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5 中日進出口貿易數據分析(經濟論文達人進——中日貿易關系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4-29 10:21:39【】6人已围观

简介優惠政策,吸引日商來華投資設廠。由于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增加,帶動了日本的機械設備、生產原料及零部件的對華出口。同時日資企業的產品大量反銷日本,也促進了中國紡織品、服裝家電等制成品的對日出口;其三是雙邊

優惠政策,吸引日商來華投資設廠。由于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增加,帶動了日本的機械設備、生產原料及零部件的對華出口。同時日資企業的產品大量反銷日本,也促進了中國紡織品、服裝家電等制成品的對日出口;其三是雙邊政府間資金合作的加強。日本政府對華ODA的擴大,對開拓中國市場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促進了民間企業對華直接投資和雙邊經濟交流。

2、貿易結構。90年代以來,中國對日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的絕對數量還保持在原來的水平,但是在整體出口中的地位已經大大下降。中國對日出口增長的主力是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中國服裝占據著壓倒多數的日本服裝市場份額。其他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玩具及游戲用具的出口也迅速增長。檔次較高的機械、機器類產品如復印機、照相機、精密儀器類產品的零部件的出口也持續旺盛。中國對日出口產品中工業制品比重的上升,行業間分工向部門內部分工的轉化,甚至部門內生產程序分工的出現,都標志著雙邊貿易正在向水平方向發展,這種趨勢及促進了中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日本產業結構的調整。但是,盡管中國對日出口中工業制品的比重在增加,但是紡織、服裝及輕工等初級產品和鋼性產品居多,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機電儀器產品、彈性產品較少,中日雙邊貿易結構優化的潛力仍然很大。

此外,日本對華技術貿易在中國的技術引進中占重要地位。70年代以來中國從日本引進了大量的技術設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現代化的進程。90年代以來,又有了新的發展。1990—1999年,中國從日本引進技術設備共5280項,總金額達163.22億美元。日本在中國技術引進國別中,始終居前4位,其中1993年居第一位,1994—1996年連續3年居第二位。90年代從日本技術設備的大量引進更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產業裝備的現代化和技術進步,特別是在家電、石油化工及鋼鐵等行業體現得尤為突出。

表五 1990年以來的中日貿易歷年統計 (單位:億美元)

年份 中方統計 日方統計

中方出口 中方進口 合計 日方出口 日方進口 合計

1989 81.47 65.16 146.63

1990 88.71 40.55 129.27 120.54 61.30 181.83

1991 102.52 100.31 202.83 142.16 85.93 228.09

1992 116.99 136.80 235.80 169.53 119.47 289.02

1993 157.80 232.5 390.3 205.65 172.73 378.38

1994 215.70 263.20 478.90 275.66 186.82 462.48

1995 284.60 290.05 574.60 359.22 219.31 578.53

1996 308.70 291.80 600.58 405.50 218.90 624.40

1997 318.20 289.93 608.58 420.66 217.85 638.51

1998 296.62 282.07 578.99 368.96 200.22 569.17

1999 323.99 337.68 661.67 428.80 233.35 662.16

2000 416.50 415.10 831.70 552.95 304.38 857.33

中國對外貿易年鑒各年版

(二)、投資關系。1991年以后,在中國吸引的外資大幅度增加的同時,日本再次形成了對華投資的高潮。1992—1995年,日本對華投資達到了第三次高潮。“1992年中國批準的日本對華投資項目數相當于前13年的總和,當年批準項目數為1 805個,協議日資金額為21.73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7.1億美元;1993年批準項目數為3488個,協議日資金額為29.6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13.2億美元,分別比1992年增長93.2%、36.2%和185.9%。1994年,日本對中國的投資項目為3 018個,協議金額為44.4億美元,實際投入20.75億美元,協議金額和實際投入分別比上年增長50.5%和57.2%,居中國引進直接投資的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第四位。” 到1995年,日本對華投資出現第一個高峰,達到了44.67億美元。1996年,日本的對華直接投資項目數量和協議額雖然比上年分別下降了40.9%和32.4%,但是實際投資額也達到了36.8億美元,占中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額的8.7%。主要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此后對華投資放緩甚至有所下降。然而,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漸消除以及中國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到新世紀之初投資再次出現高峰。2001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達到了4301億美元;據中國外貿部統計,2002年日本對華投資項目2745個,合同金額53億美元,實際利用金額41.9億美元。2003年實際使用金額則達到了50.5億美元,2004年前10個月的直接投資使用金額就接近了這個水平,達到了47.2億美元。

根據日本的對華直接投資統計也可以看出同樣的增長趨勢。據日本大藏省的對外直接投資申報額統計(大藏省只統計一億日元以上的申報項目),1995年度,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項目達到了770件,投資額達4320億日元(44.73億美元),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分別比上年度增加了21.1%和74.4%,約占日本當年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8.8%和對亞洲地區直接投資總額的36.5%。首次超過對東盟地區的投資總額,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日本第二大投資國。截至1997年3月底,日本對華直接投資4066件,金額達到157.1億美元。此后呈現下降趨勢,1999年度為761件、838億日元,占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比例下降到1.1%。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經過亞洲金融危機后的下降,2000年和2001年合同額分別比上年增長40%多。 盡管日本對華投資有起有落,但在對華投資國別和地區中始終處于重要要地位。截至2005年2月底,日本累計對華直接投資

