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唐代對外貿易的四大港口(唐朝最大的港口在哪)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6 12:17:08【】6人已围观

简介唐朝最大的港口在哪唐朝時期,中國沿海幾個最大港口,如交州(越南河內,西漢時歸屬中國,只到宋朝時脫離)、廣州、泉州、明州(寧波),都是跟西洋大規模通航下的產物。而諸港口中,又以廣州為集散地。有六條定期航

唐朝最大的港口在哪

唐朝時期,中國沿海幾個最大港口,如交州(越南河內,西漢時歸屬中國,只到宋朝時脫離)、廣州、泉州、明州(寧波),都是跟西洋大規模通航下的產物。而諸港口中,又以廣州為集散地。有六條定期航線,通往波斯(伊朗)、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亞丁(阿拉伯帝國本土)、獅子國(斯里蘭卡)、南海(馬來半島)、爪哇。

唐朝時候,我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對外交往十分頻繁,因而廣州成為當時世界著名的港口。我國主要的海上航線就是從廣州出發,沿今越南海岸至湄公河口的昆侖島,渡新加坡海峽,經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尼科巴群島、錫蘭島到印度半島西岸,由此再分兩路:一路經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沿東岸到達幼發拉底河口的烏刺國(在今伊拉克巴士拉),陸行至世界商業中心之一的縛達城(今巴格達);另一路由印度半島橫渡印度洋,到達非洲東部的三蘭國(今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一帶),向北經數十個小國,也可通到烏刺國。這是當時溝通亞非兩洲、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遠洋航線,大批外國商船沿著上述航線來到廣州。當時珠江水面,檣帆如云,十分熱鬧。這些商船多停靠在廣州外港波羅廟附近,主要是來販運絲綢、瓷器。

唐朝政府很重視對外貿易,在廣州設市舶使,專門管理對外貿易事務。為了鼓勵外商前來我國,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曾下令:“其嶺南、福建及揚州蕃客,宜委節度觀察使常加存問,除舶腳(稅名)收市、進奉外,任其來往通航,自為交易,不得重加率稅。”鑒于大批外僑長期留居廣州,政府特設“蕃坊”(在今光塔街一帶)供外僑居住。由外僑推選“蕃長”一人,經我國政府認可,負責管理“蕃坊”事務。還設立學校,使外僑子弟有受教育的機會。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阿拉伯人李彥升從廣州赴京都長安考中進士,可見當時外僑深受我國文化的熏陶。隨著大批阿拉伯人的到來,伊斯蘭教傳入廣州,約于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在廣州建立懷圣寺和光塔。

這時廣州經濟雖然繁榮,但城區還不算很大。唐朝名臣如宋璟、杜佑、李復、楊于陵等先后在廣州任職時,多次勸導居民燒磚制瓦、改建房屋,使城區面貌大為改觀。

唐朝后期,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黃巢起義軍攻占廣州,廣州城垣在戰火中被毀。黃巢在廣州發布文告,指斥朝廷宦官專權,綱紀敗壞,銓貢失才,提出“禁刺史殖財產,縣令犯贓者族”的主張。

五代時,劉巖于后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在嶺南地區割據稱帝,國號南漢,定都廣州城。廣州改名興王府。廢除南海縣,改設咸寧、常康兩縣。他下令鏟平禺山,擴建都城。在城區東南西北各建廟宇7座,共28座,加上原有的廟宇,因此廣州城上空,每日晨昏香煙繚繞,梵鐘遠播。千秋寺(今海幢寺)以“四大金剛”塑造得莊嚴雄偉而聞名。這位窮奢極侈的君主修建了數十座宮殿,還在城北越秀山和城西荔枝灣興建了不少亭池園林。當時城市建筑相當華麗壯觀,但費用龐大,弄到國庫空虛,于是鑄造鉛錢,十枚當銅錢一枚,強迫百姓使用,從中進行殘酷剝削。

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港口主要有哪些?

