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中國最大貿易國排名100名(為什么中國是貿易大國,而不是貿易強國?)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10 06:48:49【】2人已围观

简介為什么中國是貿易大國,而不是貿易強國?貿易大國:生產的東西很多量很大,但產品不一定具有競爭力。貿易強國:生產的東西質好,有市場競爭力。現在中國生產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同類產品中高質量的卻不多。拿鋼鐵行業

為什么中國是貿易大國,而不是貿易強國?

貿易大國:生產的東西很多量很大,但產品不一定具有競爭力。

貿易強國:生產的東西質好,有市場競爭力。

現在中國生產的東西雖然很多,但同類產品中高質量的卻不多。拿鋼鐵行業來說吧。中國的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但高質量的鋼材卻還要從日本進口。所以我國是鋼鐵大國卻不是鋼鐵強國。

貿易大國不等于貿易強國

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還不能說是貿易強國,要成為世界貿易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其他貿易強國相比,在四個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

一、貿易增長方式相對粗放,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中國的進出口總額中,超過一半是加工貿易。

二、核心競爭力不強,缺乏自有品牌和營銷網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還比較少。

三、出口產品層次偏低,不少產品仍處于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附加值不高。

四、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綜合實力強、能夠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企業。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比例只有4%,今年雖然可以達到28%左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甚至與部分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美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例為44%,荷蘭是44%,日本是39%,新加坡是72%。

2020年成為貿易強國

作為一個崛起的世界貿易大國,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面臨的困難。中國的外貿出口正在步入競爭擴張階段,貿易摩擦進入高發期,出口環境日益嚴峻。

要保持中國外貿的健康發展,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實施“科技興貿”和“以質取勝”戰略,運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盡量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按照國民經濟翻兩番的要求,到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要達到兩萬億美元,相當于當今世界最大貿易國美國現在的貿易規模。這一目標十分艱巨,因為對外貿易不僅受國內經濟的制約,還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制約,可變因素很多。

但是,這一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將帶來新的發展空間,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仍將保持相當的國際競爭力。只要我們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到2020年,我們就能夠實現由“大”向“強”的轉變,成為真正的世界貿易強國。

造成貿易順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市場集中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而制造業的供給出現了向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加快轉移的趨勢,亞洲國家國內需求難以消化快速增長的生產能力,必然擴大出口,造成順差增加較多;二是中國處于加工貿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鄰國的出口要經過中國的組裝得以實現;三是在中國的貿易順差中,外商投資企業所占的比重較高;四是在中國出口快速增長過程中,擴大進口受到了限制。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歷史階段,除了初級產品進口以外,國內市場需要進口越來越多的高技術產品,但這方面受到了明顯的限制。

我國貿易順差呈現“三個集中”特點,第一個“集中”主要是指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對歐盟貿易順差將超過630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東盟地區;第二個“集中”是指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貿易領域。截至目前,我國加工貿易順差超過1250億美元;第三個“集中”是指我國貿易順差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今年前11個月,來自我國集體和民營企業的貿易順差超過600億美元,來自外資企業的貿易順差接近500億美元。

削減貿易順差,降低外貿依存度,不能盲目追求立竿見影地降低外貿依存度和貿易順差指標而遏制出口增長,這樣除了會讓我們喪失本來可以贏得的市場之外并無好處。削減貿易順差,降低外貿依存度的關鍵是要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我國出口中的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在: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少,低端產品多,缺乏核心競爭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產品;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場過于單一;出口廠商存在惡性競爭現象等。

對貿易順差貢獻最大的是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在中國龐大的對外貿易額中占到了半壁江山。無論是初級產品、一般工業制成品還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商品均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在外資企業的大規模出口中,中國獲得的真實收益并不算高。由于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設計、研發、品牌等環節,中方得到的只是份額很少的加工費。

在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中,還沒有全部覆蓋成本,特別是有些外部成本還沒有內部化,這主要包括社保體系的改革還不到位,最低工資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支出嚴重低于應該達到的水平,企業研發投入比較低,如果實現外部成本內部化,將使中國的出口產品成本相應增加。

出現的巨額貿易順差必須辯證地看待,必須把中國放在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中國作為勞動力和資源相對便宜的國家,吸引了跨國公司持續的投資,外商直接投資(FDI)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源動力。而與此同時,今年貿易順差出現空前的增長,折射出我國內需不足。內需不足并不是由于投資太弱,而是儲蓄太高,消費需求嚴重不足。消費需求不足是我國醫療、教育等多項改革不到位,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加上證券市場長期低迷,使老百姓不敢消費。因此,巨額貿易順差的出現應該是多方面的綜合反映。而就對外貿易領域來說,當務之急是加快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步伐,而實現出口增長方式的轉變,應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業績考核體系,對外貿和內貿的待遇要統一。毫無疑問,簡單的數量增長已經不再是中國各行業出口追求的目標,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實現出口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級大港中中國港口有多少個

