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油管偽紀錄片(韓國鬼片排名第一的是什么?)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7:16:26【】3人已围观

简介為什么《網絡謎蹤》被稱為“年度最佳懸疑片”?其實主要本片對于電影語言的創新,以前的懸疑片主要就是追蹤一個懸疑故事,但是《網絡謎蹤》卻不單單如此,它利用電腦的窗口和各種電子顯示器的屏幕作為媒介,加入到了

為什么《網絡謎蹤》被稱為“年度最佳懸疑片”?

其實主要本片對于電影語言的創新,以前的懸疑片主要就是追蹤一個懸疑故事,但是《網絡謎蹤》卻不單單如此,它利用電腦的窗口和各種電子顯示器的屏幕作為媒介,加入到了電影的敘事中。

其實這種影像的創新手段在《解除好友》系列電影中,已經有所展現了,但是這個系列囿于制作成本,所以格局還是較為狹小。而《網絡謎蹤》雖然并不是大制作,可是片中出現的大量外景增進了故事的信服力。更為重要的是,影片的反轉用的并不生硬,雖然有些瑕疵,但卻可以推論出來的。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迷蹤》的優質在于它用了一個好的懸疑手段,嵌套上了一個好得懸疑故事,并且,還具有一定的警世意義。

在片中,我們其實從一開始就和男主角一樣,尋找女兒的方向偏離了。而這種偏離如果發生在以前,一個沒有網絡和電子信息的時代,根本不會產生。但是在多媒體信息時代中,我們并非常容易被龐雜混亂的信息所利用。

所以當最終懸疑被揭破,真相公之于眾時,我們一方面驚嘆于互聯網對于人類現實生活的操作,同樣地,它也能給予我們一種窺視他人生活的鏡頭。所以,《網絡謎蹤》前面大部分篇幅,全部用電腦中的視頻窗口來展開故事,就顯得相當正常,因為懸疑的產生和揭破就是來自于此。

將這部電影作為年度懸疑片也就不難理解了。

【素材整理向】Creepypasta——好味而毛骨悚然的社區意面

在介紹之前請容許我嘮嗑幾句。

當初決定寫這篇文的動機純粹是熱愛。從小對世界未解之謎非常狂熱,長大后對都市傳說什么的也愛不釋手。有段時間迷上油管上的獵奇視頻,大半夜蒙在被窩里邊看邊嚇的直冒冷汗。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為,其實和精神自虐并沒有什么區別……

閑話至此,于是乎打算整理一下在外國算是比較有名的creepypasta。至于什么是creepypasta(以下簡稱cp),先簡單粗暴的引用一下維基百科的內容:

說白了就是各類恐怖小說的交流平臺與集散地。至于“creepypasta”這個名字,creepy是“恐怖驚悚”之意,“pasta”則是“意大利面食”。嗯,沒毛病。(因此圈內的同好會以“美味”或“味道一般”等評價一篇cp文的檔次。)

而cp文并不是“為了嚇人而嚇人”的恐怖故事,它們雖然發軔于都市傳說,卻往往會試圖表達一些內涵。如今圈內的cp文多為中短篇,內容從短小精悍的黑暗段子,細思恐極的腦洞故事到結尾神轉折的逆轉文應有盡有。從某種程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cp文中的理念也在發生改變,諸如“黑化殺手”,“重口味獵奇”之類的設定由于過于黑暗中二(也可能是梗被玩爛了),漸漸退出主舞臺成為時代眼淚。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題材,諸如懸疑,黑色幽默,甚至包括克蘇魯神話的設定等。因此要為cp文定義的話,“開放性的多元化懸疑故事”很是恰當。需要注意的是,cp文并不是帶有報復社會性的“負能量文章”。一篇真正合格的cp文展現的是一種獨到的思維方式(當然有時候對敏感人群會造成不適),而不是僅僅為發泄作者內心的黑暗與扭曲而存在的爽文。若要在正統文壇里找尋類似的例子,有興趣的可以去閱讀埃德加·愛倫·坡的作品。

