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6 美國數字貿易規則(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是什么)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9 03:36:43【】1人已围观

简介早在2020年12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數字合規與監管領域的兩項重磅法律提案,即DMA與DSA。當時,歐盟內部對「守門人」的認定標準和義務范圍等內容并未達成一致。與最初的提案版本相比,已經定稿的新版法案

早在 2020 年 12 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數字合規與監管領域的兩項重磅法律提案,即 DMA 與 DSA。當時,歐盟內部對「守門人」的認定標準和義務范圍等內容并未達成一致。

與最初的提案版本相比,已經定稿的新版法案有以下重點變化:

1. 在「核心平臺服務」的范圍中,添加了網絡瀏覽器、語音助理,但將聯網電視排除在外;

2. 提高了「守門人」的認定門檻,將年收入 65 億歐元和市值 650 億歐元,分別提高至 75 億歐元和 750 億歐元,并量化了月度終端用戶和年度企業用戶的數量標準;

3. 與 GDPR 聯動,嚴格限制「守門人」跨平臺合并處理數據;

4. 提高處罰力度的上限,從全球收入的 10% 提高到 20%。

現實中,歐盟與谷歌、蘋果等互聯網大公司的反壟斷之爭,是一場場耗時漫長的拉鋸戰。歐美的反壟斷機構也一直被詬病為工作效率低下,反應太慢。

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反壟斷律師顧正平告訴極客公園,這是因為 互聯網環境下壟斷行為的認定,涉及一系列復雜的法律和經濟學分析。

具體來說,涉及如何界定相關市場,認定市場份額和地位,企業是否存在濫用支配地位的行為,以及企業行為是否有合理的商業理由,是否造成了市場競爭的損害。

如果涉嫌壟斷的行為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競爭損害,又有促進競爭的效果,還得綜合考量促進競爭和妨礙競爭之間,哪個作用更大,需要結合具體的商業情景和行業特性進行認定和分析。

對反壟斷來說,不斷發生的動態變化和創新,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 PC 時代,各國政府對當時的 科技 巨頭——微軟十分警惕,利用反壟斷法律對微軟進行持續的調查。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平臺企業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導致原有的反壟斷法律和執法工具有些滯后,跟不上 科技 進步和商業進化所催生的各種新業態。

在顧正平看來,傳統 PC 時代的 科技 公司主要依賴技術推動,并主要服務線下傳統行業,商業邏輯相對簡單。新生的互聯網平臺經濟則是深入到 社會 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用戶還是相關企業,對平臺的依賴性更強。

平臺尤其是超級平臺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有更強的網絡鎖定效應,也更容易擁有強大的支配力和控制力,更容易利用數據操控和誤導用戶行為、濫用其支配地位打壓競爭對手、破壞市場公平競爭,因此需要監管機構進行更全方位和有力的監管。

「DMA 新規設置了認定守門人身份的量化指標和明確的行為清單,指向性很強,且針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更大,將有利于推動對互聯網巨頭的案件調查,提高執法和司法的效率。」他說。

作為 DMA 的姊妹篇,DSA 預計在今年 4 月內定稿。

一套組合拳下來,大型 科技 公司頭上的合規「緊箍咒」越念越緊。

布魯塞爾向左,硅谷向右。

歐盟不斷升級與大型 科技 公司之間的反壟斷戰爭,硅谷巨頭則是一邊持續發聲抗議,一邊想方設法進行游說。

Meta 全球事務總裁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在自己的專欄文章中指出,新法的一些細則「可能會導致產品的服務方式變得僵化,阻礙技術的持續進步和迭代」。

蘋果公司發言人稱,DMA 的部分規則可能給蘋果用戶制造不必要的隱私風險和安全漏洞,還將阻礙公司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收入。

谷歌擔心,DMA 的一些規則會阻礙歐洲的創新進程。亞馬遜則正在審查新規對客戶的影響,并委托研究機構進行評估。

與此同時,硅谷巨頭們也在不斷游說布魯塞爾,試圖引導立法監管的走向。

根據歐盟研究團體——歐洲企業觀察站(Corporate Europe Observatory)公布的數據,自 2019 年底新一屆歐盟委員會成立以來,大型 科技 公司與歐盟官方之間,已經召開了 150 多次記錄在案的會議,涉及 103 個組織。

不過,在歐盟官方看來, 科技 公司的努力游說十分「笨拙」,也徒勞無功。眼見自己之前在白費功夫,大公司已經轉變應對策略,將注意力的重心放在如何遵守新法。

據外媒報道,谷歌、蘋果和亞馬遜的法律團隊已經在考慮,將新規的實施作為優化公司業務的一部分,包括創建一個新的合規部門。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公司面臨著核心業務和商業模式的調整。根據 DMA,各家的潛在變化或許包括:

以上列出的改變只是一部分。有外媒戲稱, 這項法案的條款內容就像是硅谷競爭對手開出的「欲望清單」。

「DMA 開創了全球技術監管的新時代,結束了大型 科技 公司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定稿當晚,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和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報告員安德里亞斯·施瓦布(Andreas Schwab)說。

哥倫比亞大學歐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阿努·布拉德福德(Anu Bradford)將歐盟的立法影響稱作「布魯塞爾效應」(The Brussels Effect)。因為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大多數跨國公司都無法忽視,更不愿放棄。這給歐盟帶來了出手監管的底氣。

另外,歐洲的法律規則也常為全球監管提供框架和樣本。例如,號稱「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案」的 GDPR,已經成為日本、巴西等國家的法律范本。

放眼全球,針對大型在線平臺企業的反壟斷監管,已經引起多國的注意,成為勢不可擋的治理趨勢和國際共識。 數據、算法、平臺這些數字經濟領域的高頻詞,成為法律框架下擴容的焦點。

在中國,自 2008 年開始實施的《反壟斷法》正處在首次修改階段。

現已公布的修正草案新增加了第十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濫用數據和算法、技術、資本優勢以及平臺規則等排除、限制競爭」。

草案還對第二十二條增加了一款規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以及平臺規則等設置障礙,對其他經營者進行不合理限制的,屬于前款規定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去年 11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互聯網平臺分類分級指南(征求意見稿)》《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征求意見稿)》, 將綜合考慮用戶規模、業務種類以及限制能力,將互聯網平臺劃分為超級平臺、大型平臺和中小平臺三級。

按照規定,超級平臺需要履行相應的主體責任,例如,在提供相關產品或服務時, 不實施自我優待 ;推動自身提供的服務與其他平臺提供的服務之間 具有互操作性。

回歸美國本土,硅谷巨頭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拜登政府已經采取實際行動,并沒有對他們手下留情。

去年,拜登任命亞馬遜頭號批評家——莉娜·可汗(Lina Khan)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并安排有「硅谷宿敵」之稱的反壟斷律師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擔任司法部反壟斷部門負責人。

歷史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演著各種變與不變。回到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類似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新大陸。

根據《美國四百年》一書,「老羅斯福」在入主白宮后發表演講:「很多美國人認為,被稱為托拉斯的大公司在某些功能和傾向上有害于公共福祉。這種看法并不是嫉妒心理作怪……他們發自內心地認為,企業的合并和集中雖然不應該受到禁止,但應該受到監管和合理的控制。」

在羅斯福看來,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當時的「托拉斯」主要集中在鋼鐵、 汽車 、石油等行業。

200 多年后,財富和資源發生流轉,全球反壟斷敘事的重點對象變成了 科技 與互聯網——人類的新文明力量。

很赞哦!(454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甘肃甘南碌曲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