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中俄石油貿易價格(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均價為4041元,那么從國外進口價格是多少呢?)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2 05:33:47【】2人已围观

简介西方。主要產于俄羅斯東部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到歐洲,一方面運輸距離長,另一方面,有的石油運輸管道經過別的國家,需要繳納過境費,既加大了出口成本,又受制于管道過境國,存在潛在的運輸風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

西方。主要產于俄羅斯東部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到歐洲,一方面運輸距離長,另一方面,有的石油運輸管道經過別的國家,需要繳納過境費,既加大了出口成本,又受制于管道過境國,存在潛在的運輸風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可見,開展同中國的石油天然氣經貿合作,在一個長期協議下,直接對中國定價、定量供應石油天然氣,不僅有利于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價格的穩定,減少運輸風險,還可以擴大石油天然氣出口,實現俄羅斯出口市場的多元化目標,保證持續穩定的出口,增加俄羅斯石油安全系數。

(2)中俄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可以吸引中國到俄羅斯投資,促進西伯利亞和遠東產油區乃至整個俄羅斯經濟的增長。對一個國家來說,經濟增長的源泉是多方面和復雜的,其中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點是“經濟增長是與人均資本的增長相關的”。外國直接投資作為東道國人均資本增長的一個源泉,盡管對衡量其促進東道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方面至今尚未達成共識,但是至少普遍認為外國直接投資有利于東道國經濟的增長,是東道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特別是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外國直接投資具有填補投資缺口的作用,這種填補有利于經濟的增長。俄羅斯自20世紀90年代初經濟轉軌以來,經濟嚴重滑坡,直到1999年才開始好轉。與此相對應的是投資能力大大下降,資本外逃現象嚴重,據統計近10年資本外逃的規模達到年均200多億美元。投資能力的下降對俄羅斯的經濟增長負面影響很大,因此,通過吸引外資彌補國內投資缺口,就成為俄羅斯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石油天然氣行業作為俄羅斯經濟的重要部門,雖然近些年的投資水平相對于俄羅斯其他行業仍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但是仍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目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設備老化現象嚴重,許多開采、冶煉設備已超期服役;管道運輸能力不足,急需改造原有的舊管道和建設新的油氣運輸管道,以擴大出口。俄羅斯要想維持目前的產出水平,穩固其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的地位,必須投入大量的資本,改造、更新舊設備,鋪設新的油氣運輸管道,開采新的油氣田,這僅僅依靠俄羅斯石油企業自身的投資能力顯然是不能滿足的。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聯盟主席尤里·沙夫拉尼科在2003年12月11日對記者表示,為了開采俄羅斯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氣能源,俄羅斯至少還需要35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沙夫拉尼科聲明,現在俄羅斯每年向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投資為80億~120億美元,為了保障俄羅斯地下能源開采量的增加和開采新的能源基地,必須增加投資。按照他的話說,現在俄羅斯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投資按專家的分析必須增加5~8倍,因為俄羅斯的石油開采與以往最高紀錄相比并沒有增加,而是處于恢復階段。沙夫拉尼科在莫斯科召開的“2003年俄羅斯燃料能源領域投資”的新聞發布會上同樣表示了上述觀點。中國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投資,不僅可以緩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投資資金不足的窘境,還可吸引其他國家的投資,帶動油氣田的基礎設施建設、開采設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增加稅收,刺激俄羅斯經濟的增長。以中俄油氣管道建設項目為例,如果“泰納線”中國支線、科維克金項目(中俄韓天然氣管道項目)和薩哈自治共和國向中國供氣項目能最終落實,就將吸引中國近百億美元的投資。僅科維克金項目的油田開發和管道建設費用就預計高達110億~140億美元。

(3)中俄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有利于俄羅斯融入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進程。最近幾十年來,俄羅斯亞洲區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在經濟上不僅脫離于亞太地區,而且脫離于自己的近鄰東北亞國家,不能使其經濟利用地區勞動分工帶來的利潤,促進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利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豐富自然資源,積極促進西伯利亞和遠東加入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進程,通過和東北亞地區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拉動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的發展,是21世紀俄羅斯既定的經濟發展戰略。在東北亞的三個重要國家中、日、韓三國中,日本、韓國雖然擁有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最需要的資金和技術,日、韓也渴望得到其豐富的自然資源,雙方有經貿合作的基礎,但是由于雙方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太大,容易形成垂直型分工,使俄羅斯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不利地位,淪為單純的原料供應國,而中俄兩國不僅經濟互補性強,而且發展水平相差不遠,因此,推動同中國的雙邊經貿合作,優先實現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同中國的經濟一體化,可以在兩國間形成合理的國際分工,使俄羅斯最大限度地獲得一體化所帶來的好處,是俄羅斯盡快融入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唯一現實選擇。石油天然氣合作周期長、金額大,具有很強的貿易和投資帶動效應,可有效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的戰略升級,縮短中俄經濟的一體化進程的時間,是俄方目前最為現實可行的選擇。

