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中國海外工程的發展概況(中國企業海外工程項目有哪些)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7 00:50:30【】8人已围观

简介998年液化天然氣貿易量為661億立方米。日本天然氣主要進口來源:印度尼西亞占39%,馬來西亞占20%,澳大利亞占16%,文萊占10%,阿聯酋占10%。表7-2日本天然氣進口量(單位:億立方米)資料來

998年液化天然氣貿易量為661億立方米。日本天然氣主要進口來源:印度尼西亞占39%,馬來西亞占20%,澳大利亞占16%,文萊占10%,阿聯酋占10%。

表7-2日本天然氣進口量(單位: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日本通產省。

1999年日本主要的石油進口來源于中東,共占日本石油進口總量的85.0%,其中阿聯酋占26.4%,沙特阿拉伯占22.1%,伊朗占9.8%,卡塔爾占7.0%,印尼和科威特各占5.9%,阿曼占5.1%。另外,從中國進口的石油占日本石油總進口量的4.7%。

3.日本的油氣消費

(1)日本的經濟增長與油氣消費

日本經濟在不斷地增長,雖然從90年代以來日本的經濟陷入困境,但其年增長率大約達1.3%,對能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仍然在不斷地增長。其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關系見表7-3。

表7-3日本的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

資料來源:日本通產省。

(2)日本油氣的消費量

日本的天然氣和石油消費量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在不斷地增長。其1988年以來的石油消費量,見表7-4。

表7-4日本1988年以來的石油消費量(單位:萬噸)

(據《能源政策研究》,2000.4)

日本的天然氣消費量也在不斷地增長。1995年其消費量為624.98億立方米,1996年的消費量為676.79億立方米,增長率為8.28%,1997年的消費量為664.1億立方米,比1996年下降了1.88%,1998年的天然氣消費量為692.6億立方米,比1997年的消費量增加了4.29%。

(3)日本油氣消費結構

日本是第二大經濟強國,由于原來的石油消耗非常大,對外依賴進口的程度非常高,如果發生石油危機,日本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會受到極大的危害,因此日本近年來不斷努力降低其石油耗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不斷增加天然氣和其他清潔能源的消費。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1997年為52.8%,1999年為51.1%,預計2010年將達到50.1%~47.7%。天然氣所占比重1997年為10.7%,1999年為13.2%,預計2010年將達到12.7%~14%。

4.油氣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日本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其國內能源資源極為貧乏,油氣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而其石油消費的99.6%靠進口,其中又有77.3%的石油來自中東地區,這就意味著日本比別的國家更容易受到石油問題的沖擊。因此,日本積極采取各項步驟進行石油儲備工作,從1975年日本就開始大量進行戰略石油儲備工作,制定了《石油儲備法》,規定石油輸入者、石油的煉制者都有儲備石油的義務。到80年代初,日本的總儲備量已相當于其121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水平;到1992年日本的石油儲備總量為8000萬噸,占年消費量的28%,相當于其140天的石油消費需要;到1995年日本國家和民間石油儲備總量相當于157天的消費量。目前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儲備國。

日本的石油儲備體系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根據其石油儲備法進行的國家儲備,另一部分是民間儲備。國家儲備又分為兩種,即國家直接修建的儲備基地和國家向民間租借的儲備基地;民間儲備則分為由民間石油企業進行的石油儲備和由進口液化石油氣(LPG)的部門進行的儲備。其儲備體系見圖7-1。

圖7-1日本石油儲備體系

(據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1)

日本國家石油儲備的主要對象是原油。到目前為止,日本在不同的地區規劃建造了10個國家儲備基地。到1995年3月,日本民間石油儲備大約為4540萬立方米,政府石油儲備大約為4500萬立方米,總儲備量相當于157天的消費水平。

日本石油儲備動用機制和機構為:日本石油公團以石油公團法,按通產省的命令,負責儲備的動用。原則上,政府儲備是“最后措施”,在動用政府儲備前,業界民間儲備必須先投放市場,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動用政府儲備:

(1)達成了利用政府儲備作為聯合應急對策的協議。

(2)政府在考慮石油供應中斷的性質后認為有必要動用儲備。

日本戰略石油儲備的資金來源是:政府儲備的資金是由日本石油公團(70%),煉油廠及地方政府;而民間儲備是由各煉油廠、營銷商及進口商。

1999年7月,日本石油政策委員會(通產省的買粉絲機構)建議通產省考慮在供應中斷的早期階段就動用政府儲備,并將儲備量增加到與其他IEA的重要成員國可比的水平,即增加3140萬桶。

20世紀60年代日本能源安全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保證穩定的石油供應。后來,第一次能源危機迫使日本將其能源來源多樣化,因此,政策目標調整為保持多種能源的穩定供應(見表7-5),而不只是石油的供應,擴大核能和其他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減少石油進口,在建筑部門和運輸部門實行嚴格的旨在提高能源效率的新措施,解除對油氣部門和電力部門的管制,總之,日本能源安全政策的基本要素有:

A.促進海外石油開發,更好地利用潛在的國內能源資源;

B.發展非石油能源替代品,尤其是核能和液化天然氣(LNG);

C.石油供應來源的多元化并保持與能源生產國的友好關系;

D.促進新能源技術的保護和商業化;

E.制定能源緊急管理程序,建立石油儲備,應付可能的石油供應中斷;

F.加強區域合作。

表7-5日本能源安全指標(1973~2010財年)(%)

