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6 中印貿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請問各位XDJM,發展中國家出現貧困化增長的原因有哪些?)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3 02:54:09【】9人已围观

简介出口數量指數收入貿易條件指數勞動生產率指數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19951001001001001001.0010019961009710395971.081121997100951061151211.1

出口數量指數 收入貿易條件指數 勞動生產率指數 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

199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96 100 97 103 95 97 1.08 112

1997 100 95 106 115 121 1.17 124

1998 94 96 98 113 111 1.27 125

1999 89 92 97 126 122 1.39 134

2000 90 100 90 156 140 1.54 138

2001 89 96 93 155 144 1.66 154

2002 86 95 90 182 165 1.88 170

2003 92 108 86 222 191 2.08 179

2004 112 132 84 248 209 2.20 186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及《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1996-2005年數據計算而得

三、從貿易條件看我國貧困化增長的傾向

(一)價格、收入、單要素貿易條件指數分析

由于本文成文期間貿易條件指數難以直接獲得,因此按《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中列出的進出口商品表,選取142種主要出口商品和66種主要進口商品自行測算我國對外貿易條件。

價格貿易條件是由進出口價格指數決定的。由表2可以看出,我國的進口價格指數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時有起伏,無明顯變化趨勢:而同期出口價格指數一直下降.降低了10%左右。導致價格貿易條件指數持續向右下方傾斜,呈現惡化趨勢,總體下降了20%。其中1995-1997年價格貿易條件略有上升,是由此期間出口價格指數基本不變,而進口價格指數持續下降引起的;2004年進出口價格指數有一個明顯的跳躍性增長,可能是由于我國大量進口的資源性產品及大量出口的初級產品的世界價格大幅上漲引起的。

收入貿易條件指數由價格貿易條件指數與出口數量指數共同決定。由于出口數量指數在1995-1997年間變化不顯著,所以在此期間收入貿易條件與價格貿易條件的曲線基本重合:1998年起,由于出口數量不斷增加,使收入貿易條件與價格貿易條件的曲線背離,雖然價格貿易條件仍在惡化,但出口數量的大幅增長,使得收入貿易條件明顯改善,我國的福利水平是上升的。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我國近年來的價格貿易條件和收入貿易條件一個上升一個下降,不能很好地判定我國貿易條件的現狀,結合要素貿易條件分析發現。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幅度高于價格下降的幅度,單要素貿易條件是改善的,貿易利益在增加。但是由于整個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國勞動生產率近年來都在不斷提高,且我國勞動生產率的基準水平十分低,即使近年不斷攀升,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同類發展中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單要素貿易條件可能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國間貿易利益分配的不平等現實。

(二)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價格貿易條件之比較

作為衡量貿易利益在國與國之間分配狀況的評價指標,價格貿易條件主要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競爭力,因此比較各國價格貿易條件的變動能更全面地認識到我國在國際貿易中所具備的競爭力和地位。由圖4可以看出,在1995-2003年間,世界貿易條件基本沒有變化;發達國家如美國的價格貿易條件自2000年起大幅改善;發展中國家雖然在2000年前后發生巨幅惡化,但之后有改善的趨勢。相比較可以得出,我國的價格貿易條件明顯惡化,無論與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價格貿易條件惡化的幅度都是很大的,前景不容樂觀。

(三)雙要素貿易條件之比較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在20世紀80年代是下降的,但是我國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有一個顯著的提高,呈現相對加速的趨勢,遠遠超過美國、日本、韓國的增長速度,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由于起步早,勞動生產率的增長也高于他們。從整體上看,這些年我國與主要貿易國的雙要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幅度要高于價格下降幅度,這就使得在以這種指標計算下,我國對這三個主要貿易國家的雙要素貿易條件是明顯改善的。

但必須注意到的是,事實上我國出口的產品中還包括大量的初級產品,此類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并不明顯;并且,對進出口工業制成品進行國際比較,可以看出我國制造業進出口結構存在問題.上世紀90年代,我國出口的產品大多數是技術含量低、單價低、附加值低的“三低”產品,卻要大量進口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和高價格的“三高”產品,出口商品勞動生產率的實際提高要低于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所以,我國與主要貿易國家的雙要素貿易條件的實際改善程度要小于表3所顯示的,對有些出口產品技術含量尤其高的發達國家,我國與其雙要素貿易條件甚至可能是惡化的。

表3:我國與主要貿易國的雙要素貿易條件(以1995年為基期)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Z中/Z美 1.00 1.11 1.11 1.12 1.12 1.11 1.16 1.23

