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7 用國際貿易理論解釋荷蘭病(要素稟賦理論對我國的對外貿易有何指導)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06:00:57【】3人已围观

简介>從此,美元登上霸主地位,為美國戰后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戰略的實施奠定了經濟基礎4、牙買加貨幣體系的誕生——加固美元霸主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成就了美元,但也埋下了隱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轉必須具備三個基

>從此,美元登上霸主地位,為美國戰后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戰略的實施奠定了經濟基礎

4、牙買加貨幣體系的誕生——加固美元霸主地位

布雷頓森林體系成就了美元,但也埋下了隱患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轉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①美國國際收支必須順差,美元對外價值才能穩定;②美國的黃金儲備充足;③黃金必須維持在官價水平

這三個條件實際上不可能同時具備

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為維護美元的穩定,就需要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順差,其他貿易國必然是逆差,他國國際儲備資產則無法滿足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形成“美元荒”;如果滿足各國國際儲備資產的需要,就需要美國國際收支保持逆差,則易引起美元貶值,發生美元危機,形成“美元災”

這說明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不可解脫的內在矛盾——“特里芬難題”

戰后初期,西歐、日本為恢復經濟,需要大量美元,但又無力通過商品和勞務輸出來滿足,從而出現“美元荒”

于是,美國開始大量發行美元

50年代后,美國陸續發動侵朝戰爭和越南戰爭,軍費開支迅速增加,加上歐洲、日本的復蘇,美國國際收支逐漸由順差轉為逆差,美國政府不得不大量增發美元,結果導致美元多次貶值,產生美元危機,美國黃金儲備大量減少

當歐洲各國終于威脅要將膨脹貶值的美元盈余兌換成黃金時,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單方面撕毀協議,宣布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

這意味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了

同時,阻斷了各國以黃金擠兌美元引發美元大幅貶值的通道,避免了重蹈英鎊覆轍的可能

1976年,面對混亂不堪的國際貨幣局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牙買加首都金斯頓召開成員國大會,商議搭建新的國際貨幣秩序

會議最終達成協議,簽署了《牙買加協定》,建立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

該體系規定:黃金非貨幣化,黃金與各國貨幣徹底脫鉤,不再是匯價的基礎;國際儲備多元化;浮動匯率制合法化

牙買加貨幣體系的誕生,表面看來,美元地位因儲備貨幣的多元化被削弱了,實際上,他國貨幣無法與美元抗衡,都是美國的附屬貨幣,美元依舊是最核心的國際貨幣;更重要的是,美元從此獲得了自由,擺脫了黃金“緊箍咒”的約束,為其今后以美元為武器對世界經濟呼風喚雨掃除了障礙

就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對美國戰略家們的高明表示贊嘆:他們曾用“黃金擠兌”擊垮英鎊,怎么能允許別國用同樣手段沖擊美元呢?不能,法就是廢掉黃金!所以,牙買加體系不僅沒有削弱美元,反而為美元霸權戰略創造了條件

美國如何實施美元霸權戰略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開始,擺脫黃金束縛的美元,使美國找到了一條其他國家尤其是前蘇聯不可能有的新的戰略核武器

美國是最強大國家,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貨幣,美元的崩潰意味著全球金融體系的崩潰

從這些因素講,非美元貨幣與美元對抗,承擔著巨大風險,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不對稱戰爭”

在此后的幾十年里,坐穩霸主寶座的美元開始實施霸權戰略,通過打敗黃金、控制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壟斷國際金融組織,對日本、歐盟、拉美、俄羅斯等個個擊破,將全球經濟納為囊中之物,從中獲取最大國家利益

1、捧殺日元——日本陷入十年蕭條

1955年后的18年里,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經濟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發展,到1985年,日本GDP超過1

3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的1/3

80年代初期,美國財政赤字劇增,對外貿易逆差大幅增加

美國希望通過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的貶值改善國際收支狀況,而這也是歐洲和日本一直強烈要求和希望的

于是,1985年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舉行了五國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并簽署了旨在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的“廣場協議”

