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延吉網紅打卡美食推薦(花蓮有哪些值得打卡的網紅美食推薦)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0 14:58:55【】9人已围观

简介三天兩夜延吉美食行|不用去韓國也能吃到地道韓料炎熱的三伏天,我想在韓劇里的環境中吃正宗帶冰冰碴子的酸爽冷面,開胃的辣白菜,酸甜的桔梗,石鍋拌飯配大醬湯,酸酸的米酒,再切個米腸,來點啤酒菜,再自己動手烤

三天兩夜延吉美食行|不用去韓國也能吃到地道韓料

炎熱的三伏天,我想在韓劇里的環境中吃正宗 帶冰冰碴子的酸爽冷面 , 開胃的辣白菜 , 酸甜的桔梗 , 石鍋拌飯配大醬湯 , 酸酸的米酒,再切個米腸,來點啤酒菜,再自己動手烤個串,喝個韓國參雞湯 ...簡直太美~如果你喜歡韓料,來延吉吧。

山航魔毯第二飛✈️:青島一延吉,由于隨心飛,只需要付50油費就好~確實方便愛旅行的人們。(這次延吉行由于對象上班,自己一個人來的,應媳婦要求,吃的時候不發朋友圈不發圖片饞媳婦,不然)

下面直接拎干貨,來延吉怎么吃

延吉是個不折不扣的串都,令我這個串城濟南來的都贊嘆不已,可以說遍地串店。比較有名的的有豐茂,白玉,玉善,河壩。其中豐茂是比較老的,我一個人直奔豐茂,店里人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當地人。

延吉烤串小料是十分講究的,干料醬料一應俱全

延吉烤串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己動手烤,貌似外地的烤串都是燒烤師傅烤。豐茂需要動手翻轉,撒料。后面還吃到一種靠齒輪傳動自動翻來翻去的燒烤店,但個人還是喜歡純手工燒烤,更有感覺。

一下飛機直奔這,由于到了已經很晚了,點了幾種,印象最深的是他家招牌的蘇尼特現串羊肉,這個還是非常嫩且不膻,烤的時間可以控制的稍微少一點。

延邊特有的冰川9度,非常爽口,推薦試下

來延吉,各種泡菜基本頓頓有,大部分店免費送,延吉的泡菜基本以甜口為主,看著紅但其實不辣。

總店位于參花街,24小時營業。推薦非飯點過去,這樣子會少很多人

四碟泡菜是免費送的,海帶絲和泡蘿卜最好吃,不夠吃還可以喊服務員免費加

招牌的石鍋拌飯,配豆芽湯

如果是第一次去,推薦還是讓服務員幫著攪拌好,服務員攪拌還是很專業的。拌好之后的全州拌飯,料很足,醬也很好吃,以甜辣口為主,配菜很豐富,這個很推薦,從延吉回來很多天一直懷念這口拌飯。

當地流傳一句話,“延吉的冷面琿春的串”說明延吉確實以冷面出名,來延吉怎么能不吃冷面呢?