粗略的介紹完畢cp文的性質后,是時候該請出我們的主角——倆位堪稱“元老級”的cp角色了。

以下的圖片來源于網絡。其中有些圖片或許會引起不適,在觀看時請謹慎。

cp界第一高富帥。人稱瘦叔,面條哥。愛好是誘拐小孩,貼紙條,搶鏡。已經有了以他為主題的游戲。

咳咳,言歸正傳。Slenderman(以下簡稱slender)是美國都市傳說中最廣為人知的存在之一。他常見的外貌為一位身穿筆挺西裝的高大男人,四肢長的不成比例,臉上卻蒼白沒有五官,也沒有頭發,在眼睛與嘴巴處只有隱約凹陷。不過據說他有嘴巴,可以像裂口女一樣張開,里面滿是利齒。slender背后有數條黑色的觸手,幫助其移動與捕獲獵物。

slender在樹林中游蕩尋找受害者。他會長時間跟蹤自己的獵物——多半為孩子或年輕人——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期間可憐的被害人會飽受幻覺與噩夢之苦,感覺slender就站在窗外或床前監視自己,最后神經衰弱,心理防線徹底崩潰,非死即瘋。另一種說法是slender會出現在被害者的照片中,然后被害者會突然失蹤。受害者要么死不見尸,要么被發現以詭異的姿勢慘死于樹林中。

隨著cp有關游戲以及同人的蓬勃發展,slender的設定與形象也在逐漸豐滿。slender出現時,所有的電子設備會遭受強烈的電子干擾,電燈會忽明忽閃;他甚至會操縱某些人類讓其作為自己的代理人。slender似乎從一個單純的綁架犯進階為了一個陰險的超自然生物。不過總而言之,slender的出現為美國都市傳說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實在是地位重要。

關于slender是如何流傳起來的,最初的資料可以追溯到2009年國外一個網上論壇。某位網友發布了幾張P過的圖片并加以描述,定義了一種專門綁架孩子的怪物:slenderman。

很快就有大量的“目擊者”冒出來,證明slender的真實性;更有好事者不惜偽造筆記,報紙,檔案等“第一手資料”加以煽風點火。接著那些追根溯源的“歷史資料”也搬上臺面,很快便在網絡上大肆蔓延,坐擁廣泛的“群眾基礎”;最后slender再向其他領域(諸如文學,社會方面)延伸,其追隨者也滾雪球般隨之跟進,進而將slender的存在最大化的傳播。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簡直就是一起社會心理學的實例啊……

而有趣的是,slender的創造者到現在還活的好好的。畢竟,誰會因為自己創造出的角色而掛掉呢。

因此,借由網絡,slender的形象廣為傳播,而經過網友們接力般的再演繹,才最后成為如今我們熟知的瘦叔形象。現在,游戲,漫畫,微電影(多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出現)中多多少少都能看到slender的身影,甚至還有不少人相信slender是真實存在的。僅僅是一個都市傳說中的角色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估計連當初的作者也萬萬沒有想到吧。

在外國slender的知名度非常之高,差不多相當于貞子在中國的聞名程度吧。也因此,在熱愛超自然現象的人群中,一種有關slender的亞文化圈誕生了。

俗話說的好,同人逼死官方。你已經不再是原本那個瘦叔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同好創造了slender的衍生角色,被設定為其兄弟。原本嗜血的slender開始向日常化,溫馨化發展,在此便不再贅述了。

而在acg領域,slender的同好也已經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喜歡的slender當成私貨塞進去了。

此外還有專門的游戲,玩家可以化身為拿著核能手電筒的脆弱主角,邊找紙條邊與瘦叔正面硬(G)剛(G)。

警告:前方高能。

cp界第一顏值(藝)擔當。人稱姐夫。以駭人的笑容,殘酷的行兇手法以及悲慘的過去而與瘦叔分庭抗禮。為cp文“黑化殺手”流派中的開山鼻祖。“Go to sleep”是其至理名言。

在這里先解釋一下何為“黑化殺手”,其實身邊很多小說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某位少年從小身為孤兒備受養父母虐待同學欺凌,最后終于忍無可忍黑化爆發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從此化身龍傲天走上制霸天下之路。嗯,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這種文章如今已經被正統的cp圈拒之門外,首先這類爛大街的狗血劇情毫無亮點,對殺戮的殘酷的描寫頂多也只是發泄一下作者內心對現實的不滿;更關鍵的是在Jeff因為此文流行之后,類似的跟風小說鋪天蓋地,甚至可以說是拉低了整個文圈的質量與口碑,導致觀眾審美疲勞對這類文章避之不及。

