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農產品國際貿易題庫(農產品國際貿易政策的類型有)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18 09:51:35【】1人已围观

简介我國加入WTO后,受國際市場沖擊最嚴重的農業產品是什么?最有競爭力的農產品是什么?請說明理由.農業問題一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重頭戲”。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后,有關“加入WTO對中國最大的沖擊是

我國加入WTO后,受國際市場沖擊最嚴重的農業產品是什么?最有競爭力的農產品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農業問題一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的“重頭戲”。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后,有關“加入WTO對中國最大的沖擊是農業”的判斷,從專家講座到行業走勢分析,不絕于耳。再加上以大豆為代表的農產品進口大增,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如今一年過去了,年終盤點,發現情況出人意料———

沖擊并未出現

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專家和官員普遍認為,我國人口多,勞動力價格便宜,而土地資源相對少,一旦“入世”,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比如瓜果、蔬菜、鮮花、盆景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出口量會增加;而“土地密集型”的大宗農產品則沒有多大優勢,如:小麥、玉米等。這個判斷,幾乎已成共識。

據今年1—10月份外貿出口形勢顯示:配額為585萬噸的玉米的進口只有1萬噸,配額約為847萬噸的小麥只進口了61萬噸,配額約為82萬噸的棉花只進口了12萬噸。農產品貿易總額達2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6%,貿易順差達到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1%。一些世貿成員如美國向我國大量出口農產品的期待并沒有成為現實。

于是馬上有人提問:“這是不是源于中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其實不然,真實的原因是———

價格因素起決定作用

加入世貿之初,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柯炳生就撰文指出,“我國農業不會受到多大沖擊”。這在當時要算“少數派”。時至今日,他當初的許多預測都得到了印證。

據他的分析,今年的特殊性在于國內、國際農產品兩個市場供求價格的反向變化。

世界市場許多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上升。從1月份到9月份,國際市場小麥現貨價格升高了36%,期貨價格升高了48%,世界小麥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原因是由于北美等主要出口國種植面積減少、旱災嚴重。據估測,今年美國小麥的結轉庫存量將下降到30年來的最低水平。

玉米和棉花的情況類似。玉米現貨價格升高了20%,期貨價格升高了25%;棉花的現貨和期貨價格均升高了12%。就連不久前來勢兇猛的大豆油,期貨價格也升高了47%;大豆現貨和期貨價格均升高了25%。

與此同時,國內主要的農產品如糧食和棉花等大宗農產品仍然供過于求,價格低迷,庫存量很大。

一年來,國內農產品價格升高的不多,有的不升反降。

如玉米、大豆和棉花升高了10%左右,小麥的價格降低了3%左右。小麥價格在產區保持在每噸1000元的水平上,在銷區保持在1110—1150元的范圍內。相比之下,進口小麥不僅遠遠高于國內產區價格,也顯著高于國內銷區價格。

這樣國內整體價格在降,國際反而在升,意想不到的格局由此而來。

柯炳生強調,我國之所以今年沒有大量進口糧棉產品,也因為去年以來,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實際上已經放開,這使得我國的國內市場價格在市場經濟規則的作用下,穩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從而使得進口糧棉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玉米、小麥、棉花的進口配額沒有固定的原因。如果不是由于上述兩個原因存在的話,在現有的配額管理方式下,照樣會有大量的進口。

例如,國際市場食用植物油的價格中,棕櫚油價格明顯較低,因此,在我國關稅配額產品中,棕櫚油配額使用得最多,1—10月份共進口了141萬噸,占全年配額數量240萬噸的將近60%。

同樣,我國制定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條例,在主觀上完全是出于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的需要,而不是進行貿易保護。在客觀上,也沒有貿易保護的作用,因為,有關申報、登記等程序,僅僅是最初一次貿易時稍微拖延了一點時間,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貿易障礙效果。

對此,一個有力的證據是大豆的進口。大豆的進口是嚴格按照轉基因產品管理條例規定的方式進行的,除了最初因為申報耽誤了一點時間之外,大豆進口數量在總體上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今年前10個月共進口了871萬噸,僅在9月份就進口了135萬噸。

仍需從長計議

有人發出警告:“今年情況特殊,不可盲目樂觀”。他就是長期研究中國農業的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

陳錫文認為,現在就說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已經過關,還為時尚早。從一定程度上講今年是出乎意料的,但是不能以此來作中國以后農產品進出口形勢的長期判斷。這主要是因為:

一是中國大宗農產品是否會長期處于過剩狀態還很難說。如果長期過剩,那么國內價格當然是低的;到國際市場上也是有競爭力的。

但從現在情況看,這倒未必。因為這幾年糧食生產,當年產量連續三年低于當年的消費量。如果不是過去有比較大的庫存,價格就會上漲。也就是說,一旦國內供求平衡或短缺出現,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還可能上漲,給國外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創造機會,等于把今年國內國際市場的格局再反過來。

二是世界各國大都提高了進口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形成了以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為特征的貿易保護主義。而且這將是普遍趨勢,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難度有可能明顯增加。

所以必須避免盲目樂觀的情緒,要看到今年情況的特殊性,要從長計議。其實我們處于劣勢的大宗農產品從長期看依然沒有什么優勢;我們自己認為有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靠單一的勞動力價格低也未必能真正形成優勢,還必須重視科技進步,提高自身質量,努力達到更高標準。所以還是要實事求是地分析,比較客觀正確地估量形勢。

