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印度與中國貿易關系(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07:52:57【】4人已围观

简介古代印度和中國關系如何,商業貿易往來頻繁嗎?古代印度和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民就和古代印度人民有了比較友好的交往。據資料了解,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中國歷史深受佛教的影響。我們經常

古代印度和中國關系如何,商業貿易往來頻繁嗎?

古代印度和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民就和古代印度人民有了比較友好的交往。據資料了解,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中國歷史深受佛教的影響。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寺廟里和尚在坐禪,這就是直接受古代印度佛教中冥想的影響。另外隨著現代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人們經常做的瑜伽也是從古代的印度流傳下來的。雕塑藝術,敦煌的繪畫藝術,武術,戲曲,電影等很多東西都含有印度的文化因素。

古代印度和中國的海上商業貿易較為發達。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貿易大多是通過海上運輸進行的。古代中國并不直接與印度接壤。印度又被稱作南亞次大陸。從中國到印度的陸路經過我國西南地區,途中有西藏,云南,四川等自然環境有點惡劣的地方,這導致走陸路貨物的運輸會變得非常的困難與艱險。但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具有冒險精神的人們成功地走陸路到達印度的。例如,唐僧等傳奇人物。

古代印度人口僅次于中國。在古代,國家的人口的數量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因為在古代,勞動力是創造財富的直接動力。所以古代印度的農業,手工業,紡織業等都是十分發達的。古代印度和中國進行海上貿易,雙方進行資源的交流,擴大了對方的經濟市場,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讓多余的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貨物的流通必須存在人口的流動,使中國引進了很多印度元素的文化知識。同樣的,中國的水稻也從南中國流傳到印度,現在,印度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茶葉。也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不同國家之間進行商業貿易,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都是利大于弊。喜歡請點贊,謝謝。

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

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鐘

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

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

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占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占3.47%

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

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

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后,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后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制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

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

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占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

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

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占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占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

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占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占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占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

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

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

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

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2001 世界發展報告》數據,中國1999 年 GNP 為9802 億美元,在參與排序的206個國家與地區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購買力平價牗 PPP牘計算中國的GNP則高達41122 億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為4422 億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計算印度GNP為21441 億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

再看 GDP :2000 年中國GDP總量為1.08 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達4794.04 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

按 PPP 計算GDP,2000 年中國GDP為49660 億美元,印度為24320 億美元

2001 年中國人均G DP 牗 PPP牘為4329 美元,印度為2464 美元

1990 —2000 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10.3%,印度為6%

經濟總量比較我國領先,兩國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國依然占有優勢

產業結構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

1970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占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

1998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占GDP的比例分別是18.4%、48.7%、32.9%,印度各占29.3%、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于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

對外開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于對外國投資采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規模很小,1992 年以來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積極鼓勵外國投資,不斷放寬對外國投資者限制,外國投資發展很快,外國直接投資從1990 —1991 年度的0.91 億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億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達59.25 億美元,證券投資從1990-1991 年度的0.06 億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億美元,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1998 —1999 年度為負0.61 億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億美元,證券投資流入規模在大部分年度大于直接投資

就外貿、外資發展比較而言,無論規模還是發展速度,我國占有絕對優勢,我國經濟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

據《經濟學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標,1993 —1997 年期間年均變化率印度僅為2%,我國為7%,中國對外開放度遠勝于印度,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國際競爭力牗一牘 IMD 國際競爭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是國際競爭力評價的權威機構,每年根據國內經濟狀況、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環境、基礎設施、企業管理、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等方面指標體系對參評國家競爭力進行評價,推出《世界競爭力年鑒》

中國在IMD競爭力排名中處中游,但與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間名次不斷上升,1999 —2001 年間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兩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兩年為周期上下搖擺,在38-42 之間徘徊

IMD競爭力排名說明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比印度強

兩國都需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牗二牘 WEF 全球競爭力中印比較根據美國競爭力委員會1999 年對56個國家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國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創新因子指標排在45,印度為37,其中上游創新能力牗由研究開發投資、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素質、科研機構的質量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決定牘我國與印度幾乎平起平坐,我國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創新能力牗申請專利的數衡量牘我國比印度要弱,下游創新因子排名我國為48、印度37

我國上游創新能力與下游創新能力脫節,說明我國創新成果商業運作不力,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通道不暢

中國經濟的微觀競爭力落后于宏觀競爭力,微觀競爭力與印度相比也落下風

除1998 年外印度歷年名次好過中國,但到2002 年兩國差距在縮小,中國只比印度低一位

當前競爭力指標是建立在微觀競爭力指標基礎上,旨在區分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通過衡量人均GDP水平來考察當前經濟成就

中國當前競爭力與印度相比落后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

2001 年公司運作與戰略排名中國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業環境質量比較中國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業環境質量方面我國處于劣勢

這反映了我國企業運行的商業環境有待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偏低,企業運營方式與發展戰略不夠成熟

2002 年我國商業運作環境有所改觀,上升到38

國民財富的增長,歸根結底依靠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才能實現人均GDP的快速增長

牗三牘 GITRR 信息技術中印競爭力在網絡就緒、網絡應用構成與可行因素構成這3項指標排名印度都領先于我國

網絡就緒指標中國64、印度54

網絡應用構成指標我國到70位、印度60

可行因素構成排名中國第56位、印度49位

在次級指標方面,我國只在信息基礎設施、商業與經濟環境、ICT機會與社會投入3個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件、軟件與支持、網絡接入、網絡政策、網絡社會、網絡學習、網絡經濟、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方面排名都落后于印度,特別是硬件、軟件與支持、ICT政策、網絡學習方面名次懸殊很大,反映了我國信息技術與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軟件業印度遙遙領先于我國,印度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軟件出口大國,2000 年軟件出口額達80億美元

近幾年信息技術產業托起了印度牛市,預計2008 年印度軟件業產值870億美元,出口達500億美元,軟件業成為了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國軟件出口還微不足道

中國在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資本資源、人力資源、經濟總量、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印度相比處于領先地位,兩國經濟結構都須進一步調整,都須注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的競爭力我國整體占優,但經濟創造力競爭力我國不及印度,微觀競爭力印度強于中國,信息技術競爭力印度優勢明顯,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比印度大

很赞哦!(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汕头潮阳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