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5 澳門成為葡萄牙海外貿易中轉站(葡萄牙為何會成為新航路開辟的先驅者?)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05:14:21【】5人已围观

简介的外國游客然而,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澳門是和平回歸中國的,果阿卻是在1961年被印度用武力強行奪取的。為什么果阿沒有像澳門那樣和平回歸呢?一、最早的殖民地果阿是印度西海岸的一個天然良港,歷史上卻很少受

的外國游客

然而,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澳門是和平回歸中國的,果阿卻是在1961年被印度用武力強行奪取的。為什么果阿沒有像澳門那樣和平回歸呢?

一、最早的殖民地

果阿是印度西海岸的一個天然良港,歷史上卻很少受到印度各王朝的重視。

由于南亞次大陸從來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過,更不是面向海洋的文明,世界早期航海史上沒有留下過印度人的記錄,因此果阿這樣的港口對所有統治者都缺乏吸引力。

▲果阿位于印度西海岸的中部

12世紀開始,崛起于西亞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征服了大半個印度,形成許多個伊斯蘭蘇丹國,即使是最強大的德里蘇丹國也未能完全統一印度。

果阿先后被好幾個蘇丹國統治,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港口。

▲12-16世紀,整個印度四分五裂

印度就這樣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下,被動地進入了大航海時代。1498年,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首次到達果阿,發掘出了這個小港口的重要價值,并將其作為航行和貿易的中轉站。

對于歐洲航海家和商人而言,果阿處在印度西海岸的中部,既能為遠航提供補給,又可使貿易網絡深入印度內陸,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據點。因此,葡萄牙決定長期占領果阿。

▲達伽馬等航海先驅促進了葡萄牙崛起

從1510至1512年,葡萄牙艦隊打敗統治果阿的比賈普爾蘇丹國,完全奪取了果阿,作為葡萄牙在印度洋的統治中心及海軍基地,果阿因而成為整個印度最早被歐洲人占領的殖民地。

以果阿為基地,葡萄牙人在1533年奪取印度西北沿海的第烏,進一步控制了印度西海岸的海外貿易。

▲第烏的位置

葡萄牙人還占領了印度東海岸中部,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沿海地區,使自己的勢力范圍幾乎橫穿南亞次大陸。

▲葡萄牙殖民地一度遍布非洲、亞洲和美洲

葡萄牙人是16世紀的海上霸主,他們的足跡遍布南美洲、非洲、印度和東亞地區,觸角最遠伸到了中國,1535年租借澳門,然后壟斷了日本的對外貿易(中日貿易除外)。

到16世紀末,葡萄牙殖民帝國達到了全盛期,總面積1040萬平方公里。

葡萄牙人十分重視果阿,1565年將其定為葡屬印度殖民地的首府。

除了設立完善的軍政機構外,還把這里作為傳教中心,興建天主教堂,要求當地印度人轉信天主教,否則只能離開。天主教徒很快占到果阿人口的多數,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葡萄牙人建造的果阿天主教堂

果阿殖民當局從葡萄牙招募很多移民,鼓勵他們與當地人通婚,慢慢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混血兒階層。

在隨后的幾百年里,殖民者說葡萄牙語,當地印度人說孔卡尼語和馬拉地語。

二、最頑固的殖民地

葡萄牙殖民帝國的輝煌并沒有持續太久,葡萄牙本身是個小國,16世紀末的人口只有一百多萬,如此龐大的殖民帝國已經透支了其國力,以至于連足夠的水手都招不到。

隨著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先后的崛起,葡萄牙很快衰落下去。

1581年至1640年期間,葡萄牙由于聯姻被西班牙強行合并,其主要精力轉向國內,不得不放棄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大部分利益,只保住了印度的果阿-第烏和中國澳門這幾個最重要的據點。

▲葡萄牙從立國開始便對西班牙充滿警惕

隨著造船技術及全球貿易的成熟,從歐洲到東亞的航線不再需要繞行印度西海岸,使果阿的戰略地位大大下降,孱弱的葡萄牙艦隊也漸漸淪為邊緣角色,荷蘭人和英國人事實上都失去了對果阿的興趣。