延吉冷面最出名的就是服務大樓冷面。服務大樓冷面總店位于延邊大學對面的大學城,看這雙語招牌疊招牌,是不是有種在韓國的錯覺

這里就是服務大樓冷面總店,位于大學城一樓底商。

這次一個人點了一個特級冷面,失策,量太大了,最后沒吃了。建議點普通冷面就好了,特級就是量大,再多一些像蟹肉棒之類的配菜。

冷面剛上來時候湯里面還飄著冰冰碴子,這個很贊,湯汁入口冰爽酸甜,里面放了辣白菜和大頭菜,還有西瓜,銀耳,牛肉,黃瓜之類的配菜。

另外延吉冷面都配剪刀,可以把面剪成小段,方便入口。

面很勁道,最好用✂️剪一下。

附上價格牌

經常看韓劇的小伙伴都知道,在劇中出鏡率很高的一道 美食 —-參雞湯。

那么在延吉有張師傅參雞湯和原奶奶參雞湯比較出名,我選擇更加出名的張師傅參雞湯

張師傅參雞湯是連鎖店,在西市場,延邊大學都有店,這里我去的是延邊大學店。

店鋪位于大學城東入口二層,位置很顯眼

價格從之前的48漲到56

落座免費送的泡菜,可以隨時加

參雞湯是現燉的,里面放有人參以及各種藥材,雞里面塞滿了糯米。由于放藥材的原因導致這個湯有濃重的中藥味道,如果第一次喝估計會有那么一點點不習慣,跟我們傳統喝的雞湯還是有差別的,但是參雞湯對身體還是很好的。

強力推薦這家店泡菜餅,酸口,餅里很多泡菜,口感十分nice

位于水上市場的明月湯飯上過《早餐中國》,特地起個大早打卡一下。

tip:水上市場每天早上5點到8點營業

店鋪位于市場中段位置

門前幾口朝鮮族大湯鍋

點了招牌的牛肉湯飯,湯中本地黃牛肉很多,但是需要自己調味,鹽,味精,蔥花香菜都需要自己加。

但是,我覺得除了湯頭濃郁以外,味道上確實沒什么過人之處,屬于踩雷了

位于延大對門五樓的勞頂笨咖啡,在當地也是網紅店,以雪冰和bun面包出名

這就是還沒做好的bun面包

延邊特有的打糕紅豆雪冰,但是大早上的就沒有嘗試

點了一個香草bun面包和冰美式,先說說冰美式沒什么過人之處,但在延邊已經屬于很不錯的出品水準

主要夸夸這個招牌香草bun面包,外層是一層酥脆的類似菠蘿包的偏硬表皮,一口咬下去,內里夾在香草使得每一口都柔韌又有嚼勁,且滿口充滿香草的醉人氣息。確實很有特色

韓式炸醬面,屬于中國傳入又以一種新的方式在中國流行。

只點了招牌炸醬面,與北京炸醬面對比不同點:

1韓式炸醬面油的分量比北京小碗干炸少,面使用的類似漿水面,勁道,菜碼量大

2整體感覺偏甜口,甜面醬比例大,吃不慣甜口炸醬面的小伙伴慎點。

這里推薦去水上市場旁邊的隆馬特韓國超市,可一站式購齊

韓國冰糕

韓國飲料

各種韓國零食

推薦一下南陽的豆奶,豆香濃郁,跟小時候的豆奶原本味道很像

除了上面是這次親自嘗試過的,其實延吉還有很多好吃的,留個遺憾下次再來

tips:

1延吉有機場,國內各大城市可直飛

2延吉早晚溫度較低,最好帶件長袖

3住宿可選擇延大附近, 美食 集中出行方便

4交通方面,延吉不大,出租車打表起步價5元

假裝自己在韓國!好吃到停不下來!走進美食寶藏之城延吉&龍井

已經是第二次來延吉了,這里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韓國”,沿路看到的招牌都是雙語,街頭巷尾男女老少也大都說朝語,和國內其他的少數民族自治區相比,延邊的異域風情是最濃的。因為疫情,短期內出國不方便,來這可以一解對韓國的相思之苦。

這次來延邊,首先要謝謝我大學寢室長的熱情指引,她為我推薦了許多本地人才知道的民族 美食 ,還要感謝完全看不出她是東北人的綿羊妹紙,把她私藏的 美食 攻略發給了我,讓我僅僅花了短短2日1晚的時間,就順利在被譽為“ 美食 寶藏之城”的延吉打卡了幾家既知名又好吃的餐廳!

