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怎么訂閱英文期刊論文寫作(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6 16:59:58【】1人已围观

简介3)國內外對研究此項工作的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4)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義5)適當說明研究此項工作的時間、材料和方法。2.引言的寫作要求:1)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一般為200-500字,約

3)國內外對研究此項工作的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

4)強調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義

5)適當說明研究此項工作的時間、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寫作要求:

1)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一般為200-500字,約占全文的1/8-1/10。

2)實事求是、客觀評價,不能蓄意貶低前人,切忌妄下斷言。

3)少用套話,水平如何,自有共論。

4)勿與摘要相同,避免與正文重復,不涉及結果或結論。

5)一般不寫“引言”字樣標題。

1.材料與方法的主要內容:

1)實驗對象。

2)實驗儀器:儀器設備名稱、生產廠家、型號、操作方法、改進支點。

3)實驗材料:藥品和試劑的名稱、成份、規格、純度、來源、出廠時間、批號、濃度、劑量、給藥方法、途徑、用藥總量。

4)實驗方法與條件。

5)統計學方法: 結果(results) 結果是論文價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結晶。

2.結果的內容:

1)數據:不用原始數據,要經統計學處理。

2)圖表:用于顯示規律性和對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觀地表達研究結果。

4)文字:對數據、圖表、照片加以說明。

3.結果的寫作要求:

1)按實驗所得到的事實材料進行安排,可分段、分節,可加小標題。

2)解釋客觀結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評價、分析和推理。

3)結果要真實性,不可將不符合主觀設想的數據或其它結果隨意刪除。

4)因圖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較大,能用文字說明的問題,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圖表或照片。

這一部分最重要,也最難寫,是大家最容易犯錯的地方。討論是論文的重要主體部分,是作者對所進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資料進行歸納、概括和探討,提出自己的見解,評價其意義。

討論的內容:

1)對實驗觀察過程中各種數據或現象的理論分析和解釋。

2)評估自己結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與他人結果比較異同,并解釋其原因。

3)實驗結果的理論意義及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

4)作用機制或變化規律的探討。

5)(5)同類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及與本文的關系。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于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把握上述基本結構格式后,還需要作者把握SCI英文排版格式要求,也就是一些關于字體字號方面的詳細要求,總之寫好SCI論文需要勤動筆,之余還要多積累專業知識以及閱讀專業文獻,勤能補拙,熟能生巧,發表SCI論文也沒有其他捷徑,下功夫才是最關鍵的一點。

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

做研究,少不了要讀文獻。可是對許多初學者來說,讀文獻是件痛苦的事兒。

一些學術小白們,剛接觸文獻閱讀,就匆匆忙忙地在 CNKI 中用關鍵詞搜索出一堆論文,一通下載之后,就打開第一篇,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讀起來。

讀完一篇,放到一邊,再讀另外一篇。讀到后面,發現前面的文獻已經遺忘了,于是翻回頭去再讀一遍,這還只是中文文獻,那英文的文獻讀起來更是沒效率,不知所措。

那么,對于如何高效閱讀文獻呢?

一、整體來看

1. 先看文獻綜述類文獻

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和研究領域,知道已經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

對于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本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范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

閱讀該領域或該課題的文獻綜述類文章,可以讓你更迅速、全面、客觀的了解該研究的來龍去脈,研究現狀,研究不足以及未來研究趨向。

2. 精研數據庫

對于文獻數據庫和專業數據庫應該深入研究。

作為科研 dog,最離不開的就是數據庫,常常與 PubMed 為伴。

了解與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機構,密切關注在該研究領域和方向的頂尖 group 所發表的論文并認真研讀。

對于本研究領域的國際領袖人物和實驗室,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去研究他們的主頁,查閱大量外文文獻,然后從文獻的文獻再去查找,如此往復循環,你的 idea 不知不覺中,就被啟發開來。

