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油管自媒體規則(抖音7天快速起號教程)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22 13:43:13【】1人已围观

简介為什么B站的自媒體收益越來越差?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1短視頻行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形式,近年來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和創作者。視頻行業也成為了一個高度競爭

為什么B站的自媒體收益越來越差?

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短視頻行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形式,近年來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和創作者。視頻行業也成為了一個高度競爭和變化的領域,短視頻給長視頻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作為長視頻平臺的B站沒有像油管那樣在片頭插入大量廣告,導致平臺收益減少。據報道,B站多次變更UP主創作激勵規則,導致大量UP主的收入下降,甚至有UP主稱收入最高減少了90%。一些UP主表示,他們的團隊處于虧損狀態,無法養活自己和員工。

2 平臺管理不善。平臺和創作者都希望從視頻中獲得收益,但是他們之間可能存在一些矛盾和沖突。平臺可能會為了提高自己的利潤和影響力,而對創作者施加一些限制和壓力。一些UP主抱怨平臺沒有經紀人支持,沒有商業誠信,鼓勵惡性競爭,做事不考慮后果,架子很大,領導找不到。他們認為平臺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保障。

3 創作者自身的情況和選擇。創作者作為視頻的主體,他們的情況和選擇也會影響到他們是否繼續更新。創作者可能會受到身體、心理、家庭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決定暫停或放棄更新。創作者也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價值觀或職業規劃,而選擇轉換領域或平臺。

創意枯竭也是個很大的原因,創意內容行業很容易重復、枯燥,有的up即使擴大了規模,但內容也很難說有質的提升,穩定更新,持續吸粉變得越來越困難。

自媒體行業的收益困難可以從以下幾個數據方面進行分析:

2 自媒體從業者人數。根據網絡上搜索到的信息,自從2014年起,自媒體行業從業者人數增長迅速,到2015年已突破200萬大關,每年的自媒體從業者人數不斷增長,在2019年達到301萬人,到2021年時已超過370萬的自媒體創作者1。這說明自媒體行業的門檻比較低,人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各種平臺進行內容創作,建立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但這也導致了自媒體行業的同質化和飽和,自媒體從業者要想脫穎而出,就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3 自媒體收入來源和分布。根據網絡上搜索到的信息,目前我國自媒體從業者的收入構成主要有流量分成、廣告、稿費、電商、其他商業合作及贊賞等方式1。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媒體從業者都能夠獲得穩定和豐厚的收入。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的自媒體從業者中,有近40%的人表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只有不到10%的人表示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1。這說明自媒體行業的收入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只有少數頭部或腰部的自媒體從業者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而大多數自媒體從業者還面臨著收入困難。

那么,用停更的方式真的可以倒逼平臺做出改變嗎?

1 如果停更潮涉及到的創作者數量很多,而且他們的粉絲和影響力也很大,那么他們的行為可能會對平臺造成一定的損失和壓力,迫使平臺重視他們的訴求和建議。如果停更潮只是個別或小范圍的現象,而且他們的粉絲和影響力不夠強大,那么他們的行為可能不會對平臺產生太大的影響,平臺可能會忽視或替換他們。

2 如果平臺真誠地關心和尊重創作者,愿意傾聽和溝通他們的問題和需求,那么他們可能會采取一些措施來改善創作者的收入和環境,促進雙方的合作和發展。如果平臺只是以利益為導向,不在乎創作者的感受和意見,那么他們可能會采取一些強硬或敷衍的做法來應對創作者的抗議,甚至加劇雙方的矛盾和沖突。

3 創作者的團結和堅持。如果創作者能夠團結一致,堅持自己的立場和目標,那么他們可能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對平臺產生一定的影響和改變。如果創作者之間存在分歧或動搖,不能持續或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和要求,那么他們可能會被平臺忽略或打壓,難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總之,內容行業時刻面臨著風險和挑戰,誰能活到最后,最后拼的都是真實力。

自媒體最高可以收入多少錢?

自媒體的收入最高可以到多少?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自媒體的平臺有很多,有買粉絲買粉絲有今日頭條,有一點資訊,有搜狐號大魚號等等。

收入問題,我簡單說幾個例子,有的買粉絲買粉絲,一篇文章的廣告就是幾十近百萬,如果每周發一篇廣告,那么每個月將有近400萬的收入,那么一年呢?

從今日頭條的平臺來看,有的號一篇文章可以收入3、5百元,每天可以發5篇,再加上開通了商品鏈接的功能,每次提成就不可具體估量了,那么按照這樣的水平,收入又將是多少呢?

自媒體是一個風口,很多人抓住了這個風口,賺的盆滿缽滿。

這個世界變化非常快,快到我們時常一覺醒來就感覺追不上時代的步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之前很火的詞匯,比如“互聯網思維”之類的,好像已經很少聽到人說了。最近的AI機器人,性愛機器人,還有馬云的無人超市等等,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自媒體狂潮鋪天蓋地而來,成為了當下時代最火的一種趨勢狀態,她無孔不入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她更像一張巨大的網,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我們的思維和舉動。

可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張網其實是由一個個自媒體小編組成的,也就是我們周邊的一個個普通的人。這些本來很平凡的個體,一到了網絡上,借助自媒體的東風,力量和影響力都變的巨大無窮。

是的,我們被旁邊的人影響著,我們像木偶一樣被人牽動著一舉一動,他們左右著我們的喜怒哀樂,而更可惡的是,他們還站在高高的閃光的地方,接受著很多人的仰視,而且順便還賺到了很多錢!