協議簽署后,日元拉開廠不斷升值的序幕

不到三年時間,日元對美元升值了1倍,之后仍繼續升值

這場逼迫日元升值的戰爭進展得如此順利,大大超出了美國人的預想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日本主動配合美國使日元大幅升值呢?其實,美國的意圖正好迎合了日元國際化的圖謀

時在日本經濟崛起的同時,日本深刻體會到,強勢國際貨幣的最大好處是,把風險轉給別人,安全留給自己

鑒于此,日本于1978年底,就提出了“正視日元國際化,使日元和西德馬克一起發揮國際通貨部分補充機能”的方針

1998年,日本又提出了《關于推進日元國家化的政策措施》,進一步促進日元的國際性應用

日元升值增加了國際購買力,使日本買下了美國的許多大公司,但同時也帶來國內房價和股價的飆升

東京的商業地價指數和日經平均股指從1985年到1988年,三年間暴漲了近2倍,至1990年出現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產泡沫和股市泡沫

在雙重泡沫的壓力下,日本銀行開始降低利率;與此同時,美聯儲卻大幅提高利率,導致國際資金紛紛撤離日本回流美國

1990年開始,日本股價與地價紛紛墜落,銀行損失慘重,企業紛紛破產,為應對資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購買的美國資產廉價拋售

之后的十年,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衰退,日元大幅貶值,美元卻和30年前一樣堅挺

在這10多年日元升值貶值的過程中,美元一進一出,使日元不僅沒有實現國際化戰略(目前在國際經濟中以日元標價的一直維持在7%左右),還損失了大筆財富,美國卻獲得了高額回報

我們不難發現,日本“失方的十年”正是美國“興旺的十年”

2、掌控拉美貨幣主權——拉美相繼爆發金融危機

拉丁美洲是美國的后院,保持后院的穩定是美國地緣政治的需要

為此,美國一方面從軍事上壓制,另一方面利用美元戰略引導拉美成為美國的附屬經濟體,形成對美國的資本依賴、市場依賴和技術依賴

這一霸權戰略,通過洞察“拉美陷階”的來龍去脈就可一目了然

20世紀80年代,拉美國家由于長期大量借入外債發展本國經濟,于1983年開始,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先后爆發債務危機

1990年,在美國的倡議下,相關發達國家與拉美國家政府一起在華盛頓召開了旨在幫助拉美走出“失去的十年”的會議,會議提出了指導拉美經濟改革的10條政策主張,即所謂的“華盛頓共識”

該共識實質是新自由主義的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一系列關于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的改革措施

在該范式的指導下,拉美地區進行了符合美國意圖的體制結構改革:對國企實施私有化,放松對外資的限制,讓利率市場化,實施貿易自由化,實施更靈活的匯率制度,并實施順周期的財政貨幣政策

在改革的初期,這些國家均出現經濟增長,但增長只是曇花一現,墨西哥于1994年底就爆發了金融危機,阿根廷和巴西略好一些,但也相繼于1999年和2002年爆發金融危機,這些危機后來都轉化成了經濟危機、政治危機、社會危機

金融危機的發生才使拉美人認識到,美國主導的改革方案對拉美國家“水土不服”,脫離實際的自由化改革使本國政府對宏觀經濟失去控制的同時,卻嚴重依賴上了美元經濟

經濟增長嚴重依賴石油美元和美國金融資本,本國貨幣匯率也緊盯美元,導致經濟主權和貨幣主權喪失

隨著美國出于本國利益需要,不斷調整石油價格、美元利率和匯率時,拉美國家紛紛出現國際收支惡化、外資大量撤出、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等問題,最終引發金融危機,跌入“拉美陷阱”

5、摧毀盧布——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

蘇聯解體后,為進一步打壓和控制俄羅斯,美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首的戰略家們開始向俄羅斯極力推銷新自由主義的“休克療法”

