瑣碎的時間,配之以平穩心態,方得始終。 在此送上一句喜歡的話,與各位考友共勉: 凡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很赞哦!(983)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江苏镇江丹阳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