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國外油管看中國各個朝代(歷史上中國北方有什么自然災害么?)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5:52:52【】0人已围观

简介對于中國古代文明來說,它是否真的被人們低估了?中國文化沒有被世界低估,但被很多不自信的中國人低估了。之前看到一個翻譯油管上外國人對中國古風歌曲的評論,有一名網友在底下評論,會不會是中國人冒充外國人進行

對于中國古代文明來說,它是否真的被人們低估了?

中國文化沒有被世界低估,但被很多不自信的中國人低估了。之前看到一個翻譯油管上外國人對中國古風歌曲的評論,有一名網友在底下評論,會不會是中國人冒充外國人進行的夸獎。這就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將這種心理作用在民族自信上也是一樣的,在中國落后的那些年,我們總是看見別人的好,尋找自己的缺點,中國人總是很自卑,甚至影響到國人對自己國家的認知都出現了偏差。你看印度人,再窮,他也很有民族自信,偏偏你和他講事實都沒用,他就是那么自信,就是覺得印度哪兒哪兒都比中國好。

盲目自信不可取,過度自卑更不可取。西方媒體只是屏蔽了很多關于中國的正面報道,他們對中國文明有一個籠統的概念,他知道中國歷史悠久,但卻不知道我們的祖宗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寶藏。

當李小龍成龍打進了好萊塢之后,中國功夫在西方的熱潮是我們自己都能感受得到的。外網上有許多關于中國音樂、中國小說和影視劇的推廣,也有很大一批粉絲。只要愿意擯棄偏見了解中國文化的,對中國文化都很認可,評價也很高。他們甚至認為中國古代在藝術上絕對是世界第一。

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要有民族自信,不要再用前幾十年的自卑心態看問題了。

我們年青一代要有文化自信——挺起胸膛和脊梁做中國人。

剛才說到,封建時期的朝代更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清王朝的覆滅,中國走進了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也正是在向世界彰顯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你看日本、韓國甚至是美國等國家,正在不遺余力的研究中華文化,因為她們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優勢和力量。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一定要有文化自信,挺起胸膛和脊梁做中國人。盡管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她終究是給了你安樂窩的的祖國媽媽。正所謂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丑。

歷史上中國北方有什么自然災害么?

著名的黃河改道,地震,至于樓上說的沙塵暴是近幾年的才出的!還有旱災,蝗災等等!而且歷史上每次皇朝的更始大多都跟自然災害有關,而且大多是北方旱災!

地震則記載比較多,

早在公元前19世紀,中國古人的開始了對地震的記載。《竹書紀年》寫道:“夏帝發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記載,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國已開始詳細描述地震。當年陜西發生一次大地震,《詩經》上作了詳盡的描述,其大意是:閃閃的電光,轟轟的雷鳴,這種不祥的描象,多么叫人不能安寧。千百條河流在沸騰,巍峨的山頂在塌崩,高岸變成了低谷,深谷變成了丘陵。《春秋》、《國語》和《左傳》等先秦古籍中都有關于地震的記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記錄。從漢代開始,地震就作為災異記入各斷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發達起來,地震也被作為災異記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許多私人寫的筆記、雜錄、小說和詩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記載,而且往往附有生動的描述。歷代的一些“類書”,如宋代編的《太平御覽》、清代編的《古今圖書集成》等,還按分類收集了不少地震資料。此外,碑文中也有歷史地震的記載。

沒有買粉絲py完,你自己看吧

買粉絲://blog.tom.買粉絲/wencaifeng/article/3158.買粉絲

康熙十八年地震記載

面對著如此嚴重的災情,當時的統治者采取了正確的救災措施,這顯示了康熙皇帝的英明之處。首先,他發了“罪己詔”,言道:“朕御極以來,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協,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儆。” 他還遣官告祭天壇,并數次率諸王、 文武官員詣天壇親行祈禱。這些形式在客觀上也促使了整個統治階級關心民情。接著,康熙又令戶部和工部撥款震災,由于 地震房屋傾倒而無力修葺者,旗人每間給銀四兩,民間房屋則每間給銀二兩。地震中有死亡人口的家庭,不能棺殮者,每人給銀二兩。還有,對于受災地區的百姓,減免賦稅,以利賑災,并且發放糧食,解決災后饑荒問題。最后,除了官方的賑災之外,民間也是互相幫助,成為重要的補充手段了。