注:日本財年是從每年的4月1日到下一年的3月底(據趙志凌,2001)

為支持在海外勘查的日本石油公司,1967年,日本成立了一家國有公司(日本石油公團,JNOC)。日本石油公團已扶持了300多個海外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查項目。最初目標是要把日本公司在海外生產的石油在消費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0%,然而,目前僅達到15%。日本石油公團的另一種職能是建立政府的原油儲備。日本石油公團耗巨資建立了10個儲備基地,目前日本石油公團管理的儲備石油相當于78天的消費量。若加上私人石油公司的儲備,則日本能抵擋連續6個月的石油供應中斷。日本石油公團這類組織的正常運作依靠各種形式能源稅的收入,因此,日本的能源價格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是最高的。

A.能源政策、需求預測和供應戰略方面的信息共享;

B.雙邊或多邊儲備的石油儲備及儲備釋放機制;

C.定期聯合審查應急措施;

D.合作研究限制需求措施,如稅收、能源保護和提高效率等;

E.區域液化天然氣貿易和開發;

F.聯合開發可再生能源;

G.通過外交手段和國防戰略保護國際海運線;

H.環境合作,如跨國界空氣污染問題。

1996年7月,在日本財政支持下,亞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在東京成立。該中心推動了APEC成員國對各種能源環境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如APERC調查了各APEC成員國建立應急石油儲備的成本和效益。之后促使日本研究人員提出如下建議:日本倡議建立“亞洲戰略石油儲備”,以抵抗石油供應中斷。

在區域合作問題上,日本一直在財政上做出了許多努力,并提供技術支持。這些活動包括:在保護與有效利用能源方面與中國聯合實施的合作項目;與中國和韓國舉行的三方環境部長會議;東亞酸雨監測網絡系統;APEC環境技術交流虛擬中心(APEC-VC);以及2000年11月與澳大利亞、中國、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共同組織的“亞洲核能合作論壇”。

日本石油公團過去不管是否真正發現了石油,都對項目給予資金支持。這種對石油勘查的補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日本獲得未來預期的一定石油儲量,為日本長期的石油供應提供儲量保障,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沒有動力尋求高的回報。結果是,長期以來大量的投資項目和貸款擔保,使日本石油公團積累了許多壞賬(1萬億日元以上)。據媒體報道,從日本石油公團接受補貼基金的266家公司中,有154家公司已經破產,剩下的112家中,僅有13家沒有虧損。財務管理的不善最終導致了丑聞,迫使石油公團董事長下臺。為彌補虧損,日本通產省要求石油公團清算盈利項目以抵消壞賬。

此外,2000年2月,石油公團子公司(日本阿拉伯石油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鉆探權未獲延期。對日本尋求海外石油投資的政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通產省重新考慮了未來的政策,將逐漸減少對石油公司石油開發支出的財政支持,公團對私人石油公司的資助也將更加慎重。(趙志凌,國際經濟動態參考)

二、韓國的油氣工業發展概況和油氣安全戰略

1.韓國的油氣產儲量、貿易及情況

韓國也是一個油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國內幾乎沒有什么油氣儲量,各種能源消費中的97%依賴進口,其75%以上的石油進口于中東。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費量迅速上升,1962年為1040萬噸油當量,1995年達到了1.5億噸油當量,增長了近14倍,1999年則達到了1.82億噸油當量。1998年韓國的石油消費量為9930萬噸,1998年韓國的天然氣消費量為156億立方米。在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韓國的石油消費占消費量的56.3%,天然氣的消費占9.3%。

近10年,韓國能源消費平均年增長速度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二者分別為10.3%和8.7%,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增長速度更高,其中天然氣的消費平均每年增長達22%,居亞洲各國天然氣消費增長速度的首位。

1998年韓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為143億立方米。

2.韓國的油氣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1979年韓國石油開發公司(PEDCO)法(1999年1月1日更名為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規定建立政府石油儲備系統,1991年修訂,1993年實施的石油經營法規定了私人公司的儲備義務。韓國1999年9月底的儲備規模為7580萬桶,相當于37天的需求量。2001年9月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儲備達到了1.51億桶,相當于韓國74.5天的供應。

韓國的儲備機構有政府儲備(韓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規劃、儲備場所的建設,儲備油購買、維護及動用)和民間儲備(主要是石油精煉廠,石油進口商和銷售商)。

在緊急狀態下,韓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儲備的動用。可以在以下情況下動用戰略儲備:

1)嚴重的及長期供應中斷的情況下,根據政府命令動用儲備;

2)短期供應中斷情況下,應精煉廠和進口商的要求可動用儲備。儲備的動用主要按照國家石油公司與精煉商或進口商的租借合同進行。

韓國石油的政府儲備主要由國家出資(主要來源于能源稅的專門賬戶),民間儲備由企業出資。

1999年7月8日,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石油儲備終端(在麗水),儲備能力為3000萬桶。這一終端的完工標志著KNOC應急儲備計劃的二期工程完工。KNOC目前的儲備能力為9500萬桶,相當于51天的消費量。韓國政府正在進行儲備計劃的三期工程,預期2004年完工。屆時KNOC的儲備能力將達1.62億桶,相當于84天的消費量。若加上私人公司的儲備,則可滿足IEA90天消費量儲備的規模。

1999年6月挪威國家石油公司(

很赞哦!(97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湖北襄樊樊城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