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農產品國際貿易政策的措施有(加入WTO后,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對策)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2 04:45:52【】9人已围观

简介機制下當今各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性質和動機,才能正確定位中國在加入WTO后,應如何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的既符合WTO原則,又能充分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才能不被加入WTO給我們在理想狀態下的期望沖昏了

機制下當今各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性質和動機,才能正確定位中國在加入WTO后,應如何在宏觀政策上制定出相應的既符合WTO原則,又能充分反映中國利益的貿易政策,才能不被加入WTO給我們在理想狀態下的期望沖昏了頭腦。

1 從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看貿易政策的保護性

世界范圍國際貿易政策演變一般分為5個階段:

(1)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 重商主義思想是當時保護主義的理論基礎。

(2)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 自由貿易政策占主導地位,但是同一時期后起的德國和美國,則在漢密爾頓和李斯特的保護貿易思想影響下,基于他們特定的對外競爭條件,主張運用貿易政策保護國內的幼稚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

(3)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1929年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成為超保護貿易政策的催化劑。

(4)戰后世界貿易自由化傾向時期 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掀起了一股貿易自由化浪潮,但是戰后的貿易自由化傾向與自由競爭時期的貿易自由主義有所不同,并不強調全面的貿易自由,而是一種有保留的貿易自由,它并不完全排斥貿易保護政策。

(5)關貿總協定(GATT)條件下新保護主義時期 1973年的能源危機、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高失業率,給發達國家經濟以沉重的打擊,使各國貿易政策開始脫離過去自由放任的思潮,轉向以管理為主要手段的貿易保護主義,引發了全球性的保護貿易浪潮。

從歷史上國際貿易政策演變的幾個階段不難看出,國家貿易政策的本質是保護性的。主要4點:一是在GATT前的各國貿易政策無多邊貿易協議的束縛,各國制定的對外貿易政策完全依據本國利益,這樣極易產生貿易保護的做法;二是歷史上盡管若干次保護貿易政策和自由貿易政策相互交替,但保護性的貿易政策在時間上占主導地位;三是保護性是貫穿國際貿易政策歷史演變的一條“紅線”,即使歷史上自由化占主導的時期也仍然有貿易保護的影子;四是20世紀50年代倡導自由貿易,并訂立了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以約束各國的保護措施,但貿易政策的保護本性沒有因為貿易政策的國際協調而改變。2002年3月,美國對鋼鐵啟動201條款,對來自歐盟、日本、韓國、俄羅斯、中國的鋼材進口征收關稅最高達30%,就是典型的例子。

2 對保護性貿易政策的理論解釋

2.1 國家間貿易得益分配不均,是產生保護貿易的主要淵源

徐建斌、尹翔碩在“貿易條件惡化與比較優勢戰略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持續惡化和自由貿易下南北收入差距的擴大,使得人們不得不反思基于比較優勢的貿易戰略的有效性。并用擴展后的李嘉圖模型,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惡化現象和南北收入差距的擴大做模型化分析,得出: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雖然確實對貿易雙方都有好處,但貿易雙方因自由貿易得到的好處是不均等的。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在與發展中國家的自由貿易中,發達國家得到的好處比發展中國家得到的好處要多。這樣,發展中國家想追趕發達國家,實現本國復興的愿望就很難實現。于是,國家之間在對貿易利益的爭奪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保護貿易政策的實行[1]。而且歷史證明,沒有一個國家是一直極力鼓吹貿易自由化的國家,在實現工業化之前也采取了高關稅的保護政策。GATT對發展中國家的例外條款、普惠制(GSP)等一系列的糾正貿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措施,充分說明了國家間貿易得益分配不均是產生保護貿易的主要淵源。但是,為什么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新貿易保護主義呢?

2.2 國家內部各行業因自由貿易帶來貿易利益的分配不公,是造成貿易保護的又一壓力

為了解釋這個現象,以美國的鋼鐵產業為例。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在自由貿易中其得到的利益應該要大于發展中國家得到的貿易利益。那么為什么美國布什 *** 還要揮舞201條款的大棒,不惜引發一場世界性的鋼鐵大戰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美國各行業在自由貿易體系中得到的利益不均等,甚至有些部門是負的利益。資料顯示,由于在自由貿易下的國際鋼鐵供應商的競爭,1990~1999年,美國鋼鐵制造工業每年有大約5000人失去工作;1999~2001年,美國總共有18家鋼鐵公司破產,有23500多工人失業[2]。按照國際貿易的比較成本說和要素稟賦論,像美國之類資本量較多的國家,應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然后進行交換,以獲取國際分工的好處。現在的問題出在美國出于國內政治和社會的考慮,既要生產并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又要維持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使這些產品的生產已經失去了比較優勢,熊掌與魚都要。畢竟美國的鋼鐵業曾經是他的支柱產業,并有60萬的鋼鐵工人,將他們轉變到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去就業,是需要時間、非常困難的。出于國內政治壓力,布什 *** 權衡各方利弊,最終決定啟用201條款提高關稅。可見貿易利益對國內各行業的不同影響也會導致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

2.3 貿易政策國際協調不能改變貿易政策的保護性質

貿易政策的國際協調,促進了貿易政策的國際趨同化。自二戰以來,雙邊貿易政策的協調,區域性的政策協調,尤其是致力于國際貿易體制的多邊貿易政策的協調,使各國貿易政策趨于統一,體現了全球經濟關系的秩序化,給各參加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無論是哪種協調,貿易政策的本質始終具有保護性,即貿易政策的目的——保護本國市場,擴大本國產品的出口市場,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改善,積累資本或資金,維護本國對外的經濟、政治關系,沒有根本改變。就拿WTO這一多邊貿易的最高成就來說,仍然改變不了各個國家貿易政策的保護本性。