那么,你想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呢?你是選擇繼續做木偶人還是選擇做牽線人呢?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人呢?

做自媒體還有很多很多好處,只要你現在就開始,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得,輸出自己的價值,展示自己的個性,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具體就不展開說了!每個人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同,就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我還開過一次關于今日頭條的線上課程,給一些想做自媒體的朋友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

如果有人需要,歡迎到我同名買粉絲買粉絲業余書生交流。

自媒體老燈是誰

鄧文。

老燈真名為鄧文,是一名短視頻搏主,由于他的每個視頻都在一個大燈下拍攝,且與粉絲相處的很好。因此被粉絲親切地稱為老燈。

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抖音7天快速起號教程

要熟悉平臺機制,抖音視頻推薦算法機制,簡單粗暴來說就是:初始推薦&疊加推薦

1.初始推薦

抖音會根據算法給每一個通過審核的作品分配一個初始流量池,根據初始推薦的反饋信息決定是否可以進入二次推薦也就是疊加推薦,舉個例子:當你發布一個作品,賬號給你 500 的基礎播放量,計算這最初的 500 播放量的數據,有點贊率、評論率、轉發率,完播率,當你的這三個數據達到一定的標準,就會或者更高的推薦。一層播放量對應一層的數據,所以說,抖音最初的 500 播放量的點贊、評論、轉發是很關鍵的。

2. 疊加推薦

通過初始流量的測試,如果這個視頻作品的數據反饋較好。那么繼續推薦給下一個更大的流量池測試,層層疊加推薦。必須重視的指標有:

1)完播率:15 秒以內的視頻需要完整播放這是視頻的一條合格線,完播率高,抖音官方會進行下一個流量池的推送;

2)點贊率:如果完播率是合格線,那么點贊就是優品的推薦,點贊越高得到的推薦也就越多;

3)評論率:視頻評論的人越多,就證明視頻的內容越好;

4)轉發率:轉發的人越多,傳播的范圍就越廣,疊加推送的幾率自然也會增加;

5)關注比:關注作品的人越多說明你的內容對用戶產生的價值就越大;

其中影響視頻的反饋效果:完播率>點贊率>評論率>轉發率>轉粉率,大致數據反饋標準如下:

賬號搭建+運營

賬號搭建

定位:首先要考慮自己有什么目的,在抖音里,如果想要實現變現,主要是 4 個方向:帶貨、引流、廣告、打賞。因為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運營方法。定了目的后再考慮垂直細分的領域。

領域選擇:不要看什么賺錢,就做什么,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決定。

問自己 4 個問題:

擅長什么

會做什么

能做什么

感興趣什么

根據以上 4 個方向定了大致領域,再用抖音的搜索功能領域內找做得好的大 V,去拆解其視頻形式、視頻內容:

從這幾方面拆解視頻形式:

這個視頻用了什么視頻形式?

我是否能創作出這種視頻形式?

我是否能長久地做出這種視頻形式?

從這幾方面拆解視頻內容:

這個賬號屬于什么視頻內容?

我能否創作者這些內容?

我創作這些內容的成本是多少?

研究視頻形式與視頻內容后,即可確定自己的定位,按照自己的定位發布內容即可。建議前期先模仿,待有一定量的粉絲后,才開始創新。

運營

這里是按照一個正常的邏輯去運營,要有一個主次性,你喜歡什么,你就會多看什么,如果你同時做這個領域的話,抖音就會給你流量扶持,平時多看,多互動,多點贊,多評論,這是抖音賬號運營的基本方法。建議單賬號要保持一小時左右,其實在看視頻的同時,也參考下到很多同行以及優秀的視頻創作者的選題和內容安排,充分利用養號的時間做好頭部競對調查。操作細節如下:

注冊:抖音的封號機制十分嚴格,一旦發現你違規,那么封號將是封掉此手機號注冊的所有平臺,也就是說封號后,此手機號綁定的任何其他平臺號也沒有辦法登入抖音,所以抖音的注冊最好是采取一機一號,此手機號在之前沒有注冊過別的抖音號,卡也沒有在其他手機用過。同時,在注冊新賬號或刷視頻時建議全程使用流量,不要用 wifi。而且同一 wifi 不能同時登陸超過 5 個抖音號

資料完善:當我們的賬號注冊下來了,不要急著去完善資料,互動了 5-7 天再來完善資料,完善資料的時候不要放聯系方式,等粉絲量起來了后再來放。注意不要頻繁修改個人信息。內容要垂直,內容要和賬號名稱、簡介保持相關,比如美妝號就只發美妝相關的內容,讓平臺給賬號打上美妝標簽,有利于后面的推薦和搜索。

互動:每天穩定登陸(持續 5-7 天),每天定時進行互動,可以分開時間段中午、晚上都去刷刷同行的作品,每天點贊 30 來個作品,關注和評論 10 個同行做的比較好的號,每天觀看 20 分鐘以上直播;后期發布作品時后要在評論區內多和粉絲互動,提高賬號的互動權重。

發布:新號在結束了初期維護過程后,就要開始要考慮發布作品,新號建議每天保持 3-5 個作品更新,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發布時間建議是工作日中午 12 點,下午 17 點- 18 點以及晚上 21 點-22 點,或者周五的晚上以及周末等。也可以看下競品視頻或者自己以往視頻的發布時間,然后看一下點贊數比較好的視頻在什么時間段,以這個時間段作為參考。

