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我國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為什么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0 10:51:13【】0人已围观

简介中國不再承認所謂BNO護照,意味著什么?英國這是狼子野心,基于該國之前的一些做法,咱們國家這次拒絕承認所謂的BNO護照,那就意味著這本從1987年7月1日開始簽發給“香港居民中具有英國國民身份”的護照

中國不再承認所謂BNO護照,意味著什么?

英國這是狼子野心,基于該國之前的一些做法,咱們國家這次拒絕承認所謂的BNO護照,那就意味著這本從1987年7月1日開始簽發給“香港居民中具有英國國民身份”的護照,在中國的土地上失去了其“證明身份”的作用,也就不能作為入境的相關證件使用,這就相當于直接禁止了擁有這類護照的“外國人”來中國旅游。

據說擁有BNO護照的“英國國民身份”的香港居民大約有344萬左右,持有這種護照的香港居民大約在150萬左右,而隨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英國內政部還將BNO的護照封面修改了,移除了“歐盟”字樣。而這個護照的產生實際上與香港回歸“香港事物交接”有一定的關系,在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在北京曾簽署了一分中英聯合聲明,而在當日兩國互相交換了關于香港居民國籍問題的備忘錄,而備忘錄中明確地指出“1997年6月30日或之前由于同香港的關系為英國屬土公民”,從香港回歸起,也就是1997年7月1日起,他們不再是英國屬土公民。

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曾經是“英國屬土公民”的香港人不再是英國公民了,而BNO護照就是作為這些公民身份的一種證明,這就相當于你還算是英國的公民,但卻沒有居留權。基于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客觀事實,當時的香港算是英國的土地,而在這些土地上生活的一些香港人雖然具有英國國籍,但實際上與真正的英國人有很大的區別,而香港回歸之后,因為一些遺留問題,英國為了照顧這群海外公民,BNO護照就這么一直延用下來了。

而現在中國開始不承認BNO護照,那就意味著“英國屬土公民”不能再憑借所謂的BNO護照入境,而這本護照也不再被咱們中國所承認,無論是來旅游,還是用作證明自己的身份的證件都是不被允許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本護照有多么的惡心,我來舉個例子說明下吧。咱們國家證明身份的證件是比較多的,以成年人為例,大多數人都會使用身份證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而英國人也有類似的證件,但“英國屬土公民”卻有些特殊,雖然是英國人,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英國人的證件,而所謂的屬土實際上就是曾經在英國殖民地上生活的英國公民,就以香港這類居民為例,香港回歸以后,這就相當于英國遺棄了他們,但又為了照顧他們,特此辦法了BNO護照,而這個護照只是作為工作簽證和身份證明的作用,雖然算是英國公民,但卻沒有在英國的居留權,這就相當于同樣是英國人,但待遇卻差了很多,這就是所謂的“二等公民”待遇。

英國政府允許香港BNO護照持有人獲得英國國籍給香港帶來什么或哪些危害?

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有何影響?持照港人境外無法得到協助

1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即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并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BNO護照

這并不是外交部第一次就BNO問題表態。事實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和華春瑩早在去年7月23日和12月4日就已分別表示,英方曾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然而英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執意為有關人員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徑,公然違背承諾,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方將考慮不承認BNO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所謂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也即BNO護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中方不再承認,對港人又意味著什么?

BNO的由來:

源于帝國對殖民地最后的念想

1981年,英國通過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令》,將英國及殖民地公民重新分成三大類 :英國公民、英國屬土公民和英國海外公民。由此,出生于英屬香港的人屬于英國屬土公民,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

1982年,中英兩國正式開始就處理香港問題展開談判,其中一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香港英國屬土公民在香港不再是英國屬土后的國籍問題。在談判中,中方表明不接受回歸后中國香港公民保留英國屬土公民地位,因為這與中國國家主權相矛盾。

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參加香港回歸儀式

中英兩國于1984年12月19日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正式明確香港回歸相關事宜,殖民地政府亦于1985年10月17日宣布,在香港正式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后,所有由殖民地政府簽發的英國屬土公民護照即告失效。

而外交部此番官宣不予承認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簡稱BNO護照,就是英國通過《1985年香港法令》制定,專門讓香港的英國屬土公民在回歸前申請的新英國國籍,目的是“讓香港人選擇與英國保留某種聯系”。BNO護照持有者被英國視為英國海外公民,擁有英國國籍,但英方承諾BNO護照持有者不擁有居留權或其他公民權利,護照僅作為出入境證件使用。

英國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接納大量港人涌入英國本土,撒切爾政府當時更是明確表示英國無力、也不愿承擔這種壓力,并稱不認為會有大量港人真正離港。根據英國社會當時的普遍認知,“英國不欠香港的”, BNO護照只能算是帝國給殖民地留下的最后一絲念想,沒有什么實際效益。

BNO的實質:

一張允許入境并滯留6個月的長期旅游簽證

根據英國政府估計,目前約有共540萬港人有資格申請BNO護照,其中包括290萬名有BNO身份資格的港人和230萬名親屬。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曾在英國國會會議上公開表示,接納港人移民可為正因“脫歐”和新冠疫情遭受嚴峻經濟打擊的英國帶來巨大的財政收益;與此同時,預計大部分有資格申請BNO護照的港人會選擇留在香港,政府不必擔心接收過多移民對英國帶來的沖擊。

