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法國進出口貿易結構分析圖(國際貿易)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6 00:15:12【】1人已围观

简介8)。但是,基本面的狀況無法支撐錫價回到2008年的高位。2009年1~2月,LME錫價格仍維持在2008年四季度的低價位。3月中下旬,錫價開始一路飆升,6月初時回到15000美元/噸以上的水平。接下

8)。但是,基本面的狀況無法支撐錫價回到2008年的高位。2009年1~2月,LME錫價格仍維持在2008年四季度的低價位。3月中下旬,錫價開始一路飆升,6月初時回到15000美元/噸以上的水平。接下來,消費淡季的到來以及基金關注度不高,使得錫價沒能有更為搶眼的表現,在13000~15000美元/噸的價位持續震蕩了5個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再次跟隨其他基本金屬一起開始加速上漲,并且在最后幾個交易日接連刷新年內高價,最終以16950美元/噸的價格結束年度交易,較2008年12月31日的10700美元/噸,上漲了58%。2009年LME庫存自3月開始連續10個月增加,累計增加近2萬噸,年底收盤時,LME錫市共有錫庫存26765噸,較2008年底增加256.4%。

圖8 國際市場錫價格走勢

(二)國內市場價格走勢

2009年,國內現貨市場上錫價走勢與國際市場基本一致,錫價年均108692元/噸,同比下降24%。年初國內錫價也依然是低迷狀態,但由于國內礦山大幅減產,造成短時供應短缺,使得國內錫價遠高于國際價格;3月底至4月初,國內陸續出臺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使得國內消費開始回暖,帶動需求增加,價格開始攀升;8月國內價格重回11.8萬元/噸;之后,由于下游行業消費缺乏進一步的改觀,錫價喪失推動力,在11萬~12萬元/噸之間踟躕,且11月時出現小幅下跌;直到12月,國內錫價再次上漲到11.8萬元/噸(圖9)。

圖9 2009年國內市場錫金屬價格

六、結論

(一)世界錫市場供需趨勢

2009年全球錫市場供應過剩。從錫精礦供應方面看,2009年,全球大多數錫礦山自第二季度才開始陸續復產,第三季度達到高峰。2009年全球錫精礦產量下降,主要生產國,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秘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制約了全球錫精礦產量的增加。其中減產幅度最大的是馬來西亞,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由于中國已經成為錫精礦的進口國,所以印度尼西亞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錫精礦出口國家。

2009年全球精煉錫產量33.3萬噸,同比下降2.94%。馬來西亞產量增加絕對數值最大,主要是由于其采購印度尼西亞粗錫進行二次精煉,增加了原料來源。當中國對精煉錫產品征收出口關稅之后,印度尼西亞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國際精煉錫供應大部分依賴于印度尼西亞。2009年9月和10月印度尼西亞的精煉錫出口一度下降到較低水平,但是11月和12月又重新回升至平均水平以上,10月出口精煉錫7060噸,11月8166噸,12月8508噸。印度尼西亞在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出口仍然夠維持正常水平,估計出口產品多為庫存。自2008年開始,美國和土耳其等國家的用錫企業也開始從印度尼西亞采買精煉錫,因此除因金融風暴引起出口急劇下降的個別月份外,印度尼西亞出口普遍較為穩定。

從需求方面看,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打擊余威仍存,錫消費量繼續下滑。2009年錫消費為32.19萬噸,同比下降約9.2%。根據國際錫研究協會(ITRI)對全球錫消費市場的調研顯示,除中國外,全球其他地區錫在焊料、馬口鐵和化工方面的消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中國除化工領域外,其他領域的錫消費也有所下降。盡管全年錫消費量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下半年,全球大多數地區的錫消費量都有明顯反彈。除中國外,日本的消費量恢復尤為明顯,2009年前幾個月,日本經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尤其是制造業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走強之后,錫價相對于日本買家來說,較之前更為低廉,同時,日本的平板電視等其他電子產品對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也反彈強勁,馬口鐵對東南亞地區的出口也表現良好。這些企業的產品銷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一部分企業的訂單已經排至2010年一季度。但是日本用于PVC穩定劑的錫化工品由于受到韓國產品的沖擊,錫消費量有所下降。歐洲現貨市場從11月份開始表現活躍,但是該地區馬口鐵和化工方面的消費量有放緩的趨勢。2009年下半年開始,消費量的恢復加上印度尼西亞出口量的減少,使得四季度全球錫市場已經從供應過剩轉為供應短缺。盡管LME庫存、各地供應商和貿易商手中的庫存仍然維持在高位,但是從全年來看,全球錫市場仍為供應過剩狀態,過剩量約2.6萬噸。

(二)我國錫市場供需趨勢

2009年我國錫產量減少。從長期來看,我國錫礦資源減少,錫礦開采難度不斷加大,錫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20世紀80年代,我國錫礦品位達1.5%~2.0%,90年代品位下降為1.5%,近年下降為0.5%左右。目前錫資源品位下降、成本上漲、建設條件更趨惡劣等因素使得“供給約束”將長期存在,并且有可能更加突出。因此,錫供應長期緊張的局面使錫價長期看漲。

但短期內,由于我國近幾年加大對錫礦生產秩序的整治力度,并嚴格出口管理(我國從2008年1月1日起對精煉錫加征10%的出口關稅;商務部公布了2009年的出口配額,錫的出口配額繼續減少),使2009年中國的出口量進一步減少,使國內的供應量相對充裕,對市場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

2009年以來,原料緊張仍然是錫冶煉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上半年的問題是錫精礦貨源緊張;下半年的困難在于錫精礦報價過高,金屬價格沒有預想的那樣有所突破,甚至還有所下跌,冶煉企業利潤空間十分有限,從國外進口錫精礦或是粗錫進行加工,成本更高。年底國內庫存處于較高水平,估計在1.2萬噸以上。