3. 帶著目的讀文獻

一開始我們讀文獻的時候可能沒有任何目的,但其實之后你會發現,看文獻大多帶有目的性。

比如說為了擴大知識面,那么你可能要泛讀不同學科的文獻。比如說為了找到你的科研方法,那么你需要去了解目前都有哪些方法,最后來確定你能采用哪種方法。

4. 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

研究生階段,一定要掌握合適的研究工具。

比如文獻管理軟件 Endnote,計量研究需要掌握 stata、eviews 等。不管是統計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為你將來沒有時間再去系統學習這類工具。

二、具體來看

(一)判斷文獻的可讀性

并不是所有的文獻都具有可讀性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文獻對你的知識積累和思維開發都有幫助,有些文獻可能會誤導你,因此需要判斷文獻的價值,如何初步判斷一篇文獻值不值得讀?

1. 文獻引用是否夠多?

要是一次引用都沒有,那么有可能觀點太偏,有可能材料太難重復,有可能不適合你。

2. 期刊和作者水平如何/是否是牛刊?是否是牛人?(大牛還是可以抱抱大腿的)

3. 觀點和行業觀點是否大致相同?

有些是別人挖的坑,科研本身就是個糾錯的過程,剛接觸領域的你,還是跟著大部隊的步伐吧。

(二)具體閱讀策略

1. 先讀文獻的摘要

這部分一般短小精悍,廢話全無,但是限于篇幅作者往往是欲說還休,如果感覺言不盡意可以跳到結論部分,如果發現其應用了你感興趣的文獻、方法、或者數據才跳到前面去細看。

除非全文文筆流暢、思路清奇、數據新穎、方法獨特——堪稱經典之作,可以作為論文寫作的范例,否則真的沒有必要一字一句地細讀。

2. 注重文獻的結論

如果說摘要部分需要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比較突出文章創新性和貢獻,那么結論部分的表述則是更全面和客觀。

這也可能是論文中作者討論未解決問題的地方。結論總結了研究方法得出的結果,并將各個結果(論據)串聯起來以闡述最終研究結果,可以使讀者對文章全局的把握更清晰。

3. 注重引言的最后部分

引言的最后部分通常會說明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文獻的創新點往往就會體現在這里。

4. 了解作者的實驗思路。

這部分相當于實現想法的具體方法,有些文獻的這部分設計非常巧妙、嚴謹和有創意。

5. 注意文獻的參考文獻

6. 學會泛讀文獻

并不是所有文獻都需要精讀,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你需要學會泛讀文獻。

泛讀的文獻一般根據文獻對自己的重要與否及價值大小判斷,泛讀文獻一般就是根據文章的標題去讀文獻的摘要和結論。

7. 學會精讀文獻

精讀的部分和我們小時候閱讀書籍沒什么兩樣,重點是理解,閱讀文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做 Meta 分析,就一定要重點在數字上。如果要尋找一個機制,就精讀機制,不要在總結內容上或者文章的開始浪費時間。

精讀文獻時,需要記住以下幾個關鍵:

一是論文的類別:這是什么類型的論文?論文采用的是定量分析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二是論文的背景:這篇論文與哪些其他論文有關?論文使用哪些理論基礎來分析其中的問題?

三是論文的正確性:論文的假設看起來是有效的嗎?

四是論文的創新點:論文的主要創新點是什么?五是論文的表述:論文的表述清晰嗎?論證充分嗎?

8. 學會邊讀文獻邊記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文獻切記眼高手低,要邊讀文獻邊記筆記。

對文獻中的一些創新型的觀點、方法、實驗過程及結論重點記錄,記錄可以用純文字記錄,但是我比較提倡畫路線圖記錄,根據文獻的研究次序畫因果關系圖表,可以更加直觀的連接文獻的研究脈絡。

知識層次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多看文獻,多與前輩交流。

把各種相關領域的文獻看懂了,或者達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達到一定的層次,才有能力去接受和研究新的問題。

看得多了,久而久之,就能融會貫通,就能養成抓住重點,提高效率的能力和習慣。

很赞哦!(28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江苏苏州平江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