不要看到視頻數據表現不好就頻繁刪除視頻,可能會被限流。堅持一段時間后,發現前 5 個視頻的播放量在 500 以上就算成功了,如果能達到 1000 以上,上熱門就很有希望。如果視頻發布 1 小時,播放量達到 5000 并且點贊數超過 100 基本就可以上熱門了。

DOU+:DOU+是平臺內官方的助推方式,能夠給內容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曝光和流量增長,目前體驗版有 50 元 3000 播放量的選擇。具體的投放,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來進行,因為 DOU+只是一種助力,如果視頻本身的內容不行,那么再投放也是沒有多少用處的。

實際上,運營賬號就是一個讓平臺認識你的過程。所以,前期一定要謹慎重,否則無論發布再優質的作品都會被海量內容所埋沒。

內容創作+常用工具

先說爆款底層 3 原則:

(1)必現原則:在視頻的前 5 秒必須出現視頻的核心觀點。如果視頻前幾秒還沒有出現核心觀點很容易被劃走;

(2)內容原則:創作的作品可以緊跟現下的熱點,可以蹭熱點的流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能容的是正能量的;其二是標簽型內容,你想打上什么樣的標簽就做什么樣的內容,但一定要垂直!不要朝三暮四,老換主題!

(3)作品內容易聚焦、易理解、易互動:一個作品要表達一個核心信息點,敘事簡單清晰,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視頻內容,能吸引互動,降低互動門檻。

如果以上的所有點你都 get 到了,那么制作爆款視頻相對來說很簡單很多,基本上就是把常見的爆款元素各種排列組合就 OK,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技巧:

調動情緒

在視頻里面一定要制造情緒的沖突+要有爭議引出評論,比如:

疑問:比如說年輕人「躺平「是誰的錯?會引起爭議;

炫耀:胖還走性感風怎么了?我就是自信怎么了?又會引發大家評論;

共鳴:往往雞湯比較容易共鳴,或者是包裝過的雞湯。如:聽懂掌聲之類的,當你認同或者不認同的時候,你就會去產生轉發贊同,或者不同意的討論點;

標題很重要!

1)引起懸念

通過間接的方式,激發目標用戶好奇心,例如榜單類的內容,可以直接問:油管上播放上億的 MV,你看過幾個?

最常見的玩法就是在標題里面用到這些詞:

這幾招、這幾個秘密/方法、這一句話/這一個點子、大家都在看、應該這樣玩/追/做、2 分鐘學會、我以為...結果...等。

還有疑問詞:如何、怎么樣、什么、為什么、難道、豈、居然、竟然、究竟、簡直、難怪、反倒、何嘗、何必……

2)突出對比

對比:就是利用人的認知心理,把事物、現象等放在一起比較;目的是突出事物本質特征,制造出沖突性看點。對比的差異越大,往往越吸引人;比如:高中學歷農村出身,擺攤 1 年后全款買房

3)使用好數字的觀念

人類的大腦會篩選掉那些同質化的信息,反過來就是會優先識別不同的東西。利用好數字也能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示例:

30 天從 120 斤到 90 斤的方法,做好這 3 點一定暴瘦!

35 歲的男人,身體告訴你這 3 點一定要警惕了!

這些標題中,最先看到的一定是數字。這是因為數字的表達方式不同于漢字,大腦會優先識別出來。在標題中使用數字,能夠幫標題增加辨識度;

4)明確利益

抖音上面有很多生活小技巧或者行業知識的分享。在標題里就簡單粗暴說這個方法能改帶來啥效果。這類視頻完播率很高,在標題中直接體現視頻主旨能帶來不錯的搜索曝光量。

蹭熱點 YYDS!

熱點簡單粗暴可分為節點型、時事型、平臺型。

時事型熱點:一般由社會、民生、娛樂事件引發熱議內容。爆發強,流量多,要求響應速度快,保證時效性。建議提取核心關鍵詞+融合進標題或封面,開頭也可以提兩句后再銜接正文,以搶時間為第一目標;

節點型熱點:行業重大節點、節日,如雙十一、圣誕節、高考、春節等。可預知,需提前策劃;但由于蹭的人多,要求切入角度新,內容出人意料才能吸引眼球。

平臺型熱點:平臺舉辦的活動、熱門 BGM、KOL 發起的挑戰等,比如現在劉耕宏的全民毽子操。頻率高,易模仿,時效長;但不見得能和經營的細分領域結合起來,建議只選擇符合自己定位的活動以及模仿內容,不需要刻意去加入。

同時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涉政事件、負面事件、爭議事件不蹭。

關于文案策劃

短小:長篇大論不適用于快節奏的抖音平臺,第一句話就要指出痛點;

精悍:能用兩個字概括的字意就不要用一句話概括,必須做到在短短一兩分鐘的時間里面將整個內容表達清楚;

理解門檻低:用筆和豆這種人盡皆知的類比來講道理,比引用某專家某理論更容易理解從而更容易傳播。

常用工具

這里推薦一波我覺得比較好用的工具,比較主觀,如果有更好的推薦歡迎在評論補充~

素材選題

國外比較好的素材網站:YouTube、Twitter、Instagram 等

新榜:新榜可以搜索 24 小時熱點情況,而且新榜會對每一領域的自媒體號進行歸類,統計每個賬號每天的發文情況、10w+情況、點贊數等。制作視頻時,可以去新榜尋找相關素材。

