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4 海外并購案例 失敗(企業并購在中國失敗和成功的例子?)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04:07:16【】4人已围观

简介購的第一步,天海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雖然隱于中原腹地,但市場嗅覺卻極其靈敏,當業內同行還沒有意識到金融危機之險,天海已經快他人一步,搶得了先機。萬全科技抄底CBI2008年4月9日

購的第一步,天海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雖然隱于中原腹地,但市場嗅覺卻極其靈敏,當業內同行還沒有意識到金融危機之險,天海已經快他人一步,搶得了先機。

萬全科技抄底CBI

2008年4月9日,在香港上市的萬全科技藥業正式發布公告稱,以現金311.75萬美元(約2431.65萬港元)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ommonwealth Biotechnologies Inc.(以下簡稱CBI)已發行股本的39%,成為該集團第一大股東。同時,萬全藥業享有進一步擴充股權的期權行使權力。CBI主要業務為向全球醫藥產業提供尖端研發產品和服務。萬全科技透過收購將增強公司現有治療領域的研發服務能力。

以往由于國內在西藥方面缺乏核心技術,企業通過研發外包,通過與國外跨國醫藥公司合作,借機可以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專家解讀

專訪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康榮平

康榮平:我做過一個“跨國并購難易程度表”,有7項因素決定跨國并購的難易程度,如果4個因素占優勢,并購相對就比較容易,成功的幾率也更大。中國企業去海外并購成功的案例,基本上具備并購雙方的心理距離比較接近、企業規模是大并購小、產品創新速度比較慢等特點。

從2008年開始,今后的一或兩年時間里,也就是在金融危機期間,有兩個因素對中國企業去海外并購是有利的,第一是資產價格低,第二是政治障礙小。以前中國企業去海外并購,不是價格過高,就是因為政治等原因,人家不愿意賣給你。但并不是價格低所有的企業就要一窩蜂地去做海外并購,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還是應以業務發展和戰略布局為導向,避免“抄底”心態,同時也要對并購之后的整合難度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跨國并購最大的瓶頸是人才問題。截止目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失敗案例,大部分問題都出在人才方面。海外并購和去海外新建工廠不同,新建工廠可以自己控制速度,可以招收符合自己期望的員工。而并購完成之后,馬上面臨的就是運營,尤其是對于知識密集型的產業,人才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尋找2000年后國外發生的經典的失敗并購案例,做70多頁的論文案例分析

1、糾正一下:

1.1、你“感覺SUN公司不是行業知名企業”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當年他就像今天的蘋果一樣是個偉大的公司,從80年代到2002年一直是個IT業頂尖企業,其在企業級服務器和工作站領域其硬件是直接與IBM分庭抗禮;其操作系統在網絡領域遙遙領先微軟的Windows NT,據說后來的 Windows 2000的某些功能仍然由 Unix 來完成的。可惜因其不重視非計算機專業的個人操作系統的應用和開發而被微軟超越和淘汰。

1.2、SUN拒絕被IBM收購的原因估計是SUN藐視IBM,因為sun是最后被微軟打敗的,而IBM在服務器領域原來是有點落后SUN的,只是因為IBM與微軟共享6.22版本的DOS操作系統的專利,從而使其在使用微軟基于dos開發的Windows操作系統和相關軟件有一定的專利優勢,這就像二戰日本人只承認是被美國而不是被中國打敗一樣。

2、“失敗婚姻”式的國際并購案例再推薦幾個:

2.1、TCL并購湯姆遜:湯姆遜彩電業務連續多年巨額虧損,李東生認為,湯姆遜有品牌、技術和歐美渠道,而TCL可借之作為歐美市場,規避反傾銷和專利費的困擾,并喊出“18個月扭虧”口號。但并購后連續兩年報虧,2006年10月底,除OEM外,TCL不得不將其歐洲彩電業務砍掉,目前該并購基本定性為失敗。

2.2、TCL并購阿爾卡特:TCL并購后3年凈虧40億元,同時在6年后遭受2項索賠超5億元,已經失敗,成為商學院的經典案例了。

2.3、上汽并購韓國雙龍汽車巨虧42億!!!!!!!

2.4、中國平安并購荷蘭-比利時富通集團,8個月凈虧157億元;TCL并購湯姆遜,3年凈虧40億元;中投集團投資美國黑石集團,20億美元不到一年,縮水70%以上。

3、純國際并購失敗案例:

3.1、福特1999年并購沃爾沃(近似2000年吧),因未達到并購目的被認為并購失敗,并于2009年將沃爾沃賣給吉利。該案例已延續跨入了2000年以后了。

3.2、1998年克萊斯勒與戴姆勒-奔馳正式合并,2000年巨虧18億美元,現在正待價而沽。該案例已是延續跨入2000年以后了。

3.3、1998年9月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與MCI通信公司370億美元的合并,新公司MCI 世通(MCI WorldCom)正式營業。不久,美國通信業步入低迷時期,2000年對SPRINT的收購失敗更使公司發展戰略嚴重受挫,股價暴跌。2000年7月,兩家公司終止收購計劃,MCI世通仍在隨后再次更名為世通。2002年被監管部門發現其財物造假已多年,僅1999年-2001年就虛增營收90多億美元,并于2002年7月申請破產重組。

純國外并購后不成功的案例完全要是在2000年以后的確實不多,以上三個也算是前后跨世紀的了,僅供參考。

當然,中國參與的國際并購失敗的案例那是多老了去了,甚至像聯想具資收購IBM的PC業務,和幾年的IBM的商標使用僅還可被定義為成功案例,都坑爹的主。最大的國際并購笑話是中國鋁業收購力拓股權一事,澳方公開承認違約且是技術性違約,主動認罰,董事會代全體股東感謝中國鋁業在危難時候的援助,澳國媒體和民眾還蔑視中國!@#¥*&#¥…%&

*

很赞哦!(9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河北省衡水深州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