二、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比較優勢論和相互需求論認為,國際貿易的起因是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不同,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論認為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一個國家生產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國供給豐富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價格就低,因而較有優勢;相反,生產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國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價格就高,出口就不利。各國應盡量利用供給豐富、價格便宜的生產要素,生產廉價產品輸出,以交換別國價廉物美的商品。由此各國自覺不自覺地參與了世界生產的分工,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了本國的資源,從而使各國通過參與國際貿易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為了更清晰地解釋中俄兩國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的可行性,我們利用要素稟賦論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框架,借助于幾何圖形來分析比較中俄兩國進行石油與紡織品貿易前與貿易后兩國福利水平的變化,以論證中俄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是否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

假設1:Ⅰ國(中國)是勞動力豐裕型國家,人均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相應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輕紡工業)具有很大的低勞動成本的優勢,較為發達。中國每年僅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就高達千億美元。但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需進口大量石油天然氣。2007中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額為1712億美元,石油進口量接近2億噸。

假設2:Ⅱ國(俄羅斯)是資源豐裕型國家,勞動力匱乏。俄羅斯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國、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擁有82.19億噸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占世界石油總剩余探明儲量的4.74%,居世界第8位,擁有47.57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占世界天然氣總剩余探明儲量的30.5%,居世界首位。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居世界首位。但是俄羅斯勞動力匱乏,輕紡工業落后,每年需要大量進口紡織品。目前,俄羅斯紡織工業70%的原料依靠進口。2004年俄羅斯進口商品總額中,紡織品和服裝占到7.6%左右。

假設3:X是紡織品,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品。Y是石油,屬于資源密集型產品。

假設4:兩國的消費偏好相同,所以它們面臨相同的社會無差異曲線。

在上述假設的約束下,我們分別構建了圖10-3(a)和10-3(b)兩個模型,分別表示貿易前和貿易后兩國的經濟均衡。

圖10-3(a)體現的是沒有進行石油與紡織品貿易前的封閉經濟均衡。由于兩國消費偏好相同,所以它們面臨同樣的社會無差異曲線,相同的社會無差異曲線與兩國不同的生產可能性曲線相切,各自達到自給自足均衡。CIC1與Ⅰ國的PPF切于A點,過A點的切線斜率表明此時X產品的國內相對價格為PA,CIC1與Ⅱ國的PPF切于A'點,決定Ⅱ國在貿易前的X產品國內相對價格為PA',很明顯PA<PA',即X產品在Ⅰ國相對更便宜,因而Ⅰ國造X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它會專業化生產并出口X,而Ⅱ國則相應在Y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它會專業化生產并出口Y,貿易于是發生。

貿易后兩國的福利水平如何呢?圖10-3(b)反映了貿易后的情況。貿易后,兩國按照統一貿易條件PE進行生產,而PA<PE<PA',即國際價格在兩國國內相對價格之間,PE與Ⅰ國的PPF切于B點,這是貿易后Ⅰ國的生產點,與貿易前的A點相比,現在多生產了X,少生產了Y,實現了X生產的部分專業化,PE現在和代表更高福利水平的CIC2切于E點,這是貿易后兩國共同的消費點。則Ⅰ國的貿易三角為△BCE,出口BC單位的X換取CE單位的Y進口。而Ⅱ國的貿易三角是△B'C'E,出口B'C'單位的Y換取C'E單位的X進口,Ⅰ國的出口就是Ⅱ國的進口,BC=C'E,Ⅰ國的進口就是Ⅱ國的出口,EC=B'C',故兩個貿易三角相等。通過貿易,無差異曲線從CIC1提高到CIC2,這一福利水平的增進代表了貿易利益。

圖10-3 貿易前與貿易后兩國福利水平變化

由于貿易后經濟均衡所達到的社會福利水平高于貿易前,顯然在中俄間進行石油和紡織品的貿易符合雙方各自的利益,可以實現雙贏,自然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中俄進行石油天然氣合作的具有可行性。

很赞哦!(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河池天峨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