Z中/Z印 1.00 1.07 1.25 2.87 2.09 2.10 2.39 2.18

Z中/Z日 1.00 1.29 151 1.73 1.56 1.54 1.91 2.11

Z中/Z韓 1.00 1.10 1.24 1.85 1.52 1.49 1.75 1.74

Z中/Z德 1.00 1.18 1.42 1.47 1.57 1.90 2.08 2.06

DETT中美 100 111 111 105 99 100 103 106

DETT中印 100 107 125 270 185 189 212 188

DETT中日 100 129 152 163 138 139 170 182

DETT中韓 100 110 124 174 134 134 155 150

DETT中德 100 118 142 138 139 171 184 178

數據來源:《國級統計年鑒》2004《國際經濟年鑒》1999-2004,由于數據缺乏,以第二產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代替進出口商品勞動生產率

四、結論及政策含義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發現,我國的現狀完全符合貧困化增長的前提條件,但目前四個條件中只有一種表現出惡化;價格貿易條件有所惡化,收入貿易條件大幅改善,單要素貿易條件也明顯改善,雙要素貿易條件至少沒有明顯惡化趨勢。因此可以判定,我國目前并沒有表現出貧困化增長的特征,出口數量的上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彌補了價格的下降,社會福利是上升的。目前我國從對外貿易中是獲利的。但是從長遠發展考慮,如果我國對外貿易進一步擴大,這種局面可能無法維持多久。

對于收入貿易條件,觀察數據可以發現出口價格指數基本不變,但出口數量指數卻有一個跳躍性的增長。分析這幾年的主要出口商品數量和金額,可以發現出口數量增長較快的集中在汽車和汽車配件、軸承、蓄電池、照相機等商品上,很有可能是加工貿易迅速發展和外資引進帶來的出口數量的增長;另外增長幅度較大的還有半導體、收錄機、傘、皮鞋、塑料制品、鋼材、紙和紙板等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但這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已接近飽和狀態,從今后國際市場商品結構的變化來看,難以再保持高速增長。出口數量增長幅度有限。所以我國對外貿易如果繼續以這種方式擴大,收入貿易條件將無法進一步改善,甚至有可能因價格貿易條件的惡化而同時惡化。

對于要素貿易條件,我國的主要貿易國大多是發達國家,由于我國勞動生產率基數十分低,上升空間大,而發達國家經濟技術基本成熟,勞動生產率水平高,所以近年來我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速度遠高于發達國家。但是隨著近年來與我國生產力水平相似的發展中國家的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比率下降,使得我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雙要素貿易條件惡化。同時,隨著我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上升空間減少,速度可能放慢,如果繼續下去,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夾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能無法彌補價格的下降,使得雙要素貿易條件隨之惡化。

總之,我國目前雖未陷入貧困化增長,但隨著我國使用關稅、配額等手段來改善貿易條件的空間越來越小,出口數量增長幅度的有限,貿易條件將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貿易條件的變化對經濟成果的蠶食將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如果繼續這樣增長下去,出現貧困化增長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因此,我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穩定貿易條件,認識到目前我國對外貿易擴張中存在的隱患,避免價格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規避貧困化增長。

(一)穩定進口資源的價格

鑒于我國對一些戰略性資源產品的進口依賴程度的持續提高,且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世界重要資源的價格不斷攀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為了穩定進口資源價格,應該通過進口渠道多元化,擴大進口渠道,以及運用國內資源開發項目,增強與資源供應方“討價還價”的能力,規避進口價格指數的進一步攀升;另外我國是初級產品的進口大國,同時又是某些初級產品的出口大國,因此,利用商品期貨市場可以有效規避國際初級產品市場的價格風險。

(二)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首先.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占據我國出口的主導地位。所以,現階段的關鍵應當是如何利用新生的技術、知識、信息、制度諸要素改造傳統要素,使產業的競爭優勢從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轉向創新能力、技術和管理優勢.促進傳統產業走向現代化。發展和改造勞動密集型產業,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其次,加工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加工貿易的落后會直接造成我國出口增量不增價的現象。因此要引進技術,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整合國內外技術創新資源,實現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高加工貿易的產業層次并增強國內配套能力,從最終產品的組裝向上游零部件、下游服務業延伸產業鏈。逐步建立海外營銷渠道,減少低附加值初級產品的出口,這將是改善我國貿易條件的重要一環。

(三)增加有序競爭

除了對產業結構、貿易戰略的調整之外,針對目前廣泛存在對國際貿易產生不好影響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國貿易條件惡化的跨國公司轉移價格、企業惡性競爭等行為.政府應有相應的法規或政策加以約束和制裁。如推動在反不正當競爭方面的立法,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推動各類企業包括外貿企業的兼并重組,避免重復建設,形成規模經營優勢,使企業不以價格手段而采取綜合競爭手段進軍國際市場等。充分利用世貿組織所允許的各種手段保護我國產業的利益,真正發揮關稅的保護職能和改善貿易條件的功能。

(四)推進技術創新及普及專業技能教育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要改善我國的雙要素貿易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是必經途徑。勞動生產率水平低下同我國欠缺有技能的勞動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加強對勞動力的培訓,尤其是專業技術教育,以及加強對傳統產業員工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改善要素貿易條件。

很赞哦!(21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四川凉山美姑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