利用這個空檔,葡萄牙人在1780年侵占果阿與第烏之間的達曼,又在19世紀中期把果阿的控制范圍擴大到3700平方公里,并將行政中心遷到帕納吉。

▲葡屬果阿是現在印度果阿邦的基礎

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印度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不過,英國人沒有獨占整個印度,除了果阿等3個葡萄牙殖民地被保留下來后,法國人在印度海岸線上也先后建立了5個殖民據點。

葡萄牙是大航海運動的先驅及最早的殖民者,雖然其海上霸主地位相繼被荷蘭人、英國人所取代,卻沒有完全放棄擴大殖民地的努力,19世紀后期參與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奪取安哥拉、莫桑比克等殖民地。

▲葡萄牙最大兩塊非洲殖民地(綠色)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

在中國,葡萄牙人趁著鴉片戰爭后清朝衰落,不僅在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_仔島和路環島,還在1887年強迫清政府承認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使澳門成為事實上的殖民地。

到20世紀初,歐洲列強對世界殖民地的瓜分基本完畢,但好景不長,兩場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歐洲列強,尤其是英法兩個殖民大國。

▲法國的印度領地,綠色為18世紀前,紫色為18世紀,1815年后只剩下幾個據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換取殖民地對戰爭的支持,英法等國都承諾讓殖民地在戰后獨立,從而引發了全球范圍的殖民地解放浪潮。而葡萄牙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葡萄牙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協約國成員,卻只象征性地出了一下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更是保持中立,沒有影響到其對殖民地的統治。

▲葡萄牙只派幾百軍人參加了一戰

從1932年開始,葡萄牙獨裁者薩拉查上臺,外交比較強硬,尤其是在殖民政策上寸土不讓。這些都使葡萄牙成為二戰后最頑固的殖民者,不愿意放棄任何殖民地。

二戰剛結束,荷蘭、法國的殖民地先后爆發獨立革命,印尼、越南成功擺脫了殖民統治,英國也不得不允許印度獨立。

▲獨裁者薩拉查統治葡萄牙長達38年

令人意外的是,最頑固的殖民者居然是葡萄牙。除了沒有被兩次大戰波及,和獨裁者薩拉查上臺外,這里面還有深刻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原因。

1949年4月北約成立,葡萄牙成為首批12個成員國之一,大大增強了薩拉查的底氣。

而葡萄牙仍然是一個歐洲小國,國內市場非常狹小,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不僅對其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更有大量的葡萄牙后裔和混血兒生活在那里。

▲葡萄牙是北約12個首批成員國之一

這個問題在果阿尤其突出,經過數百年的融合,葡印混血兒越來越接近印度人,再加上經濟發展的需要,迫使殖民當局不得不引入大量印度人,葡萄牙人雖然仍占據著統治地位,但影響力越來越弱。

葡萄牙語是官方語言,但僅限于殖民當局和葡萄牙后裔使用,越來越多的混血兒說當地語言,認為自己是印度人而非葡萄牙人。1946年果阿甚至爆發了反對殖民主義的抗議活動,遭到殖民當局的鎮壓。

▲二戰后葡萄牙加強了對殖民地的軍事控制

因此,葡萄牙不愿意也不敢在殖民地問題上放松一丁點口氣,反而加強了對亞非殖民地的軍事控制。果阿殖民當局維持3000多正規軍的同時,還武裝、訓練了不低于這個數字的葡萄牙裔民兵。

三、回歸印度

除了巴基斯坦和部分有爭議地區外,獨立的印度政府繼承的是原英屬印度,而不包括法屬印度和葡屬印度。

印度一獨立,便要求法葡兩國歸還這些殖民地。新中國同樣不承認葡萄牙對澳門的侵占,多次重申澳門屬于中國領土。

法屬印度只有5個分散據點,加起來700多平方公里。葡屬印度有果阿、第烏、達曼三地,果阿既是首府,駐有不少正規軍,面積又最大(3702平方公里),另外兩地加起來112平方公里。