想得倒是挺美。

我們翻看歷史可知,英國國籍的門檻,從來便不是非白人移民能夠輕易跨越的。

的確,在歷史上曾有過只要在英國領土(包括殖民地)出生的人都被視為英國公民,享有同等權利的時期。而這種國籍認證在大多數人都留在殖民地生活時,沒有對英國造成多大影響。但在1950年左右,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和殖民主義的退潮,大量來自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非白人開始移民至英國本土務工。不希望接納大批移民的英國便迅速頒布了《1962年英聯邦入境法令》,限制殖民地人士前往英國本土,除非這些人的出生地是英國或愛爾蘭。9年后,這一限制稍有放松,允許“祖父母出生于不列顛群島”的被殖民者移民至英國本土。也就是說,英國對自己公民身份的判斷,取決于你是否至少有一部分白人血統。

這兩個法案將這一限制描述為“與英國有密切關系者”才可擁有英國的居留權,但實際上是為了起到只接納白人移民,而將其他種族的被殖民者拒之門外的歧視性作用。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BNO護照的規定——不難看出,這本護照基本等同于一張允許持有者入境并滯留6個月的長期旅游簽證,并不承諾持有者任何基本的公民權益,與英國一貫“排斥非白人移民”的態度是一致的。

1967年,一名香港居民與白人警察對峙

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有何影響?

——在境外發生意外,將無法得到協助

BNO在設計時既然是明文規定的“僅作為出入境證件使用”,為何又搖身一變成為挑動中英雙方神經的“在英居留和入籍途徑“?

2020年7月22日,拉布宣稱中國政府在香港地區實施《國安法》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并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英國將因此為持有BNO的港人開創一條“定制的移民途徑”,將允許滯留的期限從6個月延長至5年,可在滯留5年后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并可在獲得居留權1年后申請成為公民。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

雖然拉布在國會發表的演說,變相承認了的這一“5+1”新政策最終只是為了起到“表態”作用,但這一政策明顯違反了英國政府在香港回歸時對中國政府作出的承諾,改變了《中英聯合聲明》里所注明的BNO護照“不可擁有居留權”的性質。

因此,趙立堅于1月29日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所謂的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并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香港特區政府也在當日晚些時候宣布:不再允許BNO護照用于在香港出入境或作為任何形式的身份證明;乘客乘坐前往香港的航班時,必須出示香港特區護照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這意味著,如果港人持有BNO護照入境外國,證件將不被當地中國領事館承認,而一旦發生意外將無法得到協助。這種情況在去年4月就曾發生,當時正值新冠疫情暴發時期,一批港人因秘魯宣布封國而滯留當地。當時,香港特區政府派專機接港人回家,其中8名持有BNO護照的港人因遲遲無法獲得當地英國大使館的批準,而最終沒能回家,不得不繼續滯留當地。

與此同時,外交部“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的范圍十分廣泛,不排除進一步的反制行動。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曾在去年發表聲明稱:“英國的這一新措施履行了我們與香港的深厚歷史和友誼。”然而諷刺的是,他口中“深厚的歷史和友誼”指的是在英國統治期間,香港同胞從未享受過與英國公民相同的待遇和權利,一直都因黃種人的膚色而被當作“二等公民”和“下等人”對待的屈辱回憶。

約翰遜或許忘了,1997年7月1日,大英帝國張牙舞爪的殖民統治就已經正式結束,失去了對他國領土指手畫腳的權利了

為什么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

中國政府處理雙重國籍問題的基本原則是:

①堅持一人一個國籍,不承認雙重國籍;

②尊重當事人本人的意愿;

③選擇了中國國籍的華僑,應當遵守所在國的法律、風俗習慣,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不參加當地的政治活動,但他們的正當權益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

歷史

1909年,清朝政府頒布中國第一部國籍法《大清國籍條例》后,中國一直奉行血統原則:不管出生在哪里,只要是中國人的后裔,就是中國人。如在東南亞當地出生的中國人的后裔,就自然擁有了雙重國籍。

在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上,中國就和印尼簽訂了《關于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取消華僑的“雙重國籍”身份,讓他們必須選擇一種國籍。

1980年9月10日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也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現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定居在外國的中國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國,具有中國國籍,但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并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父母無國籍或國籍不明,定居在中國,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

我國的國籍法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愿意遵守中國的憲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加入中國國籍:(1)中國人的近親屬;(2)定居在中國的;(3)有其它正當理由。

我國的國籍法規定,中國公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退出中國國籍:(1)外國人的近親屬;(2)定居在外國的;(3)有其它正當理由。申請退出中國國籍獲得批準的,即喪失中國國籍。

建議

2003年由陳鐸、葉佩英等12名全國政協委員曾提出《關于撤銷“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規定的建議》。

2004年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提案第2172號

案由:關于撤消“不承認中國公民

很赞哦!(638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山东烟台海阳市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