隨著下游消費行業的改善。2010年錫價的基本面情況得到比較大的改觀,市場將消耗掉大量過剩量,甚至有可能轉為短缺。2010年,在流動性過剩、通脹預期、市場信心和基本面改善的共同作用下,錫價有望較2009年均價進一步上漲,但是受到政策、美元走勢、經濟復蘇強度等因素制約,錫價在2010年的波動幅度也會較大,下半年較上半年略顯弱勢。

(殷俐娟)

當代國際貿易特點及發展趨勢(要求具體實例)

當代國際服務貿易新特點及發展趨勢

一、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

國際服務貿易是指服務業(第三產業)的對外貿易,即發生國際收支行為的服務業經營活動,如國際間運輸、保險、金融、旅游、技術等勞務的有償提供和接受。國際服務貿易是本世紀70年代以來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商品活動領域而迅猛發展的。隨著《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簽訂并生效,國際服務貿易日益得到各國的重視,已成為世界經貿競爭的又一熱點。據世界貿易組織1997年12月發表的1997年世界貿易年度報告顯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速,1996年增長5%,1997年預計增至7%,總額將達2.7萬億美元。縱觀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呈現如下趨勢:

1、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加大。服務貿易的發展是產業進步的標志。二戰以后的半個多世紀當中,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由于國際分工的深化,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科技革命加劇以及跨國公司的崛起,促使國際服務貿易以高于貨物貿易增長的速度迅速發展。1970年,世界服務貿易總額只有710億美元,而到1980年則猛增至3830億美元,10年間增長5倍多。1980年以后,國際服務貿易依然保持著迅猛增長的勢頭,年平均增長率約為5%,是同期國際貨物貿易年平均增長率2.5%的兩部。到1993年,世界服務貿易額達到1.03萬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人們預計,隨著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實施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運行,各國將進一步開放服務市場,服務貿易也會隨之進一步發展,到本世紀末將會占全球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2、國際服務貿易的領域不斷擴大。目前,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范圍包括:(1)國際運輸(海運、空運和陸運);(2)國際旅游;(3)國際金融服務(包括保險);(4)國際信息處理和傳遞軟件資料服務;(5)國際買粉絲服務(包括會計、律師等);(6)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勞務輸出;(7)國際電訊服務;(8)廣告、設計、會計管理等項目服務;(9)國際租賃服務;(10)商品的維修、保養、技術指導等售后服務;(11)國際視聽服務(12)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的國際交流服務;(13)商業批發與零售服務;(14)知識產權(工業產權和版權)服務;(15)國際投資服務;(16)其他官方國際服務等。

3、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平衡。首先,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有絕對優勢。一般說來,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順差國。據統計資料顯示,1986年工業化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例為78.6%,其中運輸、投資凈收益、旅游收入等均占各項目的75%以上。1996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前20名的排名榜上,工業化國家占了15位,美國則以出口額2,026億美元高居傍首。其次,行業發展不平衡。隨著服務貿易業全球市場的迅速擴展,在服務業的行業區別越分越細的同時,行業發展速度則高低不同。傳統的全球運輸服務業仍在增長,但增速已趨緩,年增長率僅為2%;旅游業則增長了6%,而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及專利等的增長率則達到了7%。再次,新興發展中國家發展勢頭良好。就總體而言,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處于明顯的劣勢,除了旅游業和勞務匯回款等個別項目(即基于勞務輸出之上的項目)之外,它們在服務貿易上幾乎全部是逆差。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迅速崛起,其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1996年亞洲各國和拉美地區服務貿易出口增長率都達到了8%,高于北美和西歐各國。新加坡、韓國、中國、泰國和中國的香港、臺灣地區均跨入了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前20名行列。

4、國際服務貿易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由于國際服務貿易自本世紀70年代以來的迅速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大了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力度,并加強了對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研究。特別是自1986年國際服務貿易成為“烏拉圭回合”新議題以來,國際服務貿易和國內服務業的發展更成為政府、工商界和學術屆關注的熱點。許多發達國家政府撥款資助學術屆和智囊機構對這一領域進行專項研究,分析國際服務貿易的經濟學涵義、現實發展狀況、爭奪世界市場的策略以及各種可能的政策行為等。而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對開放金融、保險、運輸及商業銷售等市場仍持謹慎的保護主義態度,另一方面也開始重視這一領域的研究,力圖在這一新的國際經貿領域中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以便在進入和開放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實踐中處于主動地位。 二、國際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原因

當代國際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新科技革命加速了這種歷史演變的進程,從而導致世界貿易結構和人們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具體說來,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世界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按照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階段論,隨著國家經濟能力的增長,該國的產業結構將依次提升,逐步由農業經濟過渡到工業經濟,再由工業經濟發展到服務經濟。本世紀60年代初,主要西方國家都已完成了本國的工業化進程,開始步入后工業化的發展階段,即國內經濟重心向服務業偏移。由各國經濟能力增長所帶動的產業升級使得世界產業結構發生大規模的調整。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世界經濟結構不平衡,導致了對國際服務的更大規模的需求,使全球服務性產業的貿易總額有了高速增長的潛力。

2、國際貨物貿易和國際投資增長的帶動。戰后半個多世紀以來,國際貨物貿易流量不斷擴大,以世界貨物貿易出口總值為例,1950年總計為611億美元,1990年達33949億美元,40年時間增長了近56倍,遠遠超過了同期世界工業生產和國

很赞哦!(2)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湖南湘西保靖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