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國際貿易利益只有交換利益(判斷題 國際貿易原理判斷題)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1 03:09:05【】8人已围观

简介國際貿易專業_“比較利益學說”與國際貿易現實的背離[摘要]“比較利益學說”分析并揭示了國際貿易的互利性,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提供了理論依據。但該學說同樣存在著諸多缺陷,與當今的國際貿易現實

國際貿易專業_“比較利益學說”與國際貿易現實的背離

[摘 要]“比較利益學說”分析并揭示了國際貿易的互利性,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提供了理論依據。但該學說同樣存在著諸多缺陷,與當今的國際貿易現實存在著一定的背離。以該理論為基礎,完善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已成為經濟學家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比較利益學說;國際貿易理論

[中圖分類號]F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2)07-0037-02

作者簡介:高美玲(1968-),女,河南淮陽人,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后危機時代河南省對外直接投資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02400410028;鄭州市2011年度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后危機時代鄭州對非商貿戰略戰術研究”,項目編號:112PPTGY246-2。

一、“比較利益學說”的提出

“比較利益學說”的提出基礎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學說。斯密于1776年在《國富論》中提出了該學說,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則。認為世界各國在產品成本上存在絕對差異,國與國之間通過國際分工和交換來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斯密認為可按成本絕對高低來決定一國進出口,絕對成本優勢成為互利性貿易的約束前提,但該理論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

1815年,英國政府修訂實施“谷物法”,致使英國糧價上漲,各階層為保證吃糧開支而減少對工業品的消費。同時,“谷物法”的頒布和實施還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以高關稅阻止英國工業品對該國的出口,致使英國產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受到極大損害。當英國工業資產階級急于尋求實施谷物自由貿易的理論時,李嘉圖應時而生,1817年他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闡明了比較利益學說,認為英國在紡織品和糧食生產上均居于優勢地位,但比較而言,在紡織品生產上所占的優勢更大,按“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的原則,英國應專門生產紡織品,進口糧食,從而提高產量,實現更大的比較利益。“比較利益學說”為英國廢除“谷物法”奠定了基礎。

二、“比較利益學說”的主要觀點

與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不同,李嘉圖認為兩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存在差異,即使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處于絕對優勢,勞動耗費均低于另一個國家,而另一個國家則相反,也并不意味前者要生產所有的產品,其只應生產本國具有最大優勢的產品。另一個國家也不必停產所有產品,而只應停產居于最大劣勢的產品。若各國利用相對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產并進行國際交換,則各國均能節約社會勞動,增加產品消費,世界也會因此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增量福利。

為解釋“比較利益學說”的基本思想,現建立兩個國家、兩種產品條件下的簡單貿易模型如下:

由表1可知,A、B兩國同時生產x、y產品,A國生產每單位x產品需要6天,生產每單位y產品需要4天;B國生產每單位x產品需要1天,生產每單位y產品需要2天。可以看出,B國在X、Y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但比較而言,B國在x產品生產上優勢更大;相反,A國則在兩種產品生產上均處于絕對劣勢,但在生產y產品上劣勢要小一些,即1:6<2:4,4:2<6:1,因此專業化分工應為A國集中生產y產品,B國集中生產x產品。

從表2看出,在世界總勞動天數13天未變的情況下,分工后的模型總產量從過去的4個單位增加到了5.5個單位。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無論其經濟實力如何,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均可確立自己的相對優勢。

三、“比較利益學說”與當今國際貿易現實的背離

(一)假設前提條件苛刻,適用性不強

“比較利益學說”假設前提較多而苛刻,使得其適用性大大削弱。例如,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分別生產兩種產品的假設、短期和靜態的假設等過于苛刻,在這些嚴厲條件下所作的論證具有明顯的局限性,難以成為世界各國參與國際貿易及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借鑒。

(二)“比較利益學說”與國際貿易現實相背離

2.按照這一學說,自由貿易能促進國際分工的實現,貿易越自由則分工越容易實現。從這點理解,世界各國應該自覺地實行自由貿易,但在現實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徹徹底底的自由貿易在任何類型的國家里都未完全實現過。除了實行關稅壁壘外,還采取各種各樣的諸如新興的綠色環保標準、勞工標準、安全技術標準、衛生檢疫規定及包裝標簽規定等非關稅壁壘措施實施貿易保護。各國所實施的單邊保護措施導致國際貿易爭端屢屢出現,由特定部門的雙邊貿易摩擦發展為多邊貿易問題,國際貿易關系日趨緊張。