1992年初,葉利欽上臺后,“休克療法”式的改革在俄羅斯聯邦全面鋪開

放開物價,大規模推行私有化,放開匯率管制,實施緊縮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等

其結果,一年后俄羅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盧布不斷貶值——美元依賴日益加深——國際收支惡化——通貨膨脹日益加劇;同時,貨幣主權被剝奪,工業體系瓦解,國民經濟嚴重依賴上了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資本和消費品,而國民收入只能靠出口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原材料

在IMF的威逼利誘下,俄長期推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生產萎縮,經濟虛弱,財政拈據,一直靠出賣資源、舉借內外債支撐,而且常常是拆東墻補西墻

這種局面,早已被國際投機家所洞悉

1998年,為穩定信心,阻止資本外逃,俄羅斯政府開始提高利率,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外匯市場,并且向IMF求援

和以往一樣,IMF的緊急救援提出了削弱俄羅斯金融主權的財務改善和經濟改革條件

最終,這些條件沒有被俄羅斯接受,IMF也就沒有再提供貸款

這年的9月2日,盧布貶值70%,股市更是一瀉千里,大批企業倒閉、銀行破產,最終爆發金融危機

1999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結束后,美元對俄的霸權戰略并沒有結束

2002年后,美國利用美元貶值又刮起了石油和大宗商品大幅漲價的旋風

推高油價可能導致俄羅斯大國沙文主義的復活,對這一風險,美國的戰略家們是不會忽視的

他們認為,經過10年的休克療法,基本摧毀了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基礎,俄羅斯的經濟越來越依賴西方的市場,也越來越依賴石油等資源品的出口,即使油價走高,俄羅斯也會像拉美國家一樣患上“荷蘭病”——資源產業在繁榮時期的膨脹,往往以犧牲其他行業發展為代價,高素質的勞動力和資本被吸走,出口高額盈利使貨幣升值,從而削弱工業品的競爭力

2008年7月以后,國際油價發生暴跌,俄羅斯股市大跌,外匯儲備大幅減少,貨幣貶值,財政困難加劇,剛剛復蘇的經濟又重新步入衰退

國際原油價格,幾乎成為俄羅斯經濟的“命根”,而石油價格的定價權牢牢掌握在美國的手里

貌似強大的俄羅斯又怎能擺脫美元的擺在呢?4、狙擊歐元——遏制競爭對手

歐洲特別是英國,曾是世界經濟的主宰者

自美國取得霸主地位后,歐洲原有的經濟利益逐漸被美國侵蝕,迫使歐洲主要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美國

自1958年由六個國家組成歐洲共同體以來,經過30多年的艱苦努力,于1999年1月1日創立了歐洲統一的貨幣——歐元,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創舉

歐元的啟動,既是對美元霸權的一種反抗,也是企圖在新的世界利益瓜分中分得一杯羹的現實之舉

歐元的產生,對美元提出了挑戰,美國既然沒能阻止歐元的產生,絕對不會允許歐元強大起來

于是,美國于1999年挑起了科索沃戰爭,表面看來戰爭的目的是打擊南斯拉夫,其實美國還另有企圖,那就是在歐洲大陸燃起戰火就會阻隔國際資本向歐洲的轉移,由此打擊被一片叫好的歐元

果然,轟炸開始后歐元開始疲軟,并不斷貶值,歐元對美元的比價由成立之初的1:l,到2002年初下降到1:0.85

從2002年起,美元開始實行貶值策略,迫使歐元不斷升值

歐元升值增強了歐元區的進口能力,但此時的國際油價也在上漲,且油價漲幅遠遠超過歐元的漲幅,這意味著高企的油價耗盡了歐元升值的效益;同時,歐元升值降低了產品的出口能力

當然,作為新生貨幣,歐盟不愿意看到歐元的不斷貶值,因此在2002年后同意了對美元的大幅升值

但結果卻出乎歐盟的意料,歐盟得到的是政治利益和貨幣信心方面的好處,宏觀經濟則一直萎靡不振

可以說,歐元從一誕生,其控制權就落入美國手里,它的升降從來就不取決于歐盟經濟狀況,而是取決于美元霸權戰略

如此處境,試圖與美元平分天下的夢想化為烏有,目前

很赞哦!(64)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