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 > 

01 比亞迪海外銷量依然沒有起色(十大汽車自主品牌,誰會成為最早掉隊的那個?)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2024-05-31 12:45:47【】9人已围观

简介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新能源毫無起色,榮威汽車還能翻身嗎?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最近一年多,不少國產二線廠商的聲音越來越微弱了,消費者關注最多的是特斯拉、比亞迪這種新能源廠商,國產二線廠商無論是燃油車還是

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新能源毫無起色,榮威汽車還能翻身嗎?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最近一年多,不少國產二線廠商的聲音越來越微弱了,消費者關注最多的是特斯拉、比亞迪這種新能源廠商,國產二線廠商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沒有什么關注度,這里邊最典型的就是榮威。

2022年,榮威累計銷量還有25.9萬輛,但今年前4個月卻只有5.3萬輛,全年大幅下滑幾乎成為定局。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期間,榮威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周濰表示,榮威正在進行“產品向上”,將推出一系列全新產品,但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雙向承壓的情況下,榮威真的還能翻身嗎?

燃油車全線下跌

榮威是中國眾多傳統廠商的一員,對這類品牌來說,先保住銷量的基本盤是第一要務。但榮威在這方面的表現相當一般,進入2023年以來,榮威銷量下滑的趨勢非常明顯,曾經的那些主力車型逐漸被邊緣化。

以榮威RX5為例,這款車是國內最早站穩腳跟的國產緊湊型SUV之一,一直都是榮威的銷量支柱,但今年前4個月這款車累計銷量只剩下了1.7萬輛,月均只有4000多輛,在國產SUV中,這個成績是拿不出手的。其實榮威RX5也在努力更新換代,但這并不能阻擋銷量的下滑。

榮威另一款車榮威i5也存在同樣的情況,這款車去年累計銷量7.7萬輛,表現還算正常,但最近兩個月銷量都低于3000輛。要知道,榮威i5是一款走低端路線的代步車,主力車型售價基本在9萬元以下,連低端車型都不能走量,證明榮威的確陷入了危機之中。

更重要的是,表現不佳的榮威RX5和榮威i5已經算是榮威僅有的兩款有市場競爭力的車型,其余車型已經完全被消費者遺忘。2022年被榮威大力宣傳的榮威鯨,4月份銷量只有18輛;沖擊高端市場的榮威RX9,4月份銷量為452輛;曾經與榮威i5并駕齊驅的榮威i6 MAX,4月份銷量僅剩下55輛,基本上無人問津。

新能源毫無起色

從客觀角度來說,燃油車銷量下滑,是傳統汽車廠商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榮威,連豐田、本田也扛不住。問題是,榮威在新能源領域也沒有拿出什么好的表現,燃油車失守,丟掉的可能是過去,但新能源萎靡不振,失去的卻是未來。

如果只看銷量表現,2022年榮威新能源銷量的表現似乎還是不錯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榮威的新能源銷量主要來自于科萊威這款純電動微型車,這款車屬于五菱宏光mini EV的模仿者,在2022年拿下了4.2萬輛的好成績,但2023年1-4月份,這款車的累計銷量以及跌破4000輛,基本退出主流市場。

除了科萊威之外,榮威新能源其它車型基本都屬于油改電車型,月均銷量都在500輛以下徘徊,幾乎沒有什么市場影響力。其實榮威的情況與目前正在掙扎的日系車非常相似,燃油車銷量持續下滑,新能源車型數量少,沒有競爭力,而且更新換代速度慢,跟不上市場節奏。

三大技術基座,榮威真的能玩轉嗎?

榮威并非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因此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期間,榮威也提出了新的產品規劃。根據榮威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周濰的說法,榮威未來將聚焦15-20萬的價格段,同時還將在未來3年內推出8款新能源車型,2023年下半年將會率先推出一款中高級純電動轎車。

與此同時,周濰還表示,未來榮威將擁有全新一代上汽星云純電動系統化平臺、全新一代DMH雙電機混動技術、全新一代魔方電池系統三大技術底座,助力新能源業務發展。翻譯一下就是,榮威下一步要搞純電、混動兩條腿走路,同時還會在電池領域進行探索。

從理論上來說,這沒什么問題,但榮威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品牌定位。在燃油車時代,榮威的主力車型售價就在10萬元以下,現在卻要聚焦于15-20萬的價格段,這個戰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與此同時,榮威此前能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車型只有一款科萊威,但這種微型車遠不足以證明榮威的能力。以榮威形同白紙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經驗,卻要推動所謂的技術底座,這只能用好高騖遠來形容。