應該說,加入世貿為中國農產品消費增加了一個國際市場,對中國的農產品特別是糧食而言,多了一個調節平衡的手段。即使有些農產品出口沒有優勢,我國也可以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陳錫文認為,從一定意義上講,農業即使有些沖擊也不怕,問題在于———

配套改革要“齊步走”

從整體上講,加入世貿對農業的影響其實主要不在于進口了多少農產品,影響了多少市場供求,最主要的在于如果農民還來不及轉移,那農產品市場對國際的開放,可能會影響到為數不少的農民的就業和收入。

從國內的狀況看,糧食產量連續3年保持在4.6億—4.65億噸,與年消費量有3000萬噸的較大缺口,現在因為有庫存,所以糧食價格變化不大。

但不能就此認為中國大宗農產品沒有問題了,因而放松對農產品生產能力的保護和提高。尤其是近年來大量農田被占,生產能力下降;加上我們主動調整結構,還有退耕還林,生產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會降低一些產量。對此,我們要實事求是地估量現有庫存還能彌補多長時間的供求缺口。如果庫存消耗差不多了,我們應該維持多大的生產能力。

農業之外的因素,也會提高一些農業的成本。中國農村勞動力數量大,勞動力價格相對比較低,本來具備增加向外出口的可能性。但能否大量出口,還取決于品種的優化,取決于科技的進步和推廣,取決于農民素質的整體提高,取決于農產品離開中國口岸之前一連串過程中的成本和費用。比如,有些地方在路上設卡收費,提高農產品出口的檢疫檢查費,這都會降低它的競爭力。

再比如,中國能出口的主要是農特產品,增收農業特產稅會不會降低競爭力?值得考慮。我們的產品過去人家要卡我們、要收稅,如果我們自己就收得很厲害的話,就會降低競爭力。總之,可能有競爭力的產品,我們自己千萬不要再給其增加負擔。

加入世貿組織是一盤剛剛開局的棋。

它對我國農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冷靜觀察,積極應對,趨利避害,仍是我們所應持的態度。

國貿問題,中國農產品國際分工想要發揮更大優勢,應該從哪方面做努力

中國既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人口大國,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一直以來是中國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農民不富,中國不富”,農產品的穩定對中國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中國加入WTO之初,曾有不少人士擔憂中國農產品將遭受來自國外農產品的強勁沖擊,因而動搖中國的國本。加入WTO以來的五年多時間里,中國農產品在挑戰中發展了自己,出口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農產品出口可以高枕無憂了。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隨著中國開放度的進一步擴大,農產品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更復雜,應對工作更艱巨。為此,我們需要全面的理解農產品的出口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我們目前存在的差距,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才能確保農產品穩步健康發展。

一、我國農產品出口現狀

(一)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分析

中國農業基本上是一個以滿足內需為主的產業。從貿易差額上看,在加入WTO以前,中國農產品貿易在大部分年份都保持順差。加入WTO后,2002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大幅度增加。據統計,2002年全年中國農產品出口達到180.2億美元,比上年增加20.8億美元,同比增長12.8%,當年農產品貿易順差為57億美元。進入中國入世第二年,中國農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增長趨勢。截止03年底,中國農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12.4億美元,進口總額達到189.3億美元,仍實現貿易順差25億美元。2005年,我國農產品出口總值達到272億美元,比建國初期的5億美元,增長53.4倍。但是,隨著中國農產品進口關稅的降低,中國農產品在這個時期進口增長幅度也在加大,超過了農產品出口的增長幅度,甚至出現逆差現象。據統計,05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14.2億美元,其中農產品出口233.9億美元,進口28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4%,成為僅次于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全球第四大農產品貿易國。農產品出口雖實現連續五年快速增長,卻出現了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自1984年來的首次逆差。

(二)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特點

1、農產品出口結構

我國農產品出口反映了中國農業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結構特征:一方面,中國出口農產品以勞動密集型高價值農產品為主。如2003年中國出口新鮮及冷凍水產品33.4億美元,占全部農產品出口的15.7%;蔬菜出口21.8億美元,占10.3%;園藝產品出口52.7億美元,占24.8%;畜產品出口27.3億美元,占12.9%;四類產品出口合計占農產品總出口的63.9 %。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品出口增加。2003年中國農產品加工品出口85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40.2%。其中蔬菜水果加工品出口21.7億美元,占農產品總出口的10.2%;水產品加工品出口19.3億美元,占9.1%;肉類加工品出口7億美元,占3%。總的看來,我國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出口優勢正在顯現。

2、農產品出口的地區分布

中國主要的農產品出口省份是山東、廣東、浙江、遼寧、吉林和福建等,其中山東是農產品出口增長最快的省份之一,山東自2000年超過廣東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省。總體來說,中國農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中國農產品出口前十位省(市)中有8個屬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農產品出口占全國的16.6%,其中只有吉林省出口超過10億美元,在全國排名第五,黑龍江出口超過5億美元,在全國排名第九;目前西部十省農產品出口較少,2003年西部十省出口農產品13.74億美元,僅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6.5%。

二、我國農產品出口面臨的問題

中國農產品出口的現狀表明,中國農產品出口自入世以來出現了轉折性變

很赞哦!(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河南开封开封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