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youtube官網 中文新聞文本主題分類號是(急!誰能幫我在龍源期刊網找篇文章 2009年第4期《東南學術》 題目是“論新媒體時代傳者與受者的身份趨同”)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22 08:51:43【】8人已围观

简介急!誰能幫我在龍源期刊網找篇文章2009年第4期《東南學術》題目是“論新媒體時代傳者與受者的身份趨同”論新媒體時代傳者與受者的身份趨同字數東南學術2009年4期摘要: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向內容制作者轉變

急!誰能幫我在龍源期刊網找篇文章 2009年第4期《東南學術》 題目是“論新媒體時代傳者與受者的身份趨同”

論新媒體時代傳者與受者的身份趨同字數

東南學術 2009年4期

摘要: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向內容制作者轉變,分析關于這一現象的若干研究案例及其研究方法之優劣,不難看出:“使用與滿足”學說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實際研究需求;在進一步的研究不應忽略資本和政治經濟權力對新生的互動媒體所產生的影響;把傳受過程結合在一起的“Prosage”,也許是能更好地理解傳受趨同現象的一種研究路徑。

關鍵詞:用戶自創內容;user generated 買粉絲ntent(UGC);主動受眾;新媒體;研究方法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569(2009)04—0166—03

一、研究緣起和文獻綜述

近年來,受眾研究領域的許多成果已經表明,觀眾(audienecs)或參與者(participants)不僅僅是被動地接收信息,他們開始用不同的手段創建媒體內容(Blog博客、YouTube視頻、nickr圖片)并通過各種社交軟件與他人共享,形成自己的傳播渠道。在當前web2.0的傳播環境下,這種實質意義上的雙向傳播不僅挑戰了傳統媒體的操作模式,也對民主社會、經濟和法律框架有著深刻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對于受者變身傳者(adi買粉絲ces as procers)的研究所關注的焦點是用戶自創內容(UGC—user generated 買粉絲ntent),也被稱作消費者自創內容。遺憾的是,盡管各種形式的UGC最初總是出自于免費分享的目的,但是一旦它們在新媒體中吸引了眼球,就會迅速被商業滲透,成為新的謀利平臺。為了擴大受眾群,適應用戶的多樣性,像英國廣播公司(BBC)這樣的媒體巨頭也在尋求建立這一平臺,以服務現有觀眾并吸引潛在觀眾。業界的需求呼喚能夠充分解釋UGC行為的有力研究,但實際上大部分研究都只是應用傳統媒體工業時代的分析框架,鮮有引發深思的批判視角。

現有的uGC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者創造媒體產品的行為特征、這些產品帶來的經濟效應以及對形成網絡公共領域所產生的影響等。本文旨在提供針對UGC主體研究的概述,并批判地分析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例如使用與滿足理論(Li,2005),修正的自我表露理論(Fung,2006),或“prosage”——這個由布倫斯(Brans,2007)自造的詞用“proce”+“usage”(生產與使用合二為一)來表明同時性生產和使用的混合形態。限于篇幅,本文只能集中討論此主題的熱點問題,評述相關研究的優劣,探尋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

二、關于UGC的四個研究案例

根據每日更新的全球點擊量最大的網站排行榜,Youtube和Wikipedia(維基百科)名列第三和第七。這些提供用戶自創內容(UGC)的免費網站為什么能夠吸引這么多人呢?關于UGC的研究力圖解釋這一新媒體環境下的重要現象,以下將重點概述其中四個研究案例。

案例1:德國學者Stoeckl(et al.2007)和他的同事們試圖找出博客及視頻制作者與那些不生產內容的“純用戶”之間的區別。他們認為UGC最讓人振奮的特點就是:“消費者現在成為了制作者”、“創造并不是為了馬上獲利”、“UGC最終還是面向大眾的”。

此研究應用“使用與滿足”學說作為理論基礎。這個學說假定人們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而主動、有目標地使用媒介的(Katz and Blumler,1974)。此研究發出的在線調查被792人下載,其中489人完成了問卷。通過質化和量化的研究,發現博客和視頻制作者談到創作動機時最經常使用三個原因:紀錄生活,娛樂,自我表達。相反,那些專業“潛水員”不生產內容的原因是:不愿付出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以及擔心隱私可能被侵犯。