36 氪:比較適合科技類的運營者,科技以外的領域可選擇的素材不多。

新浪微博:做娛樂類自媒體號的運營者可以關注微博熱搜榜,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不錯的素材。

數據分析

飛瓜數據:重在數據分析,查看熱點以及粉絲畫像、傳播指數等,以便于我們對賬號做出定位調整和內容方向的決策,但部分功能需要付費。

Toobigdata:匯集了抖音各大實用數據功能,包括最新行業資訊、抖音官方平臺鏈接、熱門商品、熱門數據、賬號診斷等等實用工具。大部分的數據可免費查看。

剪輯拍攝

手機端

剪映:抖音官方的剪輯軟件,免費試用;功能簡單易學,里面的配樂功能十分完善,可以從抖音直接收藏最火音樂,還可以導入本地音樂,對剪輯小白很友好;

快剪輯:剪輯功能十分精致,有視頻同框、快速錄屏、還有教程玩法等功能,卡點模板十分豐富,與抖音最火卡點模板同步更新,對新手友好。但有些高級功能,像去水印、錄屏等,需要收費才能使用;

PC 端

PR/FCP:全面的視頻剪輯軟件,一個基于 windows,一個基于 mac。操作復雜,能滿足眾多的剪輯需求。

AE:合成特效軟件,在摳圖、特效、圖形重塑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功能也比較豐富。

AU:專業的音頻編輯和混合編輯器,可以提供音頻錄制,聲音處理,多軌混音等功能。

抖音歸根究底是短視頻平臺,除了創意、玩法,也得學好剪輯,用戶只會持續為優質內容買單。比如之前很火的光劍視頻,想蹭到熱度也不是隨便跟風做做就行的,就得剪出自己的特色,和那些千篇一律的不一樣。

開頭也說過抖音會根據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完播率這 4 個指標對內容進行推薦,所以想要疊加曝光,就必須在視頻發出之后,發動所有資源去提升這 4 個指標:

1、在視頻描述里,引導用戶完成點贊、評論、轉發或看完視頻的動作。很多短視頻會在視頻描述和視頻開頭、結尾寫到「一定要看到最后」「點個贊領取好運」,就是為了提升完播率。

2、在視頻描述里,設置一些互動問題,引導用戶留言評論,提升評論量。

視頻內容格式也要重視,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封號

現在抖音放開了 1 分鐘權限,也有部分賬號可以直接發布 2 分鐘、5 分鐘的長視頻。但是對于能力有限的創作者來說,一般建議視頻時長控制在 7—20 秒之間,這樣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好的視頻完播率,超過 20 秒以上,如果你的內容不是太出彩就很可能會刷過去了;

盡量作品以豎屏為先,橫屏盡量少發;

上傳視頻時,建議選擇分類,并加上相符標簽。這樣有助于抖音給我們的賬號打上垂直標簽,有利于內容的精準推薦和搜索;

千萬不能出現硬廣,任何一個平臺都杜絕硬廣;

視頻一定要清晰,不要包含任何水印 logo,有水印抖音不給推薦

內容和形式要推陳出新,如果長期長期無聊、單一,經過幾次推薦后效果不佳,便會降低賬號權重,逐漸淪為「僵尸號」。

關于漲粉的兩點看法

抖音漲粉全靠「多發」視頻走不通,很多人做抖音覺得自己粉絲漲不起來就是發的視頻不夠多,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首先要認識第一件事就是抖音想要短時間快速漲粉就得打造爆款視頻,在內容上有目的的運營和強化自己內容標簽,而不是所謂的「多拍,多發,這個不火就試試那個」。

粉絲多不等于可以變現,即使你有大量的粉絲,如果你的視頻質量不好(比如說硬廣視頻),那么你新發布視頻的粉絲也不會看到,抖音推薦機制是以內容為主,只能跟著平臺流量、平臺規則走。所以就算出了爆款視頻,看視頻的大多都不是你的粉絲,看了并不會就因為這個爆款轉粉。所以做抖音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就是:內容為王,想變現要在定位養號階段就要想好轉化路徑,充分利用好每一個爆款視頻帶來的流量。

一年前力壓吃雞登頂Steam的游戲,運營一年后在線人數不滿百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編輯丨李應初

2019年11月29日是A牌發售一周年的日子。“只只”下班回到家里,照常開啟了自己的直播間,打開了《Artifact》。

“一周年了,說好的更新呢?”一條彈幕飄過。

“再等等,過幾個月就是一周年忌日了。”另一條彈幕開玩笑說。

只只沒有回復。他熟練地80了匹配到的對手(在破壞3路防御塔中的一路后,對對方基地造成80點傷害——A牌的兩種獲勝方式之一),在群里和對方討論了一番,隨后組織起了比賽:“一會兒小桌有人嗎?”