實際上,榮威現在只有一條比較現實的路,那就是由上汽牽頭,盡快拿出一整套適合低端市場的新能源解決方案,然后同時在榮威和名爵兩個子品牌上推廣。榮威、名爵目前還擁有一定的客戶基礎,名爵在海外更是拿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如果上汽的這套新能源解決方案在技術上能過關,那么應該是能獲得一部分銷量的,這樣就可以迅速攤薄成本,實現良性循環。如果榮威繼續沉迷于“技術底座”,只會丟掉最后的轉型時機。

小結:對榮威這種二線傳統品牌來說,向新能源轉型的時間窗口正在逐漸關閉,留給它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到2023年年底之前,榮威仍然沒有搞清自己的產品和車型定位,那么在2024年就會出現重大危機。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聯號,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十大汽車自主品牌,誰會成為最早掉隊的那個?

首先我們先要明白的是,十大自主品牌究竟是誰?從銷量和聲望來看,長安、長城、吉利、奇瑞、比亞迪、北汽、廣汽傳祺、上汽、華晨位居前列。

現在中國車市已經進入了淘汰賽,鈴木、菲亞特等品牌事實上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參照美國市場的經驗,未來的中國市場可能只剩下5家左右,大致認為是長安、長城、比亞迪、吉利、還有一家大家來猜猜吧!反正,掉隊的會比堅持下來的要多得多。

我想第一個掉隊的可能是東北的華晨,因為除去寶馬的合資公司,華晨還剩下什么呢?前端時間,傳聞寶馬要增加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一下就將華晨的股價下挫了20%;雖然合資雙方出面否認了這一傳聞,這并非不可能的,因為現在距離乘用車合資股比全面放開不到5年了。

華晨轎車就是中華 汽車 ,事實上它也曾經輝煌過,十多年前中華駿捷推出時是多么轟動;中華V3在2016年的時候,是重現了零幾年的輝煌,一度排進前10,月銷過萬。可惜好景不長,銷量直線下降,中華旗下有不少車型,可被人記住的沒幾款,中華不排除像金杯一樣的事故。金杯 汽車 被華晨一塊錢賣了一半股份給雷諾,從此打算躺著掙錢了,但雷諾在中國也是個弱勢品牌,這錢能否掙到還有待觀察。

北汽的日子也很不好過,除了BJ品牌能走差異化外,其它板塊舉步維艱,紳寶、銀翔等品牌已經放棄。不論是轎車還是SUV,北汽都缺乏競爭力,沒有拳頭產品難以在市場上生存,這也是北汽面臨的最大問題。不尋求改變,只能被市場淘汰。

其實,北汽的問題跟華晨有點類似,全靠合資公司“輸血”,這注定是不 健康 會倒下的。

從表面上來看,北汽集團今年再一次進入世界500強,位列第127位。這看起來形勢是一片大好,然而,北汽集團90%的利潤都是來自于合資品牌,而自主品牌則處于連年虧損的狀態,如果沒有推倒重來的改革,北汽可能會堅持不下去。(鹿鼎記)

很多人認為是一汽這個“長子”最先掉隊,我覺得還是不太可能的。畢竟上層把徐留平調到一汽,為的就是挽救這個內部盤根錯節,日漸頹落的企業。而且徐留平上任后已經開始真刀真槍的干了,所以說一汽應該不是自主品牌最先掉隊的那個。雖然說一個企業的發展,不能擾希望寄托在掌門人一個人身上,但畢竟掌門人的思路對于企業發展還是有著很大影響的。

我估計被北京這座城市護在手掌心的北汽倒是有可能,不信你往下看。北汽的自主品牌現在有多差呢?我們來看銷量。8月份剛剛出爐的還熱乎呢,轎車系全部崩盤,紳寶D50銷量已經跌倒58輛。是的,你沒看錯!而且從1月份到現在一直都在100輛左右徘徊,估計是起不來了。再來看看SUV領域,紳寶X25、X35、X55以及X65都在連續下滑,在國內SUV如此火熱情況下出現如此大面積的跌幅也是難得。

北汽集團今年再一次進入世界500強,位列第127位。這看起來形勢是一片大好,然而,北汽集團90%的利潤都是來自于合資品牌,而自主品牌則處于連年虧損的狀態。可以說,北汽自主品牌現在是舉步維艱,長此以往的話,你覺得它能不掉隊嗎?

