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廣州市中山二院買粉絲(趙國屏院士:17年前SARS如何在一個晚上從香港傳向全球|防疫·專家談)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4 07:17:49【】0人已围观

简介趙國屏院士:17年前SARS如何在一個晚上從香港傳向全球|防疫·專家談2020年1月末至今,依然活躍在抗疫一線的趙國屏院士接受媒體采訪2009年,復旦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鐘揚(左)與中科院院士趙國屏(右)

趙國屏院士:17年前SARS如何在一個晚上從香港傳向全球|防疫·專家談

2020年1月末至今,依然活躍在抗疫一線的趙國屏院士接受媒體采訪

2009年,復旦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鐘揚(左)與中科院院士趙國屏(右)做客第22期文匯講堂《人類與流感的競爭》

當SARS剛從廣東經香港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的時候,新加坡的科學家根據有限的SARS冠狀病毒基因序列的差異,將病毒從基因型上分成兩支。從流行病學看,一大支是與廣東有關的,另一支則從廣州去香港的病人A有關。

SARS發病“黑匣子”如何打開

關于廣東和廣州的傳染病,廣東省和廣州市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從SARS發現初期開始,就做了兩件非常好的工作。第一是做非常詳細的流行病學記錄,對于所有傳播鏈上的每

一個病人,都有極其詳細的個人病史記錄和傳播關系記錄。第二是收集了這些人的生物學樣本,我們把這些人的樣本拿出來,對所含病毒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結合詳盡的流行病學數據,開展分子流行病學分析,終于打開了SARS發病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黑匣子”,看清了它從哪里來,又往何處去。

一夜成為“現象級傳播者”

SARS爆發初期,病毒傳播能力看來不是很強,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與動物過分接觸(如野生動物市場)或“扎堆”活動(如在地下室通宵打牌)都是誘發早期發病的重要原因。此后,醫院內感染是一個重要的途徑。一個重要的案例是,當SARS在廣州中山二院爆發時,被感染的醫務人員沒有一個傳染給家屬,因為他們一發現癥狀就主動隔離治療,不回家,唯一的例外是中山二院一個護工,她的工作是將門診室里面的一些病人接到腎病科住院。由于缺乏醫學知識,出現癥狀后,她沒有及時就醫隔離,還在工作,這樣就傳給了一個腎病科的醫生,也就是后來與香港傳播密切有關的病人A。病人A到了香港以后,白天到處購物,但沒有傳染任何一個人。那天晚上,他入住京華大酒店911號房間。這一晚上,卻是走到哪里傳染到哪里,包括他所乘過的電梯,他出來后,第二個人進去就傳染上了。這天晚上有9個人受到感染,然后由他們將SARS帶到了新加坡、加拿大、德國、法蘭克福等世界各地。

像這樣在很短時間內出現很強的疾病傳播的現象,在SARS流行期間多次發生,被稱為“超級傳播者”或“超級傳播事件”。雖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病毒變異,宿主(病人)個體差異,以及其他各種與病人 社會 生活環境因素,我們還是可以從分子流行病學的分析中,得到有趣的教益。

病毒突變沒有太明確的可預測性

還是這位身為醫生的病人A,去香港之前他得過一次典型肺炎,服用抗生素以后就好了,燒也退了。那位護工病很輕,沒有很復雜的治療過程,兩個星期就痊愈出院了。但是,基因組測序表明,SARS冠狀病毒在經過醫生A之后,出現了若干明顯而穩定的突變。自此以后,從香港傳向世界各地的病毒就幾乎沒有檢測到重要的氨基酸變異,迄今全世界各地測出來的病毒都屬于這同一個類型,而從傳播和致病的表型來看,這確實是一種致病力特別強的人冠狀病毒。雖然到6月份以后,香港某一家醫院分離的病毒基因組出現較大片段的缺失,但這些病毒的致病能力似乎沒有減弱。所有這些現象表明,病毒致病力的突變,往往沒有太明確的可預測性;但是,如果在人體內反復傳播,致病力或傳播力較弱的病毒,是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化變異為一種比較烈性的類型,造成疾病的大流行。

【現場互動】

某國蓄意制造病毒加害的陰謀論并沒有科學依據

提問:2003年SARS時,因為當時受感染的都是亞裔,所以有人懷疑是不是其他國家有意制造某種病毒來感染我們,請問這種觀點有依據嗎?

趙國屏: 問題提得很好。很早就有人這么說,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看不出來這是蓄意為之的。另外,也不能說SARS只感染亞洲人。越南檢測出的第一個病例就是西方人,他是一位科學家。所以,我看不出來SARS是人為制造的。

現在,在一種蝙蝠上也找到了SARS病毒,更加證明了這一病毒的天然來源。還有一點比較重要,SARS真正的重要培育場所是廣東那些售賣野生動物的菜市場。因為那里各種動物都有,而最后不僅僅是果子貍,其他動物體內也發現了SARS病毒。所以,野生動物市場可能是幫助病毒加速進化的場所。非常不幸的是,果子貍的受體跟人類的受體非常相像,一旦病毒適應果子貍,對人的感染能力就非常強,尤其現在,果子貍都是飼養的,它已離開了原來的野生生態條件——人為圈養,不吃果子吃玉米,跑到扎堆的環境——感染的機會增多。所以,我覺得還是一個自然變化的過程,病毒在宿主(或潛在宿主)擁擠的環境里面更有適應的要求和條件。

沒有一種疫苗可以預防所有流感病毒

提問:流感病毒序列中,N有9種,H有16種。我們能不能利用計算生物學建立一個疫苗庫,一旦發現有新病毒致病,就能利用疫苗庫防止疾病的蔓延?

趙國屏: 關于疫苗的問題,實際上,現在全世界用的疫苗就是一種重組疫苗。當發現新病毒流行時,比如說現在的H1N1,就是把新型的H1N1的抗原基因取代原有疫苗株的HA和NA基因,如此,可以非常快地做出新疫苗,現在報道8月份就可以做出新型的A_H1N1疫苗。但要培育出對所有的流感病毒都有免疫作用的疫苗,目前尚不可行,抗體有兩種,一種有保護作用,還有一種雖能識別。但并沒有保護作用%。病毒之所以厲害,就是會產生一些變異,使原來有保護作用的抗體,不再認識新的病毒,變得沒有保護作用。現在人體內,不是沒有對流感病毒的抗體,但是,這些抗體不認識這種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的抗原。 (整理:李念)

(趙國屏院士當時身份是: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曾主持中國SARS分子流行病研究工作;復旦大學生命學院微生物與微生物工程系主任;時年45歲的鐘揚教授(2017年9月25日,鐘揚在內蒙古遭遇車禍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其“時代楷模”稱號)是復旦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花3年時間主譯了《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一書。)

鐘揚主譯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一書

后續報道:

趙國屏院士談2009年甲型流感無大恙

鐘揚:科學家與流感賽跑,公眾要學會與之共舞

趙國屏、鐘揚:大流感爆發可以精準預測嗎?

文末鏈接:

趙啟正回顧SARS:人群距離變大了,心靈距離變小了

訪湯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國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防疫專家談

訪彭凱平:應激反應正常,抗疫情中變“抑郁”為機遇|防疫專家談

訪郭齊勇:該不該吃野生動物?重拾“天人合一”智慧|防疫 · 專家談

作者:趙國屏 文匯講堂

現場照片:周文強

很赞哦!(4241)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海南海口龙华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