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巴西貿易進出口狀況(巴西的治安怎么樣?)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05:18:50【】9人已围观

简介進出口巴西市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一、進口關稅拉美貿易網訊一、進口關稅巴西1998年的平均關稅率為17%,對入關產品價值的確定主要依據以下五條:首先是根據成交價,即事實支付的或將支付的價格加上其他各種

進出口巴西市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進口關稅

拉美貿易網訊 一、進口關稅

巴西1998年的平均關稅率為17%,對入關產品價值的確定主要依據以下五條:首先是根據成交價,即事實支付的或將支付的價格加上其他各種費用。如果這種方法被海關拒絕,那么可以采用其他4種,即相同產品的成交價;相似產品的成交價;零售價減去關稅和傭金等;或者用生產成本、利潤和其他費用計算得出。在巴西、關稅主要以CIF價計,以巴西貨幣支付。當巴西海關官員對出口商品申報的貨物價值提出質疑時,出口商有8天時間決定新的報價。進口商可以在30天之內對出口商的新報價作出反應。另外,為保護民族工業,已西政府在進口關稅征收時主要采取以下兩種非關稅措施:1、設置最低限價或參考價,并據此征稅,此外還計征差價稅,例如,某商品的最低限價為10美元,商業發票價僅為7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海關將對此商品以10美元的價值征稅,并征收兩種價格間的差額稅;2、對低報價或有傾銷行為的貨物征收附加稅。

二、進口單證。

商業發票:需5份用英文或葡文填定的商業發票。發票必須由制造商、銷售商和中間商分別用英文或葡文填定出詳細的有關裝船的情況,并附有英,葡兩種文字的產品說明書。發票還應申明產地和確切的價格。出口商可向進口商詢問是否需要出口國商業部門對貨幣價格的證明和公證材料。巴西海關對于沒有呈報商業發票的行為,其懲罰的金額將等同于關稅;當商業發票與報關單不符時,罰金將是關稅的l%-5%。

提貨單:要求有5份不可轉讓的提貨單。一份附于商業發票后。所有的提貨單或貨運情單必須用數字和文字注明運費。

原產地證明:一般不需要,因為商業發票上己注明產地。如果需要,則應備有兩份正式的產地證明,由商業部門證明并附有公證。

工生許可證:有些貨物如動物、動物制品、種子和植物等需要衛生證明。衛生證明首先必須經過公證,然后送交巴西使領館認證。出口商可就有關問題詢問進口商。

三、報關與入境。

巴西的海關事務由財政部下屬聯邦稅務總局具體負責,包括海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關稅的征收以及海關監管制度的實施等。根據聯邦稅務總局的海關條例,所有貨物的報關程序,均需通過巴西外貿網絡系統(S1SCOMEX)進行。貨物申報單在外貿網絡系統立案之日起即為報關程序的開始,貨物通關授權在外貿網絡系統正式通知之日起即為報送程序的結束。巴西海關對報關貨物實行抽檢的審查方式,即按照綠色、黃色、紅色三種不同顏色分類處理。綠色即報關貨物可全部免檢,并自動通關;黃色即僅檢查報送文件,若被核實,貨物則自動通關;紅色即報關文件和貨物均需進行檢查后方能通關。若進口貨物需申領進口許可證,進口商一般應在貨物裝船前向巴西工商旅游部外貿操作局(DECOM)提出申請,該進口許可證在裝船之日起60天內有效。貨物到港后90天內進口商應辦理報關手續,并將進口申報單輸入外貿網絡系統進行登記,開始報關程序。申報單的內容應按聯邦稅務總局的規定格式填寫。在巴西海關審核了一系列進口申報數據后,進口商才可提貨。根據有關規定,海關在5個工作日之內提出驗貨結果,驗貨時當事人應在場,貨物若需樣檢,費用由當事人承擔。另外,有些特殊商品可采取提前報關制。例如散裝貨、易燃易爆和有輻射性的危險貨物。活畜、植物以及新鮮水果等易損貨物、印刷用紙張、政府部門進口的貨物、陸路、河、湖運輸的貨物。

四、自由貿易區。

巴西最大的港口有桑托斯、里約熱內盧、巴拉那瓜、累西腓和維多利亞。巴西在上述口岸設立了各種形式的自由區,如自由港、自由貿易區、保稅倉庫和轉口區等,這其中最著名的是馬瑙斯自由貿易區。凡進入該區的貨物,其商業發票的提貨單上必須注明"馬瑙斯自由貿易區"(Free Lone of Manaus)字樣,但不允許通過該區向巴西其他地區運送進口貨物。在該區有兩道邊關,第一道是從國外進入特區,另一道是從特區進入國內,一方面允許外國商品從國外進入特區,不受海關管制;另一方面,商品從特區進入國內市場需要辦理進口手續,貨物需經海關檢查,并交納進口關稅。

2011年國際貿易現狀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1年春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綜合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一、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快速恢復,“十一五”外貿發展規劃目標順利實現

2010年,在世界經濟逐步復蘇、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和國內經濟向好勢頭更加鞏固、穩外需擴進口政策效應不斷顯現、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等共同作用下,中國對外貿易實現了恢復性快速增長,進出口已經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并再創歷史新高,結構進一步優化,貿易平衡狀況繼續改善,“十一五”外貿發展規劃目標順利實現。

