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李斯特認為一國在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時(比較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和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聯系實際,你認為該如何構建中國外貿發展戰略?)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4-27 06:43:07【】4人已围观

简介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觀點有哪些?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出身于德國路特林根一個制鞋匠的家庭,他通過自學,參加了國家官吏考試,考試合格后,曾任會計檢察官。1817年任教授。李斯特一生飽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觀點有哪些?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出身于德國路特林根一個制鞋匠的家庭,他通過自學,參加了國家官吏考試,考試合格后,曾任會計檢察官。1817年任教授。李斯特一生飽受迫害,他流亡在外,顛沛流離長達22年之久。于1846年去世。

李斯特的代表作是《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841)。

李斯特經濟學說的核心是反對“世界主義經濟學”,主張國家經濟學;反對價值論,主張生產力論;反對自由貿易,主張貿易保護。

國家主義經濟學

李斯特認為,英法流行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世界主義經濟學”。它研究一種適合于世界經濟的“普遍規律”,但是不研究國家經濟的發展,不研究每個國家特殊的發展道路。這種世界主義經濟學只有在世界上一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都相同的情況下才有意義。可是世界各國的情況千差萬別,因而并不存在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各國經濟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發展經濟的特殊道路。因此,政治經濟學不應是世界主義經濟學,而應是“國家主義經濟學”。

生產力理論是國民經濟的核心。李斯特系統地論述了生產力這一概念的內容。他把生產力分為四類:一是人的生產力,包括精神和肉體的;二是自然的生產力;三是社會的生產力,即社會的、市民的、政治的條件;四是物的生產力,即物質的農業、工業和商業資本的生產力。李斯特認為,在這四種生產力中,前四種是不可分離的,否則不能發生作用,而它們又必須在一定的社會秩序的條件下發揮作用,第四種生產力是生產力的核心。

李斯特還提出了生產力平衡的協調發展的觀點。他認為,要發展生產力,農工商必須協調發展,商業是媒介,在工農業之間起協助和擴充的作用,工業對農業、商業及整個國民經濟起主導作用。他強調德國必須有自己的工業,在一國的物質生產中最重要的是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分工和協作,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工業,只經營農業,就會受外國牽制。

實際上李斯特提出了國內經濟結構和發展的理論。但是,該理論混淆了財富和交換價值,忽視了英國古典經濟學關于財富的源泉及其增長的理論,對生產力范疇做了不夠精確的表達。

貿易保護主義

李斯特認為,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實行保護主義的政策。他認為,實行自由貿易,向外國購買廉價商品,初看起來似乎比較合算,但其結果,本國工業就不能發展,使德國工業始終處于落后的地位。相反,如果實行貿易保護,開始時會使產品價格提高,似乎不如進口外國商品合算,但通過一定時期,本國工業發展起來以后,成本和價格都會自然降下去,甚至會降到進口商品價格以下。因此,保護關稅如果使價格有所犧牲卻會使生產力發展,得失相抵而有余。

李斯特認為,各國要根據自身的不同發展階段來制定對外貿易政策。他提出經濟發展階段論,并以此證明自己的經濟政策。他把經濟發展劃分五個歷史階段: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和農工商業時期。李斯特認為,從經濟發展之初到農業時期,應與經濟更發達的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能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當一國生產力發展了,發展到第五階段,也應實行自由貿易,因為它不怕與外國競爭。只有在第三、第四階段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以防止發達國家的工業品打擊本國產業。

實行保護主義政策,就是實行保護主義關稅政策。李斯特主張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處于發展初期,保護關稅應定得相當輕微,隨著國家生產力的發展再逐漸提高。

李斯特的經濟理論,反映了德國工業資產階級力圖對抗來自英國的競爭和發展民族經濟的愿望,他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資產階級進步的思想家和經濟學家。他的代表作得到恩格斯的肯定。他的經濟思想對今天發展中國家是有現實參考作用的。

試述李斯特保護貿易理論的產生背景、基本內容及其現實實用性。

產生背景:該理論是在李斯特的生產力理論和經濟發展階段論的基礎上提出的。生產力理論認為:生產力就是創造財富的能力,財富本身固然重要,但發展生產力更為重要;經濟發展階段論認為:一國經濟都必須經歷如下各個發展階段:原始未開化階段、畜牧階段、農業階段、農工業階段、農工商階段。

基本內容:1.借助國家力量,發展本國生產力

2.保護范圍:優質的具有發展前景的

3.保護的手段是關稅

4.幼稚工業的選擇標準 (1)按潛在競爭力標準判斷

(2)按現值標準判斷

現實實用性:李斯特保護貿易理論的提出,確立了保護貿易理論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標志著保護貿易理論和自由貿易理論的完全形成。李斯特所倡導的保護貿易政策在當時的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使德國在短期內有了迅速的發展。同時,改理論的許多觀點對各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李斯特的保護貿易理論也存在缺陷:對貿易保護對象的選擇上缺乏客觀具體的標準。對生產力和生產力影響因素的理解和分析也比較混亂,以經濟部門作為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基礎歪曲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真實過程。

國際貿易政策的歷史演變

歷史上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15世紀至17世紀的重商主義政策階段

15世紀至17世紀的歐洲正處于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海外貿易的范圍空前擴大,西歐對亞洲、非洲、美洲的殖民掠奪,使大量金銀流入西歐,促進了商品貨幣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財富的重心由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土地轉向金銀貨幣。