而Jeff卻因為是這類文章的先行者,并沒有落下“萬惡之源”的臭名,反而受到了元老級別的待遇。但是……也僅限于此。

好了,我們先來介紹一下Jeff本人。他只是一篇cp文中的虛構角色,但不知道是誰做出了剛剛你看見的那張圖。筆者至今還記得當時被這張大臉折磨的好幾個晚上都沒有睡好。

在故事中Jeff與他的弟弟Liu被校園的三個混混霸凌,患有潛在人格分裂的Jeff奪過對方的尖刀將其刺傷來保護弟弟,卻害得Liu被當成嫌犯送進少管所。事后那三個混混回來尋仇,將Jeff打傷并把他點燃。被重度燒傷的Jeff在止痛藥的刺激下人格分裂,臉也變成慘白,頭發變成黑色。瘋狂的Jeff用刀劃開嘴角,保持著永恒的“微笑”,燒去了眼皮,殺害了父母后撞上了下樓查看的弟弟。Jeff在黑暗里用刀將其殺害,一邊輕聲喃喃:“Go to sleep.”隨后流竄作案。據說他喜歡在半夜推開臥室未上鎖的窗戶后行兇,在行兇前會低聲重復著“快去睡覺”那句話。

以上,就是Jeff悲慘的故事。從一個暴力的受害者轉換為加害者,細細體會這個故事似乎還有不少內涵?

殘忍而毫無理性的殺人魔,類似的故事其實還有不少:英國舉世聞名的“開膛手杰克”,美國至今未解的“黑色大麗花”等也是各位耳熟能詳,在此便不再展開。

也因為“初代黑化殺手”這個頭銜,圈內Jeff的同人創作也數目可觀,甚至國外還有專門的買粉絲stplay。不過考慮到Jeff可怕的面目,很多二次創作形象都加以了美化。不過似乎這個形象與日本的裂口女有著不可告人的關系?

關于另一版本Jeff的緣起:

如果在網上搜索“Jeff the killer”,很可能會搜出來另一個版本的Jeff。這張圖片看著滲人。然而在背后卻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已經被圈內同好考證過,可信度極高。

讓我們把時間調到2008年。有位叫Katy Robinson的女孩在4chan發布了自己的照片,就是下圖這個女孩。但很快此舉就找來大批網民的攻擊與謾罵,抨擊她這樣的身材也敢發自拍。更有甚者,將女孩的自拍P成了一幅圖——也就是Jeff的原圖:

但很快事情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承受不了壓力的女孩在她的房間里自殺了。

在女孩死后,這張照片被接著傳播與改編,最后變成了那篇cp文“Jeff the killer”的配圖而廣為人知。但很少有人去關注這背后的故事。

而這張圖片,恰恰就是一起網絡暴力與霸凌的鐵證!

故事里的Jeff因為暴力而走上邪路,現實中的女孩因為暴力而含恨離世。諷刺的是,正是“暴力”他們聯系在了一起,一個是故事本身,還有一個是配圖背后的故事。 這已經不再是一個都市傳說了。而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

至于為什么這張照片被糟蹋的如此猙獰?所謂的“ 惡意 ”,大抵如此。

以上,希望各位能夠了解creepypasta的性質。從心血來潮到完成用了整整一天,以前囤積的資料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但是看到完成做還是有些小自豪的。至于為什么這么廢寢忘食的碼字找資料,說白了還是因為熱愛所致吧。此外cp的世界觀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人物與故事,只可惜大部分都是國外作者的作品,在國內難以涉獵。

不過有朝一日,我相信這類小眾的文化圈會在這里成長起來的。一定會的。

韓國鬼片排名第一的是什么?

