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中國進出口貿易量穩步增長,結構不斷改善(我國對外貿易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01 22:44:52【】3人已围观

简介為什么說我國既有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增長方式,指的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投入、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為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就是由粗放

為什么說我國既有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指的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投入、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為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增長方式。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就是由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至關重要。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增長方式轉變難如人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然比較明顯。如果不在增長方式上有一個根本的轉變,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 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需要。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我國的人均資源擁有量相對短缺,很多重要資源的人均擁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制約。比如,主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已從1990年的5%上升到這兩年的50%以上。與此同時,我國資源利用效率低,從資源投入與產出看,2004年,我國GDP按當時匯率計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電力、19%的鋁、20%的銅、31%的煤炭、30%的鋼材。特別是能源消耗高,能源彈性系數(能源消費增長率GDP增長率)改革開放以來至2000年一直是在1以下,而2001—2004年達1.29,其中2004年為1.6。這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擴張的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

我們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到2020年GDP總量比2000再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如果繼續采取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我國的資源環境將不堪重負。“十一五”期間,單位產值能耗要求降低20%,去年要降低4%,而前三季度卻提高0.8%。只有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減輕新的經濟發展目標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并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切實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需要。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了一種速度型效益,即只有經濟增長速度達到較高水平,才能獲得經濟效益的增長。速度型效益的增長主要依靠機器設備超負荷運轉、工人加班加點,特別是產品價格上漲,而生產要素的質量和組合方式沒有得到改善,實際生產率和增長質量并沒有上升。在這種模式下,很多地方和企業都形成了片面追求增長速度的傾向。同時,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長方式還導致能源、原材料工業的比重過大,不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如2004年我國電和煤的增長速度均大幅度高于GDP增長速度,電力增長彈性系數高達1.6,但供求緊張的局面并沒有扭轉。因此,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對增長速度的過度依賴和基礎產業比重過高的狀況,轉向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才能切實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3、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提高進出口貿易質量,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需要。當前,我國外貿已經進入一個重要轉折期,正處在從數量式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的關鍵階段。一是速度與效益不夠協調。三年來我國外貿平均30%以上的高增長,但是質量和效益并沒有同步增長。以紡織品為例,2003年與2001年相比,我國取消配額類產品出口數量猛增,對美國、歐盟的出口價格都下降了60%左右。2003年我國出口鞋類占世界市場60%,平均單價分別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與此同時,我國還有不少出口商品“三高一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我國出口數量擴張、增量不增效的特征明顯。二是貿易摩擦增多。雖然我國貿易額占世界的比重不到6%,但對我們的反傾銷案件卻高達15%,到2003年,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1995-2003年,世貿組織成員共發起反傾銷2416起,其中針對我國的就有356起, 2004年又有16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57起,涉及金額12.6億美元。 我國部分產品國際市場份額已經很大,比如,我國紡織品出口占日本市場的73%、美國的17%,歐盟的16%,市場份額都居第一,繼續擴大的空間有限,如果繼續搞數量擴張和低價競銷,將會招致越來越多的反傾銷。從進口看也是如此,2003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占全球貿易量的61%,導致國際市場價格上漲近2倍,國際運費也因此上漲1.9倍,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因此,貿易摩擦既會給我國造成損失,也不利于實現共同發展的目標,是不可持續的。

4、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防止經濟大起大落,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我國經濟增長過程多次出現大起大落,對國民經濟運行和發展帶來了較大沖擊。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導致投資需求膨脹。粗放型增長方式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資本投入來推動經濟增長,在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往往大幅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 加上在這種增長方式下,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把注意力放在上項目、增投資、擴大經濟規模上,容易出現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狀況,更加劇了投資需求膨脹的態勢。二是引起價格水平上漲。粗放型增長方式的特點是高消耗、低效率。在經濟增長速度上升的過程中,消耗的物質資料以更高的速度增長,使生產資料產品的需求過度擴張,價格水平隨之上漲。 如果生產資料價格上揚的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勢必向消費品價格傳導,引起價格總水平上漲。 三是造成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粗放型增長方式的一個突出表現,是工業部門對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比重高。當經濟加快增長的時候,具有短期迅速擴張能力的主要是加工工業,對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急劇增加,并對采掘業、交通運輸業形成了較大的需求壓力,而這些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部門的短期擴張能力較弱,難以適應需求的大幅度增長,很快就出現了產業瓶頸制約。