自然災害的周期律

1999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災荒史記》,期間這樣綜述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的國家,歷史上發生的自然災害實已無計其數。數千年來,中國的自然災害具有時間和空間的雙重普遍性。……戰爭也是造成災荒的人為條件之一。中國歷史上,掠奪戰爭相當頻繁。……我國災荒之多,世罕其匹,自然災害對于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地震是最難以預料也是破壞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國是一個地震比較多發的國家。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頑強地和地震災害進行斗爭,留下了歷史悠久的地震記錄。從漢代開始,地震就作為災異記入各斷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發達起來,地震也被作為災異記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從秦統一中國至今的兩千二百三十年間里,有記載的地震就有8137次,其中1004次為6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從1303年至今,發生8級以上強震17次。這些記載的時間之久遠,內容之詳盡,都是舉世無雙的,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完整的地震歷史資料。地震簡表見表2。

表2,地震簡表

周期

朝代

地震次數

地震總數

1

西漢

2(8級以上1次)

17

19

降冪

東漢

魏晉

南北朝

51(8級以上2次)

53

50

154

升冪

2

13

降冪

五代十國

南宋北宋

遼、金、西夏

127(8級以上1次)

127

升冪

3

31(8級以上1次)

54(8級以上3次)

85

降冪

民國

至今

99(8級以上11次)

20(8級以上3次)

22(8級以上3次)

141

升冪

從表2 可見,歷史上的地震災害也是降冪階段少,升冪階段遠多于降冪階段。其實,在升冪階段,水旱災害、蝗蟲災害、瘟疫等等自然災害往往與地震交替發生。災害主要集中在以下時期:1。東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2.宋元時期;3.清朝時期。

(3.1)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兩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自然災害的群發期,有的學者將其稱之為“兩漢宇宙期”。其重要表征就是地震頻率明顯增多。兩漢時期的地震發生有著鮮明的特點,首先地震的次數東漢較西漢大為增加,區域以長江以北為主。在68次地震中,其中西漢(含新莽天鳳三年)17次,占地震總數的1/4;東漢51次,占總數的3/4,次數明顯增多。尤其是和帝、安帝、順帝和桓帝時期,地震更為頻繁。公元132年,即順帝6年,張衡發明了地動儀,從一個側面佐證了東漢時期地震頻發的歷史以及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有學者以東漢各位皂帝在位時期為區間對災害的發生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其結果是清晰的:東漢自然災害的集中高發期是在安帝時期,王朝后期較前期多發,從地震發生的區域范圍來看,絕大多數是在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的北方地區。再者,伴隨地震這一主災害,還連鎖發生著一系列次生災害。最后,地震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存條件都造成巨大的損失。

以上有關魏晉南北朝災害次數的統計,是比較粗略的。以地震為例,據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歷史地震圖集(遠古至元時期)》,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超過4又3/4級者,三國時期14次,西晉時期37次,東晉十六國時期50次,南北朝時期95次,合計196次。

這一時期的地震還呈現出地區集中的特點。三國時期所發生的10次地震,其中3次在洛陽、3次在南安郡。西晉時期的35次地震,發生在河東、平陽地區的有3次,丹陽、會稽、吳興地區的有6次,洛陽的有5次。東晉時期因偏居江南的特殊條件,見諸記載的地震多集中在長江中游的武昌、江陵周邊地區,以建康為中心的揚州、會稽、丹陽、晉陵等地,以豫章為中心的廬陵、尋陽等地,共計48次之多。段業占據河西時,“三年之中,地震五十余所”。[1](《涼武昭王李玄盛傳附子士業傳》)南朝時期的地震多集中在京城建康一帶,有25次。北魏62次地震,多集中在今山西和華北平原一帶,其中發生在并州10次,秦州15次,洛陽地區7次,恒州4次。