案例2:同樣,Li(2005)所做的研究也是立足于使用與滿足框架上的。博主認同的開博動機包括:自我紀錄、提高寫作水平、自我表達、媒介訴求、獲取信息、社交需求。

案例3:與上述兩個案例不同,Fung在2006年所做的研究采用了“修正的自我表露”(re-vised self—disclosure)(WheeIess and Grots,1976)理論,調查了545個香港本地的博客。使用博客的滿足感實際上標明了多種維度的自我表露,特別是自我滿足和自我表達。研究表明。經常使用博客的人傾向于表露私密和個人事務。年輕女性擁有更長的博客經驗。

案例4:任職于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阿克塞爾·布倫斯(Axel Bruns)在2007年提出的“Prosage”模式在本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Prosage模式下,所謂“產品”(pro-ction)已經不是工業時代的那種具體的完成品了,而是動態的prosage過程中一個臨時的作品:就像維基百科(Wikipedia)某詞條最新編輯過的一個頁面、由開源軟件設計者剛剛發出來的一個軟件包、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授權框架下的一組原創設計,這些都不是傳統意義上規模化生產的“產品”,而是網絡用戶隨用隨創的“作品”,創作目的和作品形態的不同所帶來的觀念上的轉變必須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三、對于案例的分析

在數字媒體時代,受眾擁有獨特的解讀媒體內容的方式。隨著互聯網的全球性普及,探尋傳受互動中受者向傳者轉變的本質已成為受眾研究的新熱點。以上案例都是在規范的研究框架下通過翔實調查得出的審慎結論,但是,在樣本選取、方法使用、理論運用等方面,顯然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樣本選取方面,Stoeckl等人的調查所選取的樣本是隸屬于傳統媒體的電子平臺,如英國較保守的《衛報》(Guardian)網站,以及德國雜志Neon的網站。就像世界上許多其他傳統媒體一樣,網站上的內容其實還是由編輯人員選取和審查的,就算你能在網站上發表文章,但這些文章在原報或原刊上得以發布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的。在中國情況也是如此,新聞線索往往是在傳統媒體的追蹤下被放大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使用者變身媒體生產者,是限于一定的活動范圍之內的(網絡中),其影響力要擴散,還需要特殊的催化條件。

研究方法上,問卷可信度及統計上的抽樣偏差依然存在。UGC領域的研究對象集中于年輕人身上,因為他們更精通新媒體的技巧,并有更積極的參與意識。新媒體環境下的傳播技能的復雜性限制了積極參與者的數量和年齡,大部分公眾還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來獲取信息。因此,除了盡可能減少統計軟件的誤差,更重要的任務是改進研究方法,盡可能設定合理的抽樣范圍,力求得到更加客觀的結論。

這些研究還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對于管理層權力的忽視。眾所周知,大眾傳播還是處于一些政治經濟力量實體的控制之下的。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Lazarsfeld&Merton,1948)認為,社會和心理機制決定了受眾對媒體的需求和使用⒀。戴維·莫利(Morley,1985)指出:“觀眾詮釋意義的能力,和中央集權的媒體機構建構文本的力量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在當今新媒體受眾研究的語境下,要完全拋開行政管理方面的力量,還為時尚早。

從理論框架上來看,應用“使用與滿足”學說并非不妥,然而,如果用它來檢驗從受者到傳者的角色轉變,就顯出不足來——由于此理論最初是用來考量二戰期間美國日間廣播系列劇對于受眾的影響的,其出發點是媒介強效果論,現在看來,已經有些過時了。

研究新媒體時代的受眾,理解受者向傳者的過渡,還應從Prosage開始。正如上文所概括的那樣,Prosage克服了“內容生產”這個概念從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轉變的過程中所無法解決的制度性問題。它為理解數字環境下的“協同內容創新”(買粉絲llaborative 買粉絲ntent creation)及其發展實踐提供了一條新的研究道路。

當然,現在就認為新媒體能夠完全顛覆傳統意義上的傳者和受眾的關系還為時尚早,看看以下幾個例子:魯伯特·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收購了最成功的社交網站MySpace,流量最大的圖片分享網站Flickr被雅虎并購,極富創新意識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也拱手出讓給谷歌……技術和創新在資本的威力面前紛紛繳械,這是信息時代還未進化完全的悲哀嗎?傳者和受者之間那道看似無法逾越的鴻溝,會被用戶之間的免費分享特性所彌補嗎?這些都是開放的命題,在web2.0時代,沒有人敢預言5年以后會發生什么,雨后春筍般的媒體現象,正是激發學者研究熱情的源泉所在。

很赞哦!(23)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新疆阿克苏乌什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