求關于中日匯率對中日貿易影響的論文

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對中日貿易的影響研究

2003年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雖后來被美國和歐盟所超越,但交往依然非常頻繁。同時中國和日本作為世界兩個經濟大國,他們之間的經貿關系對中日兩國、東亞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

2005年7月21日開始, 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此外,國際上紛紛要求人民幣升值,有一些國家,如日本,則跟中國展開貿易戰,認為人民幣被低估,影響中日兩國之間正常交往。中國政府一向堅持獨立自主的匯率機制。在經歷很長時間后,人民幣開始緩慢相對美元升值。人民幣升值后是否能改善中日之間貿易,這個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一、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分析

從2002年到2007年9月間人民幣對日元匯率數據可以看出,這段時間人民幣對日元匯率發展趨勢可分為兩個階段。2002年1月到2005年3月,人民幣對日元總體上呈貶值趨勢。2005年3月至今,人民幣對日元則總體上是處于升值趨勢。在這兩種趨勢過程中,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則跌宕起伏。

二、近幾年中日貿易的發展

從長期來看,中日兩國在進出口商品貿易規模不斷上升,這可以通過兩國進出口貿易額絕對值和相對值上的變化看出。四年時間發展,2006年貿易總額為 2073.6億美元,而2002年貿易總額是1019.1億美元,2006年比2002年翻了一倍多。2002年到2005年3月的平均增長速度是 20.6%,而2005年3月至今是11.2%。2002年到2005年3月明顯要快于2005年至今的增長速度。

此外,中日貿易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表現在:中國對日出口商品中初級商品所占比重不斷下降。中國向日本出口產品主要是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日本向中國出口產品多是電子類等資本密集型產品。現在中國向日本出口品中初級產品所占比重已越來越小。2000年初級產品比重還占60%,2004年已下降到16.3%。而出口到日本的工業制成品比重在2003年達到84.5%,其中技術和附加值含量居于高端的機械和運輸設備所占比重高達35.6%。

三、人民幣對日元匯率變動對中日貿易的影響

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只要滿足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與進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之和大于1,本幣貶值就能改善貿易收支。而畢克迪克—羅賓遜—梅茨勒條件認為,本幣貶值能否改善貿易收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貿易收支,不僅取決于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而且取決于進出口商品供給價格彈性。

2002年至2005年3月,人民幣對日元總體呈貶值趨勢,這段時間內,中日貿易增長幅度相當快,2005年3月至今,人民幣對日元呈總體升值趨勢,這段時間內,中日之間貿易增長幅度明顯下降。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民幣對日元升值不利于中日貿易發展。但并沒有影響到中日貿易進出口總額進一步增加。

進一步看,2002年~2005年3月,中國對日本進口增長幅度要大于出口增長幅度。由此可見,相對來說人民幣升值是有利于進口而不利于出口。因為人民幣升值后,以人民幣衡量的外國商品價格相對來說便宜了,當然這些商品大多是資本密集型商品。

綜合看來,如果保持人民幣繼續升值,將會減慢中日貿易增長速度,但中日貿易進出口額還是不會減少,仍將以比較緩慢的速度持續增加

在人民幣對日元變動這兩種趨勢中,人民幣對日元匯率變動起伏不定。2005年8月~2005年10月人民幣相對日元貶值0.06%,同時對日出口額和對日進口額都相對減少。其中對日出口額減少1.14%,對日進口額減少3.1%。另外,2005年12月~2006年2月、2006年4月~2006年6月等等,人民幣對日元貶值,而對日進口和對日出口都減少一定幅度。在2006年8月~2006年10月人民幣對日元升值,而對日進出口額卻減少。2006年10 月~2006年12月人民幣對日元升值,對日進出口卻增加。

中國和日本都是貿易出口大國,有強大的生產能力。相對于本國消費能力,他們均生產能力過剩。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兩國供給彈性相當大,甚至可以認為他們供給彈性無窮大,從而符合馬歇爾—勒納條件。那么匯率貶值能引起進出口額增加,升值引起進出口額減少。但人民幣對日元升值時,既伴有對日進出口額增加,也有減少;當人民幣對日貶值時,既有對日貿易進出口增加,也有減少。顯然這并不符合。

總上所述,人民幣對日元匯率與對日貿易額變動之間并沒有穩定關系。

四、結論及建議

1.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對日元升值不會影響中日貿易絕對總量增長,但會影響中日進出口增長幅度。

2.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對日元升值與中日貿易之間并不存在穩定的關系。

3.由于中日貿易之間存在很大互補性,中國向日本進口的多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向日本出口的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中國向日本進口高科技產品就相對便宜了,因此要抓緊這個時機,加快貿易結構轉化,提高自己產品技術含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4.近年來,中國和日本在經貿中雖然總體發展勢態較好,但摩擦客觀存在。2002年,在中國對日出口蔬菜的殘留農藥問題上產生分歧。2004年、2005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日本通商白皮書》中呼吁日企在華投資要注意減少高新技術流失,減少對中國市場依賴。因此要加強中日之間經濟戰略對話,形成兩國高層之間在經濟領域內磋商機制,從而使兩國經濟朝著更好更快方向發展。

<

很赞哦!(137)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上海静安静安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