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tiktok哪幾個國家有補貼(Facebook想在印度戰勝TikTok,面臨哪些困難?)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4-29 18:37:08【】5人已围观

简介Facebook想在印度戰勝TikTok,面臨哪些困難?TikTok是抖音的海外版,一年的時間擴展到15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75種語言,在印度擁有2億用戶,也就是說海外版抖音占據了印度市場的百分之五十

Facebook想在印度戰勝TikTok,面臨哪些困難?

TikTok是抖音的海外版,一年的時間擴展到15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75種語言,在印度擁有2億用戶,也就是說海外版抖音占據了印度市場的百分之五十四。

抖音的搞笑短片、美妝、健身、以及美女小姐姐、教育等都已成熟起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抖音可以變現。這就說明他是一款成熟的軟件了。而Facebook在短視頻領域還沒有起步。

TikTok的應用的興起,凸顯了用戶對老牌社交媒體的潛在疲勞情緒。他們已經膩了,需要新的功能,碰巧互聯網時代從PC端到移動端的浪潮到來,他們迫切希望通過新的應用和平臺來展現自己,展示自己才能等

TikTok支持多種地方方言,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看不懂,聽不懂在說什么,無論生活在哪里,印度人都能與全世界分享他們的才藝,這就等于全世界都可以看見自己。這對有才藝,優秀的人來說吸引力是非常大的。TikTok具備先發優勢,他已經很成熟了,并且擁有快速增長的用戶基礎,它的增粉,分享給朋友太快了,只要有一個下載了,周圍的朋友很快也全部會下載。因此也不畏于競爭。

TikTok的算法機制已經成熟。根據個人喜好,自動給你推薦分享你喜歡的相同領域的東西,從而促使內容需要不斷提高,視頻制作的人為了吸粉為想辦法制作出更高內容的視頻。

商業分析:SheIn是怎么成功的?

SheIn,中文名希音。聽名字你可能以為這是一家外國公司,實際上這是一家中國公司,總部在南京,主營業務是跨境女裝電商,銷售市場都在國外。2021年的銷售額超過1000億人民幣,目前估值為500億美金。其創始人徐仰天,84年出生,在2021的胡潤U40財富排行榜排第三。

2008年成立,主打婚紗跨境電商網站。

2010年在西班牙上線網站。

2012年在法國上線網站,同年轉型做快消女裝。

2013年在俄羅斯、德國上線網站。

2014年在意大利上線網站。

2015年在阿拉伯上線網站。

截至目前,Shein服務的市場覆蓋美洲、歐洲、澳洲、中東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

SheIn最早就是一個電商網站,當時的名字叫SheInside,面向海外市場,只做一款產品:婚紗。通過婚紗賺到第一桶金之后,開始擴充品類。它這種擴品類不是隨意擴充。而是跟著目標人群的需求擴充。從結婚時要穿的婚紗,到婚前、婚后的女裝。這里的好處是,老客戶已經有信任基礎了,更容易產生交易。從婚紗到裙裝,再到后面的上裝、下裝。今天它還提供男裝和童裝的產品了。

在產品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標用戶的定位。這部分用戶的畫像決定了這個生意的天花板。SheIn的核心用戶定位是25歲的女性群體。在這個年紀,她既會影響18、19歲的女性消費者,也會影響到比自己年長的女性,如果戀愛,結婚,還能影響到另一半。有小孩或者需要贍養父母的,還能影響上一代和下一代。所以不要怕聚焦,針足夠細才能扎進去。

在官網上,Shein將自己描述為“一家專注于女裝,同時也提供男裝、童裝、配飾、鞋履、箱包等時尚單品的國際B2C快時尚電商平臺”,理念是“人人皆可”。

人人皆可即讓普通人也能享受時尚。原來時尚是少數人享有的奢侈品,而現在時尚變成了多數人都能擁有的必需品。汽車如此,電腦如此,服裝也應如此。

其創始人許仰天在供應商大會上講過這樣一番話,SheIn將繼續在人人盡享時尚之美的品牌使命之下,不斷深入踐行快速供應圖版貨一致的產品,持續把良好的產品體驗帶給消費者。這句話其實就藏著SheIn成功的路徑。