曾經萬眾期待,被認為是“卡牌 游戲 未來”的《Artifact》

只只是一名《Artifact》主播,也是A牌討論群群主,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A牌討論群群主。《Artifact》對只只來說意義重大——他原本是一名全職的單機 游戲 主播,在“A牌”出來后成為一名全職A牌主播,但因為A牌不景氣,全職很快做不下去,他又另外找了一份工作。

“一入A牌深似海。”只只對我說,“回不去了。”

作為《Artifact》的第一批玩家,只只對前年冬天的光景記憶猶新。一年多前,《Artifact》含著金湯匙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它有一個偉大的父親——創造了萬智牌的理查德·加菲擔任A牌的首席設計師,它擁有最舒適的溫床——源自《Dota 2》的英雄和物品以及G胖在TI上的宣傳,它還出現在一個完美的時刻——《爐石傳說》和《巫師之昆特牌》都在經歷各自生涯中一個不短的低谷期。

G胖在TI8現場公布《Artifact》

在《Artifact》發售當天,喜愛“DotA”的競技 游戲 玩家、喜愛策略的卡牌 游戲 玩家、湊熱鬧的跟風者和夢想著小賺一筆的投機商人們迫不及待地支付了20美元的門票,浩浩蕩蕩地涌入了這個看起來充滿希望的 游戲 。它迅速地獲得了卡牌職業選手們的背書——他們贊美著A牌出色的競技性——豐富的系統、復雜的博弈,這些都讓熱愛計算和思考的他們如癡如醉。

前昆特牌世界冠軍Life買粉絲ach公開表示,“《Artifact》是卡牌 游戲 的未來”。

當時的氣氛非常熱烈。玩家們興奮地買卡、開包,津津有味地欣賞“DotA”英雄們精美的立繪。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那個在《Dota 2》里每天要死上幾萬次的斧王——這位身著護甲的紅皮戰士在第一天里的交易價格高達300人民幣。“開到就是回本”,有玩家這么說。

Life買粉絲ach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拿過最多種類卡牌 游戲 冠軍的選手之一。當時他宣布離開昆特、加入A牌,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斧王在《Dota 2》中常常淪為玩家練習英雄時的沙包,受盡屈辱的他終于在《Artifact》中翻身做了主人

“是A牌把我變成了卡牌 游戲 玩家。”他對我說。

像只只這樣就此迷上A牌的玩家只是少數。在短暫的狂熱過去之后,A牌的問題很快暴露出來。它較高的難度“勸退”了許多來嘗試卡牌 游戲 的《Dota 2》玩家,過高的隨機性和遲遲不開放的天梯趕走了“爐石難民”和“昆特難民”。你很難相信它從神壇上跌落的速度如此之快,但事實就是如此:發售一個月之后,A牌的失敗似乎已成定局。

《Artifact》良好的基礎和令人瞠目結舌的玩家流失速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人專門做了個網站,在上面玩起了自問自答——“A牌死了嗎?”“是的。101名玩家?哎呦”。101是實時監測的當前A牌玩家數量,在“101”的下面有一行小字“RIP Artifact, Nov 28, 2018 - Jan 15, 2020”。NGA網友也發布了個帖子,記錄了每天玩家數量的峰值:這個數字從2018年12月的8000左右一天一天地降到了2019年5月的200不到,然后一直維持在這個數字上下。

留在 游戲 中的玩家們有了一些戲謔的名號,它們隨著玩家數量的減少而改變——在峰值跌到300的時候,他們被稱作“斯巴達300勇士”;跌破200的時候,他們成了“梁山一百單八將”。

“A牌死了嗎?”

只只就是其中之一。5月底的時候,他建立了這個小有名氣的A牌討論群,命名為“Artifact最后的勇士”。群友們自嘲地用梁山好漢的名字作為群名片,按照進群順序排上了座次。作為群主,只只理所當然地當上了“及時雨宋江”,很快,“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都有了主,甚至有著急的好漢直接跳到了“金毛犬段景住”。

只只建群的目的很單純。他告訴我:“當時玩家人數已經很少了,我希望創造一個留下來的人可以互相交流的地方。”不過,隨著成員人數的增加,有些群友在論壇上提到了這個好漢聚集地,還貼出了群號。人們聞風而來,只只的水泊梁山進一步壯大。梁山好漢的名號漸漸不夠用了,連高俅都成為了勇士中的一員。

A牌最后的玩家們將自己看作是落草為寇的梁山好漢,自嘲之中帶著幾分自豪的意味

“最后的勇士”產生了這么大的反響在只只的意料之外,但他對加群的人基本上來者不拒。他很清楚群里面看熱鬧的多,打牌的少,但他不是很在意加進來的是不是真的A牌玩家。“有人感興趣總是好事。”只只說。

統計帖里,在線玩家的數字每天都在下滑,“Artifact最后的勇士”卻在不斷增加。11月底,只只的群里已經超過700人,差不多是當時 游戲 在線玩家數量的7倍。V社的長期不作為拖垮了人們的耐心,群里的“觀察員”們慢慢地不說話了,只剩下一些真正的好漢們依然執著地留在 游戲 里。

作為梁山好漢們的領頭人,在建群之初的每一個周末,只只都會在群里舉辦“夜宵杯”。盡管活躍玩家不多,但每每還是能湊起十幾二十人,最后的冠軍將會獲得50元人民幣的獎金。

夜宵杯沒能一直舉辦下去。到“寧寧”進群的時候,由于人數不足,夜宵杯已經簡化成了“小桌”。在一周年到來之際,好漢群里難得地湊了個一百多人的“循環大桌”,結果“把 游戲 都搞崩潰了”。在那之后,他們再也沒能叫到那么多人。