延吉的城區并不大,她就是脫口秀大會里周奇墨口中的那種有“中學”“公園”這種站名又不怕跑錯的小城市。這里的 美食 也很集中,有烤串一條街,狗肉一條街,冷面一條街……比較知名的餐廳一般都在市場周圍,幾個大的市場確實有點像韓國的東大門南大門,不僅賣肉類海鮮蔬菜,一些日用品、服裝和本地特產也有銷售。

延吉西市場

這座市場就在延吉市中心的公園橋附近,規模很像一個大型shopping mall,一進市場,就聽到了熟悉又親切的吆喝聲“要什么”“再過來”……一樓的特產品種相當豐富,牛板筋、明太魚、狗肉醬和辣白菜,都是值得帶給親朋好友的當地特產~我在市場兜了一圈,發現腌制辣白菜的“辣粉”竟然還有不辣的!非常好奇用這種粉做出來的“辣白菜”味道如何~

【 推薦 美食 】

興豆飯店

這家興豆飯店看著就很有本地特色,剛進門耳邊就回響著朝語,一聽,穩了。我按照室友的推薦直接點了豆漿面和甜酥肉,不愧是大東北,面和菜的份量都超級大,一個人著實吃著費勁,建議和朋友一起來~因為實在太好吃,我還是把面都吃完了,差點連碗里調味的豆漿都喝光了!據說他們家的炸醬面也不錯,挺多人點。

大愛明太屋

這是白先生特別推薦的店,離延吉站比較近。據說啤酒配明太魚很好吃,我在《愛的迫降》里學到了這款失戀菜單,因為想吃豆腐,就沒點魚干,點了份Mix,味道也還不錯。有些人不喜歡涼口,如果不想吃冷面的話,可以試試玉米溫面,在延邊,點的每一份菜份量都特別大,生怕讓你餓著了……

水上市場

所謂的“水上”,其實就在小河邊,不仔細觀察很難找到入口。原本都是些小攤位,現在已經成了頗具規模的菜市場,除了正常的新鮮食材原料,還有不少朝鮮民族傳統 美食 ,辣白菜、狗肉、米腸、醬湯……應有盡有。這里只做早市,過了8點基本就沒剩什么了,我是掐點去的,還好趕上了收市前的熱鬧,也吃到了韓國老饕白先生推薦的泡飯~

【 推薦 美食 】

明月湯飯

最近延吉好多餐廳都在停業改造,還好在市場里的餐廳能夠吃到美味的湯飯,20塊全套,包括牛肉原湯,可以加的調料配菜,還有飯和自助咸菜,十分實惠。我一開始不知道吃法,只覺得湯淡了,直到看了別人的操作,醍醐灌頂,一頓猛加配料之后,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湯飯的美味!

【 龍井推薦網紅景點 】

琵巖山

在寢室長的家鄉龍井,我遇見了美麗的琵巖山!因為她的山形像一位彈奏琵琶的少女而得名,原以為花海只是一小部分,走進去才知道,整座山丘都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實在太!美!了!而且這個景區目前不收門票!!!好玩的還挺多,有游樂園,有帳篷野餐,還有各種漂亮的景觀設計~其中的彩虹大滑梯深受網紅小姐姐們的喜愛~!

【 怎么去龍井?】

在延吉車站坐車,車票5元/位,半個小時左右車程到龍井車站。延吉車站門口還有商務車,10元/位可以送到市區內指定地點。

【 推薦 美食 】

烤串配啤酒鍋

東北的烤串很多,啥樣都有,延邊的烤串獨具特色,可以搭配啤酒,也可以搭配啤酒鍋~龍井這家串店需要自己烤肉,鐵架設計得很好,一邊轉一邊烤,受熱很均勻!這里的啤酒鍋種類不少,我們三個人一起點了炸彈鍋,不過沒喝到什么酒味,倒是鮮味滿滿!“炸彈”吃完了還可以煮面,有點類似臺式小火鍋的套路!

謝謝蕭老板和小帥哥的熱情同行~

【 延吉推薦網紅景點 】

朝鮮族民俗園

我真的非常喜歡這個民俗園(露天博物館)

很赞哦!(2)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云南文山西畴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