我們在分析SheIn如何成功之前,我們先看看當時的行業現狀和當時的環境。

創始人對商業的認知決定了企業的邊界。 創始人對行業、環境以及商業模式的判斷,是企業能不能成功的前提。有些人創業成功靠運氣,有些人則是在開始的時候就看到了終局。

所有跨境電商最開始都是做的站群和店群。就是我開很多個站點,然后想辦法去谷歌薅流量(許仰天最開始做的是SEO就是薅流量的),然后算ROI,算轉化率。或者去亞馬遜這樣的平臺開很多的店,然后去找平臺買流量,算ROI。兩者邏輯都是一樣的,只要我獲取的流量效率足夠高,流量成本足夠低,我就能賺到錢。SheIn一開始也是這么干的。但是,許仰天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這種模式備貨是個問題,收貨的體驗很差,會影響復購率,最終限制規模增長,做到幾個億流水就上不去了。而且隨著競爭加劇,這個營銷成本會越來越高,利潤會越來越低。大家都會被困死在這個系統里(站點、店群)。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有洞見的企業家,開始著手做獨立精品站。從流量思維轉變為品牌思維。有了獨立站,有了自己的品牌,用戶才有可能是自己的。你才能長期地對用戶做運營,產品的增長瓶頸才會被打破。

國內:服裝庫存嚴重,國內供應鏈也在發生重大改革。

國外:西方中產財富縮水,有消費降級的紅利。

從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西方中等收入財務中位數縮水39.8%。國內有產能,成本低。國外有一群財富縮水的中產。原來,成熟市場找中國工廠代工,成本只要10美元,加上自己的品牌后賣100美元。中產也能消費得起,現在財富縮水了,我們自己把10美元的研發,直接12美元賣給他們行不行?這個就是SheIn當時看到的商業模式。

蔡鈺在商業參考里總結到:"SHEIN的成功故事,是一個中國服裝品牌,借助互聯網和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把商品以批發市場級別的價格,送到正在經歷消費降級的西方中產面前的故事。"

但環境好,其他企業也都有機會,為什么偏偏SheIn走了出來呢?

一個公司的商業成功,最終原因還是產品做成功了。一個成功的產品,一定是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反過來說,用戶需要什么,我就把什么做極致。這樣就能獲得成功。那么對SheIn來說,用戶需要什么?更準確地說,25歲年輕女性對衣服的需求是什么呢?

風格、自我表達、限量款、便宜、顯得貴、款式多、試穿體驗、上新快、到手快、品質好、方便曬、她(明星、網紅、KOL)也買。每個公司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選擇擊穿什么,放大什么?我們來看下SheIn的選擇:

還記得許仰天在供應商大會上說的話嗎?其實可以翻譯成了三件事:讓人人盡享時尚、快速供應圖版貨一致的產品、持續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產品體驗。

讓人人盡享時尚: 明星、網紅、KOL都在買的產品,大家都在曬的產品。加上足夠多的上新數,你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產品。這結合起來就是人人盡享時尚之美。

快速供應圖版貨一致的產品:產品多 + 上新快。2020年SheIn每天上新2000款,一年上新70萬款。今年3月份,每天上新超6000款,一年能做到200萬款。而且最快7天就可以出產品。

持續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產品體驗:產品體驗是主觀的,是感官的。便宜 + 舒適的質量 + 開箱體驗 + 可曬 + 網紅、明星都在買。

吳伯凡老師在商業評論里總結到,SheIn在價格具有明顯的優勢,個性化、針對性很強,而且能夠抓住潮流的脈搏,始終持續、大量地推出符合潮流的產品。這也是它成功的很大一個原因。

這時候,我們腦海里肯定有一個疑問它是怎么做到的?導致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有時候重來一遍都不會成功。這就是運氣。但運氣我們學不來,我們只能事后總結出一些有用的思考方式。