除了發生地相對集中外,地震爆發的時間也呈現出連續性趨勢,有時是連續數年都發生地震,甚至在一年內一個地方多次發生地震。如曹魏正始二年、三年、六年,“南安郡地震”頻見記載。孫權嘉禾六年至赤烏二年江東連續地震,故有“嘉禾六年、赤烏二年,地連震動”之說。[7](《五行志五》)晉武帝在位26年,地震就有18次,其中太康五年至九年,連年地震,甚至一年發生3次以上地震的年份也多有存在。這種現象在以后的南北朝都是極為普遍的。如北魏延昌三年正月,有關官員上奏稱:“肆州上言秀容郡敷城縣自延昌二年四月地震,于今不止。”[4](《靈征志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自然災害,不僅次數頻繁,而且受災程度往往非常嚴重。此頻繁而嚴重的自然災害,加上頻繁而嚴重的人為戰爭,又往往引起歉飽之災與疾疫之災。這是一個天災人禍并作的時期。而天災與人禍之間,又往往存在著種種復雜的聯系。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社會發生大動蕩的歷史時期,中原地區在遭受戰亂的侵擾以后,出現了長期蕭條的局面。有關這一時間地震的文字,在《后漢書》、《兩晉秘史》、《中華五千年》等文史資料中多有記載。不光后來清朝的明君康熙皇帝每遇大的地震總要對自己的執政理念進行深刻的反思,是否由于自己的過失才導致上天的懲罰。晉朝的國君面對異變的天象也有發人深思的言論,見《兩晉秘史》第二十八回:“故政之不修,下災異以告我知之!改者雖危必昌,不改者雖安必亡。屬者謙德堂陷,效谷地裂,昏霧四塞,日赤無光。狐上南門,地頻五震,星隕建康,皆變異之大者也。昔年西平地裂,狐入殿前,而秦師奄至。姑臧門崩,而隕石于西土,梁熙見殺之。及段業稱制,三年之中,地震五十余所;……止游戲之娛,禮賢愛民,以應天變。”聯想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后的歷史事件,我們不能不驚嘆古人對地震的認識是多么深刻呀!我們更沒理由懷疑古人所謂地震是因為天地失和,太陰太重的推斷,我們直到我國的四川省一直以來多發地震,但很少有人會將四川的天氣常年以多云天氣為主,終年日照很少的情況聯系起來。另一個例證就是秘魯首都利馬,該城市終年云遮霧罩,且終年不下雨,秘魯和首都利馬都是地震的多發地。難道這不是陰氣太盛的事實嗎?

地質災害的發生是大自然的不可抗拒力所為,雖然有人認為其中有人為的作用。但我比較同意胡阿祥博士的看法,即:魏晉南北朝時期自然災害與人類社會之間有著復雜的互動關系,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相對寒冷干燥的氣候與五胡的長期入主中原,就不能認為只是一種偶然的巧合,因為類似的歷史大格局的變化,如女真的南下與宋室的倉皇南渡、滿洲的入關與明帝國的土崩瓦解,都分別對應著寒冷的氣候;或者說,當時氣候的日趨寒冷,是促使本來就地處高緯度地區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一個重要動因。

(3.2)宋、元時期

自然界作為一個渾然整體,一方發生變異,必然引起另一方的變化。任何地質災害的發生都不是偶然和單一的,而是由一種地質災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地質災害,使地質災害呈現出群發性的特點。

宋代是我國古代自然災害集中發生的重要歷史時期之一。宋代自960年起至1279年止,共320年。兩宋時期,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并且種類相當繁多,為害相當嚴重。關于這一時期自然災害的種類,有水災、旱災、蟲災、地震、瘟疫、沙塵、風災、雹災、霜災、雪災、鼠災等ll種。其中前9種是這一時期的主要自然災害。據統計,兩宋時期共發生水、旱、蟲、震、疫、沙塵、風、雹、霜等九類自然災害達l543次,其中水災為628次,旱災259次,蟲災l68次,地震l27次,瘟疫49次,沙塵69次,風災l09次,雹災l21次,霜災l3次。平均每兩個半月就有一次自然災害發生。 包公祠,位于淮陽城西北隅,陳人為紀念包拯而建。據載記,明成化年間,知州戴昕建祠。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知府包敏、知縣張世濂重修。正殿兩側有對聯:“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腸。”道出了人民贊揚包公的心聲。包公在知開封府尹時,相傳包拯奉旨下陳州放糧賑災,在陳怒鍘了皇親四國舅曹虎,為陳人除了害,申了冤。這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北宋年間確實是災害的頻發期,且給人民生活造成極大地危害。