北汽自主品牌在市場上的不景氣,在一定層面上反應出了產品上問題,不論是轎車還是SUV,北汽都缺乏競爭力,沒有拳頭產品難以在市場上生存,這也是北汽面臨的最大問題。不尋求改變,只能被市場淘汰。

自主十大 汽車 品牌,那先來看看主要的自主品牌,大氣一點,說中國品牌,由北往南說。

東北的 汽車 主要是華晨系和一汽系,華晨轎車就是中華 汽車 ,中華 汽車 在2016年的時候,是重現了零幾年的輝煌,小型SUV中華V3一度排進前10,月銷過萬。可惜好景不長,很快便與江淮和幻速的S3一樣,人氣不在。其實中華V3是里面最好看最大氣的一款車,但進入2017年后,既不降價,也不加配置,帶ESP的手動擋一直在7.77萬左右。今年改款后,失去了原來寶馬的韻味,性價比也不足。而新發布的轎車H3,外觀大氣,可惜上有吉利帝豪,下有吉利遠景,沒口碑的車很難成為爆款。但是中華 汽車 應該不會倒,只要有機會,有變革,華晨是可以復盤的。就怕金杯身上的事再次重演,那就無藥可救。金杯 汽車 被華晨一塊錢賣了一半股份給雷諾,從此打算躺著掙錢了。

一汽的情況大家都了解,一汽雖然不給力,但是用心發展的嫡子一汽奔騰還是可以看,而且國家和整個集團也重視,小虧幾年,到時候是和長安東風合并,還是獨立發展,都不好說,但肯定不會,上汽廣汽都能發展起來,一汽也可以。夏利就看緣分了,新車要出來了,如果又是作死的價格,那就只有去死咯!

接下來就是北京了,北汽旗下有紳寶威旺幻速三大品牌,除了幻速外,其他的都不太好,但是他們把新能源做起來了,倒不倒得看國家的意思,但是的確可有可無。

河北的長城不會倒吧。河北還有中興,也沒啥問題,搞皮卡的,拍個第三或第四,前面是長城,江鈴,東風。

感覺國企都不會倒,就說說民企吧。國企中的江淮,東風風神,海馬等是比較危險的。江淮由商用車撐著,瑞風系列也可以,就靠SUV的S3和S7能不能大賣,曾經出過生銹門,轎車還是依舊一潭死水。上汽廣汽長安不用多說,本來就發展得很好。

好了,我感覺中國可能倒閉的車企,首先是夏利,其次是華泰,黃海等小規模民企,然后是海馬等不見起色的小國企。力帆 汽車 是上市公司,某一天放棄 汽車 業務也是有可能。夏利現在月銷量才幾千,像個皮卡車企了。

卡威 汽車 ,斯威 汽車 等不常見的車,還是蠻危險的。湖南的獵豹憑借著CS10一步就登天了,CS10基本上月銷1萬輛,售價還是十多萬,而車企本來沒多少研發費用。所以在我國,目前看來一切都有可能。快倒閉的車企,熬過幾年,也許就活了。去年有陸風和眾泰,今年這不是有獵豹么。

在乘用車領域·已經沒有十「大」品牌的概念

現階段自主品牌共計有一百余個(涵蓋部分主機廠的子品牌),似乎任何一個 汽車 工業足夠成熟的國家都不會有這么多的品牌。這句話的潛含義是現階段中國 汽車 工業體系似乎還不夠成熟,或者說將將達到成熟的標準但還沒有開始優勝劣汰的品牌優化模式。

民營車企

至今已經是具備新能源 汽車 核心三電技術,相關電控程序,內燃機與變速箱等核心總成研發生產的全能型企業,是全球唯一一家如此全面的車企,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打破IGBT海外壟斷的企業。所以比亞迪必然會未來國產 汽車 的王者,但如果放棄主機廠身份全面轉向供應商的話,也許吉利和長城 汽車 會各占半壁江山。

長城 汽車 多少有

很赞哦!(57)

Instagram刷粉絲, Ins買粉絲自助下單平台, Ins買贊網站可微信支付寶付款的名片

职业:程序员,设计师

现居:河南周口太康县

工作室:小组

Email:[email protected]