SheIn從一開始就在想辦法整合小作坊。比如它會思考,及時付款給供應商會怎樣?如果我給它們培訓會怎樣?如果我給供應商貸款,幫助他們擴張會怎樣?如果我來構建一個軟件系統,幫助他們提高效率會怎樣?這就是SheIn跟供應商相處的原則,對它們好,幫它們解決問題。早期你覺得生產100件、200件產品會虧錢。那么我給你補貼。你不好給上游談價格,我整合大家的需求一起去談。通過不斷的給工廠賦能,慢慢才搭建起了現在的供應鏈。目前,SheIn在廣東番禺南村鎮形成了上千家服裝工廠,這也是SheIn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保證。

有了成熟的供應鏈 + 數字化系統。我們才能做到數據驅動設計。通過MVP(最小可行性產品)去跟消費者交流,比如在美國這個族裔聚集最多最雜的國家進行投放測試。初步發現印度裔喜歡什么就往印度發貨做進一步測試。歐洲人喜歡什么,就給歐洲發這一批貨做進一步測試。這樣就基本上就沒有庫存的成本了。我先生產100件,效果可以,我在推1000件。以此類推。數據會告訴我們消費者喜歡什么

要想執行數據驅動設計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數據量足夠大,數據能夠得到實時的反饋。而要實現這兩點,必須要有完善的數字化系統作為基礎,而這個SheIn在早期就規劃好了。這樣才能打通供應鏈讓數據在整個上下游傳輸。

系統在智能,沒有足夠多的用戶也白瞎。而營銷是SheIn的強項。在2011年SheIn做網紅營銷的時候ROI可以做到1:3,而現在做的更極致。只要你有1000個粉絲就可以接SheIn的廣告。邀請碼裂變在國內很流行,但在國外是SheIn推出去的。同時,它引導用戶做自分享叫SheIn開箱:SheInHaul。就是讓用戶收到產品后,拍一個開箱視頻,再把這個視頻分享到TikTok等視頻網站上去。在國外,你想不看到SheIn的廣告的都難。

1. 便宜。當價格極度便宜的時候,人們的購買欲會更高。抖音上有很多人開玩笑說9.9可以把自己買”破產“。

2. 好而不貴。但要做到好品質還能不貴,其實并不容易。你得有足夠低成本的供應鏈,還得有低成本的渠道觸達用戶。除了這些,SheIn放棄了線下店,線上購買也需要10天才能收到貨。這是它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在國內不好賣,國內對即時性需求要求更高。

3. 從眾效應。原來時尚只屬于一小部分人群。現在的時尚是人人都可享有。其實要打破這一點不容易,而一旦打破,在一類人群里形成共識,就能形成很強的品牌歸屬感。

數據的力量。只要樣本足夠大,只要能及時獲得消費者的反饋,就能快速的、持續的產生爆款。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SheIn的優勢,看起來沒有壁壘,那SheIn的護城河是什么?這其實是很多人的誤區,很多看起來沒有壁壘的事,只要涉及的人多了,就很難做。就好像,我讓一個人送我一塊錢很容易,但讓一億人都借我一塊錢很難。SheIn的護城河最開始可能是創始人對行業,對商業模式的認知。后來變成了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數字化系統。現在變成了智能化設計(數據+算法)。

SheIn表面是一家時尚公司,更底層則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上面分析了那么多,我們能從SheIn上學到點什么呢?如果想重新打造一個SheIn,我們做不到。但可以學許仰天打造SheIn的思路。就像海底撈我們學不會,但海底撈為客戶著想的思路是可以學會的。

首先,創始人設計的商業模式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SheIn的成功離不開市場環境帶來的紅利:國內的供給側改革 + 國外的消費降級。

其次,創始人能看到終局。產品的商業模式最終會是怎樣的。像SheIn就是以數據驅動設計,通過上新速度,讓客戶持續獲得適合自己的時尚體驗。

再次,知道產品核心價值在哪后,能夠做出取舍。就是要有自己的價值網分析,把資源聚焦在自己的價值網上。而不是什么都想做好,到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最后,能看到整個產業鏈各個角色的利益和困難。通過自己的能力賦能供應鏈,通過利他獲得信任。通過激勵相容的設計,利己者最終也會利他。

