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服務貿易免于稅務備案的情形(拿商標給他人使用,沒有開票如何申報特許權)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6-03 16:56:37【】0人已围观

简介中國境內機構和個人對外付匯時,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進行稅務備案的是()。【答案】:A境內機構和個人向境外單筆支付等值5萬美元以上(不含等值5萬美元)的下列外匯資金,除無須進行稅務備案的情形外,均應向所在

中國境內機構和個人對外付匯時,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進行稅務備案的是( )。

【答案】:A

境內機構和個人向境外單筆支付等值5萬美元以上(不含等值5萬美元)的下列外匯資金,除無須進行稅務備案的情形外,均應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稅務備案:

(1)境外機構或個人從境內獲得的包括運輸、旅游、通信、建筑安裝及勞務承包、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和特許、體育文化和娛樂服務、其他商業服務、政府服務等服務貿易收入;

(2)境外個人在境內的工作報酬,境外機構或個人從境內獲得的股息、紅利、利潤、直接債務利息、擔保費以及非資本轉移的捐贈、賠償、稅收、偶然性所得等收益和經常轉移收入;

(3)境外機構或個人從境內獲得的融資租賃租金、不動產的轉讓收入、股權轉讓所得以及外國投資者其他合法所得。

拿商標給他人使用,沒有開票如何申報特許權

近幾年來,隨著新型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中地位逐步提升,而我國在服務貿易中又存在大量的逆差,我國企業向境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總量也越來越大。由于特許權使用費既涉及海關稅收(本文中的海關稅收特指進口關稅、進口增值稅和進口消費稅),也涉及國內稅收,因此無論海關還是稅務機關都加強了對特許權使用費納稅情況的監管。這就需要特許權使用費支付企業按照海關以及稅務相關法律要求做好各類申報工作并依法納稅。

什么是特許權使用費?

從國內稅收、海關稅收以及貿易統計等視角來說,不同視角下特許權使用費有不同的定義。海關總署令第2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以下簡稱《審價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是指進口貨物的買方為取得知識產權權利人及權利人有效授權人關于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分銷權或者銷售權的許可或者轉讓而支付的費用。

從國內稅收視角來看,特許權使用費的定義則較為復雜。由于特許權使用費涉及企業所得稅、增值稅、預提稅等稅種,各稅種以及稅收協定對特許權使用費的規定也有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以下簡稱《實施條例》)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與《審價辦法》相比,兩者列舉的特許權種類有所不同,名稱也有差異,如《審價辦法》稱之為專有技術,而實施條例稱之為非專利技術。

在稅收協定中,對特許權使用費的列舉則更為詳細。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逃避稅的協定》(2015年簽訂)對特許權使用費的定義為:使用或有權使用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包括電影影片、無線電或電視廣播使用的膠片和磁帶)的版權,任何專利、商標、設計或模型、圖紙、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或其他類似無形財產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或為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或者為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信息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

總體看來,海關稅收以及國內稅收的相關法律法規對特許權使用費的概念界定是近似的,因此在我國向境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會同時受到稅務機關以及海關的關注。

特許權使用費如何繳納海關稅收?

01

特許權使用費是否需要繳納海關稅收?

海關與稅務機關看待特許權使用費的視角有很大差別。從海關視角來看,一旦特許權使用費被認為與進口貨物有關且構成在國內銷售的條件,那么特許權使用費就被認為是貨物進口價格的一部分,需要并入貨物進口價格一并繳納進口關稅、進口增值稅和進口消費稅。而從國內稅務角度來看,特許權使用費卻被看作是單純的發生在境內的無形資產轉讓行為,與進口貨物沒有任何關系。

按照《審價辦法》第十條規定,當特許權使用費與該貨物無關或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不構成該貨物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條件,則該筆特許權使用費不需要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審價辦法》還特別通過列舉的方式指出了不同特許權與進口貨物有關聯的條件(如表1所示)。

02

特許權使用費海關稅收征稅有何特點?

特許權使用費作為海關稅收完稅價格的調整項目,通常在進出口環節無法確定,導致其一般具有涉稅金額不確定、征稅環節滯后、稅款核定過程復雜等特點。

◎涉稅金額不確定

特許權使用費作為完稅價格計算中的調增項,計算時需要明確的涉稅金額。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存在多種方式:按照項目一次性支付、貨物銷售后根據銷量或利潤計提、依據國產化比例調整等,因此涉稅金額在進出口申報環節會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征稅環節滯后

與在海關進出口環節征收的稅款不同,特許權使用費的征稅一般較為滯后,由于特許權使用費付費環節多在貨物進口后,以及涉稅金額的不確定性,大多無法在申報環節征收。其征稅環節多集中于海關后續稽查環節(事后征收)。

◎稅款核定過程復雜

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并非全部納入完稅價格,只有對應到與進口貨物相關的特許權使用費才會成為完稅價格的調增項,而與特許權使用費相關的進口貨物往往數量、種類繁多,進口時間不同,導致涉及的進口貨物對應多個不同稅率、匯率。因此,在核定應稅特許權使用費的過程中,需要將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對應到進口貨物中,進而確定征稅的稅率、匯率,計核稅款較國內增值稅及所得稅有著更為復雜的程序。

特許權使用費的以上特點導致其征稅難度大、征稅程序復雜、計稅流程煩瑣,存在較高的稅收風險,需要企業注意防范風險。

03

如何計算特許權使用費的海關稅收?