1.進出口實現快速恢復性增長,外貿順差繼續下降

2010年,中國進出口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3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3億美元,增長38.7%。進出口、出口、進口比2008年分別增長16%、10.3%和23.2%。由于進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進出口趨向于平衡。全年貿易順差1831.0億美元,比2009年下降6.4%,比2008年下降38.6%。這是繼2008年外貿順差達到歷史高點后連續第二年下降,外貿順差過大的矛盾得到進一步緩解。

圖1 2010年中國外貿月度進出口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2.機電產品出口保持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勢較好

2010年,機電產品出口9334.3億美元,同比增長30.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924.1億美元,增長30.7%。船舶、汽車零部件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船舶出口增長44.5%,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44.1%。紡織、服裝、鞋類、家具、箱包、玩具合計出口3032.4億美元,增長25.9%。其中,紡織品出口7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8.4%;服裝出口1294.8億美元,增長20.9%;鞋類出口356.3億美元,增長27.1%;家具出口329.9億美元,增長30.3%。

3.資源性產品進口價格全面上揚,機電產品進口增長較快

受國內投資增速有所放緩等因素影響,能源資源產品進口量增速逐步回落,但進口額因國際市場價格持續攀升而繼續擴大。全年鐵礦砂進口量下降1.4%,進口額增長58.4%;原油進口量增長17.5%,進口額增長51.4%;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量增長0.4%,進口額增長25.2%;大豆進口量增長28.8%,進口額增長33.5%。國際市場需求回升帶動加工貿易進口平穩增長,加上國內最終需求不斷增加,機電產品進口額達到6603.1億美元,增長34.4%,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達到4126.7億美元,增長33.2%。

4.貿易方式得到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表現優于整體

從貿易方式看,由于進出口企業加快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自主營銷比重,一般貿易增長呈現快于加工貿易的態勢。一般貿易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6.0%和43.7%,加工貿易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了26.2%和29.5%。從經營主體看,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規模仍居首位,出口同比增長28.3%,進口增長35.3%;國有企業出口增長22.7%,進口增長34.3%;民營企業繼續顯示較強的活力,出口增長42.2%,進口增長56.6%,進出口規模已經超過國有企業。

表1 2010年中國分貿易方式、企業性質進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5.歐美日仍為主要貿易伙伴,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勢強勁

2010年,歐盟、美國、日本仍為中國前三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額達到4797.1億美元,增長31.8%;中美貿易額3853.4億美元,增長29.2%;中日貿易額2977.7億美元,增長30.2%。同期,中國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大幅增長。對東盟進出口2927.8億美元,同比增長37.5%;對巴西進出口625.5億美元,增長47.5%;對印度進出口617.6億美元,增長42.4%;對俄羅斯進出口554.5億美元,增長43.1%。

表2 2010年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貿易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快速恢復為“十一五”外貿發展規劃目標的勝利完成畫上了圓滿句號。“十一五”前期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進出口急劇下滑。面對這一嚴峻復雜形勢,中國政府及時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外需的政策措施,積極擴大內需和鼓勵增加進口,有效遏制了外貿持續大幅下滑的勢頭并在2010年實現快速恢復,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在逆境中實現了新發展。五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9%,高于同期世界貿易增長速度。與“十五”末期相比,中國出口由世界第三位躍居首位,占全球份額由7.3%上升至10.4%;進口由世界第三位升至第二位,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復蘇。貿易不平衡狀況有所改善,外貿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由2007年最高點時的7.6%回落至3.1%。外貿結構繼續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2010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比“十五”末分別提高了3.2和2.6個百分點;市場多元化效果明顯,2010年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已經由“十五”末的42.7%提高至48.3%;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增長速度高于東部,2010年中部和西部地區出口占全國出口比重比“十五”末分別提高1.0和1.2個百分點。

二、2011年一季度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開局較好,總體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國際市場需求繼續回暖,加上國內需求增加和擴大進口政策等共同作用,進出口貿易總體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結構進一步優化,平衡狀況進一步改善。主要特點是:

1.進出口量增價漲,季度出現小額逆差

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8003.1億美元,同比增長29.5%。出口3996.4億美元,增長26.5%,其中數量增長15.5%,價格上漲9.5%;進口4006.6億美元,創季度規模歷史新高,增長32.6%,其中數量增長16.1%,價格上漲14.2%。由于進口增長快于出口,累計貿易逆差10.2億美元,是近六年來首次出現季度逆差。

表3 2009-2011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情況

注:海關統計月度數與季度數存在著一定誤差。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2.主要商品出口增長平穩,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大幅上漲

一季度,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為2320.3億美元和1186.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8%和19.8%。機電產品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9.6億美元,增長27.8%;機械設備出口746.9億美元,增長15.5%。勞動密集型產品中,紡織品出口增長32.7%,服裝出口增長18.4%,鞋類出口增長21.6%,家具出口增長19.3%。同時,大宗商品進口大多保持量價齊升,成為推動進口增長的主要力量。鐵礦砂進口量增長14.4%,價格上漲59.5%;原油進口量增長11.9%,價格上漲24.3%;成品油進口量增長27.7%,價格上漲18.8%。這三類產品進口額合計比去年同期增加275億美元,其中因價格上漲直接導致進口增加177億美元。

表4 2011年一季度中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

注: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3.一般貿易增長較快,民營企業進出口增

很赞哦!(4712)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湖南张家界慈利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