(1)自由貿易是個謊言 WTO規則的制定,形式上是通過多邊貿易談判回合(MTN)的協商產生,實質上依據國家貿易實力決定分量,由于歷史原因和貿易實力,基本上是美國一手把持。貿易談判(貿易自由化)只是攫取利益的手段,使國家利益最大化(貿易保護)才是貿易談判的實質。

(2)WTO的例外條款和規則,為國家的保護貿易政策的實施提供了可能和依據 由于貿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利己的,即在最大范圍內保護本國利益,同時最大程度地攫取他國利益。因此,國家貿易政策的目的(在沒有一個足夠有約束力的國際組織的約束條件下),決定了這種例外條款和規則就會必然成為貿易保護的依據。

(3)在WTO下仍有一些公開的高度保護的行業農業、紡織業,便是各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公開的保護產業。但這些產業恰恰是發展中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是發達國家中相對比較劣勢的產業。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studa.

WTO關于農業貿易方面的協定有什么?

《協議》包含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農業方面的條款可以分為三部分:農業協議總則、農產品具體減讓承諾和《中美農業合作協議》。這三個部分就農產品市場準入、國內支持、出口補貼,反傾銷標準和保障措施實施標準等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市場準入

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許多WTO成員國一樣,中國政府承諾對一般農產品的進口采取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撤消與WTO規則不相符的非關稅措施;對敏感商品(如大宗商品)采取關稅配額(即對配額內的農產品進口實行低稅率,對配額外的進口實行高稅率) 和準國家專營制(即國有貿易實體和非國有貿易實體均有權得到規定的配額)。同時,降低進口關稅,增加配額額度,提高配額管理透明度,實現部分農產品非關稅措施關稅化,授予外國企業貿易權和分銷權。

1 降低關稅,提高配額,非關稅措施關稅化。

中國同意削減農產品進口稅率,逐步增加敏感商品的進口配額。到2004年1月1日,農產品簡單平均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22%降低到17.5%,對美國優惠產品的生產率將從目前的31%降至14%。具體承諾如下:

1)對棉花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棉花進口初始配額為74.3萬噸,配額內關稅稅率為1%,配額外關稅稅率76%。進口配額將逐步增加到2004年的89.4萬噸,配額外關稅稅率降至40%。提高配額和利用率,為國有貿易實體和非貿易實體分別提供33%和67%的額度。

2)對奶制品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撤消與WTO規定不相符的一切非關稅措施。

3)降低魚類進口關稅稅率,從目前的25.3%逐步調整到2005年1月1日的10.6%。

4) 谷物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度和準國家專營制。中國承諾在配額內進口征收低關稅(谷物的稅率為1%,谷物加工品不高于10%),配額外進口征收76%。至2004年,谷物進口配額將顯著增加,同時,配額外進口關稅稅率降至65%。另外,中國在加入WTO后將取消大麥的進口配額制,代之以9%的關稅稅率。

5)肉類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同時,削減肉類關稅,關稅減讓到2004年完成。

6)油籽和大豆油。首先,中國承諾到2006年實現大豆油的貿易自由化。在過渡期內,對大豆油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初始配額為171.8萬噸,配額將逐步增至326.1萬噸,配額外關稅稅率降至20%。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增加到配額制取消前的90%。從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的進口實行關稅稅率為74%,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為50%;到2005年,配額將逐步增至326萬噸,配額外關稅稅率降低到20%。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增加到配額制取消前的90%。從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關稅配制和準國家專營制,進口只征收9%的關稅。其次,對大豆不建立配額制,關稅稅率限定在目前3%(1998年大豆進口量超過300萬噸),同時把大豆粉的關稅限定在5%。再次,中國答應取消棉籽、向日葵籽、紅花籽、花生仁、玉米油的配額制,代之以10%的關稅稅率。同時,對這些菜籽和大豆油征收的關稅稅率不高于其它植物油。

7)對專業農作物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關逐步降低關稅。

8)中國將削減木材及木材制品的談判為其它國家提供更為優惠的關稅減讓方案,那么這一更優惠的方案同樣適用于美國。此外,《協議》農業部分還將就化肥進口達成一致。

2 關稅配額管理

中國特別承諾,將以經濟標準而非政治標準來管理關稅配額,確保關稅配額制度的透明度和連貫性,并將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配額的配額不受妨礙。同時,中國要充分利用配額原則。如果原進口配額持有者未能利用配額,則其配額重新分發給其它可能進口的貿易實體。如果國有貿易公司(如中國糧油進口出總公司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等)持有的配額在當年10月未簽約使用,這部分配額將重新分發給非國有貿易實體使用。

3 撤銷與WTO相背的非關稅措施。

中國承諾保持非關稅措施(如動植物檢疫措施、衛生標準、國內稅等)與WTO相關條款的一致性。確保措施的透明性和可預見性,使其建立在充分的科學依據之上,而非僅出自于政治保護主義的需要。《協議》中垂申了《中美農業合作協議》就柑橘、肉類、其它谷物等的衛生檢疫標準達成一致。

1)柑橘類。中方同意撤消對美國柑橘的的進口禁令。在頭兩個收獲季節內,中國允許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及佛羅里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兩州經批準的距果蠅發作區20公里以外的區域向中國出口柑橘。

2)小麥和其它谷物。中國撤銷對美國太平洋西北部7個州的小麥進口禁令,允許每50克樣本中包含3萬噸以下TCK孢子的小麥和其它谷物輸往中國各地,且不附加其它限制,如轉運要求。

3)肉類。中國允許取得美國農業部的食品安全衛生檢驗署衛生檢驗證明的肉類及家禽

很赞哦!(3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百色田林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