(三)“比較利益學說”沒有從根本上說明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比較利益學說”力求說明國際貿易中比較利益產生的原因在于國內、國際市場中有著不同的交換比率,在這一點上該學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以此作為解釋貿易發生的全部卻是錯誤的。李嘉圖追求的是比較利益即“利”,考慮的不是本金,也不是平均利潤,而是超額利潤,認為超額利潤只能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事實上,超額利潤不僅能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條件許可的話,亦可在國內實現。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其論述并不全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將資本運動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階段、產品的生產階段及產品的售賣階段。馬克思認為貿易發生在G—W和W′—G′兩個階段。國內、國際商品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的職能都是為了完成商品的實現,在實踐中都是為了收回初始投資(保本),獲取一定的利潤(平均利潤),力爭超額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國內、國際銷售所獲收入相同,沒有比較利益,僅僅是為了迅速收回初始投資,實現平均利潤,廠商也是不會拒絕出口的。因此,從這一點來說比較利益并非是進行國際貿易的首要原因和開展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雖然“比較利益學說”長期以來(包括當今)在國際貿易中起著積極作用,但基于其存在著以上與國際貿易現實背離的缺陷,面對新的國際經濟背景,“比較利益學說”顯示出無法與時俱進的趨勢,難以說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現象,以該理論為基礎提出并完善新的國際貿易理論已成為經濟學家們關注的重要課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較低,雖然在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上具有比較優勢,但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低成本“比較優勢”正在喪失,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日趨降低。所以,依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利益結構,使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既是國際競爭新格局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黃衛平等.比較利益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紀玉山,紀明.超越“比較優勢陷阱”:“十二五”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調整[J].學習與探索,2010(6).

(責任編輯:董博雯)

判斷題 國際貿易原理判斷題

數字

2.16~18世紀的西歐各國普遍實行重商主義的自由貿易政策。( × )

3.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各國先后實行了維護本國壟斷資本利益的貿易保護政策。( √ )

23、1994年4月15日在馬拉喀什由11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正式簽署了《服務貿易總協定》。( × )

1.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政策開始向自由貿易轉變。( × )

B

7.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都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 )

C

3.當凈出口為正值時,可稱為貿易盈余、貿易順差或出超。( √ )

1.從單個國家的角度看,有關國際貿易的政策即是一國的對外貿易政策。(√ )

3、從國際服務貿易的國別和地區分布來看,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主導地位,它們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要出口國,也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主要進口國。(正確)

6.超保護貿易政策的目的是保護壟斷工業。(× )

10.傳統貿易保護主義以國家貿易壁壘為基礎,而新貿易保護主義趨向區域性貿易壁壘。( √ )

5.傳統國際分工以跨國公司為主體,而當代國際分工則是以國家為主體。(×)

4、初級產品也稱基本產品或原始產品,指未經加工或只進行過極其簡單加工的農、林、牧、漁礦產品。( √ )

9、垂直型國際分工是指經濟發展水平大體相同國家之間的分工。( × )

4.出口加工區和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經濟活動,在起點和終點上是相同的。( √ )

2、差價稅是按國際市場價格與進口價格之間的差額所征收的一種關稅。( × )

D

3.對外貿易可以阻止利潤率下降。( √ )

5.對外貿易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 √ )

6.對外貿易量剔除了價格變動的因素。( × )

10對外貿易依存度是一國國際貿易對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 √ )

8.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一國進出口交易的地區分布或國別分布。( × )

9.對外貿易額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之和。( √)

10.對一國的外貿和經濟發展來說,長期的貿易順差并不一定絕對有利。( √)

11.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 √ )

12.對外貿易額與對外貿易量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計量單位不同。( × )

6.當兩國之間人均收入水平趨于接近時,其需求結構也趨于接近,產業間的貿易發展傾向因此也就越強。(×)

2.當T>t時,產品的名義保護率低于有效保護率。( × )

8.當最終產品的名義關稅稅率一定時,對所需原材料所征收的名義關稅稅率越低,對最終產品的保護作用越大。( √ )

3.電子市場是全天候開放的市場。(√)

17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較大,且呈上升趨勢。( × )

4、締約國一方給予鄰國有關邊境貿易的特惠待遇或締結關稅同盟國家之間的特惠待遇,均不適用惠國待遇原則。( √ )

5、多種纖維協定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紡織品出口的限制,是對關貿總協定原則的背離。( √ )

E

2.二戰前,工業制成品生產國之間的分工居于主導地位,其次才是工業國與初級產品生產國之間的分工。(×)

9、二戰后以來,在貿易自由化政策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不斷降低關稅,并紛紛拆除非關稅壁壘,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目前已大為削弱。( × )

4.二戰后以來,由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不斷降低關稅,各種非關稅壁壘措施又層出不窮,因此關稅已不再是資本主義國家保護貿易政策的一項基本措施。( × )

2.二戰后,技術革命和生產力的進步為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F

8、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方面是世界絕大部分國際直接投資的提供

很赞哦!(93258)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新疆昌吉玛纳斯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