韓國鬼片排名第一的是《粉紅色高跟鞋》。

地鐵站里,一個高中女生發現了一雙粉紅色的高跟鞋,另一個女生卻說是她先發現的,并搶走了高跟鞋。穿上高跟鞋的女生正喜氣洋洋地看著腳上的鞋,那雙鞋竟突然吞噬了她的雙腳!第二天,人們在地鐵站里看到的是這個女生被割掉了雙腳的尸體,而那雙高跟鞋卻不見了。

眼科醫生善彩原本有一個完美的家庭,活潑可愛的女兒,事業有成的丈夫。但有一天回家的時候,她發現丈夫在與人偷情。傷心的善彩帶著女兒太秀離開了丈夫,租了一間破舊的公寓。她打算自食其力,租了一處地方要開私人診所,并雇了仁哲來裝修。

一天晚上,善彩在地鐵站里發現了一雙漂亮的粉紅色高跟鞋,從此她的生活又被改變了。先是女兒太秀與她搶這雙鞋,而后太秀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經常涂脂抹粉,做一些古怪的動作。一次,善彩的好朋友后輩來看她們母女,竟然也喜歡上了這雙鞋。后輩從太秀的手里搶走了鞋,在回家的路上,后輩死在了商店的櫥窗里,她的一只眼睛被硬生生地摳去,雙腳被斬去,而那雙鞋子卻不翼而飛。

善彩感覺到了這雙鞋子是不祥之物,可她卻在家里發現了這雙鞋子,她把鞋子扔掉,鞋子卻又出現在家里的某個角落。還有,善彩還發現了一幅畫,畫上的女孩抱著一雙一模一樣的高跟鞋!仁哲告訴善彩,那幅畫是一個公司的廣告畫,在任何地方都有。

他們找到了那個公司,公司卻說這是在網絡上找到的拍攝于60年前的照片。仁哲查找到了60年前關于紅色高根鞋的主人的報道,發現里面有一個駝背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就是善彩的鄰居--一個住在地下室里精神不正常的老太太。善彩找到了老太太,老太太卻對著她叫著別人的名字,60年前那段恩怨的故事又在重演。

先得到鞋子的人會平安無事,可搶走鞋子的人卻會橫遭厄運。

“動物園怪談”沒看夠的話,你還可以試試“模擬恐怖”

如果把時間倒回不久以前,那么你多半沒聽說過“規則怪談”。

所謂的“規則怪談”,就是列出一排神神叨叨的規則跟你一本正經地怪談。就像其他無數的“新怪談”作品一樣,規則怪談作為小眾文學類別,在中文網絡中并不知名——直到最近,一篇詳盡的動物園園區游客守則出現了。

·大象是一種體型巨大、有著扇子一般的耳朵、鼻子很長、腿粗得像柱子的生物,而且不是白色的。請確保你在大象園區看見的是且只有大象。

·鯨魚區溺亡的大象尸體是正在實驗中的3D投影技術,不管它看起來多真實,不要管,無視它就好。也不要探究開關位置,它沒有被關閉的必要……

這條動物園守則,以嚴謹的文風細致描寫各種詭異的現象,詳細到有些反常的繁文縟節配合著看似前后矛盾的說法,好像有什么驚天大秘密被掩藏在黑暗之中,用“細思恐極”這四個字形容這種新興的規則怪談再合適不過。

而作者的這份執著也確實讓破解這則怪談成了近期最熱門的話題,各類腦洞大開的解析試圖還原這個離奇動物園背后的謎團。

后來因為作者親自下場給出提示,這個本該沒有唯一解的恐怖故事有點落了俗套。當大部分網友將重心放在了解謎上時,怪談身上的那層神秘面紗被慢慢撕開,變成一個帶著恐怖元素的推理 游戲 ,不免有些遺憾。

如果你沉迷于規則怪談中生硬的行文、用冰冷的命令掩蓋異常的氛圍、無意之間透露出某些不可名狀之物的神秘感以及前后矛盾的描寫手法,那不妨來看看“模擬恐怖”(Analog Horror),或許它能滿足你對規則怪談的一切幻想。

1

什么是模擬恐怖?