元代(1271-1368)統治中國近百年,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卻不止百次,幾乎年年有災,年年多災。地震是其中比較典型的自然災害之一,雖然此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地震有其自身原因,但具體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因此當地震突然頻繁發生的時候,元代從上至下,以往朝代積累起來的對地震災害的認識逐漸被取代,開始動搖了已有的對地震的認識,又回到了地震乃是人們行為不當,陰陽失和所致的觀念上。 元代地震頻繁,其災害主要發生在今天的河北、山西、陜西、云南、甘肅等省,對百姓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很大威脅,甚至對地區農業經濟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滋生了起義與暴動等一些社會問題。關漢卿:《竇娥冤》中大旱三年,六月飛雪的情節不僅僅是作者的想象,很可能與當時的自然災害頻發有密切關系。

(3.3)清朝時期

李向軍以《清實錄》為主,依據官書、方志、檔案、筆記、文集中的有關資料,統計出順治元年(1644)~道光十九年(1839)全國共發生水、旱、風、霜、雹、火、蝗、震、疫等各類自然災害28 938次,并以歷年受災州縣數,制成清代諸省區災況年表及災況變動圖。他指出,康熙十三年(1674)和乾隆九年(1744)出現過兩個災害高峰期,后趨下降,再經乾隆末嘉慶初一個小小的升降波動,便一直上升,于道光十九年(1839)達到高峰。

如上所述,災荒是對社會具有巨大沖擊力的所謂“氣候的極端事件”。按照冷期自然災害較多的論斷,17~19世紀中國處于“小冰川時代”,整體上自然災害應該較多。“小冰川”也有冷暖時段之分。清朝相對更為寒冷的一首一尾,占了4個重大災害群發期即4大“宇宙期”——“夏禹宇宙期”(約4 000年前)、“兩漢宇宙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明清宇宙期”(1500~1700年)、“清末宇宙期”(19世紀中葉以后)之中的兩個。

據鄧拓等人的研究列下表,可知上一世紀30年代之人將清代災荒頻度與歷代災荒頻度進行的直觀比較:

表3 歷代較大災荒頻度一覽表(限于篇幅,省略)

我認為表中將明朝的地震數量夸大了,盡管明朝發生了我國地震史上最大最慘的關中大地震,即: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十二月,山西、陜西、河南同時發生地震,陜西渭州、華州及山西蒲州等處尤甚,壓死軍民八十三萬。這里死亡數據也肯定被夸大了。事實上,清朝才是我國地震史上多處地震的典型時期。

從此表可以看出,迄今為止,處在災害波峰的有三個時期,他們分別是:1.南北朝;2.元朝;3.清朝。其中南北朝和元朝處于升冪階段轉入降冪階段的轉折點上,只有清朝開國處于降冪階段轉入升冪階段的轉折點。假如此表正確的話,即說明西漢末年和唐朝末年這兩段時期也與明末清初一樣處于由降冪轉入升冪的轉折點,盡管不是災害的高峰期,也肯定出現過較多的災害,否則,就無法解釋漢唐盛世為何要在各自的世紀交替之際匆匆退出歷史舞臺呢(西漢公元25年滅亡,唐朝公元907年滅亡)?假如此表正確的話,就意味著我們所出的時期與南北朝和元朝所處的時期一樣,是從升冪階段轉入降冪階段的轉折點。意味著從現在起到本世紀末甚至再延長二、三十年的時間里將是自然災害的頻發期!我們一定要有充分的心里準備。因為本世紀是升冪的最后一個世紀。

對清朝一首一尾兩個“宇宙期”即兩個重大災害群發期的評價,自然科學家一般認為明末清初的“明清宇宙期”最為寒冷。其時自然災害之多之重,號稱“古今40個世紀之最”,有關“人相食,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之類人間慘劇的記載比比皆是,大災大饑大兵之中,人口劇減,社會殘破到了極點。

近代社會史家則更關注“清末宇宙期”自然災害群發的嚴重后果。

有專家指出,19世紀以后,大洪水、大地震、大旱災、大瘟疫、大風、奇寒似乎不期而遇地匯聚在一起,交相并發,愈演愈烈,并在70~80年代達于極點。此時災荒的3個特點為:

第一,災害頻發,并呈加速度發展的態勢。

第二,受災地區分布廣,成災面積空前大,各災種的地區分布存在幾大差異。

第三,特大災害迭至并起、集中爆發,具有群發性、時間上的連續性、破壞巨大等特征。

對照以上三表可以發現,災害與朝代興衰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和密切的關聯性。降冪階段自然災害很小,因此,人民安居樂業,五谷豐登,國運昌盛;升冪階段,自然災害頻發,民不聊生,導致戰亂迭起,國家四分五裂。究其原因就是一條: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無法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二千多年來,中國人長期與饑餓作斗爭,民以食為天!這就是五千年來祖先敬畏自然崇拜天地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三、我們所處的歷史時期和應對措施

每當進入天災頻發的升冪階段,國家就要經歷一次次嚴峻的考驗,民族就要經歷一次次浩劫。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莫過于東晉末年的南北朝時期、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國時期、清末民初時期。較好的莫如兩宋時期。雖然宋朝曾經出現過繁榮的商業貿易和科技文化,如火藥及指南針的發明,與唐詩齊名的宋詞,宋體書法,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這一時期真實的寫照。但綜合國力、國防實力遠遠不夠強大!未能實現國家真正的統一,先后與之并存的有遼、金、西夏等,有的長達兩個世紀,最極端的例證就是越南在此一時段獨立出去,以后再也未能回歸。也許正是北宋的對外屈服政治才未能招致他的早日滅亡,而且在退到杭州建立南宋后還茍延殘喘了一個半世紀之久(南宋共152年),僅比北宋相差15年,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極富戲劇性的朝代是清朝,以轟轟烈烈的所謂康乾盛世開幕,卻以極其悲慘的形式落幕,中華民族為之蒙受了奇恥大辱,令人嘆息,發人深思!從魯迅開始,就不斷有人對所謂的“康乾盛世“提出質疑,原因有二:

1.文字獄的長期存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此一時期并非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相反,正反映了上下不安,人心惶惶,政治的不清明,經濟的欠發達,人民多有微詞。同時,暴露了清朝統治者的專制殘暴。康熙攝政60年,雍正攝政12年,乾隆59年,合計133年。在如此長的時間里,始終有漢人出來反對,通過文字表達對清朝的不滿,若非政治等其他原因,就只有民生問題,有句話說的好,“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假如僅僅發生在康熙朝還可以理解,這或許可解讀為部分漢人對少數民族政權存在偏見和誤解,加之康熙朝南征百戰,在維護祖國統一的同時難免導致勞民傷財國庫空虛。人民對之有一定怨言,這恐怕是主要的。漢族受外族統治的歷史絕非從清朝開始,何況老百姓是“民以食為天”的。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到了乾隆人上,本該國泰民安,太平盛世,豈料這位“開明君主”卻在他執政的近60年里,先后制造了130多起文字獄,比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搞的文字獄總和還多!這些文字獄絕大多數是冤案,這是乾隆小題大做、大發淫威、蠻橫無理、冷酷無情的具體體現。這樣的“太平盛世”不值得懷疑嗎?直到今天,還有人在大肆吹噓,為乾隆歌功頌德,認為那確實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僅僅士人不服,是士人吃飽了撐得慌!文字獄的目的僅僅是要摧毀士人。假如真是如此,如何解釋乾隆身后清朝的迅速衰敗呢?