資料參考:

混沌學園:《SheIn做對了什么》

得到·商業評論《這家無人知曉的公司,如何撬動千億服裝市場》

得到·商業參考《SheIn啟示:艱難環境下,如何是實現持續增長?》

國外疫情期間什么錢好賺

最近三年哪些行業發財了?其實屈指可數。綜上,大概有幾個行業。

一、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醫療產業。

雖然新冠肺炎對很多行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與疫情防治相關的行業卻迎來了大爆發。

一開始,面具賺了很多錢。當時一個普通的口罩,高峰期能賣到幾十塊錢。疫情爆發的前幾個月,口罩廠商賺了不少錢。有人一個月賣口罩賺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

但是目前口罩不值錢。很多口罩才幾毛錢,口罩生產企業瀕臨虧損。

除了口罩,還有幾個行業是真正持續賺大錢的。

1.疫苗行業。

近幾年最賺錢的行業是什么?屬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自2021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接種。根據牛津大學Data中《我們的世界》的統計,截至2022年9月16日,全球共報告新冠肺炎疫苗12672907687劑,接種率為67.89%。

過去一年的疫苗接種可以說是燃眉之急,所以生產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公司也賺了不少錢。有些公司幾年前還處于虧損狀態,但在過去的一年里,卻盈利了數百億甚至上千億。

比如瑪德納2021年凈利潤高達776億人民幣,其他大型疫苗公司利潤基本都在百億以上。

2.核酸檢測行業。

繼疫苗之后,核酸檢測行業可以說是近幾年最好的行業之一,尤其是對于國內的很多核酸檢測行業來說,因為近幾年各地反復出現疫情,各地不斷進行核酸檢測,甚至很多地方進行常規核酸檢測。

正因為如此,核酸公司的業務量非常大,營收和利潤增長都非常快。

比如下圖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業務相關的部分上市公司業績。

從部分核酸檢測業務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業績增長非常快,尤其是利潤增速驚人。很多公司的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0%,部分公司的凈利潤增速甚至達到3000%以上。

3.新冠肺炎的治療藥物產業。

全球范圍內,截至目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總數已達60948.279萬例。

這些病例患了新型冠狀病毒后,肯定會去醫院治療。而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藥物的需求也相對較大,這直接帶動了相關新冠肺炎治療藥物行業的增長。

4.其他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業。

除了上面提到的行業,其實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相關行業在過去幾年也有明顯的業績增長,比如體溫計、消毒劑、隔離服、綠碼檢測機器人等等

深度:海外私域怎么玩?

私域運營的核心有三點,分別是打造IP、精細促活和重視變現。

打造企業自身的私域流量池,尤其是熟客,復購等,對于提升企業業績是很有幫助的

私域運營學習實時更新

鏈接:買粉絲s://pan..買粉絲/s/1NrouvTDi2C1WmEpYGMdtRw ?pwd=2D72 

提取碼:2D72 

哪些賺錢的副業上班族可以做?

還在為下班不知道做啥而煩惱嗎

看看我的認識吧

浴火重生:教育板塊投資機會

上周,《雙減》隨著在9個城市陸續試點落地,對于教培行業的從業小伙伴要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從新東方等行業龍頭股暴跌開始,整個板塊都陷入了資金瘋狂出逃,甚至導致中概股整體表現弱于大盤。很多小伙伴恐慌地認為《雙減》宣告教培行業徹底死亡,小智不這樣認為,雖然中短期仍將持續下行勢頭,但長期仍是少有的黃金賽道。深度給小伙伴分析一下,教育板塊有哪些投資機會。

2020年,疫情造成出行受阻背景下,教培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飛速發展,部分教培機構為吸引客戶采取了消費恐慌、制造焦慮的方式進行市場營銷,制造、加劇了學生和家庭的教育焦慮和經濟負擔。5月21日,“深改委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