2015年,恐怖故事寫手Kris Straub模擬上世紀老舊顯像管成像時期的電視頻道,開創了一個復古的虛擬節目“地方58臺”(Local 58)。他創作的第一支視頻“氣象服務”(Weather Service)收獲了意料之外的反響,引發了一陣全新的風潮,定義了“模擬恐怖”這個特定類型今后發展的風格。

“氣象服務”的內容如今看來或許有些既視感。在地方58臺的午間節目開始之前,當地氣象局打斷了節目放送,并警告觀眾有異常氣象事件發生,建議觀眾在警報結束之前不要走到戶外觀察這一氣象事件。

但接下來的內容就開始詭異了起來,頻道看起來像是被人劫持了一樣,宣稱剛才的警報已經解除,讓觀眾趕緊出去看看月亮。隨后的視頻中不斷重復著氣象局和電臺劫持方對地方58臺的控制權斗爭,前者瘋狂地阻止觀眾看月亮,后者則想盡辦法截斷這些信息。

視頻的最后以一張月球的實時視圖和遠處人們的尖叫結尾,至于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背后隱藏的幕后黑手,以及最終的結果,全都沒有道明。

地方58臺以這個奇特的氣象報告俘獲了大量觀眾。通過樹立“想害你”和“想救你”的兩級對立,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危險近在咫尺,最后就算只是放上一張正常的月亮,也能看得你渾身發毛。

看到這里你大概也明白了,“模擬恐怖”中的“模擬”,指的就是模擬信號時期的電視頻道。地方58臺最初呈現的效果,就是將觀眾拉回到那個模擬電視遍布美洲各地的年代,在廣袤的農田鄉村,打開電視里的地方頻道和點播欄目,悠閑地欣賞社區電視臺負責的各類節目。

而當日常的電視頻道被劫持,當象征著權威的電臺播報內容與自己的直覺相悖,你還能相信自己看到的內容嗎?

實際上,電臺劫持這種像是電影里才會發生的事,在 歷史 上還真出現過。1987年的芝加哥,就發生過一起至今未能將犯人抓捕歸案的電臺劫持事件。在失真的音畫加持下,這張帶著面具的笑臉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如果說前面的“不要看月亮”還只是開胃菜,那么地方58臺的第二期視頻“應急播報”(Contingency)才是真正拉開了模擬恐怖的序幕。在這條突然插入的應急播報中,美國總統一本正經地告訴所有觀眾,美國戰敗了,請大家帶著驕傲自盡。接下來的播報中,地方58臺以溫馨的畫面配合生硬冰冷的文字,循循善誘地將觀眾帶向死亡。

盡管在最后,地方58臺恢復了正常,并宣稱剛才只是一場意外的惡作劇,但腦子正常的觀眾肯定能明白,這背后的故事絕對不簡單。

地方58臺就是這樣極力營造出真實感,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常規內容和后續的異常內容讓你開始懷疑人生,懷疑到底哪邊才是真實的,如此反復也難免讓人開始思考,思考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秘密,并在反復咀嚼的過程中越來越害怕,這一點恰好與規則復雜且細思恐極的規則怪談不謀而合。

地方58臺這類新奇的恐怖片形式,引來了一眾模仿者的追隨,大量參差不齊的視頻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這些藏在互聯網深處的虛擬節目。在油管上,坐擁千萬粉絲的油管主“電影理論”試圖研究地方58臺中蘊藏的魔力;而借著這次爆火的動物園規則怪談,模擬恐怖這個熟悉的名詞終于頻繁地出現在了中文互聯網里。

2

在模擬恐怖這一類型作品的發展過程中,無數的模仿者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但它們骨子里的特性,都與規則怪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規則怪談中,往往會用藏在文字背后的“不可言說之物”給通篇的警告一個合理的邏輯,至于背后到底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克蘇魯,還是擁有邪惡陰謀的外星人,那自然是不能多說的。

讀者只能從規則的細枝末節中, 探索 這個神秘世界的冰山一角,怪談中無力抗爭的人類也只能按既定的規則行動,繼續裝作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而大部分的模擬恐怖作品,都會通過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共同構建出一個架空的世界觀,且往往都有著難以觀測到的幕后黑手在暗地里行動。每個作品都在極力避免泄露這個世界的秘密,卻又總能在不經意間讓觀眾一瞥那些超出人類認知的怪事。

