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東亞朝貢貿易體系解體的原因(大多數國家把中英鴉片戰爭也叫做通商戰爭嗎?)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0:19:26【】7人已围观

简介年。2008年2月12日,韓聯社報道說《紐約時報》2月11日第18版的廣告稱高句麗是韓國歷史。該廣告刊登的是一則以《高句麗(Goguryeo)》為標題的英文廣告,附上了公元412年高句麗占領滿洲(中國

年。2008年2月12日,韓聯社報道說《紐約時報》2月11日第18版的廣告稱高句麗是韓國歷史。該廣告刊登的是一則以《高句麗(Goguryeo)》為標題的英文廣告,附上了公元412年高句麗占領滿洲(中國東北)時的韓半島周邊地圖,并稱“毫無疑問,高句麗是韓國歷史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應承認這一事實”。此廣告由韓國傳媒宣傳專家徐慶德(34歲)登載。廣告中高句麗的面積非常大,包含了整個中國東北、內蒙古東部和河北,令人吃驚。

此外,韓國還在高句麗問題上選擇性的不論及唐朝援助新羅將日本逐出朝鮮半島的輝煌戰果(保衛了朝鮮半島獨立國家的存續,長達900余年),正如下文將涉及的,韓國也極力弱化明朝萬歷年間中國出兵幫助朝鮮成功抗擊日本豐臣秀吉侵略的歷史。民族國家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選擇性的敘述不意味著對顯著的歷史記載進行隨意性的改變。但是,韓國可以通過這種選擇性的記憶,弱化他國因素,突出本國主體。

朝貢體制造成的影響

中國和朝鮮半島國家間的關系受朝貢體制影響深遠。歷史上的事實是,中國式的朝貢體制在實際影響上有一個不同于西方歷史上普遍存在的帝國主義或霸權主義的特質:中國不謀求占領、征服和剝削朝貢國家,相對的維護了周邊弱國的體制完整和經濟獨立。這是由中國源自中原的禮治體系決定的。朝貢體系是中原王朝內在統治秩序的外化。其核心追求是滿足道德上的優越感。

中國在王朝最強大統一的時期,選擇了最合適的東亞獨特的國際關系體系,最大限度的維護了整個體系的穩定和和平。這比同時期西方的國際體系要人道和有效得多。當然,這個體系仍然是不平等的。這的確是這個體系的缺陷。但是,我們無法超越歷史的時代局限,要求古人實現當代國際關系體系的主權平等原則。

隨著中原王朝的崩潰,朝貢體系解體。但其影響至今不散。其中之一就是韓國對中國的不信任和對朝貢體系的完全否定。甚至在韓美牛肉風波中,抗議的韓國民眾還攻擊韓國政府對美國也搞“朝貢外交”。韓國顯然是把當年的朝貢當成了屈辱歷史儲存在記憶當中了。

但是,以明朝為例,朝鮮當年對中國的朝貢并非來自一種武力強制,并且,朝鮮在朝貢體系當中,得到了貿易上和國家安全上的最大好處。

明朝自開國以來,即實行“國無大小”、“推誠以待”、“修禮睦鄰”的和平外交政策,除了對蒙古保持軍事警惕之外,明朝規定了15個國家均為中國的友好國家,不實行征討政策(不征之國)。此事見《明皇祖訓首章》。祖訓中朱元璋把朝鮮定位以后世代不征討的第一個國家。“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自不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即北元—蒙古)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今將不征諸夷國各開列于后:東北:朝鮮國即高麗。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弒王氏四王,故待之。正東偏北:日本國雖朝實詐,暗通奸臣胡惟庸謀為不軌,故絕之??”。

1392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高麗恭讓王四年;朝鮮太祖元年)與明朝親近的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國王,由此結束了高麗王氏家族的統治。李成桂積極參與明朝的朝貢體系。半年時間內,先后九次遣使到明朝,一來解釋和說明政權更替的原因,而來請求明太祖朱元璋賜予國號。按照朱元璋的的旨意,改國號為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定都漢陽。