與此相適應,產生了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

早期的重商主義被稱為重金主義,即絕對禁止貴金屬外流。

為此,當時執行重商主義政策的國家禁止貨幣出口,由國家壟斷全部貨幣貿易,外國人來本國進行貿易時,必須將其銷售貨物所得的全部款項,用于購買本國貨物。

晚期的重商主義也稱貿易差額論,認為:“一動不動地放在錢柜里的資本是死的,而流通的資本卻會不斷增值”所以,對貨幣不應過分加以限制。

于是管理金銀進出口的政策變為管制貨物的進出口,力圖通過獎出限入,保證貿易出超,達到金銀流入的目的。

重商主義思想的傳播使保護貿易政策在西歐得到普遍推行。

對加速這一時期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二)18世紀至19世紀貿易政策與保護貿易政策并存階段

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取消對進出口商品和服務的限制及障礙,取消對本國進出口商品和服務、企業的各種優惠與特權,在國內外市場上進行竟爭。

而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廣泛利用各種法規與措施,限制外國商品與服務的進口,鼓勵本國商品與服務的出口,以保護本國市場受外國商品與服務的競爭。

18世紀70年代在英國開始的產業革命使生產力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建立,1820年英國工業生產在全球工業生產中所占比例已達50%,因此,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需要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以銷售其工業產品。

而各國重商主義的保護貿易政策則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妨礙了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實現,因此,工業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貿易政策。

于是出現了以古典經濟學派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貿易學說。

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說”奠定了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它是以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為依據的,主張從絕對利益出發。

把國內分工擴大到國際分工,每個國家只發展那些具有絕對優勢條件的工業,并用這些優勢工業的產品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換,而不必發展那些不具備優勢條件的工業。

但這種理論在英國產業革命后,也不能適應英國工業資產階級要求最大限度地擴大國外市場的需要,因此,繼亞當斯密之后,大衛李嘉圖又提出了“比較利益說”。

他認為:由于各個國家在生產商品上的優勢地位不同,不利程度也不同,因此,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集中力量生產那些有利程度較大或不利程度較小的商品,即“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然后通過對外貿易進行交換,這樣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能流動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這種交易對各方都有利。

在同一歷史時期,當產業革命在英、法等國深入發展時,歐洲其他國家和美洲的經濟并不發達,資本主義工業尚處于萌芽狀態的一些國家的工業資產階級則需求 *** 保護其幼稚工業,實行貿易保護,減少外國商品進口,以保護本國成長中的資本主義工業。

于是形成了與貿易學說相對立的以漢密爾頓和李斯特為代表的保護貿易學說。

美國第一項財長漢密爾頓主張保護貿易的依據是:新的工業在早期的發展中效率不高,不能和經驗豐富的外國生產商進行競爭,而需要用關稅壁壘進行保護,知道效率提高到可以在免稅基礎上與外國同類商品進行競爭的水平。

因此,當時的貿易理論不適用于美國,因為英美兩國經濟情況不同,不能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貿易,美國如實行貿易政策,將會嚴重損害其經濟。

漢密爾頓的保護貿易主張對美國經濟發展以及美國的產業革命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美國以后的貿易政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德國歷史學派的代表李斯特認為,當一國工業尚無力和外國競爭的時候,如果實行貿易政策,則該國必然會因工業被擠跨而導致滅亡,一國應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確定自己的外貿政策,而不應固定不變。

他認為,國家的富強不在于現有財富的多少,而在于將來能創造多少財富,而能創造財富的是生產力,生產力比財富本身更重要。

(三)一戰至二戰期間的超保護貿易政策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經濟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竟爭的資本主義完成了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壟斷代替了競爭,到20世紀20年代初,隨著市場矛盾的尖銳化,壟斷資本主義不僅要求壟斷國內市場,也要求壟斷國外市場,因此,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積極干預對外貿易,不同程度地提高關稅、實行外匯限制、進口數量限制、鼓勵出口,即實行以保護壟斷資本利益為目的的外貿政策。

超保護貿易政策的基本特點:即保護本國幼稚工業,也保護國內高度發展的工業或夕陽工業。

保護的目的不再是培養競爭的能力,而是鞏固和加強對國內外市場的壟斷,在壟斷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對國外市場進行進攻性擴張;保護的措施多樣化,既有關稅措施,也有名目繁多的非關稅措施。

(四)二戰后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貿易化與新貿易保護抬頭階段

二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貿易化”的口號下,加強相互市場的滲透。

首先是美國為打入西歐和日本市場提出了“貿易化”,接著西歐各國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開始搞“貿易化”,資本主義國家之間普遍地降低關稅、減少進口數量限制、放松外匯管制。

但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經濟危機嚴重,市場問題日益尖銳,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超保護貿易政策又重新抬頭。

主要表現為:1對工業產品保護程度降低,但對農產品的保護程度提高;2非關稅壁壘在新增保護政策中占據主導地位;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貿易保護政策和措施中的作用大大加強。

(五)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至今的協調貿易政策階段

協調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內制定一系列的貿

很赞哦!(3)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江苏扬州邗江区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