至于規則怪談標志性的特征——生硬的命令式規則,在模擬恐怖里也更具可塑性。

身處這類滿大街妖魔鬼怪的世界之中,模擬恐怖的作品里看到最多的東西絕對是“警告”,一會兒要警惕異常氣象,一會兒又要擔心自己會不會看到什么不該看到的東西,模擬恐怖完美把握了人類對于打破禁忌的天生恐懼。

如果一定要拘泥于“規則”這一死板的限制,那么在被譽為最接近地方58臺的“雙子星家庭頻道”(Gemini Home Entertainment)中,就有一期名為“荒野求生指南”的視頻形式規則怪談。

視頻一開始,旁白還會正常地提示你在野外應該注意的各類事項,但當視頻進行至中段,旁白開始嚴肅地讓你警惕“大自然的嘲笑”和“幻聽”,并給出了詳細的應對措施:“如果聽到這類聲音,立馬離開”。

如今再看,這則荒野求生指南簡直就是規則怪談的視頻翻版,各個理念都完美契合——盡管它只是眾多模擬恐怖中的一例罷了。

3

模擬恐怖作為近些年來的新興恐怖題材,本應處于上升期,但可惜的是,這類靠腦洞講故事的作品,終究難逃創意枯竭的命運。

在2019年,模擬恐怖的開創者地方58臺發布了新的視頻“觀星”,直接點明了整個系列中不可言說的部分,將迷影重重的“月亮”直白地展現給了所有觀眾,失去了模擬恐怖中的精髓——對于未知的恐懼。

好在隨著近年其他優質追隨者的出現,模擬恐怖的發展勢頭重回正常。像是2019年出現的以科普為核心的“雙子星家庭頻道”,一本正經地跟你談那些不太正經的科學內容,還通過劇集之間高關聯性構建起一個可信度極強的世界。

還有幾個月前的后起之秀“曼德拉記錄”,借用一條本應被封存卻意外打開的錄像帶,向觀眾詳盡解釋了曾經出現在地球上的“偽人”和“侵入者”這兩種無法用常識理解的怪物,老舊的紀錄片畫面似乎在傾訴曾經那場無從考證的人類與外星生物之間的對抗。

而被調侃為“爛尾”的領頭羊地方58臺,也在上個月重新回歸。只不過這次,他們拋棄了模擬信號,跟隨潮流換上了數字信號。作者Kris Straub還玩起了ARG(虛擬現實互動 游戲 )內容,在真實世界中布局地方58臺,像是要對模擬恐怖有些固化的創作環境發起一場全新的革命。

如今借著動物園規則怪談的翻紅,模擬恐怖這類迷人的新怪談風格作品迎來了最熱門的時刻。

如果你忘不掉動物園里那些離奇的詭異現象,可以來試試以毒攻毒,放下對于謎底的執著,好好享受藏在正常世界下的陰暗故事,感受足以刷新你的世界觀的震撼,不過可得注意,千萬別在半夜躺在床上回味這些怪談,不然

歷史上的5月22日事件

大事記

1882年——朝鮮與美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朝美修好條約》。

1907年——黃岡起義爆發

1930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中國革命必將引發世界革命

1935年——長征紅軍通過彝族地區

1939年——德意法西斯簽訂戰略同盟協定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從四平戰略撤退

1947年——通遼解放

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授獎儀式舉行

1963年——非洲統一組織成立

1969年——美國反戰學生占領大學校園

1990年——南北也門統一

1995年——俄羅斯薩哈林島北部發生強烈地震

1997年——消除網上語言障礙的方案開始實施

1998年——日本官員首次表明日美防衛范圍包括臺灣

1993年——許霆在陜西落網歸案

2006年——在中國華南虎蘇州培育基地,公虎與母虎成功交配

2008年——原定奧運火炬在蘇州傳遞,后因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延后

出生

1813年——瓦格納誕生,作曲家

1859年——福爾摩斯的創造者柯南道爾誕辰

1900年——李富春誕辰

1907年——勞倫斯·奧立佛出生

1933年——陳景潤誕辰

1985年——邱澤銘出生于上海

1991年——陶天明出生于蘇州

逝世

337年——君士坦丁大帝,羅馬皇帝

1885年——法國積極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世界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逝世

很赞哦!(5)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湖北随州随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