目前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級大港中,中國的港口有7個。具體排名如下:

1、寧波舟山港。寧波舟山港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舟山市港口,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經濟帶”的南翼,為中國對外開放一類口岸,中國沿海主要港口和中國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中國國內重要的鐵礦石中轉基地、原油轉運基地、液體化工儲運基地和華東地區重要的煤炭、糧食儲運基地。

2、上海港。上海港,是中國上海市港口,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處,前通中國南北沿海和世界大洋,后貫長江流域和江浙皖內河、太湖流域。上海港已經與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了集裝箱貨物貿易往來,擁有國際航線80多條。

3、唐山港。唐山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東南沿海,是我國沿海的地區性重要港口,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專業化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山港毗鄰京津冀城市群,曹妃甸距韓國仁川400海里,日本長崎680海里、神戶935海里,與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巴西、秘魯、南非、印度等國海運航線也十分順暢。

4、青島港。青島港已經擁有了178條集裝箱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我國北方港口第一位,全球前20大船公司的集裝箱航線全部掛靠青島港。其支柱業務是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石。百年老港青島港正在從裝卸碼頭,變身為提供航運、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務的綜合物流商,以及擁有原油期貨交割庫的貿易商。

5、廣州港。廣州港是一個古老的港口,秦漢時期,廣州古港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港口。唐宋時期,“廣州通海夷道”是遠洋航線。清朝,廣州成為中國對外通商口岸和對外貿易的港口。1978年以來,廣州港發展成為中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華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6、新加坡港。新加坡港位于新加坡的南部沿海,西臨馬六甲海峽的東南側,南臨新加坡海峽的北側,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該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自13世紀開始便是國際貿易港口,已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轉口港。新加坡港也是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的中心。

7、蘇州港。蘇州港位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地處長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帶,西起長山(張家港與江陰交界處),東至瀏河口南(太倉與上海交界處)。東南緊鄰上海,西南為經濟發達的蘇、錫、常地區。由原中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張家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原三個港口相應成為蘇州港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

8、黑德蘭港。黑德蘭港,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西北部印度洋岸港口。澳大利亞鐵礦石輸出港。位于西澳大利亞州西北海岸,港鎮之東,北臨南印度洋,西距丹皮爾133海里,東北距布魯姆港258海里、溫德姆港812海里,距達爾文港917海里,北距龍目海峽706海里,人口1.5萬人。

9、日照港。日照港有58個生產性泊位,年通過能力超過3億,石臼、嵐山兩大港區。截至2010年,日照港擁有40噸、25噸、16噸、10噸各類門機38臺,大馬力內燃機車7臺,進口氧化鋁專用卸船機2臺,輪胎起重機、挖掘機以及其他起重、運輸等設備。

10、天津港。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該港是在淤泥質淺灘上挖海建港、吹填造陸建成的世界航道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去年11月下旬,中遠海運港口宣布收購天津集裝箱碼頭。這一舉措預計將加快TCT作為中國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天津港正在進行重要的脫碳工作,使其運營更加環保。

2006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和外匯儲備世界排名是??

中國國際收支的持續“雙順差”和對外資產積累

與其他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也曾經長期苦于外匯缺口、資本缺口對經濟發展的約束,承受著國際收支逆差的壓力。歷史上,自從清朝中期外國走私商大規模向中國販賣鴉片以來,逆差就是中國貿易收支的常態。1891—19;56年間,中國貿易收支只有,1年順差,其余35年均為逆差,這46年累計逆差總額30.267億美元,占同期我國進口總額(197.252億美元)的15%。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貿易收支總體上仍然呈現逆差格局。1980—1989年間,中國除兩年之外均為逆差,收支相抵累計逆差442.9億美元。相應地,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一直很少。1950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不過1.57億美元;直到1981年末之前,我國外匯儲備從未達到10億美元,1950—1980年間甚至有11年年末外匯儲備不足1億美元。

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國際收支格局開始悄然巨變,經常項目(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等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成為中國國際收支格局的常態。在資本項目上,中國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之列,在所有國家中也名列前茅。在經常項目上,1990年以來,除1993年之外,中國歷年貿易收支均為順差,且順差額與日俱增:1995年以來,中國歷年貿易順差均超過100億美元,2005年高達1019億美元,創造了中國年度貿易順差的歷史最高紀錄,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2006年1—6月,我國貿易順差又達到了614.4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包括外匯儲備在內的對外資產規模迅速膨脹,中國從對外凈負債國發展成為對外凈資產國,1981年末,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達到27.08億美元;1990年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10.93億美元一996年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50.29億美元;2005年一年增量

很赞哦!(6551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西玉林北流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