21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為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主要職責包括:承擔面相中小學生(含幼兒園兒童)的校外教育培訓管理工作,指導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黨建,擬定校外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會同有關方面擬定校外教育培訓(含線上線下)機構設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人員資質、收費監管等相關標準和制度并監督執行,組織實施校外教育培訓綜合治理,指導校外教育培訓綜合執法;指導規范面相中小學生的 社會 競賽等活動;及時反映和反饋校外教育培訓重大問題。

校外、校內實現“雙減”,目的是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體功能、強化校外教培行業規范管理,解決家庭教育焦慮家居、中小學生負擔加重等問題,具體落地預計會圍繞校外規范和校內加強兩個方面展開。

校外培訓機構管理主要包括幾個方面:1)限制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2)嚴格審批新的校外培訓機構,已有學科類培訓機構轉為非營利性機構。3)校外培訓機構預充值資金統一監管。4)監管校外培訓機構投放廣告。5)禁止學齡前禁止小學化。6)嚴格限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

簡單講就是學校教授的學科嚴格禁止校外培訓,非學科培訓( 體育 、音樂等)仍持支持態度。學科類培訓機構都轉為非營利組織,也就說有盈利不能分配給股東或者個人,但可以用于企業擴建,類似于醫院。家長買課的充值款放到銀行監管賬戶,如果要退課直接劃撥,也防止培訓機構卷款跑路。做教育培訓的機構想做廣告也要受到監管,比如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廣告主身份、廣告代言人、廣告用語和內容都做了詳細的規定,簡單講就是教培行業的獲客成本會大幅上升。學齡前的教育監管最為嚴格,禁止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校內教育發揮學校的主體功能,推行“5+2”模式,即每周5天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次銷售,結束時間與正常上下班時間能夠銜接。可以理解為政策鼓勵延長學生的在校時間,強化以學校為主的教育地位,滿足雙職工家長的無人看管學生問題,減低學生、家庭對于課后輔導培訓的依賴。另外,根據教育部6月1日公布的《未成年人保護規定》,禁止學校、教師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要求各地加速落實“小升初”免試,減少學生和家長的升學壓力帶來的焦慮。

非K12:學科培訓猝死,成人教育和素質教育受影響小

本次“雙減”打擊重點是畸形的K12學科類教育市場,廣告推廣更是通過渲染焦慮逼家長報名。教育一旦變成生意,以咱們中國家長的勁頭,已經把家里老本都拿出來整孩子,拼學區房、雞娃、輔導班、私教等教育軍備競賽,把70~80后家長們都整瘋了。想讓90后~95后年輕人競爭,總要是他們能夠得著的,現在學科教培弄得越演越烈,這些年輕人都摸不到平臺了,直接把他們都干躺平了,嚇得不敢生孩子。小智也是家長,特別認可這次調整,讓學科教育回歸學校,本來咱們的基礎教育就是全球最牛逼之一。把素質教育和成人教育交給 社會 資本,讓有余力的家庭自由選擇。

小智之前的說過,中國整體教育政策趨勢越來越“歐洲化”,或者說“德國化”,是以公平為原則,以個體特色發展為目標的。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國家負擔成本,大力推行“免費的、高水平的基礎教育”,保證全體國民的教育公平化。這點咱們基本實現了;

第二,嚴格限制資本進入學科教育、嚴格限制提前教育。這點之前咱們做得不好,讓資本肆意妄為,促生了高學區房價、私立補習班、高素質家長全職雞娃等畸形的 社會 現象。現在通過政策一次性調整限制,凸顯了宏觀調控的優越性;

第三,K9之后,分流教育需求,把專業技能教育和研究型教育分開,兩者就業同等同權,分別培養高技能人才和高技術人才。目前看,國家給予研究型教育資金支持遠遠大于技能型教育,比如藍翔技校得到支持就遠遠小于任何一所211本科院校;

第四,教育定義為“非營利機構”,而不是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非營利與非盈利是有很大區別的。非營利機構意味著不能上市融資、經營產生利潤只能用于擴大業務規模。比如公立醫院就是典型的非營利機構,經營的目的是服務大眾,而不是賺錢。