如果企業向境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與貨物有關,且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構成該貨物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條件,那么就需要就該筆特許權使用費繳納進口關稅、進口增值稅和進口消費稅。納稅義務人就是特許權使用費的支付企業。具體涉及的稅種和稅額分兩種情況分析:

◎進口貨物不涉及進口消費稅的情況

假設企業支付的應稅特許權使用費總額為A萬元,對應貨物的進口關稅稅率為α,進口增值稅稅率為β(一般是13%或9%),該貨物不涉及進口消費稅,則需要繳納的海關稅收數額如表2所示。

◎進口貨物涉及進口消費稅的情況

假設企業支付的應稅特許權使用費總額為A萬元,對應貨物的進口關稅稅率為α,進口增值稅稅率為β(一般是13%或9%),該貨物涉及進口消費稅且稅率為γ(此處僅考慮從價稅情況),則需要繳納的海關稅收數額如表3所示。

◎匯率

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58號(關于特許權使用費申報納稅手續有關問題的公告)(以下簡稱“58號公告”)規定,海關按照接受納稅義務人辦理特許權使用費申報納稅手續之日貨物適用的稅率、計征匯率,對特許權使用費征收稅款。

04

特許權使用費如何申報?

近年來,隨著海關對特許權使用費稅源的重視程度提升,與特許權使用費相關的政策也在不斷調整。58號公告明確了特許權使用費申報的具體事宜。納稅義務人在填制報關單時,應當在“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欄目填報確認是否存在應稅特許權使用費。對于存在應稅特許權使用費的,應在“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欄目填報“是”。在申報環節可以確認特許權支付金額的,應在報關單“雜費”欄目中申報具體金額;申報環節無法確認支付金額的,應在實際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后的30日內以“特許權使用費后續征稅(代碼9500)”的方式向海關辦理申報納稅手續。

海關總署又陸續出臺主動披露、容錯機制等與特許權使用費申報納稅具體相關的政策解讀和配套措施。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161號(關于處理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161號公告”),對主動披露的涉稅違規行為的免于處罰提出了明確的3個月的時間界限。即:在涉稅違規行為發生之日起3個月內向海關主動披露,主動消除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根據此項新規,3個月內向海關主動披露的漏繳、少繳特許權使用費稅款,不再受到原規定的“少征、漏征稅款25萬元以下,且占應繳納稅款比例10%以下”條件限制,3個月內完成主動披露,即可免于行政處罰。超過3個月繳納的情形,也放寬了立案處罰的標準:涉稅金額由25萬元提升到50萬元。

在實際納稅過程中,主動披露的時間節點(如圖1所示)尤為重要, 58號公告把企業的合規申報繳稅的時間限制在1個月之內,即在實際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30日之內申報繳納稅款不會產生稅款滯納金。在此之后繳納稅款,即產生相應的稅款滯納金及對應的行政處罰。主動披露的企業可以申請滯納金減免,但161號公告對此賦予了相關條件,超過1個月、不足3個月可以免于行政處罰;超過3個月再主動披露,就只能申請減免滯納金給付條件(漏繳、少繳稅款占應繳10%以下或者漏繳、少繳稅款50萬元以下)免于行政處罰,但一般特許權使用費支付的金額較大,“漏繳、少繳稅款占應繳10%以下或者漏繳、少繳稅款50萬元以下”的條件很容易超出。因此,對于納稅企業來說,掌握好主動披露的時間節點,支付后及時履行納稅申報義務,或者及時開展主動披露,都能夠有效避免產生滯納金及行政處罰。

特許權使用費如何繳納國內稅收?

從國內稅務的角度來看,特許權使用費一般被認為是“無形資產”而與進口貨物無關,這同海關稅收把特許權使用費看作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組成部分不同。下文將具體分析特許權使用費所涉及的國內稅收。

01

國內增值稅

根據《國務院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1號)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且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6%。因此納稅人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依然需要按照銷售無形資產在中國繳納6%的國內增值稅。

需要說明的是,2021年9月以前,企業還需要按照國內增值稅稅額繳納7%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建稅法》規定,進口貨物或者境外單位和個人向境內銷售勞務、服務、無形資產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稅額,不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因此從2021年9月開始,向境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產生的國內增值稅不需要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

02

企業所得稅(預提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18年修訂版)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為企業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實施條例規定,企業向境外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按照10%繳納企業所得稅(預提稅)。但如果兩個國家或地區有稅收協定的話,按照稅收協定的稅率來繳納企業所得稅(預提稅)。

03

納稅義務、扣繳義務人與匯率

特許權使用費海關稅收的納稅義務人是國內支付企業,而特許權使用費國內稅收的納稅義務人一般是境外企業,但國內支付企業需要履行代扣代繳義務。

根據暫行條例規定,國內增值稅的匯率及其銷售額的人民幣折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者當月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納稅人應在事先確定采用何種折合率,確定后1年內不得變更。而對于企業所得稅(預提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37號)規定,扣繳義務人扣繳企業所得稅的,應當按照扣繳義務發生之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合成人民幣,計

很赞哦!(9)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黑龙江省七台河茄子河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