寧寧與群里許多玩家不同,她是在A牌“涼了”之后才正式開始玩這個 游戲 的。她認為“A牌是一個上手不容易、天花板又很高的卡牌 游戲 ”。

“A牌和圍棋的感覺比較像,規則很簡單,決策很復雜。”她分析說,“別的卡牌 游戲 可能一個月不更新就固化了,A牌一年沒更新,還是能玩出很多新的見解來。”

《Artifact》從“DotA”地圖衍生出的3條路為 游戲 增加了許多策略深度——與之相對的,堅持研究它們的人并不多

雖然寧寧說自己“人菜癮大”,卻是真的在努力學習A牌的技術。她常常在群里催直播,發出“沒有A牌看我要死了”的哀號。

只只的A牌技術不錯。憑借此前一次國外聯賽中保持的85%的勝率,他在外國玩家中出了名。他告訴我:“當你玩懂A牌之后,其他 游戲 的樂趣就會減少很多。”

但在許多玩家看來,由于V社的放任,A牌的吸引力也不復從前。 游戲 中遲遲沒有開放天梯,玩家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玩“輪抽模式”(隨機選卡的玩法,類似于《爐石傳說》的競技場)。缺少了來自構筑的決策樂趣和天梯段位帶來的正面反饋,玩家人數越來越少了。

《爐石傳說》的“上傳說”和《巫師之昆特牌》的“上職天”是中度玩家每個賽季的小目標。正是這個目標促使他們在 游戲 里花上更長的時間

玩家人數減少的一個明顯體現是,好漢們發現自己在對戰中經常能遇到群友。牌局里的玩家們一邊在 游戲 中對決,一邊又在QQ群里聊天,吐槽著對手的好手氣和自己的糟糕操作。

“不能說全是……但現在排到的大多數都是群里的人了。”只只告訴我。

和只只一樣,“Artifact智減員”也是一名A牌主播。寧寧說,他可能是A牌中等級最高的玩家之一。

“總共多少局不記得了。我打了500多個5勝,大概平均5輪有3個5勝吧。”智減員回憶說。他口中的“5勝”指的是在輪抽模式中打滿5個勝場,這意味著他可能至少打了5000局A牌,是個實打實的資深玩家。

他看上去對A牌目前的風評頗有怨言。采訪一開始,他就問我:“你玩過A牌嗎?”隨后,他給我發了一篇文章,是一家 游戲 自媒體對《Artifact》的評價。文章中寫道:“我貌似只是在每個回合按費拍怪,然后看兩只AI小龍打架就行了。”他的口氣中帶了點諷刺:“這貨肯定沒玩過,當時看了笑死了。”

“小龍打架”

“說實話,我也搞不懂這 游戲 涼涼的原因,感覺主要是風氣的問題,三人成虎。”他看上去非常不滿,“網上那些說貴的、隨機性大的都是瞎扯。我總共充了不到100塊錢。”

智減員曾經參加過旅法師營地舉辦的A牌比賽,獲得了前8名,卻忘記領取獎金。提到這件事,他言語間有些懊悔。

在我和好漢們交流的過程中,許多人都表示可以理解玩家流失的原因,卻無法理解V社放棄A牌的理由。雖然在上線一個月后 游戲 看上去已經“涼涼”,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們依然熱切地盼望著更新的到來——這一盼,就盼到了《Artifact》發售一周年。他們相信,2019年11月29日(也就是A牌的周年紀念日)V社一定會有“大動作”,為 游戲 提供新的內容。

但他們什么也沒有等來。

上線了整整一年,A牌已經呈現出一種蕭瑟的光景:曾經熱鬧非凡的小鎮變得破敗不堪,周年鐘聲響起的時候,了無生氣的街道上走出了零星幾個人,他們熟練地穿過空曠的廣場,熱切地盯著馬車到來的方向。可是直到時鐘敲完12下,道路的盡頭也沒有出現半個人影。告示板上泛黃的公告已經難以辨認,人們依稀記得那段文字的大意是“我們一定會變得更好”。

在 游戲 上線兩個月后,官方出了一個公告——也是他們到目前為止的最后一個公告。在公告中,V社承認“我們期待玩家如何看待我們的 游戲 和實際的結果之間存在極大差異”,然后表示,“我們將埋首致力于解決這些較大的問題,而非推出更新”。雖然公告的標題是《打造一款更出色的〈Artifact〉》,許多玩家卻從字里行間中讀出“放棄”兩個大字。

最后的公告發布于2019年3月29日。自此之后,再無音訊

熱愛A牌的好漢們不這么想。他們始終相信V 社會 徹底重做 游戲 ,推出《Artifact 2.0》。在過去的一年里,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某個“絕對靠譜”的消息,從而預測“必定會更新”的時間點——每一次人們都將信將疑,而選擇相信的人每一次都大失所望。

事實上,有些消息看起來真的像那么回事兒。4月,在《刀塔霸業》開發過程中,《Artifact》團隊成員通過ValveNewsNetwork表示,V社自走棋和A牌由不同團隊負責,這似乎意味著團隊仍然在進行工作。6月中旬,V社更新了《Artifact》的注冊商標和Logo。8月底,早早離開項目組的理查德·加菲在GI Show上提到了《Artifact》:“在我(3月中旬)離開之前,確實有若干擴展在開發中。”國內社區在搬運這條新聞的時候出了偏差,寫成了“理查德·加菲證實 游戲 仍在開發新內容”。

好漢們非常羨慕《刀塔霸業》的更新速度。不過,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似乎并沒有讓它留住玩家