朱元璋不僅通過宣稱“朕為爾正名”承認了朝鮮新的政權,而且明確提出不去直接干涉朝鮮:“我中國綱常所在,列圣相傳,守而不失。(王氏)高麗限山隔海,僻處東夷,非我中國所治。且其間事有隱曲,豈可遽信。爾禮部移文諭之,從其自為身教,果能順天道、合人心以安東夷之民,不啟邊釁,則使命往來實彼國之福也”。又說“朕視高麗不止一彈丸,僻處一隅,風俗殊異,得人不足以廣眾,得地不足以廣疆,歷代所以征伐者,皆其自生釁端,初非中國好土地而欲吞并也”。

由于朝鮮的示好和主動,加之朱元璋的和平外交政策,朝鮮和明朝建立了具有經典意義朝貢關系。朱棣繼承皇位,定都北京后,朝鮮最早派人前往南京祝賀朱棣登基。永樂元年(1403年),朝鮮太宗李遠芳親自到南京朝見永樂帝朱棣。朱棣十分高興。永樂六年,成祖派內使黃儼等人出使朝鮮,賞賜朝鮮國王花銀一萬兩、絲五十匹、素線羅五十匹、熟絹一百匹,作為對朝鮮國王向大明的朝廷獻馬的回報。朝鮮國王受寵若驚,親自宴請明廷使者,并向使者問道:“皇帝何以厚我至此極也?”黃儼答道:“新登寶位,天下諸侯未有朝者。獨朝鮮遣上相進賀,帝嘉其忠誠,是以厚之”。朝鮮的朝貢并不是都被接納,這與朝鮮的積極入貢心理形成鮮明對比。由此也反映出這樣的歷史關系潛伏了導致朝鮮心理扭曲的因素。

以洪武年間為例,洪武六年,朝鮮遣使貢馬五十匹,“道亡其二”。“及進,以私馬足之。帝惡其不誠,卻之”,送馬以次充好,拒絕其進貢。洪武七年,朝鮮又遣使來貢。“表請每歲一貢,貢道從陸,由定遼,毋涉海,其貢物稱‘送太府監’。中書省言:‘元時有太府監,本朝未嘗有,言涉不誠’。帝命卻其貢”。送東西連名稱都搞錯了,再一次予以拒絕。

據《明史太祖本紀》記載,自洪武二年(外國開始朝貢)迄洪武三十年,被明王朝拒絕入貢的有四個國家,計六次。其中:朝鮮兩次,日本一次,安南兩次,占城一次。

明朝對朝貢的規定是很嚴格的,并非特別對朝鮮如此,其他國家弄不好就“以寇論”。如,明朝鄭若曾撰《籌海圖編》說到日本朝貢的情況時:“貢例:船止二只,人止二百,違例則以寇論”。“永樂二年,欽定每貢二艘,正副使等無過二百人。若貢非期,人船逾數,夾帶刀槍,并以寇論。”

朝貢和拒絕入貢的政策隱含了明朝自大的內容。朝貢國自然感覺到屈辱。但是,為了保護朝鮮的領土完整和獨立,萬歷朝時,中國援朝抗日,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卻是超越屈辱感的事件。

萬歷朝鮮戰爭,又稱朝鮮壬辰衛國戰爭。這場戰爭由日本前關白豐臣秀吉在1592年(壬辰年,中國萬歷年間,日本文祿年間)至1598年派兵侵略朝鮮、企圖“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億萬斯年”(豐臣秀吉致朝鮮國王書語)引起。朝鮮向中國求援,明神宗應請求派遣大軍救援,朝鮮將領李舜臣和中國將領鄧子龍互相支援,最后都壯烈犧牲。但是最后中朝盟軍最終獲勝,朝鮮轉危為安;日軍主力被迫撤退,日本企圖侵占朝鮮并以之為跳板進攻中國的企圖破滅,豐臣秀吉也在希望破滅后不久死去。他死后不久,日本軍隊被迫全部從朝鮮撤退。

這是中國第二次保護朝鮮免受日本的侵占。李朝時期朝鮮對中國明朝的援助是一直講究情義、感激涕零的。在當代韓國的官方歷史敘述中,不提明朝援朝之事。當代韓國學者的論述,也是強化韓國歷史上的自救衛國的英雄,明朝的作用在其歷史書籍的表述中是弱化的甚至是混亂的。