對于非K12年齡段、非學科的教培,本次雙減完全未提及,主觀理解是“法無禁止即可行”。簡單講就是成人教育、素質教育(非學科)是國家鼓勵的教育 社會 化、產業化的方向。小智查詢了近期的教培行業數據,新東方在二季度開始就多方布局。新東方透過投資其他企業殺入冰上運動培訓、美術培育賽道,并且在7月開始招聘線上美術相關職位,是教育行業中為數不多的仍在招聘的企業。多個新東方分校的經營范圍大幅變更,新增托管服務、語言類培訓、 科技 類培訓、藝術培訓等等,應對神速。

教育公平是原則,而不是目的

“本次雙減目的不是針對教育公平性的問題,真正想解決的是兩大挑戰“創新”和“內卷”,而創新是真正的目標。過去40年我們走完了別人200年走完的路,主要歸結于我們的學習能力強。但是再往前就是別人也沒有走過的路,這是一條帶領全人類向前發展的路,這還是一條不進則退的路。創新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創新根本的原動力是培養創新人才,所以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教育公平重要么?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對全 社會 最大的價值不是讓所有人接受同樣的教育,而是讓最能為 社會 做貢獻的人獲得最適合他的教育資源。所以,教育公平價值是在人才篩選的過程中消除其他干擾因素,讓教育接受者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避免浪費生命和 社會 資源。”

“雙減要做的是把時間都還給孩子,讓孩子去做培養創新能力。從文件中可以看到禁止的全部是“學科類”培訓,真正發對的是無意義的重復訓練,但相反,對藝術、 體育 培訓等卻只字未提。創新更可能來源于生活的多樣性,孩子的興趣越廣泛就越能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目的就是提高每個孩子的創造力,進而提升整個 社會 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更公平的選拔出優秀人才帶領整個 社會 的創新。教育改革是十年、百年大計,短期可能看不到立竿見影的結果。”

“這次雙減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解決“內卷”,看起來是學生的內卷,其實本質是家長的內卷。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是家長把全部時間用來“雞娃”價值大?還是把時間用來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對 社會 貢獻大?顯然是后者。雞娃的本質不是提高教育質量,而是在人才篩選的形式和競爭上發力,這不僅不產生附加價值,還妨礙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更何況我們的義務教育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這本來是我們優勢,讓家長有機會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出更大的成績,避免清華北大的媽媽全職在家雞娃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對 社會 資源極大的浪費。”

“所以,雙減不光減負,而且還要求學校提供更好的課后、課外服務,目的就是為了解放家長。這背后釋放的 社會 資源大到無法想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是1.4億,背后的家長是將近3億,每人每天省出來一小時,就是相當于增加了3000~4000萬的勞動力資源,這對于我們爭取時間解決人口結構的挑戰至關重要。總結,教育雙減的背后是國家下的一盤大棋, 每一個人,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未來是屬于創新者的 。”

其次是 社會 共識引導。但是任何的共識都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有效,就好比左側投資超額收益前提是大熊市,只有低價收籌碼才能迎來泡沫階段的超額收益,否則就是看啥啥貴,只能持幣觀望。我們用40年走完了發達國家200年的路,形成了一個廣泛的 社會 共識, 知識改變命運 。整個70~90后都是這個共識的獲益者,思維上也自然而然的路徑依賴,認為下一代還仍然靠知識改變命運。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物質高度發達 社會 ,由于70%以上的人口從事服務業, 社會 利益分配是高度碎片化的。比如頂級高校畢業生平均收入遠遠不如NFL球員,甚至低于Tiktok(抖音海外版)的 游戲 主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我們已知的絕大多數知識幾乎都免費了。小智就上了吳恩達的機器學習課程,全程免費,而付費只針對考試,即想要獲得這門課程學分認證的人。對于白嫖黨來說,最大的投入就是時間成本。在一個任何人都能輕易獲取知識的 社會 ,知識轉化能力要遠遠大于知識本身,也咱們上文說的“創新”。學了一樣的知識,但轉化成了比前人更牛x的應用,進而獲得 社會 獎勵。在我們70~90后還讀大學的時候,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外部的環境已經改變了,那么“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共識自然也可能收益降低了。小伙伴就需要及時調整策略,變為“創新改變命運”,實現對知識本身的創新、對知識應用的創新。比如馬斯克的Space X至少降低了50%航天發射成本,就是通過知識應用的創新。一塊航天芯片造價100萬美元以上,馬斯克就換成3塊民用芯片套個防輻射殼子,成本降低到數百美元;以前發射發動機墜入大氣層燒毀了,馬斯克就搞個發動機回收,最開始用的還采購毛子的發動機。Space X沒有在航空 科技 知識上做創新,而是采取了應用創新,大幅降低成本,幾乎制霸全球航天發射業。企業不但獲得資本市場高度認可,馬斯克本人也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一小撮人。因此,雙減最重要的是告訴全 社會 所有人,新的共識來了,創新才能改變命運!