宋元時期為人熟知的大型海港有廣州、泉州、明州等港,其實兩宋時期的東南沿海地區見于文獻記載的外貿港口城市,至少有20來個

宋初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先在廣州復設市舶司;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之前已設杭州市舶司;十年后即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又設明州(今寧波)市舶司,反映兩浙海外貿易在迅速發展

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又在福建泉州設市舶使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則在秀州華亭縣(今上海松江)設市舶場(注:《宋史》卷186《食貨志(下八)》,“互市舶法”條稱,“宣和元年(1119年),秀州開修青龍江浦,舶船輻輳,請復置監官

先是,政和中置務設官于華亭縣

后江浦湮塞,蕃舶鮮至,止令縣官兼掌

至是,復設官兼領也

”)

此外,浙西的鎮江(今同)、平江(今蘇州)亦是外貿通商口岸,“如有蕃商愿將舶貨賣入官,即令稅務監官依市舶法博買”

(《宋會要輯稿·職官》44之10)可見這兩個城市也有外商前來從事外貿活動

除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設于北方密州板橋鎮(今山東膠縣)的一個市舶司外,北宋東南沿海見于記載的外貿港口有7個之多,大致已經連成一片

南宋財政更加倚靠外貿“舶入”,對外貿易更加興盛,因此外貿港口續有增加

除廣、泉、明三州外,又在溫州(今同,1132年)、江陰軍(江蘇今縣,1146年)設市舶務,在秀州海鹽縣澉浦鎮(浙江今縣今鎮,1250年)設市舶場

據弘治《上海志》載,南宋末年還在上海鎮(今上海市)設市舶司和榷貨場

除以上11處設有市舶機構的較大外貿港口外,據宋人《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等志書,通(今江蘇南通)、楚(今淮安)、海(今連云港)、越(今浙江紹興)、臺(今臨海)、福、漳、潮、雷(今廣東海康縣)、瓊(今海南海口)這10來個城市,也有外貿活動的存在(注:《太平寰宇記》,北宋樂史撰,成書于太宗雍熙末至端拱初(987~988年)

《輿地紀勝》,南宋王象之撰,成書于理宗嘉定末至寶慶末年(1224~1227年)

兩書是兩宋時期最為重要的地理總志,而后書則大量征引前書,有明顯的繼承關系

此外,設于廣西沿海欽州的博易場也有管理與交阯貿易的職能,“凡交阯生生之具,悉仰于欽,舟楫往來不絕也

……其國富商來博易者,必自其邊永安州移牒于欽,謂之小綱

其國遣使來欽,因以博易,謂之大綱”

(周去非《嶺外代答》卷5《財計門》“欽州博易場”條)海南瓊州轄下的瓊山、澄邁、臨鄉、文昌、樂會5縣,也有市舶之設,當地駐軍以市舶稅入為經費來源(注:趙汝適:《諸蕃志》卷13,“海南”條載,“(海南)俗以貿易為業”

“(瓊州)屬邑五,……皆有市舶,……”

這樣,北起淮南東海,中經杭州灣和福建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廣州灣和瓊州海峽的南宋海岸線上,與外洋通航的外貿港口,至少有20來個之多

這樣一種景象不僅唐代未曾見過,就是明清亦未能再現

唐后期中國的四大名港

唐朝后期中國四大港口——廣州、泉州、揚州、明州(寧波)。

 

清朝收復臺灣后開放了哪四個通商口岸?

1683年,臺灣地方政府投降收。

東南沿海廣大地區再無可以挑戰清朝的政治軍事勢力。

1684年在廣東等地官員的要求下,清朝解除海禁,在江、浙、閩、粵四省設置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和粵海關,對外通商貿易。清朝歷史上的四口通商時期由此開始。

唐朝作為重要對外貿易港口的城市是:

廣州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

開放才能有更大的發展,中國古代最早開放的港口是什么?

最原始的港口是天然港口,有天然掩護的海灣、水灣、河口等場所供船舶停泊。

中國在漢代建立了廣州港,同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各國通商。后來,建立了杭州港、溫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對外貿易港口。到唐代,還有明州港(今寧波港)和揚州港。由明州港可渡海直達日本;揚州港處于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點,為當時水陸交通樞紐,出長江東通日本,或經南海西達阿拉伯。宋元時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廈門港和上海港等對外貿易港口。

很赞哦!(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四川成都武侯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