2.康熙1662年登基直到1722年去世,正處于降冪周期向升冪周期的過渡階段,這是自然災害頻發的時期。以地震為例,共發生了3次8級以上大地震和1次7級地震,分別是1654念得天水8級地震,死亡3萬人;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死亡5萬人;1679年京師地震,死亡1.3萬人;1709年寧夏中衛7級地震。在災害如此頻繁的時期,康熙大帝卻要頻繁興兵動武、大興土木,這必然要輸出比興盛期高得多的代價。他顯然違背了這一條常識,他興建的避暑山莊為后來清朝大規模興建皇家園林開了不好的先河,埋下了滅亡的種子。盡管他鼓勵開墾增加耕地面積的措施彌補了這一錯誤,但到了乾隆年間,由于人口猛增,而資源有限,物價飛漲,本來應該通過加強商貿來緩解這一矛盾,他卻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加之自然災害的頻頻發生,無疑給這一太平盛世蒙上了一層陰影。面對潛在的危機,士人早有覺察,怎奈他獨斷專行,一意孤行,缺乏遠見卓識和危機意識,結果在他身后,社會矛盾急劇上升。他本來要繼承康熙的優良作風,不僅文韜武略,更要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廣納言路,善于變通,趨利避害,造福后世。可惜他只能躺在祖輩打下的一片大好河山上,吟詩作畫,附庸風雅,對漢人實行更加嚴厲的防范措施,稍不如意就殘酷鎮壓。輕視科技的力量,目空一切,對世界的發展視而不見,盲目樂觀。對明朝極盡污蔑,對現實極盡歌功頌德,通過一切渠道蒙蔽和欺騙后世,欺世盜名,鼠目寸光!

關于長城的資料

長城(The Great Wall)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征。因長度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御別國入侵,修筑烽火臺,用城墻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后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墻體長度為6259.6千米,壕塹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2.2千米。

長城的地形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筑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后每一個朝代修筑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筑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于修筑城墻,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從城墻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墻、劈山墻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各朝的貢獻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筑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筑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后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后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并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位于中國的北部,它東起遼寧虎山,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 、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8851.8公里,約17703.6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它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于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

長城的起止點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長城超過5000公里的有三個朝代:一是秦始皇時修筑的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萬里長城;二是漢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全長1萬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的長城,全長8851.8公里(2009年修訂)。若把各個時代修筑的長城總計起來,在5萬公里以上。這些長城的遺址分布在我國今天的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和山東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就有遺址1.5萬多公里。其次是甘肅的長城。

由于時代久遠,早期各個時代的長城大多殘毀不全,現在保存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一般人談的長城,主要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指的是明長城的長度,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達鴨綠江畔。

長城關隘 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 、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 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莊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 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 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 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 司馬臺、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 、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 、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墻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魏長城南起點、定邊城、高家堡、鎮北臺、統萬城、韓城魏長城、黃甫川堡等。

長城的建筑構造和建筑材料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筑;我國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智慧,流盡了血汗,使它成為世界一大奇跡。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居咽喉的關隘,都體現了當時設防的戰爭思想,而且也標志著當時建筑技術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時期,隨著封建經濟的高度發展,建筑業也體現了規模巨大的生產流程和比較科學的燒制磚瓦作坊。因此磚的制品產量大增,磚瓦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墻內外檐墻都以巨磚砌筑。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筑材料的情況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筑城墻,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筑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筑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其復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墻身是城墻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七點八米,有些地段高達十四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筑的比較低,平坦的地方構筑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墻身是防御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六點五米,墻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五點八米,保證兩輛輜重馬車并行。墻身由外檐墻和內檐墻構成,內填泥土碎石。外檐墻是指外皮墻向城外的一面。構筑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墻高百分之二十五。墻身的收分,能增加墻體下部的寬度,增強墻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墻雄偉壯觀。內檐墻是指外皮墻城內的一面,構筑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筑成垂直的墻體,關于外檐墻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墻體厚度為準,這里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筑方法以扁砌為主。

墻的結構內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里長城的構筑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

(1)版筑夯土墻

(2)土坯壘砌墻

(3)青磚砌墻

(4)石砌墻

(5)磚石混合砌筑

用磚砌、石砌、磚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筑城墻,在地勢坡度較小時,砌筑的磚塊或條石與地勢平行,而當地勢坡度較大時,則用水平跌落的方法來砌筑。

長城現在的作用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干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目前對于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于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于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長城帶的經濟結構與民族格局