而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關系數千年來即經常受到第三因素主要是日本的影響,無視這段歷史是不尊重事實的。

朝鮮從與明朝的和平交往中不僅得到了安全,還得到了儒家文化。朝鮮李氏王朝時期將中國的朱子哲學思想定為國教,世宗大王在位期間實現了以禮樂治天下的“儒教”精神,達到了文化學術發展的鼎盛時期鞏固了韓民族精神的基礎,一直被后世視為學術與政治協調一致的模范而稱頌和效法。

李朝中葉后,誕生了韓國儒學雙璧退溪李??1501—1570)和栗谷李珥(1536—1584),李退溪號稱“韓國朱熹”。在這些人的推進下,李朝李學達到了全盛時期。韓國人對歷史上著名的儒者十分敬崇。在韓國還有許多企業支持或創辦各類以著名儒家命名的研究所,研究院等,其中著名的如:退溪學研究院,栗谷研究會等。這些研究院對于推進儒學研究,形成社會尊崇儒家文化的氛圍起了重要作用,說明傳統儒家思想在韓國經濟發展后的文化取向中,仍然居于一個極重要的地位。

韓國的傳媒也對積極宣傳儒學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從2000年10月份開始,韓國國家電視臺播放了長達100小時的《論語》講座。每周2小時,歷時約1年的時間。到處可見的宗族會,宗親會,把散居各地的族人們連接在一起,體現儒家注重血親血緣關系的倫理觀念;各種各樣的同窗會,同門會,是儒教不忘故舊觀念的具體體現。

此外,明初,明朝與朝鮮之間的貿易十分發達。除了邊境的互市之外,明朝通過饋贈的方式(朝貢貿易),向朝鮮輸出的物品主要是瓷器、絹帛,以及樂器、書籍和藥材。但朝貢貿易對于中國而言主要是政治行為而非經濟行為,所得文化反饋也少。當然,出于國防戰略需要,明朝也從朝鮮得到了戰馬。洪武年間(1368-1398),明朝總計向朝鮮購買馬30000余匹(按中國的記載為30443匹,按朝鮮的記載為34617匹)。

雖則李朝和中國在歷史上維持了和平友好往來的關系,但這種關系是存在于朝貢體制之中,李朝朝鮮即便有感激,也為當代韓國的歷史書寫者所不能接受,這便是悲情歷史觀的真實寫照。古代的中朝朝貢關系,不等同于近代西方列強與殖民地之關系。其根本區別在于中國不以滅其國家、占其領土、掠其資源為目的。這種本質區別被韓國方面刻意忽略。

被征討、占領和殖民的歷史記憶

晚清以來韓國遭受日本的侵略和屈辱,這些歷史加強了韓國民族心理的受害者情結。近代的屈辱歷史成為中國和朝鮮民族的共有的記憶。

1876年,日逼迫朝鮮簽訂《江華島條約》日本取得在朝鮮的特權。甲午戰爭中,清朝為履行保護屬國的義務而于侵略朝鮮的日本作戰失敗,并導致日本侵略中國本土。根據1895年的《馬關條約》,第一款明確規定:清朝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后全行廢決”。中國與朝鮮的傳統關系結束。

此后,日本占據朝鮮,朝鮮走上了殖民化之路。此為其最屈辱之歷史階段。韓國史學家說:“由于門戶開放,在韓半島地區被拖入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過程中,因為未能自覺建立起國民國家,想資本主義經濟體制過渡的主題轉變也遭到了失敗,可以說淪為殖民地是無法避免的。”“韓半島是大陸勢力和海洋勢力角逐的地方,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與周邊任何國家相比,都不占優勢的條件下,雖然為了根據有關國家之間的國際協定,使該地區永久中立化,從而維護主權,避免國際爭端進行過活動,但韓半島大部分政治勢力,都分別屬于親清派、親俄派、親日派和親美派,他們企圖以強國為靠山,維持政權,結果終于走上殖民化的道路”。

1904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日本

很赞哦!(41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河北省张家口尚义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