教培行業中長期的投資機會

整個教培行業市場規模大致6000~7000億元,比衣食住行的出行行業還大三倍。學科培訓轉型“非營利性”機構。小智反復講的一句話,政策變動是投資行為最大的影響因子。跟政策對著干也許能夠暫時獲益,最終所有積累可能會付諸東流,即便能夠成功轉型也會是九死一生。政策制定絕對不是突發性的,一般都有較長籌備周期,不僅會調研行業了解真實情況,還可能會邀請相關龍頭企業座談。因此,企業大概率是能夠了解到政策方向,及時斷臂求生調整企業業務,做到趨利避害。投資者自然要比從業者更加耳聰目明,做到進得去、躲得開、拿得住。

首先,教培企業的收入規模將受到大幅影響,其課程排布必須要避開學校授課時間、5+2時間、假期時間,簡單的計算下會影響教培企業至少40%~60%的排課量。在監管和課時減少的雙重打擊下,K9~K12業務受影響最大,而針對成人的培訓基本不受影響。具體看看相關企業。K9~K12教育萎縮對不同企業業務收入直接影響,新東方-50%,好未來-80%,有道-40%以上。這些企業的股價跌去一半也是正常的。

其次,看教培企業的利潤影響。教育行業近年來是典型的燒錢大戰,小智就被電梯里面的各種教培廣告每天轟炸。在嚴格的廣告監管之下,各個企業獲客成本會大幅提升,但廣告燒錢軍備競賽將結束,總體廣告支在下半年出會大幅下降。由于排課量大幅萎縮,預計教培行業至少有50%的從業人員出清,可能會在三季報產生高昂一次性補貼費用,所以各個教培類企業的三季報不會好看,利潤下降幅度會高于收入。但是部分企業堅決的降本可能會帶來經營數據上的意外。比如新東方就多次經歷企業生死,對應危機的降本手段可能會更有經驗。

尾聲

大A資本在面對突發危機時候,表現出了慌不擇路的一面。教培行業暴跌,結果跑去炒所謂的素質教育股票,鋼琴行業的股票竟然都漲停了。在沒有實際業績的支撐之下,更像是借機炒作拉高出貨,然后又是一地雞毛。不過其邏輯還是有效的,可以聚焦在美術教育和 體育 教育的細分行業機會點,相關器材、運動場地運營是不錯防守型賽道。

十四五重中之重是“硬 科技 ”,有那么多相關的好企業可以長期持有,干嘛非要呆在監管颶風下的教培板塊?除非你錢多了沒處放,非要跟政策對著干。除了上文提到的賬上現金儲備不錯的企業能轉型“越冬”,其他的阿貓阿狗都是破產退市的命。在學科教培機構有預充值的家長們,盡快去退錢才是正事。

教育公平是原則,但不是目的。過度追求形式上的全民一致化教育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是犧牲了個體個性的。保護未成年人,把時間都還給孩子,讓孩子去做培養創新能力。教育雙減的背后是國家下的一盤大棋, 每一個人,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未來是屬于創新者的 。

很赞哦!(7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贵州黔东南剑河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