▲印度獨立時還存在法國和葡萄牙殖民地

法屬印度面積太小、價值有限,又沒有駐軍,因此法國比較配合印度的要求。

1950年,法屬印度舉行全民公投,結果是支持回歸印度的人占多數,那么,剩下的便只是何時回歸了。

葡萄牙則拒絕了印度的要求,理由是果阿已由葡萄牙統治超過400年,跟現在的印度政府沒有任何關系。

但薩拉查不敢直接對抗二戰后的殖民地解放潮流,企圖采取一些迂回手段。

▲冷戰初期葡萄牙海軍主力是一些老掉牙軍艦

1951年,葡萄牙宣布將葡屬印度、以及葡屬非洲的安哥拉等地,改為葡萄牙的海外省,直屬于中央政府。這意味著葡萄牙認為這些地方都是自己的領土,與本土無異,不可能歸還給印度。

印度政府一邊與葡萄牙不停交涉,堅決不承認果阿是葡萄牙海外省,一邊加快收回法屬殖民地。

1954年,印度完成法屬殖民地的交接工作,葡屬印度變成了印度土地上唯一的殖民地,引起印度社會的普遍關注。

▲涌入果阿的印度人越來越多

1955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日當天,5000名印度志愿者涌入果阿,支持當地民眾的反抗活動,結果遭到殖民軍隊的鎮壓,死傷50余人,數千人被逮捕。

此舉引發了印度全社會的憤慨,要求收回果阿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印度政府開始著手武力收回的計劃。

理論上講,作為北約成員國,葡萄牙領土如果受到攻擊,北約將提供軍事保護。

然而,印度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使美蘇兩個集團競相拉攏。因此,美國及北約在果阿問題上保持了中立,表示不愿意干涉。

▲尼赫魯總理的外交政策使印度在國際上左右逢源

葡萄牙獨裁者薩拉查意識到了危險,在1960年向聯合國提交決議,希望果阿的海外省地位能得到聯合國承認。但是,美蘇等大國都反對或不支持這項決議。

這一年正逢全球去殖民化的高潮,非洲一口氣獨立了17個國家,薩拉查的這個決議自然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印度了解到美蘇兩國及全世界的態度后,終于下定了決心。

▲進攻果阿的印度軍隊

1961年12月18日,印度陸海空三軍4.5萬兵力發起進攻,甚至動用了航母和戰斗機。駐果阿的葡萄牙正規軍僅3300人,加上民兵也只有6000多人。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印軍出動航母、戰斗機、坦克等重裝備,葡軍進行了微弱的抵抗,雙方各戰死二、三十人,兩天后殖民當局宣布投降。被葡萄牙人占領451年的果阿終于回到了印度人手中。

四、塵埃落定

考慮到果阿、第烏、達曼三地的歷史和行政連貫性,印度政府將它們定為聯邦屬地,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類似中國的直轄市,但低于一級行政區邦,主要用于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很多葡萄牙后裔在局勢穩定后回到母國,也有不少人選擇留下。

葡萄牙薩拉查政府不承認印度收回果阿,卻又無可奈何,葡萄牙海軍早已沒有大航海時代的榮耀,自身安全還要仰仗北約,哪有能力遠征遙遠的果阿。

▲葡萄牙在果阿留下的遺產

印度武力收回果阿的成功,激勵了其他葡屬殖民地的獨立運動,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地都掀起武裝斗爭的高潮,使薩拉查政府焦頭爛額、疲于應付。

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的反殖民斗爭取得了巨大成果,非洲的獨立國家從二戰前的4個增加到1970年的43個。馬來西亞、新加坡、科威特、敘利亞等亞洲前殖民地也紛紛獨立,殖民體系已經土崩瓦解。

▲1974年葡萄牙發生不流血的康乃馨革命

1970年薩拉查逝世,但葡萄牙又陷入另一位獨裁者卡埃諾的統治。1974年爆發四二五革命,卡埃諾被推翻,葡萄牙從此回歸民主。

葡萄牙新政府果斷放棄了對果阿等地、不切實際的主權要求,與印度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并承認對中國澳門是非法侵占,首次提出要將澳門歸還給中國。

▲澳門回歸,同時標志著葡萄牙殖民帝國徹底終結

與此同時,安哥拉等非洲殖民地的武裝斗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葡萄牙新政府下令各處葡軍停止鎮壓,與起義軍展開談判。

1975年,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相繼獲得獨立,葡屬非洲走到了盡頭。

19

很赞哦!(28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