重復的劇本不斷上演:有人將一張Twitter或是Reddit的截圖放到群里,大家開始翻譯、研究其中的含義;很快,許多人明白這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信息,但是他們依然愿意幻想些什么;隨后,開始惡作劇地解讀起“弦外之音”,得出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結論;最后,大家整齊劃一地附和著這些結論,帶著一些自嘲的意味。

群里的好漢們依然在各種渠道上蹲守與A牌相關的一切消息。10月11日,知名“油管”Up主Tyle McVicker在直播中透露“《Artifact 2.0》正在制作中”。智減員在Twitch上看了這次直播,但是由于英語不太好,他只能聽懂其中的一部分。

幾天后,在《Artifact》項目組工作的Erik Robson發推表示“我確實在為A牌做事,但我什么都不能說”。雖然這個消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但只只告訴我,這是他在A牌涼了以后收到的最真實的一次消息了。因為這一句推特,他在自己的買粉絲中激動地寫道:“此次突然推文,有可能是為了后續發布更新起一個頭,也可能是對之前直播泄露進度做一個解釋。事出必有因,后續如何,敬請期待!”

寧寧人在國外,她每天都會上Reddit查看A牌相關消息。相比于各種不靠譜的謠言,她還是選擇信任官方:“商業公司有商業機密吧。不到告訴我們的時候,舅舅黨都是騙人的。”她說,“V社這種體量(的公司)是不會食言的。”

玩家們左盼右盼。直到現在,一年多過去了,他們相信“一定會來”的更新也沒有影子。

沒有人向他們保證過會更新,“在發售一周年這天會有大動作”也完全是一廂情愿,但不賭一賭這一天還能賭哪天呢?11月29日當天,在“Artifact最后的勇士”群中,每隔幾個小時都有人問“更新了嗎”。他們計算著美國時間,等著等著,等了一夜,一直等到了洛杉磯的下午4點——也就是北京時間早上8點——才悻悻地放棄了希望。

“一年了,V社還不更新,實在等不下去了。”幾位好漢絕望地嘆息著。

《巫師之昆特牌》世界冠軍Hana也在群里。他在A牌公測之前就接觸了這款 游戲 ,又由于人數過少而放棄,去年10月剛剛回歸。他認為可以“規制”一下純色卡組,降低扭頭(改變單位攻擊目標)成本。“最重要的是收費模式。TCG太小眾了,得先改成CCG。”

Hana(右一)是中國第一個昆特牌世界冠軍,他在只只的群里十分活躍

寧寧還希望能夠降低卡牌交易的稅率:“如果讓玩家交易卡牌的話,15%的稅太高了。相應地,如果不允許交易的話,就應該“把‘白嫖’機制做好,像《爐石傳說》那樣。”

目前,整套卡牌的交易價格已經不足40美元,這甚至遠低于當初斧王單張卡牌的售價。一次又一次夢想破滅后,玩家們也在調低自己的期待值。在Steam的評論區里,一些渴望 游戲 “復活”的熱愛者們甚至表示愿意放棄已經投入的金錢成本——他們希望 游戲 能夠免費,且不需要任何補償。

國外的好漢們也不斷地在論壇上為A牌“招魂”。在Reddit上,有網友創作了一首名為《Long Haul》的歌曲。他幽怨地呼喚著G胖:“Gabi,我們什么時候更新?你會讓它變得免費嗎?是否可以減少一些隨機性?”后來這位網友去玩了自走棋,并在自己的帖子里懺悔。

只只最終沒能抽出時間參加那次比賽。一位俄羅斯選手獲得了冠軍,獲得了157.5美元的獎金。

Liquipedia的記錄顯示,這場名為“B3H 2019 Closeout”的比賽總獎金為350美元

舅舅黨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放出關于A牌的“重要消息”。一則小道消息顯示,“A牌是Valve內部斗爭的犧牲品”,要不就是“現在有26人在為《刀塔霸業》工作,而《Artifact》僅剩1人”。在“Artifact最后的勇士”群中,真實的賽事信息、撲朔迷離的各類資訊和群友自嘲的胡言亂語混雜在一起,呈現出一副煙云籠罩的景象。

事實上,隨著群人數越來越多,打牌的好漢卻在慢慢減少。除了A牌的不作為之外,不斷涌現出的其他卡牌 游戲 也在持續分流只只和他的群友們。前兩天《萬智牌:競技場》開啟了首測,只只搞到了一個激活碼,用新手套牌玩得不亦樂乎。當天晚上,寧寧多次發問:“有人小桌嗎?”又發了好幾張哭泣的表情包,群里響應者寥寥。

《萬智牌:競技場》前些日子開放了國服測試

就和人們常常用“《風暴》要火”嘲笑暴雪在MOBA上的失敗一樣,“真正的A牌”似乎也成為了Valve的一個笑柄。在不同時期,“真正的A牌”可以是橫空出世的《刀塔自走棋》,可以是后來居上的《刀塔霸業》,甚至是不久前上線的《陰陽師百聞牌》,唯獨不是這個含著金湯匙出世、被寄予厚望的“卡牌 游戲 的未來”。

因為A牌而愛上卡牌 游戲 的只只“云”過其中的大部分 游戲 ,但都不太感興趣。唯一讓他有些動搖的是《英雄聯盟》卡牌《符文之地》(Legends of Ru買粉絲erra,LoR)——他將其視作自己下一個主玩的 游戲 ,甚至立下了一個等待A牌的底線,“如果L牌出來之前A牌還沒更新,我就不再堅持了。”只只分析說,“如果真是那樣,就代表V社完全放棄A牌了。”