經濟大起大落,問題的根源仍然在于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只有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大起大落,防止這種頑癥的反復發作,使國民經濟進入平穩較快發展的軌道。

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幾個主要著力點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注重能源資源節約,保護好生態環境,深化體制改革。

1、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了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往往通過向跨國公司轉讓國內的市場份額,以換取國外的先進技術,即通常所說的以市場換技術。這能夠縮小技術差距、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我們強調自主創新,并不排斥技術引進和利用外資。但由于產品生命周期和技術代際差異,發展中國家換來的技術總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術。跨國公司在技術轉讓時,必然要“留一手”,發展中國家難以獲得核心技術。從實踐上看,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有利于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結構優化升級。第一,加快開發對經濟集約化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關鍵技術。這些關鍵技術既包括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有突破性帶動意義的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也包括能夠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共性技術、重點技術和配套技術。第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扶持力度,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

2、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一、二、三次產業的關系不協調,農業和服務業發展滯后;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但仍在盲目擴張;能源、原料供給不足與消耗高的矛盾并存;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不經濟,專業化分工程度低。

(1)繼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農業基礎脆弱,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后,是我國經濟結構中最突出的矛盾。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第一、二、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12.4%、 47.3%和40.3%。以農業為主體的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是個必然趨勢,問題是在我國農業比重下降的過程中,并沒有伴隨著農業勞動力的同步轉移。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仍然有3.6億人,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萬億元左右,人均產出為5550元。包括農民工在內,非農產業就業的勞動力有5億人,產出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6.23萬億元,人均產出3.25萬元,后者是前者的5.85倍。這種結構性差別導致農業缺乏進行擴大再生產的積累能力,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也是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結構性原因。

(2)有區別、有重點地繼續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在專項規劃指導下,切實抓好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工業發展,繼續加強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抓緊發布和實施鋼鐵、電解鋁、水泥、化肥等行業產業政策和規劃,合理調控重要原材料工業的發展速度。

(3)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抓緊制定加快我國服務業改革和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化服務業各領域的產業分工,引導服務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法律服務、科技服務、買粉絲服務等中介服務業,積極發展旅游、文化、體育等消費升級服務業,鼓勵和扶持社區服務業發展。要正確處理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既要加快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又要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社會就業擴大。

(4)重視解決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從產品生產能力看,目前產能過剩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鋼鐵、電解鋁、焦炭、水泥、汽車、化纖等資源和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導致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的原因,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前幾年投資所形成的生產能力陸續投產,使供給能力超過有效需求;二是市場準入規則不健全或執行不力,新上了一批技術經濟水平落后的項目;三是生產要素的定價機制不合理,進入重化工業的門檻過低,導致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主要表現是:通過協議低價供應土地的途徑,導致大量不具備資金能力的投資者進入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自然資源開采權和污染排放權無償或低價取得,既沒有形成市場定價機制,又缺乏有效的監管,一些企業因此而獲得超額利潤但卻沒有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5)積極調整產業組織結構。由于長期受小農經濟生產方式的影響,我國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的社會化程度很不充分。自成體系、“大而全”、“小而全”的狀況仍然普遍存在。首先,要根據生產要素集中化趨勢,加快資源密集型工業的生產能力向大企業集中。如煤炭開采、鋼鐵和有色金屬冶煉與壓延、石油化工、火力發電、建筑材料、造紙等行業。這種集中有利于采用技術先進的大型設備,有利于上下游一體化,有利于降低單位產品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和對環境的治理,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 其次,以龍頭企業為主導,推進加工組裝型制造業社會化和專業化分工。我國大多數企業專業化分工程度低,企業從原材料采購、鑄造、各種零部件的加工到產品組裝和包裝,大部分生產過程都在企業內部完成。加工組裝型的制造業,如果沒有小而專的小企業,就沒有大而強的大規模生產。在專業化分工的條件下,小而專、小而精的企業,是實現大批量、大規模生產的基礎。產業組織結構調整應大力推進核心企業外部的專業化分工。

3、注重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近兩年粗放方式推動的經濟高速增長,導致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關系緊張。作為一個資源需求量很大的發展中大國,依靠大量進口資源支撐經濟增長的模式難以為繼。因此,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顯著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一是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 二是抓緊制定專項規劃,明確各行業節能降耗目標和政策措施。要對照國內外先進水平,深入分析節約潛力,確定各方面節約管理的標準和目標,如以電動機、空調、照明用電

很赞哦!(749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辽宁锦州古塔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