經濟文化結構

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所構成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決定了整個中國大陸古代經濟、文化大致分為東西兩大區和南北三帶的天然布局。東西兩大區即北起興安嶺,經燕山、陰山、賀蘭山、岷山至橫斷山脈一線,以東為農業經濟發展地區,其西是畜牧業(間有河谷或綠洲小塊農業)經濟發展地區。三帶即秦嶺、淮河以南為水田農業經濟發展帶;秦嶺、淮河以北至陰山、燕山以南和東北平原是旱作物農業經濟發展帶,陰山以北,賀蘭山以西為畜牧業經濟發展帶。兩區三帶的天然布局,構成中國大陸古代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長城帶包含了整個旱作農業經濟發展帶和畜牧業經濟發展帶的大部,構成一個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系。經濟上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補充,兩種經濟相互依存,互相補充。文化上以農耕文化為主導,農、牧兩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吸收,不斷匯聚與輻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農業首先在黃河中下游發展起來,成為整個中國農業經濟、文化的腹心,并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交流匯聚的中心。在整個畜牧業經濟區,自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的內蒙古大草原,憑借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成為畜牧業經濟、文化的腹心。長城就坐落在這兩個經濟、文化腹心的自然交匯處,它是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的產物。長城既將兩種經濟、文化隔開,又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

長城帶的民族關系

長城帶古代的經濟、文化結構與古代民族的構成格局,決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地區與畜牧業經濟地區的關系集中表現于長城一線,其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也沿長城一線展開。與此相適應的中國古代的民族問題也集中于長城一線,表現得異常突出,無論是民族間的聯合與交流——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還是民族間的斗爭——軍事的、政治的——都沿長城一線展開,它對于主體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主體民族與長城帶各民族的關系,以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都曾起過重要作用。這是由于中國古代經濟體系一分為二、農業經濟與畜牧業經濟的對立統一所決定的。

長城帶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與發展

農業和畜牧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農業需要人員定居穩定生產,而畜牧業人員卻在流動中放牧,兩種生產方式各有其不同特點,因而農、牧兩大類型的經濟、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一面。畜牧業生產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使之對農業有很強的依賴,又常常造成兩種經濟、文化的失衡,出現嚴重的對抗。而古代牧區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會組織,很容易形成軍事優勢,有時進入農業區掠奪,給農業區造成極大破壞。長城的修筑與存在,便起到了把農、牧兩個民族隔離開來,借以增強對畜牧業民族掠擾的抗御能力,使之不能輕易得逞,從而有利于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生產方式,有益于社會生產力和封建文明的發展與積累。自秦漢至明,控制中原地區的歷代統治者,多數都利用農業社會的強大組織力量,不斷修筑長城,同時采取大規模向長城帶沿線移民、修筑交通通道、開拓邊疆新區域的舉措,促進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長城的延伸,使畜牧業經濟地區一分為二,削弱了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區的威脅,使中原農業區與新疆南部農業區聯結成為統一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條通道進而形成為聯結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樞紐,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和國內東、西部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與輻射的極其重要的輸送線。所有這些,為中原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擴散提供了廣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關系。農業經濟既需要畜牧業為自己提供農耕、運輸用的畜力和戰馬、牲畜、皮毛、珍貴藥材等畜 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斷向畜牧經濟區出賣農副業及手工業產品等,使畜牧業經濟地區成為農業經濟地區的重要商品市場;而畜牧業經濟不僅需要農業經濟地區提供糧食、布疋和鐵、銅、錫、金、銀、陶器等各種手工業品,而且也需要出賣自己的皮毛、藥材等產品,這樣便促使了兩種經濟的貿易交換沿長城一線不斷展開。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在歷史上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況下的民族之間的搶掠,使農、牧業產品沿長城一線集散,長城一線也就成了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和物資供求、集散基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關口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可見,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又是農、牧經濟的匯聚線。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更重要的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的重任。

文化遺產

人類歷史的奇跡

長城連續修筑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的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后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所以說,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之無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文化寶藏,歷史

萬里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伴隨著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 建社會行進。眾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國文明史,封建社會是最豐富最輝焊的篇章,舉凡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在長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 鐵馬、逐鹿強場、改朝換代、民族戰爭和等在長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長城作為一座歷史的實物豐碑,將水文在中華大地。在萬里長城身上所蘊藏的中華民族2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的內涵十分豐富,除了城墻、關城、鎮城、烽火臺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飾、繪畫等建筑藝術之外, 還有詩詞歌賦、民間文學、戲曲說唱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士卒、騷人墨客、詩詞名家為長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邊塞詩詞已成了古典文學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 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著。 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旅游觀光的勝地長城以它巍巍雄姿、堅強的體魄,象征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這種精神激勵我們永遠前進。旅游觀光不僅是游山玩水,而且還兼有強健身體、增加知識、聯系友誼以及進行經貿等活動的綜合功能。