只只一直期待著的《符文之地》

Hana對A牌的暴死感到十分可惜。他認為,玩家流失過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宣傳過度”:“我認為《Artifact》的 游戲 性是過關的,但是可能 游戲 素質沒能滿足很多人的期待。”他剛剛參加了昆特牌中外對抗賽,為中國隊拿下了關鍵的第一分。今年,Hana也將把重心放在昆特牌上。

即便是不斷維護的 游戲 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失去玩家,一個仿佛在某個時間點就已經定格了的世界,即使曾經有過短暫的閃耀,也終將慢慢失去它的居民。

在絕大多數時間里,《Artifact》的在線人數已經不足100人——這意味著你只要進入 游戲 ,就是世界前百的玩家了。“一百單八將”的玩笑慢慢變成現實,越來越多好漢決定從這種無止境的等待中退出。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奮力對抗,最終又歸于朝廷。小時候我覺得這是一個壞結局,因為史詩變成了日常,英雄變成了眾人。長大以后再讀《水滸》,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大多數好漢本就不會被逼上梁山,也不會落入悲情的命運。A牌的好漢們的無奈之處在于,他們至今依然在等待那一個也許永遠不會有的回音。

TI10賽季正在飛速走來,而《Artifact》的更新依然遙遙無期

《Artifact》的故事并不是這個時代的孤本。在許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些敝帚自珍的東西——它也許是一款珍藏已久的 游戲 ,也許是一位過氣歌手的音樂,又或者是一本艱深晦澀的好書。它可能與人群脫節、與主流背離,被無數人打上了“涼透”的標簽。信息時代的潮流在不停地創造,也在不停地拋棄。在一些人認為是廢墟的地方,另一些人依然久久不愿離去。就算只剩下一百多個人,那也是他們的梁山。

“我現在開著直播主要也是一個人玩著無聊。”智減員跟我說。即使直播A牌幾乎不能為他帶來任何收入,他還是一天又一天地播著。在直播中,智減員積極地與彈幕互動,分析著自己一步步的操作和規劃。“大家一起玩才好玩嘛。”

但對智減員來說,這一份堅持也有盡頭。他告訴我,年后他也要去找新的工作了。

在梁山的小圈子里待久了,寧寧開始覺得“水群比 游戲 好玩”。比起討論A牌、L牌或是別的什么牌的未來,她似乎更看重群里的朋友和良好的氣氛。就在前幾天,她在群里宣布自己在拿到臺式機之后也會開啟直播,群友們反應熱烈。她反駁了我“會堅持到何時”的提問:“我也談不上堅持吧,就是每天水群,偶爾會玩下。”她說,“L牌出來了可能會玩會兒,不過沒有A牌那種深度,不那么好玩。”

春節之前,《符文之地》開放了預約注冊,群主只只開始幫助群友獲取L牌賬號。不久之后,他將群名改成了“Artifact&LoR萌新取經群”——和充滿悲壯意味的“勇士”不同,新的群名看上去十分平易近人。我注意到許多新人為了預注冊加入了群聊,他們看上去對A牌一無所知。

在《符文之地》開測之后,只只的直播內容完全變成了L牌——他轉去了虎牙,并且成功地簽約了一家公會。隨著加群人數越來越多,他第一次把群名中的“Artifact”去掉了。這一舉動招致了一些老群員的不滿,他們在群里發了幾句牢騷,包括“A牌亡了”和“梁山倒了”。這些微不足道的聲音很快被淹沒在關于《符文之地》的討論中。

“梁山好漢被招安了!”

最終,“Artifact最后的勇士”變成了“只只的符文之地直播群”。即使有許多A牌玩家退群,這個煥然一新的群聊還是在不停地迎來新人,目前群人數已經直逼2000。寧寧沒有退群。她將自己的群名片改成了“一個A牌主義的亡靈”,突兀地出現在管理員的位置上。

“只只轉型L牌叻……”她看上去有些失落。寧寧告訴我,在只只“被招安”之后她們又建了一個新的A牌群,但即使在那個群里面,也沒有什么人討論《Artifact》了。

“偶爾還是會打小桌的!”寧寧這樣說著,仿佛在確認什么重要的事情。

寧寧常用的表情“狗媽哭泣”。在此之前,她常常用這個表情催促只只直播A牌

十幾天之前,我給這篇文章起的標題還是“一周年的《Artifact》與不愿離去的梁山好漢”。到了今天,我不得不把“不愿離去”改成“各奔東西”。由于嚴峻的疫情,人們在家的時間被延長,新出生的、不斷更新的《符文之地》擁有了絕佳的土壤。在龐大的《英雄聯盟》用戶數量加持下,L牌看上去很有可能復制《云頂之弈》的上升路徑,而本就搖搖欲墜的A牌卻由于玩家組織的覆滅,在加速墜落的路上一去不返——至少在國內是如此。

在QQ群建立之初,只只曾經不厭其煩地對每一位加入的朋友說“歡迎勇士歸山”。那個時候,他根本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將重心從A牌上移開。

“如果A牌更新,只只回來玩《Artifact》了,你們會歡迎他歸山嗎?”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沒能問出口。

游戲 好文盡在編舟計劃

很赞哦!(21646)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珠海斗门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