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旅游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旅游事 業更是作為政府重點工作之一,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物古跡和多民族豐富多彩的 文化藝術,是有中國特色旅游的強大支柱。萬里長城以其婉蜒曲折、奔騰起伏的身影點綴著中華大地的錦繡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壯麗。它既是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化遺產,又是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在旅游開放中,萬里長城具有獨特的優勢。今天國內外游人以“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詩句來表達一定要親自登上長城一覽中華悠久文明、壯麗河山的心 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國前首相希思在參觀長城時說:“中國的過去與將來都同樣具 有魅力。……抵達長城時,我覺得比以往從照片上、刺繡上和繪畫上見到的長城,更為壯觀了”。這正表明了旅游者要親自登上長城參觀游覽的心意。 古塞雄關存舊跡,九州形勝壯山河,巍巍萬里長城將與神州大地長存,將與世界文明永在。

美國博主在油管上感嘆中國不需要改變,是什么讓他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近日,一位美國博主在油管上感嘆我國發展的視頻在網絡上盛傳,獲得了許多網友的一致肯定和贊揚。視頻中他在夜市上邊走邊談,看著閃爍的燈光和周圍歡樂的人群,發出了許多感慨以及發表了許多自己對于我國發展的看法,并且和許多游人進行了互動。

在視頻中這位美國博主發出感嘆“中國并不需要改變”,讓他發出這樣感嘆的原因是在我國的他看到了我們發展成就與人民的幸福和諧,試問誰希望讓一個幸福的國家發生變化呢。視頻中他抨擊了許多國外媒體和心懷不軌的人對我國的故意污蔑,并且讓國外很多人看到了真實的中國社會。

毫無疑問這是非常有好處的,這位美國博主可以發聲,也是得益于我們多年的不斷發展變化和人民的幸福感。眾所周知,我們的發展之路是充滿荊棘和艱辛的,其中蘊含了幾代人的努力付出與犧牲。這些前輩們對我國的繁榮強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付出和成果卻成遭到國外一些媒體和個人長期的惡意詆毀,讓許多沒有來過我們國家的外國人蒙受了欺騙。

這位博主可以站出來,對那些流言蜚語進行抨擊,足見我國的發展是得到了全世界人認可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我們國家生活、學習、工作,正是一個繁榮盛世的完美體現。視頻中有著熙攘的人群和濃厚的煙火氣,這樣的景象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里是看不到的。

中國文物的歷史

中國歷史文物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

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學術研究刊物,主要刊發有關中國古代文物,考古,歷史,以及

博物館專業的學術研究文章

最近在北京和上海啊,連續舉辦了100件中的事件,是一個展覽,這個展覽室還是精心準備的啊,他是用文物來的,是世界的演示,這個阿叔阿叔名就叫大英博物館這件事,這個輸油管的嚴的限重呢,這個點了一個副標題,這個標題叫不可完成的任務說明什么呢?說明這事太難打印博物館,用自己博物館館藏的100件文物去展現一個世界的歷史是非常困難的,它不是某一個問題,它是全世界的一個問題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世界閑書,北京和上海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這個展覽呢,北京先展,上海后展呢,一看這個展覽非常難得,所以呢,這個排長隊據說在上海排隊的時間比北京更長一些,最長的要排6個小時,可見這個展覽

不要說對中國人對世界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來說,都非常難理解,如此不好理解的展覽吸引這么多人一看,說明有什么問題呢,說明了我們今天的人非常關心文化,這是一種元氣啊,元氣是2010年的時候,它英國館與英國廣播公司就是ABC的聯合

上傳到油管會被國外看到嗎

上傳到油管會被國外看到

因為油管YouTube是一個視頻網站,并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上傳到油管上的視頻會被全球各地所看到

Youtube(油管)是源自美國,成立于2005年2月14日也就是情人節,由美籍華人陳士駿等人創立,網站的口號為BroadcastYourself,網站的標志意念來自早期電視顯示器

2006年11月,YouTube被Google公司以16

5億美元收購,并把其當子公司來經營

很赞哦!(3)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广东广州越秀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